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5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的方法与措施 被引量:122
1
作者 唐建国 张悦 梅晓洁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8,共9页
我国已进入2020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关键时期,为打赢、打好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战役,党中央和国务院近期提出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各地采取有效、对路、符合实际... 我国已进入2020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关键时期,为打赢、打好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战役,党中央和国务院近期提出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各地采取有效、对路、符合实际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黑臭的核心问题。"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是针对污水收集系统,就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污水直排、清污不分、排水管道旱天满管流、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管道积泥多等问题。实现污水不进河、清水不进管、溢流少污染,支撑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巩固提升整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黑臭水体 清污分流 污水收集 排水系统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在流域水系拓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2
作者 任立良 刘新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简要回顾了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流域水系的方法,着重介绍了Martz和Garbrecht开发的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DEDNM)的基本原理、模型结构、计算流程,包括数字高程模型中凹陷区域的识别和消除、平坦部位水流流... 简要回顾了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流域水系的方法,着重介绍了Martz和Garbrecht开发的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DEDNM)的基本原理、模型结构、计算流程,包括数字高程模型中凹陷区域的识别和消除、平坦部位水流流向设定、流域分水线勾划、河网生成、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河网结构拓扑关系的建立,并将其应用于淮河史灌河流域——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亚洲季风试验强化观测区。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自动生成流域水系,从而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研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水系 河网编码 拓扑 流域
下载PDF
流域数字水文模型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任立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探讨了数字水文模型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框架 ,首先利用数字高程数据自动提取流域水系 ,构建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 ,主要包括数字高程模型中凹陷区域的识别和处理、平坦部位水流流向设定、子流域集水单元勾划、河网生成、河网与子流域编码... 探讨了数字水文模型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框架 ,首先利用数字高程数据自动提取流域水系 ,构建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 ,主要包括数字高程模型中凹陷区域的识别和处理、平坦部位水流流向设定、子流域集水单元勾划、河网生成、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河网结构拓扑关系的建立 ;然后在每一集水单元上建立数字产流模型 ,再根据河网结构拓扑关系建立数字河网汇流模型 ,从而形成数字水文模型 .通过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强化观测资料的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水文模型 流域
下载PDF
天津市城区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 被引量:87
4
作者 仇劲卫 李娜 +1 位作者 程晓陶 夏祥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34-42,共9页
天津市城区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 ,包括暴雨沥涝仿真模型和信息前后处理系统 .其中仿真模拟以二维非恒定水力学模型为基础 ,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 ,能够反映城区复杂地形、地貌和建筑物等特点 ,模型可与气象部门的雨量监测和预报信息相... 天津市城区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 ,包括暴雨沥涝仿真模型和信息前后处理系统 .其中仿真模拟以二维非恒定水力学模型为基础 ,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 ,能够反映城区复杂地形、地貌和建筑物等特点 ,模型可与气象部门的雨量监测和预报信息相结合 ,直接利用降雨信息进行城区沥涝仿真模拟 ,并实现了城市暴雨内涝的地面积水与管道水体相结合的模拟 ,它所提供的市区暴雨沥涝过程、积水分布、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等计算结果 ,可为各级领导减灾决策和市民防灾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仿真模型的信息前后处理系统 ,使仿真模型更加完整和实用 ,通过管理仿真模型的各类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仿真模型 排水管网 信息处理系统 天津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69
5
作者 王建龙 车伍 易红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50-54,共5页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能够降低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的影响,近几年在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选择几个有关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型进行介绍,并分别从模型的应用范围、时空分辨率、...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能够降低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的影响,近几年在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选择几个有关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型进行介绍,并分别从模型的应用范围、时空分辨率、污染物的种类、用户界面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模型在模型的简化、参数的局限性、模型的兼容性、污染物去除过程描述的准确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今后城市雨水管理模型发展过程中应将更多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结合到模型中,不断完善模拟方法和提高模型的集成和实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雨水管理模型 排水系统
原文传递
煤层气井排采技术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饶孟余 江舒华 《中国煤层气》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煤层气的产出机理决定了煤层气井必须进行排水降压,才能达到产气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煤层气井排采的主要方法及其适应性,指出合理的排采制度和精细的排采控制是保证煤层气井排采成功的关键排因素。认为非连续性排采、排采强度过... 煤层气的产出机理决定了煤层气井必须进行排水降压,才能达到产气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煤层气井排采的主要方法及其适应性,指出合理的排采制度和精细的排采控制是保证煤层气井排采成功的关键排因素。认为非连续性排采、排采强度过大及井底流压降低过快是影响我国煤层气井产量的主要工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排采 排采制度 排采控制 井底流压
下载PDF
透视变化环境下的中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形势、原因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54
7
作者 孔锋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52,共11页
城市暴雨内涝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是“大城市病”的综合体现。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严峻的形势特征,然后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维角度,综合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暴雨增多、城市规划和快速城镇化、排水... 城市暴雨内涝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是“大城市病”的综合体现。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严峻的形势特征,然后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维角度,综合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暴雨增多、城市规划和快速城镇化、排水管网与设防标准、城市应急预案、城市发展与管理制度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城市暴雨内涝频现的深层次原因;再次总结分析国内外应对城市内涝的策略,提出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方向。最后从提高设防标准、鼓励社会参与、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城市科学规划、加强大都市巨灾应对能力和跨区域应对统筹、提升决策者意识、加强全民全域全时风险防范意识等八个方面给出应对城市暴雨内涝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对全面科学理解中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具有参考意义,对未来安全城市的长远规划和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城市内涝 城市化 气候变化 排水系统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城市雨水内涝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49
8
作者 王峰 颜正惠 +1 位作者 黄伟乐 周芡如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7,20,共4页
近年来城市雨水内涝问题逐渐呈高发态势,受到多方关注。从城市发展、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受纳水体情况、暴雨强度公式、排水系统的使用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城市雨水内涝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排水系统 城市内涝 暴雨强度 低影响开发
原文传递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固结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7
9
作者 鲍树峰 娄炎 +3 位作者 董志良 莫海鸿 陈平山 周睿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0-1359,共10页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后,土体强度增长有限,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小,地基承载力仍然较低。为了深入分析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固结失效原因,首先对不同地区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然后采用3种典型的...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后,土体强度增长有限,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小,地基承载力仍然较低。为了深入分析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固结失效原因,首先对不同地区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然后采用3种典型的竖向排水体进行了室内真空固结单井模型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新近吹填淤泥中黏粒含量(d≤0.005 mm)过高、竖向排水体反滤层的等效孔径过小、真空加载速度过快是竖向排水体出现较严重淤堵现象的主要原因;②排水系统内的真空度局部损失较大,竖向排水体弯曲程度大和水平排水垫层中真空度传递阻力大均致使较大的真空度沿程损失;③土体中强亲水矿物含量较高、排水体中出现严重的淤堵现象和过大的真空度损失等共同降低了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削弱了土体中的真空压力作用,最终致使土体的加固效果不理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单井模型试验 室内真空固结 淤堵现象 排水系统 效率 解决对策
下载PDF
若尔盖沼泽湿地的萎缩机制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2 位作者 张晨笛 韩鲁杰 赵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80,共9页
1960年以来,若尔盖沼泽湿地的快速萎缩严重影响黄河上游水量补给和当地湿地生态系统,但其机制尚不清晰。基于2010—2013年野外调查、气象水文资料和遥感影像,分析若尔盖沼泽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机制。尽管气温的缓慢升高,但降水量并未减少... 1960年以来,若尔盖沼泽湿地的快速萎缩严重影响黄河上游水量补给和当地湿地生态系统,但其机制尚不清晰。基于2010—2013年野外调查、气象水文资料和遥感影像,分析若尔盖沼泽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机制。尽管气温的缓慢升高,但降水量并未减少,考虑到沼泽的季节性特征,气候变暖对沼泽萎缩影响相当有限,但不是主要原因。经遥感判读和统计,共识别现有920 km的人工渠道,其疏干的沼泽面积约648.3 km2,占总萎缩面积的27%。人工开渠作为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是若尔盖沼泽快速萎缩的重要原因。自然水系的溯源侵蚀长期疏干沼泽、降低地下水水位和放射状地向沼泽内部切穿是沼泽萎缩的重要机制。人工开渠连通自然水系强化沼泽内河床下切和排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沼泽 湿地萎缩 人工排水 溯源侵蚀 河流下切
下载PDF
城市深隧排水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刘家宏 夏霖 +2 位作者 王浩 邵薇薇 丁相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269-3276,共8页
城市深隧排水系统是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解决雨洪和溢流污染的重要措施.该系统在国外多个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近几年国内许多城市暴雨内涝事件频发,也使得对城市深隧排水系统的研究更为重... 城市深隧排水系统是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解决雨洪和溢流污染的重要措施.该系统在国外多个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近几年国内许多城市暴雨内涝事件频发,也使得对城市深隧排水系统的研究更为重要.通过对城市深隧排水系统原理以及国内外典型工程应用案例的介绍和总结,可为我国今后在深隧排水系统建设及运行中更好地发挥其减污、防涝综合作用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深隧工程在模拟评价、调度管理以及与其他工程的联合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着管网衔接、施工地质、地下大容量泵站建设、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这是城市深隧排水系统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总的看来,城市深隧排水系统研究在我国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结合我国各城市特点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溢流污染 深层隧道 排水系统 典型案例
原文传递
关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43
12
作者 张悦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1-42,47,共3页
随着汛期的到来,城市暴雨内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为此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给予了政策引导,指出要转变传统排水理念,高度重视城市雨水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该方面的资... 随着汛期的到来,城市暴雨内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为此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给予了政策引导,指出要转变传统排水理念,高度重视城市雨水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暴雨 排水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模型的等高线地形特征提取及谷地树结构化组织 被引量:38
13
作者 艾廷华 祝国瑞 张根寿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2-298,T003,共8页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矢量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特征分析 ,给出了一种地形结构特征提取及谷地树组织的方法 ,与传统的基于DEM或TIN数据结构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得到了谷地系统在平面图上的拓扑结构 ,还获得了河谷在...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矢量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特征分析 ,给出了一种地形结构特征提取及谷地树组织的方法 ,与传统的基于DEM或TIN数据结构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得到了谷地系统在平面图上的拓扑结构 ,还获得了河谷在空间分布上的汇水范围 ,依托矢量线、多边形的几何关系判断 ,增强了谷地树组织中的结构化 ,避免了DEM方法中的噪音干扰 ,方法的核心是Delaunay三角网在单根等高线弯曲深度表达上的层次结构识别。基于系统地实验详细讨论了 3种树的结构化组织 :等高线弯曲特征嵌套结构表达的二叉树、谷地系统拓扑关系表达的平面结构树、水文意义上主支流河谷表达的语义层次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网模型 矢量等高线 地形特征 特征提取 谷地树组织 结构化 空间分析
下载PDF
Infoworks ICM在城市排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建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4,共4页
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works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Infoworks ICM),结合生活污水量并设计模式雨型降雨情景对上海市杨浦滨江区内X与Y排水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排水口出水状况和管道负荷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基于... 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works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Infoworks ICM),结合生活污水量并设计模式雨型降雨情景对上海市杨浦滨江区内X与Y排水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排水口出水状况和管道负荷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基于测绘数据构建排水管网模型,并利用实测流量数据进行模型参数验证,保证了排水模型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利用Infoworks ICM模拟和分析,可全面反映研究区域排水系统的服务性能,为区域防洪排涝和管网改造与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works ICM 模式雨型 排水系统 管网负荷
原文传递
分流制雨水与合流制溢流水质的比较 被引量:38
15
作者 刘翠云 车伍 董朝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5,共5页
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整个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效率。而排水体制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降雨类型、管理情况等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确定。从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 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整个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效率。而排水体制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降雨类型、管理情况等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确定。从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对分流制雨水和合流制溢流的浓度和污染负荷量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简要地讨论了两种排水系统的适用条件,为排水体制的选择和城市水污染控制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制雨水 合流制溢流 浓度 污染物负荷 排水系统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因子的排水管网地下水入渗分析方法 被引量:39
16
作者 徐祖信 汪玲玲 +1 位作者 尹海龙 李怀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3-599,共7页
采用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雨污水管网化学质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污水管网和混接污水管网的地下水入渗量定量分析方法,并据此建立了管道破损程度的评价方法.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3个排水系统,采用总氮和硬度分别作为表征生活污水和地下水的... 采用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雨污水管网化学质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污水管网和混接污水管网的地下水入渗量定量分析方法,并据此建立了管道破损程度的评价方法.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3个排水系统,采用总氮和硬度分别作为表征生活污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特征指标,并采用不确定性分析理论,对该区域雨污水管网系统的地下水入渗量进行了解析.计算结果表明,管道破损不严重,地下水入渗量符合设计要求,管网破损程度评估结果符合预期管道状态;表明提出的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地下水入渗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可行,可用于管网破损和维护判断.与德国和美国标准相比,我国排水管道地下水入渗基准值较高,表明我国管道施工和养护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入渗 水质特征因子 管道破损 排水系统
下载PDF
贵州织金区块多煤层合采煤层气排采制度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彭兴平 谢先平 +1 位作者 刘晓 杨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了提高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资源动用规模,探索相应排采管控制度,结合织金区块煤层多而薄、层间距变化大、渗透率低等地质特征,分析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造成上部煤层裸露而下部煤层未解吸、单井产能低效的原因;通过对多煤层合采气井的排... 为了提高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资源动用规模,探索相应排采管控制度,结合织金区块煤层多而薄、层间距变化大、渗透率低等地质特征,分析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造成上部煤层裸露而下部煤层未解吸、单井产能低效的原因;通过对多煤层合采气井的排采控制与生产效果的对比分析,在探讨液面降幅、套压控制与产气、产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降压与解吸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低速-低套-阶梯式降压"排采制度满足多煤层合采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采制度 阶梯式降压 多煤层 合采气井 织金区块
下载PDF
黄土地区公路排水系统病害防治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磊 马骉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根据对黄土地区公路排水系统使用状况的调查 ,分析了排水设施及系统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从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方面提出了适宜的防治措施。分析表明 ,黄土地区公路超高路段排水不宜采用中央分隔带开口漫流方式 ;合理设置截水沟会明显... 根据对黄土地区公路排水系统使用状况的调查 ,分析了排水设施及系统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从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方面提出了适宜的防治措施。分析表明 ,黄土地区公路超高路段排水不宜采用中央分隔带开口漫流方式 ;合理设置截水沟会明显减小表面径流对挖方边坡的冲刷破坏 ;黄土地区公路应加强排水设施出水口端部处理 ;应从长远发展的观点出发 ,设计具有超前性和主动性的综合排水系统 ,保证排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加强养护力度 ,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公路 排水系统 病害 防治措施 养护 截水沟 水毁
下载PDF
黄河中游流域环境要素对水沙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陈浩 周金星 +1 位作者 陆中臣 陈金荣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7,共9页
目前 ,黄河中游地区流域的水沙变化主要以水文法和水保法研究为主。由于黄河中游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带性分布特征 ,流域系统的水沙过程受到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本文根据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已控一级支流的测站资料 ,采用地理环境要... 目前 ,黄河中游地区流域的水沙变化主要以水文法和水保法研究为主。由于黄河中游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带性分布特征 ,流域系统的水沙过程受到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本文根据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已控一级支流的测站资料 ,采用地理环境要素法分析水沙变异及成因。研究表明 ,河龙区间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密切相关。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降雨减水减沙作用不断减小 ,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提高 ,人类活动减水减沙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70年代与 80年代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平均减水减沙作用分别为5 3 4 %、 2 8 6 %和 4 6 6 %、 71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流域系统 环境要素法 水沙变异 成因 水土保持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老城区排污管网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瑞成 王吉宁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0,共5页
介绍了各类型排水体制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排水系统体制的观点,认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宜在我国老城区排污管网改造中加以采用。同时介绍了截流倍数、截流井、截流量、防倒灌等几个关键问题... 介绍了各类型排水体制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排水系统体制的观点,认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宜在我国老城区排污管网改造中加以采用。同时介绍了截流倍数、截流井、截流量、防倒灌等几个关键问题的设计原则及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体制 截流式合流制 污水截流井 截流倍数 截流量 径流污染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