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环流异常及平流层-对流层耦合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向纯怡 何金海 任荣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环流振荡的过程和异常特征,以及平流层—对流层的环流耦合特征。结果发现: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极涡持续偏强,且极涡从12月下旬开始向东亚—大西洋地区偏心发展,同时在欧...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环流振荡的过程和异常特征,以及平流层—对流层的环流耦合特征。结果发现: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极涡持续偏强,且极涡从12月下旬开始向东亚—大西洋地区偏心发展,同时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减弱向极区收缩,从而在欧亚地区的平流层高层最早形成“一脊一槽”1波型的环流形势;该平流层的环流异常信号逐步向低层传播;从平流层10hPa向下传播到对流层中、低层需要约15~20天的时间;此时对流层500hPa上,与平流层向下传播的信号相对应,呈现为高纬度“西高东低”和副热带“东高西低”的环流异常型,即分别对应着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鄂霍茨克海低槽以及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和副热带欧亚大陆中西部低槽活动频繁。这种环流异常配置即形成了有利于我国南方降雪持续的大尺度背景条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平流层异常信号存在由热带向极传播的趋势。2008年1月的平流层极涡振荡正异常所对应的环流异常信号可以追溯到2007年秋季10月份最早出现在热带地区的环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在向极传播过程中同时向东移动,2008年1月传播到极区,对应极涡振荡的正异常。说明前期平流层的异常信号及其演变,对2008年1月的气候异常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7/2008年 平流层环流振荡 向下传播 经向传播
下载PDF
平流层异常下传对2009年12月北半球大范围降雪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楚翰 王蕊 +1 位作者 秦育婧 马丽宝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10,共7页
2009年12月北半球中纬度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暴风雪等天气。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平流层AO(Arctic Oscillation,北极涛动)异常信号下传的特征及其对本次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并讨论了与平流层异常信号下传相关的行星波活动。... 2009年12月北半球中纬度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暴风雪等天气。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平流层AO(Arctic Oscillation,北极涛动)异常信号下传的特征及其对本次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并讨论了与平流层异常信号下传相关的行星波活动。结果表明:1)与此次极端气候事件相联系的负位相AO异常11月首先发生在平流层,维持将近1个月后于12月初开始下传,并且迅速传至地面。12月整个对流层的位势高度及温度在极区附近出现强的正异常,而中纬度地区则为负异常。2)平流层AO异常信号下传后,地面出现有利于低温降雪过程的环流异常。12月上旬,亚洲大陆东部及北美大陆西部出现异常偏北风,造成了俄罗斯、北美西部大面积负的温度异常;12月中下旬,欧洲大陆盛行偏西北气流,同时蒙古高压增强,欧亚大陆北部包括中国北方出现大片负的温度异常。3)在此次极端气候事件之前,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有异常强的行星波上传至平流层,导致平流层出现负位相的AO异常,并维持了一个月;随后,上传到平流层的行星波减弱,同时平流层负位相的AO异常迅速传至地面,导致了有利于低温降雪的环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低温暴雪天气 AO 平流层异常信号 向下传播
下载PDF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中臭氧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淑梅 陈月娟 +1 位作者 罗涛 毕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9-467,共9页
利用ECMWF资料分析了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过程中臭氧体积混合比的垂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中臭氧体积混合比增大,而其极大值大多数形成在增温盛期。同时臭氧体积混合比的高值区在爆发性增温过程中随高度发生一... 利用ECMWF资料分析了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过程中臭氧体积混合比的垂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中臭氧体积混合比增大,而其极大值大多数形成在增温盛期。同时臭氧体积混合比的高值区在爆发性增温过程中随高度发生一定的变化,据此对其变化分为两类:(1)下传型:在增温初期臭氧体积混合的高值区随高度下传至一定高度,在增温盛期形成极大值然后随高度抬升到大致增温前的高度。(2)增厚型:在增温过程中臭氧体积混合比的高值区厚度增加,同时附近区域的臭氧体积混合比也增大,而且在增温前臭氧体积混合比高值区在高度上没有多大变化,增温开始后有所抬升。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中臭氧高值区随高度变化的这两种类型,是由于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剩余环流对臭氧输送的结果。臭氧变化的下传型是由于在爆发性增温前剩余环流存在着中纬度向极地的明显输送,并且伴随着极地强烈的下沉运动,这就使得中纬度输送来的臭氧向下输送,因此出现了臭氧高值区的下传;而臭氧变化的增厚型是由于在爆发性增温期间剩余环流不但有中纬度向极地的输送,而且在极地附近5 hPa高度处出现了上下两支输送气流,向上的输送气流使中纬度输送来的臭氧向上输送,而向下的输送气流使中纬度输送来的臭氧向下输送,进而使增温期间极地附近的臭氧的高值区增厚。同时分析还表明: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中中纬度臭氧体积混合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臭氧 下传型 增厚型
下载PDF
混合层建立对一次强阵风天气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汪靖 赵玉洁 +1 位作者 吴振玲 蔡子颖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混合层的建立对2012年3月23日天津地区强阵风天气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强气压梯度和强变压梯度的共同动力作用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背景条件。强阵风出现在午后气温较高、湿度较低且地面...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混合层的建立对2012年3月23日天津地区强阵风天气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强气压梯度和强变压梯度的共同动力作用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背景条件。强阵风出现在午后气温较高、湿度较低且地面气压较低的时段。午后深厚混合层内的干热对流使高空急流北侧下沉气流将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后向近地面层进一步有效下传,导致地面阵风增大。深厚混合层的建立也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WRF模拟结果表明,局地混合层强度差异使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局地差异,可能是天津各地区阵风强度存在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强阵风 混合层 动量下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冷涡底部对流引起的杭州湾极端大风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彭霞云 章丽娜 +3 位作者 刘汉华 李文娟 黄新晴 黄旋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9-728,共10页
2020年4月12日,受冷涡影响,华东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大风,其中在杭州湾地区出现了12级以上的极端大风。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前,高低空为一致的西北气流,水汽含量低、能量条件弱,预报难度大,沿海海面风力预报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基于常... 2020年4月12日,受冷涡影响,华东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大风,其中在杭州湾地区出现了12级以上的极端大风。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前,高低空为一致的西北气流,水汽含量低、能量条件弱,预报难度大,沿海海面风力预报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雷暴大风特征及对流系统移入杭州湾前后的演变特征,重点探讨了杭州湾东北部出现极端大风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杭州湾极端大风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杭州湾具有一定的能量条件、低层大气的温度直减率接近干绝热递减率,有利于对流系统中形成较强的下沉气流,下沉辐散造成地面大风。中层存在西北风急流,在对流下沉运动的作用下,中层的高动量被带到地面,增强了地面风速。对流系统移入杭州湾的过程中,冷池增强,而杭州湾水面的摩擦力比陆地小,有利于风速增强,这也是杭州湾风力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杭州湾东北部13级以上大风的出现还与海上热力、动力条件的不均匀分布及对流入海后形态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动量下传 冷池 杭州湾
下载PDF
Study on Two Categories of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6
作者 张恒德 高守亭 陆维松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7年第4期450-464,共15页
Invoking 45-yr daily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reanalysis data, firstly all the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SSW) events are selected in these year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 Invoking 45-yr daily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reanalysis data, firstly all the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SSW) events are selected in these year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ownward-propagating event and non-downward-propagating event. And then, based on potential vorticity distribution on isentropic surfaces (IPV), temperature field, and zonal wind fiel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SW occurring during the winter-spring (December and the following January, February, March) in 2000-01 and 2001-02 is given. Finally, the evolvement of polar vortex during warming process and the impact of warming on troposphere a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1) there is inter-decadal variation for stratospheric warming phenomenon; (2) the SSW event lasting from late January till early March in 2001 can propagate downward to troposphere; (3) during this SSW, there is zonal-mean easterly winds in both stratosphere and troposphere; (4) the two warming events during December 2001 and March 2002 cannot propagate downward to troposphere, while zonal easterly winds only appear in stratosphere; and (5) in the process of the two types of warming, a long and narrow high-value IPV “tongue” extends out from main polar vortex, which breaks out the gradient of IPV. Compared with the non-downward-propagating stratospheric warming case, the highest value of IPV departs farther from pole and the “tongue” is longer and narrower during the downward-propagating warming event. Pinched by anticyclone from middle latitude, th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will displace, distort or breakdown. By contrast, the change of polar vortex is greater in the course of downward-propagating warming event. Also, troposphere circulation and polar vortex evolve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usually both of them go with blocking, but the above evolvement in the downward-propagating warming is more distin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ospheric warming downward-propagate non-downward-propagate polar vorte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