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6位A/D转换器流水线电路结构的改进设计
1
作者
韩雁
王泽
方斌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1-464,469,共5页
文章介绍了流水线电压型结构A/D转换器的一种改进设计。该6位A/D转换器采用6个相同的处理单元级联,每个处理单元(内部倍乘作差单元统一设计)对所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量化,输出一位数字信号,并把经该级处理后剩下的量化噪声信号传入下一...
文章介绍了流水线电压型结构A/D转换器的一种改进设计。该6位A/D转换器采用6个相同的处理单元级联,每个处理单元(内部倍乘作差单元统一设计)对所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量化,输出一位数字信号,并把经该级处理后剩下的量化噪声信号传入下一处理单元,如此下去,直至最后一个处理单元。电路采用0.6μm双阱、双多晶硅、双金属线的标准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2.05 mm×1.95 mm=3.9975 mm2,共有28个I/O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转换器
流水线结构
电压型
倍乘/减法电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重定位及拉张盆地过渡区的地震分布特征
被引量:
18
2
作者
蔡妍
吴建平
+2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黄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9-1090,共12页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鄂尔多斯东缘地区(34°N-41°N,110°E-115°E)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定位后,定位精度得到改善,震中分布更加集中.鄂尔多斯东缘拉张盆地内部震源深度较浅,大...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鄂尔多斯东缘地区(34°N-41°N,110°E-115°E)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定位后,定位精度得到改善,震中分布更加集中.鄂尔多斯东缘拉张盆地内部震源深度较浅,大多小于13km,向盆地两端震源深度有加深的趋势,特别是太原盆地北端,临汾盆地北端,以及运城与临汾盆地之间的峨眉台地,震源深度可达20~25km左右.我们认为盆地内部地壳减薄,上地幔上隆,热作用导致地壳内部脆性层减薄,致使最大震源深度变浅;盆地之间的横向隆起区受区域应力场挤压剪切作用以及盆地内部上地幔上拱产生的水平向挤压力作用等,在横向隆起区与盆地接触带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地震的发生,由于受脆性层厚度变化等的影响,在盆地向横向隆起区过渡部位出现震源深度加深的现象.鄂尔多斯东北缘地区地震分布弥散、震源深度相对较浅,可能与源自地幔的大范围深部热作用以及地壳脆性层厚度减薄有关.根据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部分盆地内部的断层特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
鄂尔多斯东缘
山西断陷盆地
震源深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
被引量:
9
3
作者
韩晓明
刘芳
+4 位作者
张帆
陈立峰
李娟
李拴虎
杨红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筛选出2009年以来26个台站记录的726条天然地震的7 100条P波到时数据和91 513条相对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壳浅层15km深度以内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存在明显的连续的高速体...
筛选出2009年以来26个台站记录的726条天然地震的7 100条P波到时数据和91 513条相对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壳浅层15km深度以内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存在明显的连续的高速体,高速体的横向面积随着深度逐渐增加,东部和南部则表现为相对低速的分布特征。速度横向不均匀性在各个深度都存在,但在不同深度上又有差异,这种速度横向分布的差异性与地震活动性和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0~15km的深度剖面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高速区或者高、低速过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地壳介质体比较脆弱,断裂构造在纵横方向上差异活动比较剧烈,易于吸收并储存应变能,产生了较强的地震活动。凉城一带的地壳下方存在1个"Y"字型的相对高速区通道,并与NW向展布的黑老夭-杀虎口活动断裂组对应,呈现了该区新近纪—第四纪玄武岩喷发的运移轨迹,而1976年和林格尔6.2级地震的发生更是与该部位火山喷发引起热力"焊接"后形成闭锁区段有关。文中给出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为揭示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地壳介质体的物化性质及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提供了直观的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P波速度结构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
重新定位
活动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差定位法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精定位研究
4
作者
郭伟
刘甜甜
+1 位作者
范玲玲
李贵明
《山西地震》
2021年第1期10-14,19,共6页
针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及目前台网定位方法存在偏差的问题,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9年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经研究表明,双差定位之后地震分布更集中,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地震沿银川吉...
针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及目前台网定位方法存在偏差的问题,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9年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经研究表明,双差定位之后地震分布更集中,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地震沿银川吉兰泰断陷带分布,北缘的地震沿河套断陷带分布,地震定位精度明显提高,这与块体周缘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定位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鄂尔多斯块体
银川吉兰泰断陷带
河套断陷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位A/D转换器流水线电路结构的改进设计
1
作者
韩雁
王泽
方斌
机构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微电子所
出处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1-464,469,共5页
文摘
文章介绍了流水线电压型结构A/D转换器的一种改进设计。该6位A/D转换器采用6个相同的处理单元级联,每个处理单元(内部倍乘作差单元统一设计)对所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量化,输出一位数字信号,并把经该级处理后剩下的量化噪声信号传入下一处理单元,如此下去,直至最后一个处理单元。电路采用0.6μm双阱、双多晶硅、双金属线的标准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2.05 mm×1.95 mm=3.9975 mm2,共有28个I/O管脚。
关键词
A/D转换器
流水线结构
电压型
倍乘/减法电路
Keywords
A/D
converter
Pipelined
architecture
Voltage
scaling
double
/
difference
block
分类号
TN431.1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重定位及拉张盆地过渡区的地震分布特征
被引量:
18
2
作者
蔡妍
吴建平
房立华
王未来
黄静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9-1090,共12页
基金
地震行业专项(201208009
201308013)
基本科研业务费(DQJB13B08)资助
文摘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鄂尔多斯东缘地区(34°N-41°N,110°E-115°E)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定位后,定位精度得到改善,震中分布更加集中.鄂尔多斯东缘拉张盆地内部震源深度较浅,大多小于13km,向盆地两端震源深度有加深的趋势,特别是太原盆地北端,临汾盆地北端,以及运城与临汾盆地之间的峨眉台地,震源深度可达20~25km左右.我们认为盆地内部地壳减薄,上地幔上隆,热作用导致地壳内部脆性层减薄,致使最大震源深度变浅;盆地之间的横向隆起区受区域应力场挤压剪切作用以及盆地内部上地幔上拱产生的水平向挤压力作用等,在横向隆起区与盆地接触带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地震的发生,由于受脆性层厚度变化等的影响,在盆地向横向隆起区过渡部位出现震源深度加深的现象.鄂尔多斯东北缘地区地震分布弥散、震源深度相对较浅,可能与源自地幔的大范围深部热作用以及地壳脆性层厚度减薄有关.根据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部分盆地内部的断层特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
鄂尔多斯东缘
山西断陷盆地
震源深度
Keywords
double
difference
location
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lock
Shanxi
rifted
basin
Focal
depth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
被引量:
9
3
作者
韩晓明
刘芳
张帆
陈立峰
李娟
李拴虎
杨红樱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地区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示范"资助
文摘
筛选出2009年以来26个台站记录的726条天然地震的7 100条P波到时数据和91 513条相对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壳浅层15km深度以内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存在明显的连续的高速体,高速体的横向面积随着深度逐渐增加,东部和南部则表现为相对低速的分布特征。速度横向不均匀性在各个深度都存在,但在不同深度上又有差异,这种速度横向分布的差异性与地震活动性和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0~15km的深度剖面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高速区或者高、低速过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地壳介质体比较脆弱,断裂构造在纵横方向上差异活动比较剧烈,易于吸收并储存应变能,产生了较强的地震活动。凉城一带的地壳下方存在1个"Y"字型的相对高速区通道,并与NW向展布的黑老夭-杀虎口活动断裂组对应,呈现了该区新近纪—第四纪玄武岩喷发的运移轨迹,而1976年和林格尔6.2级地震的发生更是与该部位火山喷发引起热力"焊接"后形成闭锁区段有关。文中给出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为揭示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地壳介质体的物化性质及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提供了直观的地震学依据。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P波速度结构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
重新定位
活动构造
Keywords
double
difference
tomography
Fine
structure
of
P
wave
velocity
North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lock
Earthquake
relocation
Active
tectonics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差定位法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精定位研究
4
作者
郭伟
刘甜甜
范玲玲
李贵明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乌加河地震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山西地震》
2021年第1期10-14,19,共6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基金课题(2019JC15)。
文摘
针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及目前台网定位方法存在偏差的问题,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9年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经研究表明,双差定位之后地震分布更集中,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地震沿银川吉兰泰断陷带分布,北缘的地震沿河套断陷带分布,地震定位精度明显提高,这与块体周缘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定位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鄂尔多斯块体
银川吉兰泰断陷带
河套断陷带
Keywords
double
difference
location
method
Ordos
block
Yinchuan
Jilantai
fault
depression
belt
Hetao
fault
depression
belt
分类号
P315.7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6位A/D转换器流水线电路结构的改进设计
韩雁
王泽
方斌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重定位及拉张盆地过渡区的地震分布特征
蔡妍
吴建平
房立华
王未来
黄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
韩晓明
刘芳
张帆
陈立峰
李娟
李拴虎
杨红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双差定位法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精定位研究
郭伟
刘甜甜
范玲玲
李贵明
《山西地震》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