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在双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林 肖颖彬 +2 位作者 肖娟 陈柏成 王学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双瓣膜置换术中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方法纳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5年6~12月32例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DVR)患者进行心肌保护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8例。顺行性灌注组(顺灌... 目的探讨双瓣膜置换术中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方法纳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5年6~12月32例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DVR)患者进行心肌保护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8例。顺行性灌注组(顺灌组):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二尖瓣置换术(MVR),再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逆行灌注组(逆灌组):经冠状静脉窦间断逆行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DVR;顺灌+逆灌组:按顺行性灌注方法先完成MVR,再采用逆行灌注方法完成AVR;心脏不停跳组: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体外循环机氧合血,心脏不停跳下完成DVR。观察4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Hitachi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乳酸释放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3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心脏不停跳组主动脉阻断80 min时心肌乳酸释放率,术后第1 d血清cTnI,CK-MB含量,缝闭右心房时心肌线粒体MDA的含量分别为13.59%±6.27%、(1.17±0.25)ng/ml、(56.43±16.50)U/L、(2.18±1.23)nmol(/ng.prot),均明显低于逆灌组[33.49%±8.29%、(1.82±0.58)ng/ml、(78.31±21.27)U/L、(5.07±2.35)nmol/(ng.prot),P<0.05]和逆灌+顺灌组[20.87%±7.22%(、1.49±0.23)ng/ml(、66.67±19.13)U/L、(4.34±1.73)nmol(/ng.prot),P<0.05];与顺灌组[18.83%±5.97%、(1.41±0.32)ng/ml、(63.21±37.52)U/L、(3.46±1.62)nmol(/ng.pr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VR中,以上4种心肌保护方法均有效,但心脏不停跳组和顺灌组效果最好,应优先选择;顺行性灌注+逆行灌注操作方便,不影响手术,逆行灌注时间短,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心脏瓣膜疾病 双瓣膜置换术 假体置入手术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丽敏 黄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 探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二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双瓣膜置换术患者186例,对患者手术前后心动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LA、LV均显著低于术前,RV、LVE... 目的 探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二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双瓣膜置换术患者186例,对患者手术前后心动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LA、LV均显著低于术前,RV、LVEF以及LVFS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术后LA、LAA、LV、LAV、MPGmv、VTImv和PHTmv均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术后EOAmv和EOAImv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以二尖瓣反流为主的患者术后LA和LV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术后LV、LVM、LVMI、IVS、Vav、MPGav均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而术后EOAav、EOAIav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以主动脉瓣反流为主的患者术后LV、LVMI、LVM、EOAav以及EOAIav均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术后Vav和MPGav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二尖瓣部位的人工心脏瓣膜不匹配情况优于主动脉瓣部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心脏瓣膜病患者二瓣置换术可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但无法达到正常水平,对于主动脉瓣部位需注意人工心脏瓣膜不匹配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心动图 二瓣置换术 诊断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艳丽 周榕 +1 位作者 祁明 曾祥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38-40,67,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MAVR)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间,行传统开胸方式(30例),和应用胸腔镜辅助微创方式(14例),行SMAVR患者,比较开胸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两组患者术中及围术...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MAVR)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间,行传统开胸方式(30例),和应用胸腔镜辅助微创方式(14例),行SMAVR患者,比较开胸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两组患者术中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胸腔镜辅助微创MAVR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10.2±5.4)vs.(19.2±8.3)h,(8.2±1.4)vs.(9.7±1.6)d,P<0.05];胸腔镜辅助组胸腔引流量少于开胸组[(637±183)vs.(888±304)m L,P<0.05];两组间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MAVR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 双瓣置换术 周围体外循环 微创
下载PDF
80例双瓣替换术的体会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中学 龙国粹 +3 位作者 阎玉生 程群立 童健 冯树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4-205,共2页
自1986年9月至1993年7月,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施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替换术80例,手术死亡率3.75%(3/80)。80例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平均35.43岁。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45例、Ⅳ级33例。... 自1986年9月至1993年7月,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施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替换术80例,手术死亡率3.75%(3/80)。80例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平均35.43岁。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45例、Ⅳ级33例。围术期行血流动力学监测72例。本组术后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6例。作者对双瓣替换术中常遇到的难点及处理,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MOD)的防治以及如何降低手术死亡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瓣替换 死亡率 心脏瓣膜替换 多器官衰竭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及双瓣置换术的早期结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珍忠 杨燕晨 +7 位作者 黄焕雷 钟丽珊 田承南 陈泽锐 何标川 臧鑫 赵俊飞 郭惠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0-717,共8页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及双瓣置换(double valve replacement,DVR)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全胸腔镜下行AVR和D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及双瓣置换(double valve replacement,DVR)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全胸腔镜下行AVR和D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VR组和DV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纳入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50.0±11.2)岁。退行性病变8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8例,二叶式主动脉瓣6例。AVR组16例,DVR组6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中出现瓣周漏2例。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87.0±39.9)min和117.0(99.0,158.0)min,术后机械通气和ICU停留时间分别为9.5(4.8,18.3)h和41.0(34.0,64.0)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214.0±124.6)mL,术后住院时间5.5(4.0,8.3)d。DVR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AVR组长,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比AVR组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5.9±3.0)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全胸腔镜下微创AVR及DVR早期结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微创心脏手术 主动脉瓣置换 双瓣置换
原文传递
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边虹 何进喜 刘鑫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 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路,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有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采用连续缝合,主动脉瓣置换采用间断褥式缝合。结果术后死亡5例(占5.96%),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4.29%),79例获得随访2个月-5年。74例随访者术后五年心功能Ⅰ-Ⅱ级,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积极的术前准备,改善心脏功能,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与适当的瓣膜匹配,以及术后的积极管理等,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瓣置换术 心脏瓣膜疾病 人工心脏瓣膜
下载PDF
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吸气肌无力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志锋 吴桂琴 +3 位作者 吴永前 丘汉斌 陈周珍 高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吸气肌无力(inspiratory muscle weakness,IMW)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双瓣膜置换(二尖瓣+主动脉...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吸气肌无力(inspiratory muscle weakness,IMW)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双瓣膜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165例,收集患者住院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最大吸气压(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测定,根据MIP占预计正常值(predicted normal value,PNV)的百分比分为IMW组(MIP/PNV<70%)及对照组(MIP/PNV≥70%)。IMW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兼顾患者意愿分为IMW1组及IMW2组。所有患者在术前1~2周开始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技巧等基础训练。IMW1组在有基础训练上加强氧疗、雾化吸入治疗。IMW2组在1组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POWER breathe K5)进行呼吸肌最大吸力专项训练。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比例从对照组中筛选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临床基线资料与IMW组相匹配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住院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入选IMW患者45例(IMW1组21例,IMW2组24例),对照组120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后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临床基线水平与IMW组一致(P>0.05)。入选患者均存活出院,无严重肝、脑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并发症。IMW1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1例(4.8%),IMW2组无新发心房颤动发生,匹配后对照组新发心房颤动2例(4.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W1组与对照组及IMW2组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34.7±12.6)min vs.(25.4±9.3)min vs.(21.3±10.3)min,P<0.05]及ICU停留时间[(96.4±39.5)min vs.(70.2±44.3)min vs.(69.8±30.7)min,P<0.05]更长,术后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双瓣置换术 吸气肌无力 呼吸功能锻炼
下载PDF
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技术在双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赟 胡克俭 +5 位作者 程玥 罗海燕 彭润生 陈佳莉 施杨 王春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技术在双瓣膜置换手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双瓣膜置换术患者34例,分为两组:A组(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17例;B组(间断顺灌组)17例。心肌保护方法:A组(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采用首次顺... 目的研究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技术在双瓣膜置换手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双瓣膜置换术患者34例,分为两组:A组(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17例;B组(间断顺灌组)17例。心肌保护方法:A组(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采用首次顺行灌注1520 ml/kg 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之后每隔2030 min逆行灌注510 ml/kg停搏液,在主动脉阻断钳放开前58 min开始逆行灌注温血直至开放;B组(间断顺灌组)采用首次顺行灌注1520 ml/kg 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之后每隔2030 min再顺行灌注510 ml/kg停搏液。在CPB开始、术后2 h和24 h分别抽动脉血测定心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CKMM)浓度。结果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的平均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00.9±19.6)min和(65.6±13.4)min;间断顺灌组的平均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99.1±19.8)min和(69.8±22.1)min。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的82%自动复跳率高于间断顺灌组的47%。两组中的cTnT、CK、CKMB和CKMM浓度,在术后均逐步升高,与CPB开始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顺逆灌结合温血灌组上升的幅度小于间断顺灌组,在术后2 h两组中的cTnT、CK和CKMM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瓣膜置换手术中,采用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技术,方法安全可靠,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常规的间断顺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瓣膜置换
下载PDF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梁春水 唐红 +3 位作者 任荣 何帆 邓云丹 肖锡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了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双瓣膜置换术、且完成了术后≥5年超声心动图评价的20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 目的了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双瓣膜置换术、且完成了术后≥5年超声心动图评价的20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0例,女144例;年龄15~74(48.42±11.00)岁。术后随访时间5~13(6.34±2.05)年。观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左心房径(LA)、左心室径(LV)明显缩小(P〈0.05),右心室径(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增加(P〈0.05)。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术后LA、LV、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MPGmv)、二尖瓣速度时间积分(VTImv)及二尖瓣压力降半时间(PHTmv)均明显减小或降低(P〈0.05),而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EOAmv)、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mv)明显增加(P〈0.05);以二尖瓣反流为主的患者术后LA、LV明显缩小(P〈0.05)。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术后LV、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主动脉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Vav)及平均跨瓣压差(MPGav)均明显减小或降低(P〈0.05),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EOAav)、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av)明显增加(P〈0.05),而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不明显(P〉0.05);以主动脉瓣反流为主的患者术后LV、LVM、LVMI、EOAav及EOAIav均明显减小(P〈0.05),而Vav、MPGav明显增加(P〈0.05)。在二尖瓣部位,与置入25mm瓣膜患者相比,置入27mm瓣膜患者Emv、MPGmv及VTImv均较低(P〈0.05);在主动脉瓣部位,与置入21mm瓣膜患者相比,置入23mm瓣膜患者Vav、MPGav及VTIav均较低(P〈0.05)。术后远期二尖瓣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瓣膜置换术 术后随访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山茛菪碱防治双瓣膜替换病人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中民 朱洪生 +2 位作者 周嘉 梁保罗 郑家豪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9-201,共3页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病人行双瓣膜替换术中更易遭受再灌注损伤。在实验研究基础上,作者将山茛菪碱(654-Ⅱ)加入心肌保护液中,以图改善这类病人术中心肌保护和探讨654-Ⅱ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随机选择双瓣膜替换病人2...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病人行双瓣膜替换术中更易遭受再灌注损伤。在实验研究基础上,作者将山茛菪碱(654-Ⅱ)加入心肌保护液中,以图改善这类病人术中心肌保护和探讨654-Ⅱ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随机选择双瓣膜替换病人20例,均分为常规心肌保护液对照组和常规心肌保护液加654-Ⅱ30mg/L治疗组。18例替换Metronic-Hall人工机械瓣,2例国产机械瓣。结果发现复跳前和复跳30分钟,对照组冠状窦血乙酰胆碱均较用药组明显增加(P<0.05,0.001);相应时间Ca ̄(++)、过氧化脂质含量也较用药组显著增加(P<0.05,0.01)。手术结束后用药组病人心脏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P<0.01),体循环阻力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0.01)。本研究提示,双瓣膜替换病人心肌保护液中使用654-Ⅱ可拮抗心脏迷走神经活动,明显增加心排量和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较常规心肌保护措施更能有效地防治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再灌注损伤 防治 山莨菪碱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不同时间窗口给药对心脏联合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武 李贻霞 +9 位作者 吴丽灵 蒙丽婵 杨凯 陈燕萍 王明花 毋朝霞 陈美欣 詹锋 霍保善 胡旭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1期15-19,37,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CPSI)对心肺转流(CPB)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DVR)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二尖瓣和主动脉联合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预处理组(n=20)、停搏处理组(n=20)和后处理组(n=20)。预处理组...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CPSI)对心肺转流(CPB)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DVR)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二尖瓣和主动脉联合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预处理组(n=20)、停搏处理组(n=20)和后处理组(n=20)。预处理组:采用转机前静脉注射CPSI 2.0 g;停搏处理组:500 ml停搏液中加入CPSI 1.0 g,共2 g;后处理组:采用主动脉开放后即刻膜肺内注射CPSI 1.0 g,术毕前静脉注射CPSI 1.0 g。观察并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PB辅助时间,心跳自动恢复率,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给药情况以及呼吸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30 d死亡例数。于术前、术毕时、术后1 d、术后2 d从颈内静脉采集血样,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PB辅助时间、停搏液灌注量、心脏自动复跳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处理组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毕、术后1 d和2 d的CKMB、cTnI、BNP水平、术后24 h使用肾上腺素的例数明显低于预处理组和停搏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和停搏处理组在术后各时点的CKMB、cTnI和BNP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CPB下行DVR患者,采用CPSI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在术前和CPB阻断中的给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预处理 停搏处理 后处理 瓣膜联合置换术 心肺转流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芸芸 张连仲 +5 位作者 刘琳 崔存英 冯德广 刘园园 黄丹青 张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危险因素。方法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100例,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术后2周发生AF 54例为AF组,未发生AF 46例为非AF组,比较...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危险因素。方法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100例,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术后2周发生AF 54例为AF组,未发生AF 46例为非AF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2周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果 AF组年龄[(55.24±10.50)岁]较非AF组[(47.15±13.0)岁]大,体外循环时间[180.00(136.00,231.00)min]较非AF组[150.00(140.00,188.25)min]长,术后血清脑钠肽水平[3 975.00(1 655.00,6 345.00))ng/L]高于非AF组[800.00(600.00,1 025.00)ng/L](P<0.05);合并高血压比率(17.39%)、冠状动脉狭窄比率(34.78%)、术前NYHA心功能Ⅲ~Ⅳ级比率(17.39%)、术前肺动脉收缩压≥40mm Hg比率(23.91%)、同期行其他手术比率(47.83%)、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d比率(13.04%)、术后发生肺炎比率(34.78%)均高于非AF组(37.04%、66.67%、57.41%、46.30%、79.63%、51.85%、62.9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OR=5.55,95%CI:1.424~21.629,P=0.014)、同期行其他手术(OR=4.67,95%CI:1.293~16.885,P=0.019)、术后发生肺炎(OR=19.40,95%CI:4.840~77.753,P<0.001)、术后血清脑钠肽水平>1 580ng/L(OR=5.01,95%CI:1.518~16.514,P=0.008)为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术后2周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功能差(NYHA心功能Ⅲ~Ⅳ级)、同期行其他手术、术后发生肺炎及血清脑钠肽水平较高(>1 580ng/L)是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瓣膜病 双瓣置换术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Nursing of 9 cases of double-hole thoracoscop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surgery
13
作者 宋海娟 陈晓霞 +4 位作者 谢庆 刘小民 卢嫦青 刘健 庄建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Background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9 cases of double-hole thoracoscop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Methods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9 patientsdiagnosed with severe aortic valve diseas... Background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9 cases of double-hole thoracoscop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Methods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9 patientsdiagnosed with severe aortic valve disease were enrolled,including 6 males and 3 females,with an average age(50.89±5.3)years,all of whom used double-hole thoracoscop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Implement targeted surgical nursing plans,strengthen condition monitoring,surgical nursing cooperation,and take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urgently respond to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ults Among the 9 patients,7 patients underwent mechanical valve replacement and 2 patients underwent biovalve replacement,of which 2 patients underwent aortic root enlargement surgery at the same time,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underwent intraoperative emergency transfer orthothoracotomy.The extracorporeal bypass time was(137.56±27.99)min,the aortic occlusion time was(95.33±17.96)min,and the surgical survival rate was 100%;All patients had well-placed aortic valves,and 2 had mild(<2 cm2)perivalvular leakage.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was short,the ventilation time was 6.13(4.43,19.99)h,of which 8 patients were extubated within24 hours,and the ICU length of stay was(2.68±1.3)days,and no deaths and complica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imple aortic valve disease,double-hole thoracoscop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good early clinical results.Implement a scientifically based nursing plan during surgery to effectively prevent complications,promote early recover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hole method THORACOSCOPY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Surgical care
原文传递
双孔法全胸腔镜技术置换二尖瓣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瑛琪 刘岩 +2 位作者 顾松 苏丕雄 高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1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探讨双孔法全胸腔镜技术置换二尖瓣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6(40%)例行双孔法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为双孔法全胸腔镜组;54例行... 目的探讨双孔法全胸腔镜技术置换二尖瓣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6(40%)例行双孔法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为双孔法全胸腔镜组;54例行常规开胸二尖瓣置换,为常规开胸组。两组围手术期变量与术后1年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25.5%)患者同期三尖瓣成形术。两组总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血运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法全胸腔镜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开胸组(P<0.05);双孔法全胸腔镜组胸管引流量少于常规开胸组(P<0.05)。常规开胸组有1例二次开胸(1.8%)。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无死亡病例、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并发症。结论双孔法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手术早中期结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双孔法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联合心脏瓣膜病101例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超 唐震 +4 位作者 王祖义 刘以尧 李小军 刘戈 张雷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DVR术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疾病101例,其中男46例、女55例,年龄32~63岁,体重45.2~68k。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1例... 目的: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DVR术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疾病101例,其中男46例、女55例,年龄32~63岁,体重45.2~68k。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1例,退行性变瓣膜病变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NYHA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74例,Ⅳ级11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07.8±34.4)min,主动脉阻断(78.5±27.2)rain,术后呼吸机辅助(10.5±4.8)h,术后监护(61.2-.I-15.5)h,术后住院(10.4±4.3)d。手术死亡6例(5.94%),各类手术并发症22例(21.78%)。术后84例随访时间4—48月,11人失访。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活动能力显著改善;术后2年出现左房血栓1例,脑栓塞致左侧肢体瘫痪1例,二尖瓣轻度瓣周漏1例,尚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主动脉瓣间断缝合、二尖瓣连续缝合、保留二尖瓣后瓣及三尖瓣环缩等外科技术的改进和加强术后处理可降低双瓣膜置换术的风险,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视心脏手术 心脏瓣膜病 双瓣膜置换术 人工心脏瓣膜 三尖瓣成形
原文传递
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对双瓣置换术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克 张万青 +8 位作者 曹勇 谢锐 陈波 刘培兰 陈如红 程可洛 陈雪松 黄伟 任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了解及评价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双瓣置换术后患者中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回院复查超声心动图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二尖瓣瓣下结构保留程度的不... 目的了解及评价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双瓣置换术后患者中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回院复查超声心动图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二尖瓣瓣下结构保留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患者为保留全部瓣下结构;B组95例保留后瓣叶瓣下结构;C组84例全部切除二尖瓣前后瓣叶下结构。平均随访时间(21.61±14.72)月。对比分析3组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术后中期A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患者在左房前后径、左室前后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瓣置换术中,完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比仅保留后瓣或不保留瓣下结构更有利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联合瓣膜病 双瓣置换术 保留瓣下结构 超声心动图 随访
下载PDF
心脏双瓣膜及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综合性心肌保护
17
作者 黄旭中 田子朴 +2 位作者 袁宏声 梁少伟 石应康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本文报告40例双瓣膜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综合性心肌保护措施,包括(1)术前用GlK液和巯甲丙脯酸治疗;(2)术中注意低温、灌注压稳定、左室引流、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经主动脉根部和冠状动脉分次灌注心脏冷停跳液和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3... 本文报告40例双瓣膜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综合性心肌保护措施,包括(1)术前用GlK液和巯甲丙脯酸治疗;(2)术中注意低温、灌注压稳定、左室引流、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经主动脉根部和冠状动脉分次灌注心脏冷停跳液和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3)心脏再灌注后和术后早期静脉滴注硝普钠。本组死亡5例,4例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硝普钠可减少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瓣膜 主动脉瓣 置换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改良Manouguian法联合主动脉环上瓣置入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张步升 张郁林 +3 位作者 伯平 王冲 冯建国 朱蓓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0期14-15,29,共3页
目的介绍改良Manouguian法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联合环上瓣置入在成人双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4年8月~2007年6月,选择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7.7±11.5岁)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窄小的患者,术中... 目的介绍改良Manouguian法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联合环上瓣置入在成人双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4年8月~2007年6月,选择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7.7±11.5岁)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窄小的患者,术中测得主动脉瓣环直径17~21mm。采用改良Manouguian法扩大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位置入ATSAP(环上瓣)机械瓣,二尖瓣位置入ATS标准机械瓣,行双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位置入ATSAP瓣18mm2例,20mm8例,22mm2例。二尖瓣位置入ATS标准瓣25mm8例,27mm4例。术后3~12个月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随访,心功能I级8例,II级2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PPM现象。结论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窄小的成人患者在双瓣膜置换术中采用改良Manouguian法行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联合使用ATSAP机械瓣,可置入足够大的人工瓣膜,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anouguian法 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 ATS AP瓣 主动脉瓣环窄小 二尖瓣 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在双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天驰 成明 田伟臣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在双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评价。方法整群选取90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行灌注组、逆行灌注组、顺行+逆行灌注组,各30例,比较3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顺行灌注、逆行灌注及联合灌注组乳酸浓度...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在双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评价。方法整群选取90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行灌注组、逆行灌注组、顺行+逆行灌注组,各30例,比较3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顺行灌注、逆行灌注及联合灌注组乳酸浓度分别为(14.8±1.2)、(17.5±1.2)、(14.6±1.2);血清CK-MB分别为(63.2±25.5)、(78.3±21.3)、(66.7±19.1)U/L;血清c Tnl分别为(1.4±0.3)、(1.8±0.5)、(1.4±0.2)ng/m L;顺行及联合灌注组患者心肌乳酸浓度低于逆行灌注组(P<0.05);顺行灌注组及联合灌注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均显著低于逆行灌注组(P<0.05)。结论顺行灌注、逆行灌注及联合灌注保护心肌均具有一定的效果,顺行及联合灌注效果更佳,顺行灌注操作更加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方法 双瓣膜置换术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持续心肌逆行灌注下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赖纪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自体氧合机血的方法,进行双瓣膜置换术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27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手术。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维持,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 目的探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自体氧合机血的方法,进行双瓣膜置换术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27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手术。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维持,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通过压力和容量控制的冠状静脉窦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完成心内主要操作后复温,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结果 27例全部存活,术中出血量少,未发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脑栓塞。随访4~26个月,其中22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偶发房扑2例,经服用乙胺碘呋酮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下的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历时缩短,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双瓣膜置换术 慢性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