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陆志强 李吉鹏 +1 位作者 章耕耘 马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907-4919,共13页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山湾春季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2.36,秋季为2.44,均处于"良与中之间,偏良"水平,春季略优于秋季。影响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负面指标因子为鱼卵及仔鱼密度(春秋季健康指数均值为4.95)、营养水平(秋季健康指数为4.47)和底栖生物生物量(春季健康指数为3.59)。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通过准则参数α和距离参数p的不同组合变化,以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能够较客观系统、标准量化地评价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东山湾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惠东 《福建水产》 2009年第2期11-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2007年3月~11月于东山湾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结果表明,东山湾已鉴定的浮游动物有84种,其中水母类26种,桡足类37种,其它还有多毛类、介形类、枝角类、端足类和被囊类等以及阶段性浮游幼虫和少量的仔稚鱼,分为5个生态类群,以... 本文分析了2007年3月~11月于东山湾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结果表明,东山湾已鉴定的浮游动物有84种,其中水母类26种,桡足类37种,其它还有多毛类、介形类、枝角类、端足类和被囊类等以及阶段性浮游幼虫和少量的仔稚鱼,分为5个生态类群,以沿岸暖水类群和半咸水类群为主。浮游动物的种类数、总个体数和生物量的平面分布趋势大体相似,即湾口大于湾内,东部大于西部。总个体数与生物量的周年变化趋势非常相似,高峰出现在高温季节的8月,低谷出现在5月。调查期间东山湾浮游动物较为丰富,年均总个体数达982.3ind/m3,生物量达163.2mg/m3。与历史资料对比表明,东山湾的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趋向减少,表现出优势种品种简单化而数量密集的倾向,这可能与湾内污染增加及环境变化有关,而生物量的增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及营养盐的增加有关。另外还对浮游动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山湾 浮游动物 数量 生物量 多样性
下载PDF
福建东山海域石珊瑚种类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秀保 练健生 +4 位作者 黄晖 杨剑辉 张成龙 周国伟 尤丰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1,共7页
调查了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石珊瑚种类的多样性和群落的空间分布,共发现5种造礁石珊瑚,分别为标准蜂巢珊瑚(Favia speciosa)、锯齿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aili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小星珊瑚(Leptastrea sp.... 调查了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石珊瑚种类的多样性和群落的空间分布,共发现5种造礁石珊瑚,分别为标准蜂巢珊瑚(Favia speciosa)、锯齿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aili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小星珊瑚(Leptastrea sp.)、角孔珊瑚(Goniopora sp.),和1种非造礁石珊瑚猩红筒星珊瑚(Tubastrea coccinea Lesson).结果表明:(1)东山石珊瑚优势种为标准蜂巢珊瑚、锯齿刺星珊瑚和盾形陀螺珊瑚,但是东山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正在减少.(2)东山石珊瑚的空间分布呈现正态分布,受人类影响较小的中间区域珊瑚覆盖率最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两端区域没有或者只有极少量的珊瑚分布.(3)东山湾内理化环境退化明显,部分区域已经不太适合珊瑚生长,仅仅少数站位分布少量石珊瑚群落,而大部分站位已经不见石珊瑚的踪影.随着远离东山湾方向,珊瑚覆盖率显著增加,在头屿-赤屿区域珊瑚覆盖率达到最大,珊瑚生长状态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随着离澳角渔港码头距离越来越近,珊瑚的覆盖率则逐渐降低.针对东山珊瑚分布区域的环境现状,应该加强东山湾污水入海的控制,合理开展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这才能保护处在东山湾外的珊瑚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种类多样性 空间分布 造礁石珊瑚 东山湾
下载PDF
东山湾潮流动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斌鑫 廖康明 +2 位作者 曾志 何佳 陈楚汉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6-552,共7页
东山湾是福建重要的天然良港.根据2008年8月的3个潮次11个测站实测潮流资料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东山湾的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等特征.结果表明,东山湾主要属于往复式的规则半日潮流,潮流作用较强,其口门处和湾内水... 东山湾是福建重要的天然良港.根据2008年8月的3个潮次11个测站实测潮流资料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东山湾的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等特征.结果表明,东山湾主要属于往复式的规则半日潮流,潮流作用较强,其口门处和湾内水道上的实测最大流速一般大于100cm/s.持续时间较长的风对东山湾的余流较大的影响,大潮期间湾内存在明显的反时针的水平余环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东山湾 潮流 余流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长寿 万伟龙 +2 位作者 陈栩 苏鸣 林元烧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3期10-16,共7页
1981年7月至1982年6月(每月1次)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福建东山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较丰富,已鉴定有176种,其中,暖水种占大多数;以暖水种和暖温带种为优势,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形成总生物量高峰;阶段性浮游幼虫,特别是短尾类溞状幼虫等在夏... 1981年7月至1982年6月(每月1次)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福建东山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较丰富,已鉴定有176种,其中,暖水种占大多数;以暖水种和暖温带种为优势,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形成总生物量高峰;阶段性浮游幼虫,特别是短尾类溞状幼虫等在夏季总生物量高峰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季节变化较显著等,显示了亚热带河口-港湾区浮游动物生态的基本特点。此外,东山湾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种类数及多样性指数等的平面分布规律都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生态 多样性指数 东山湾
下载PDF
东山湾贝类养殖容量的估算 被引量:12
6
作者 卢振彬 杜琦 +3 位作者 钱小明 方民杰 蔡清海 许翠娅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2-470,共9页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 ,估算东山湾贝类年生产量分别为 2 6 9331t和 2 9576 7t ,平均 2 82 54 9t.扣除潮间带、潮下带和吊养区浮筏、附着基及延绳上附着的非养殖滤食性附着动物自然现存量 3576 ...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 ,估算东山湾贝类年生产量分别为 2 6 9331t和 2 9576 7t ,平均 2 82 54 9t.扣除潮间带、潮下带和吊养区浮筏、附着基及延绳上附着的非养殖滤食性附着动物自然现存量 3576 0t,贝类可养殖量为 2 46 789t.应用统计分析和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估计贝类可养面积为 1 1 839hm2 ,其中缢蛏 6 35hm2 ,石蛎 1 1 6 0hm2 ,吊蛎 1 52 5hm2 ,翡翠贻贝 6 33hm2 ,菲律宾蛤仔 1 1 54hm2 ,扇贝 6 98hm2 ,江瑶 2 48hm2 ,泥蚶 6 0 1hm2 ,巴非蛤 41 51hm2 ,凸壳肌蛤 1 0 34hm2 .1 998年实际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分别为 1 0 581hm2 和 2 2 0 56 4t.尚有 1 2 58hm2 、2 6 2 2 5t的扩大开发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养殖结构 贝类 可养量 适养面积 优化结构 东山湾
下载PDF
东山湾海马齿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芳 杨妙峰 +5 位作者 郑盛华 林永青 郑惠东 温凭 李卫林 罗冬莲 《渔业研究》 2019年第3期225-233,共9页
针对规模化网箱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在东山湾八尺门鱼类养殖海区开展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研究。经过一年的生长,八尺门修复区海马齿平均茎长1.28m,平均根须长0.52m,生物量达152.5×10^3g/m^2,通过生长... 针对规模化网箱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在东山湾八尺门鱼类养殖海区开展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研究。经过一年的生长,八尺门修复区海马齿平均茎长1.28m,平均根须长0.52m,生物量达152.5×10^3g/m^2,通过生长吸收对C、N、P的积累量分别为5214.0、378.5、22.9g/m^2。经过两年的原位修复,浮床修复区海水的DO比对照区高11.9%;浮床对石油类、悬浮物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2.3%、14.9%和10.0%,对TN的去除率为11.7%,对NH4-N、NO3-N和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19.9%、16.4%和9.2%;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浮床对TOC、NO2-N和TP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综上,海马齿生态浮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修复区海水水质,减轻网箱养殖水体的营养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 生态浮床 原位生境修复 东山湾
下载PDF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林龙山 王燕平 +2 位作者 李渊 张静 高天翔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0-1067,共8页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其鱼类物种组成,计算了该海域的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以及各物种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并对东山湾海域物种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其鱼类物种组成,计算了该海域的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以及各物种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并对东山湾海域物种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东山湾共记录鱼类114种,分属15目57科87属,以鲈形目种类占绝对优势。分类阶元包涵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中,其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0、5.40、7.60)、(1.42、2.00)和(1.41),均低于东海陆架区、大亚湾、东沙群岛,说明东山湾海域的鱼类多样性比其余海域高,种类组成较为分散。使用PRIMER 5.2软件计算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别为65.8和129.5,其中△+均高于其余3个海域,说明东山湾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比其余3个海域要远,而且分布不均匀。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当采用IRI>1 000标准定义优势种时,秋季的优势种有3种,冬季只有1种,春季有2种,夏季最多有4种,说明不同季节的优势鱼种存在较大变化,主要鱼种季节更替明显。本研究在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分析了东山湾及其周边海域的鱼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为东山湾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阶元包涵指数 分类多样性 相对重要性指数 东山湾
下载PDF
东山湾海水养殖布局变化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亮明 李炎 +1 位作者 钟硕良 罗冬莲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2,共8页
运用Landsat卫星序列遥感数据的监督分类方法,识别与分析了东山湾网箱养殖和延绳式养殖两种海水养殖类型的时空变化。1999—2012年间东山湾海水养殖面积扩大了10倍,大型海藻养殖为主的延绳式养殖面积约为以鱼类与贝类养殖为主的网箱养... 运用Landsat卫星序列遥感数据的监督分类方法,识别与分析了东山湾网箱养殖和延绳式养殖两种海水养殖类型的时空变化。1999—2012年间东山湾海水养殖面积扩大了10倍,大型海藻养殖为主的延绳式养殖面积约为以鱼类与贝类养殖为主的网箱养殖面积的5.6倍。东山湾的养殖布局为适应海湾水质特点而逐年调整,网箱养殖区主要集中在水交换能力较强的湾口,延绳式养殖主要集中在营养盐高、水交换能力略弱的湾内。以大型海藻养殖为主的海水养殖大规模扩展,对海湾富营养化趋势起到缓解作用,但规模过大的海水养殖介入可能诱发主要表现在氮循环上的海湾生态系统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水养殖 大型海藻 营养盐 东山湾
下载PDF
2008年夏季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的组成和多样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静 陈永俊 +2 位作者 张然 宋普庆 林龙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22-230,共9页
根据2008年夏季对东山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现状.结果表明,2008年夏季游泳动物调查渔获物种类共80种,以鱼类为主(54种),其余依次为蟹类(10种)、虾类(8种)、头足类(6种)和其他类(2种);渔获物优势种(I... 根据2008年夏季对东山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现状.结果表明,2008年夏季游泳动物调查渔获物种类共80种,以鱼类为主(54种),其余依次为蟹类(10种)、虾类(8种)、头足类(6种)和其他类(2种);渔获物优势种(IRI>100)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iunolen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us)等15种;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密度为363.05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为16 605 ind./km2,低于同季节东海大陆架和南海北部大陆架浅海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也低于兴化湾等湾口类型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渔获物种类和现存资源较历史数据有衰减的趋势;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08,表明该水域仅受到轻度污染,仍适合渔业资源生物的生长和繁育,但需要加强管理和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游泳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东山湾
下载PDF
半封闭海湾围填海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龚旭东 俞缙 蓝尹余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以东山湾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从潮流、纳潮量和水交换3个方面探讨湾内围填海对东山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海面积的增加,影响范围及程度不断增大;湾口海域对填海区位置及填海范围的响应较为敏感,当填海范围扩大... 以东山湾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从潮流、纳潮量和水交换3个方面探讨湾内围填海对东山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海面积的增加,影响范围及程度不断增大;湾口海域对填海区位置及填海范围的响应较为敏感,当填海范围扩大到湾口海域后,纳潮量减少10%以上,大潮平均水交换率均减小8.82%,小潮平均水交换率减小13.33%,易影响湾内的污染物扩散能力,从而引发水质和生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环境 半封闭海湾 围填海 东山湾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游泳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静 陈永俊 +2 位作者 宋普庆 钟指挥 林龙山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3,共9页
根据2008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东山湾开展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区系组成、相对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66种,分... 根据2008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东山湾开展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区系组成、相对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66种,分隶于21目73科116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115种,蟹类次之,24种,再次虾类16种,头足类8种,其它类3种;鱼类适温性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渔获物优势种(IRI>100)有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日本单鳍电鳐(Narkejaponica)等9种,均为经济种,但其资源结构均以经济幼鱼及中小型种类为主,平均体重仅33.4 g·ind-1,渔业资源总体价值不高;全年平均重量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为342.11 kg·km-2,平均尾数相对资源密度指数11 315.00 ind.km-2,低于东海大陆架、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也低于同属于海湾类型的海州湾和泉州湾资源密度水平;全年种类多样性指数H'为1.65,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9,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3.13,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建议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注意水质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群落特征 多样性 东山湾 相对资源密度
下载PDF
东山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林和山 王建军 +6 位作者 郑成兴 李荣冠 郑凤武 林俊辉 黄雅琴 何雪宝 江锦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东山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0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他优势种还有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双列笔螅(Pennaria...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东山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0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他优势种还有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双列笔螅(Pennaria disticha)、纵条肌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梳肢片钩虾(Elasmopus pecteniclu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厦门华藻苔虫(Sinoflustra amoyensis)等。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附着盛期在4—10月,月板的平均附着量(湿重)为979.43g/m2,夏季可高达11799.00g/m2。污损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其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东山湾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孙忠 罗冬莲 +2 位作者 杨芳 马超 陈红梅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498,共6页
本文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特有属性和东山湾的实际情况,探讨并优化完善了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东山湾游泳动物和鱼卵、仔稚... 本文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特有属性和东山湾的实际情况,探讨并优化完善了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东山湾游泳动物和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结合2012~2013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状况已临界超载。针对目前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等预警措施,旨为东山湾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推进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估业务化和其他海湾的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承载力 评价指标 东山湾
原文传递
旧镇湾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与东山湾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妙灵 林茂 +2 位作者 林景宏 戴燕玉 陈瑞祥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本文阐述了旧镇湾浮游动物的物种和生态类群多样性、丰度的空间 与水平分布,并与海洋环境进行相关性研究。同时,与其相邻的东山湾的浮游动物的 分布状况作了比较性剖析。
关键词 旧镇湾 东山湾 浮游动物 分布
下载PDF
东山湾表层沉积物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盛华 杨妙峰 +4 位作者 席英玉 陈宇锋 蔡建堤 陈财珍 钟硕良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根据2011年8月福建东山湾1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含量调查,探讨了它们的分布趋势、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含量变化范围在5.53~22.40 mg/k... 根据2011年8月福建东山湾1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含量调查,探讨了它们的分布趋势、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含量变化范围在5.53~22.40 mg/kg之间,平均值为15.10 mg/kg;Pb含量变化范围在28.9~42.6 mg/kg之间,平均值为35.0 mg/kg;Zn含量变化范围在34.8~133.9 mg/kg之间,平均值为95.9 mg/kg;Cd含量变化范围在0.031~0.078 mg/kg之间,平均值为0.059 mg/kg;Cr含量变化范围在19.2~91.8 mg/kg之间,平均值为62.5 mg/kg.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呈现湾顶(3、11号站)高、湾外(7号站)低的格局;沉积物中有机质对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重金属Cu、Zn和Cr的含量随着沉积物粗颗粒组分(63~2 000μm)含量的增大而降低,成负相关关系(p〈0.05);Cr的含量随着粘土组分(〈1μm)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成正相关关系(p〈0.05).除了湾顶3号站Cr(含量为91.8 mg/kg)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各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 r大小顺序为Cd〉Pb〉Cu〉Cr〉Zn,所有站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远小于90,属低度生态风险,表明东山湾沉积环境基本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重金属 沉积物 环境因子 风险评价 东山湾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春、夏季鱼卵和仔稚鱼丰度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惠东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4,共8页
根据2011年5月(春季)、8月(夏季)福建东山湾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对东山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共鉴定出鱼卵和仔稚鱼34种,隶属4目15科22属,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共19种;鯡形目... 根据2011年5月(春季)、8月(夏季)福建东山湾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对东山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共鉴定出鱼卵和仔稚鱼34种,隶属4目15科22属,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共19种;鯡形目次之,共9种;鲽形目4种;鲀形目1种.其生态类型主要为近岸中上层鱼类、近岸底层鱼类、沿岸浅水中下层鱼类和港湾河口型鱼类4个生态类型.春、夏两季鱼卵和仔稚鱼优势种变化不明显,但丰度变化较大,春季丰度为夏季的2.3倍.丰度平面分布呈现湾顶、湾中高而湾口低的分布特点.鱼卵和仔稚鱼丰度平面分布与水温无相关性(p>0.05);鱼卵丰度平面分布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仔稚鱼丰度平面分布与盐度无相关性(p>0.05);春季,鱼卵和仔稚鱼丰度平面分布与浮游动物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东山湾鱼类繁殖的关键时期为春季,关键区域为大霜屿附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鱼卵和仔稚鱼 生态分布 回归分析 东山湾
下载PDF
福建省东山湾生态环境中滴滴涕(DDT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琳琳 余颖 +1 位作者 苏捷 钟硕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7-1065,共9页
根据2011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东山湾生态环境的调查资料,初步探讨了东山湾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并对东山湾生态环境中DDTs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春季(5月... 根据2011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东山湾生态环境的调查资料,初步探讨了东山湾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并对东山湾生态环境中DDTs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春季(5月)和夏季(8月)东山湾表层海水中DDT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25.7 ng/L和ND^36.7 ng/L,平均值分别为(6.08±3.02)ng/L和(16.30±4.78)ng/L;底层海水中DDT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30.6 ng/L和ND^36.7ng/L,平均值分别为(7.75±2.07)ng/L和(13.30±5.12)ng/L,总体上,东山湾海水中DDTs浓度分布呈夏季高于春季、近岸高于远岸、由湾内向湾外下降的格局。与国内其他海湾相比,东山湾海水中DDTs污染处于低水平状态,但邻近漳江入海口海域的DS03站和DS11站可能有新的污染源输入。(2)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DDTs含量范围5.56~12.80μg/kg,平均值为(9.00±5.34)μg/kg,总体上呈现由湾内向湾外下降之势,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DDTs残留可能对生物产生负效应,毒性风险为25%~75%。(3)东山湾海域养殖贝类DDTs的残留量在种类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DDTs含量范围在1.68~26.60μg/kg,平均值为15.70μg/kg,污染指数范围在0.007~2.660,均值为1.580,超标率达到71.4%,超标倍数最高达1.66倍,说明东山湾部分贝类受到DDTs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东山湾 生态环境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东山湾浮游植物的分布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金美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福建东山湾浮游植物126种,其中硅藻106种,甲藻20种。按生态性质和分布特点,可分为广布种、暖水种和温带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总量为998.88×104个/m3,年高峰出现于秋季11月,达3237.54×104个/m3,低谷发现于冬季2月,... 福建东山湾浮游植物126种,其中硅藻106种,甲藻20种。按生态性质和分布特点,可分为广布种、暖水种和温带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总量为998.88×104个/m3,年高峰出现于秋季11月,达3237.54×104个/m3,低谷发现于冬季2月,只有289×104个/m3,文中详细讨论了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分布 福建 东山湾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1954~2008年间的海底冲淤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群峰 汪卫国 +2 位作者 赵蒙维 赖志坤 兰彬斌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1,共7页
本文通过对比东山湾20世纪50、70、90年代和2008年等不同时期的海图和实测水深资料,对东山湾内近50 a间的海底冲淤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2008年间,东山湾经历了从淤积向冲刷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东山湾内滩涂和水... 本文通过对比东山湾20世纪50、70、90年代和2008年等不同时期的海图和实测水深资料,对东山湾内近50 a间的海底冲淤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2008年间,东山湾经历了从淤积向冲刷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东山湾内滩涂和水下浅滩主要呈淤积特征,并以0、2 m等深线变化最大;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东山湾内滩涂、水下浅滩及潮汐通道的水深和位置变化均较小,仅局部略有调整;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东山湾整体呈冲刷状态,并以东北部和西南部最为明显.总体来看:东山湾内近50 a间的海底冲淤变化区域主要发生在水动力较弱的滩涂和水下浅滩区;东山湾口门潮汐通道处,长期处于冲淤动态平衡中.除了自然因素,漳江上游峰头水库的建成、东山湾东北部围垦、西南部八尺门海堤的建成及21世纪以来湾内海砂开采是近50a间东山湾局部冲淤变化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冲淤变化 水深资料对比 人类活动 东山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