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改进分布估计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娟 冯晓华 贺昱曜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6-290,共5页
研究分布估计算法可以解决难优化问题,且具有很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但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差以及因种群多样性容易丧失从而导致的早熟收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分布估计算法进行改进,将优势解集克隆,对优势个体进行搜索,从而增强局部搜索能力... 研究分布估计算法可以解决难优化问题,且具有很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但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差以及因种群多样性容易丧失从而导致的早熟收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分布估计算法进行改进,将优势解集克隆,对优势个体进行搜索,从而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并对概率模型进行修正以改善种群多样性损失问题,通过对多维背包问题的标准问题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了改进的有效性,改进后的算法增加了局部搜索能力、有效保持了种群多样性,获得好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估计算法 优势克隆 概率模型修正 背包问题
下载PDF
改进的分布估计算法求解软硬件划分问题
2
作者 余娟 贺昱曜 冯晓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5-289,共5页
软硬件划分是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为NP难问题。分布估计算法可以解难优化问题,具有很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但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差、种群多样性易失问题。针对此问题,对分布估计算法进行改进,对精英解进行克隆选择以加强局部搜索能力... 软硬件划分是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为NP难问题。分布估计算法可以解难优化问题,具有很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但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差、种群多样性易失问题。针对此问题,对分布估计算法进行改进,对精英解进行克隆选择以加强局部搜索能力,对概率模型进行修正以改善种群多样性损失问题。同时,针对划分问题提出一种不可行解的修复方法。将改进后的分布估计算法应用于软硬件划分问题,并与现有算法做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均可获得更好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估计算法 软硬件划分 精英克隆 概率模型修正 不可行解修复
下载PDF
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内优势细菌群组成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狄盼盼 陈小兵 +2 位作者 孙国伟 肖劲洲 潘迎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荧光染色计数法对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内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内细菌数量为(2.5±0.9)×106/μL。同时采用分离培养与16S rDNA基因克隆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旨在揭示其中可... 采用荧光染色计数法对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内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内细菌数量为(2.5±0.9)×106/μL。同时采用分离培养与16S rDNA基因克隆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旨在揭示其中可培养细菌的组成结构。结果发现,分离自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内的49株代表性细菌均属于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les)为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肠道微生物 优势菌群 克隆测序 荧光染色计数
下载PDF
16S rRNA克隆文库法分析成人龋病唾液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俊平 吴芳 +4 位作者 汪珍珍 王译彬 周建业 李志强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讨论汉族人群中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唾液微生物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符合WHO采样标准的唾液样本6例,其中高龋组(CA组)3例,无龋组(CF组)3例,提取细菌总DNA,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并用MOTHUR等软件对结果进行... 目的:讨论汉族人群中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唾液微生物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符合WHO采样标准的唾液样本6例,其中高龋组(CA组)3例,无龋组(CF组)3例,提取细菌总DNA,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并用MOTHUR等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MEGA4.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获得80个OTUs,归属于5个门,9个纲,10个目,14个科,19个属,其中有13个优势属;CA组优势属为:链球菌属(53.16%)、普氏菌属(28.77%)、颗粒链球菌属(9.34%);CF组优势菌为:链球菌属(46.12%)、普氏菌属(23.41%)、奈瑟菌属(14.35%)。结论:16SrRNA克隆文库法已成熟,可用于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当地汉族人群中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高龋组中优势菌(链球菌属、普氏菌属、颗粒链球菌属)对龋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龋病 优势菌 16S RRNA 克隆文库
下载PDF
甘肃保安族口腔健康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
作者 朱玉娟 焦康礼 +5 位作者 谢沛原 吴芳 李俊平 周建业 余占海 李志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42-147,165,共7页
目的:研究甘肃保安族口腔健康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探寻优势微生物种群。方法:通过构建16S rRNA克隆文库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利用BLAST、Mothur、Clustalx 2.0等软件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检测到84... 目的:研究甘肃保安族口腔健康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探寻优势微生物种群。方法:通过构建16S rRNA克隆文库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利用BLAST、Mothur、Clustalx 2.0等软件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检测到84个操作分类单位(OTU),归属于5个门,12个纲,15个目,18个科,19个属。其中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88.60%)比例最多;6个优势菌属(检出率>1%),分别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70.28%)、颗粒链菌属(Granu Iicatella,6.20%)、孪生菌属(Gemella,3.10%)、韦永氏球菌属(Veillonella,1.81%)、奈瑟菌属(Neisseria,1.03%)和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1.03%),其中链球菌属在8个样本中均出现。结论:保安族口腔健康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链球菌属为主要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优势菌 16S rRNA 克隆文库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亚麻显性核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凤云 张辉 +1 位作者 贾霄云 斯钦巴特尔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共4页
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对亚麻育种以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优良生物性状,很有必要对其相关基因进行标记、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使用252条10-mer的随机引物对遗传背景相似的兄妹杂交分离出的17对可育株... 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对亚麻育种以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优良生物性状,很有必要对其相关基因进行标记、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使用252条10-mer的随机引物对遗传背景相似的兄妹杂交分离出的17对可育株和不育株亚麻进行RAPD分子标记,得到三条差异片段,通过回收、克隆及测序,然后用BLAST进行序列分析以及对比研究,发现这3条差异片段与水稻不育基因具有同源性,因此推测其与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显性核不育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量子免疫克隆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燕杰 胡震云 陈志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针对量子免疫克隆算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存在编码复杂、需要进行频繁的编解码操作、算法效率和寻优速度降低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量子免疫克隆算法。该算法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策略,降低了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稳定性与通用性;... 针对量子免疫克隆算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存在编码复杂、需要进行频繁的编解码操作、算法效率和寻优速度降低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量子免疫克隆算法。该算法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策略,降低了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稳定性与通用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克隆规模计算方式,将抗体亲和度、抗体浓度和拥挤距离相结合来确定克隆规模,提高了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采用Logistic映射产生混沌变量作为量子旋转门旋转角,实现种群抗体的更新,加速算法收敛;提出改进的锦标赛选择策略,锦标赛选择由抗体浓度和拥挤密度共同决定,改善了抗体的多样性。详细阐述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并对算法进行验证,通过3个典型的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免疫克隆算法 快速非支配排序 克隆规模 LOGISTIC映射 量子旋转门
下载PDF
基于非劣排序的多目标优化免疫遗传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志刚 邹书蓉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非劣排序的多目标优化免疫遗传算法。算法基于非劣排序对种群进行分类来评价个体的价值,在选择操作中引入个体浓度保持种群多样性。采用免疫克隆操作为产生新种群和算法实现全局搜索提供了基础,采用遗传种群与父代群体锦标... 提出一种基于非劣排序的多目标优化免疫遗传算法。算法基于非劣排序对种群进行分类来评价个体的价值,在选择操作中引入个体浓度保持种群多样性。采用免疫克隆操作为产生新种群和算法实现全局搜索提供了基础,采用遗传种群与父代群体锦标赛竞争的方式保留最优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收敛性和分布性方面要优于NSGA-II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智能工程 非劣排序 多目标 免疫遗传算法 浓度 免疫克隆
下载PDF
水稻半显性矮秆基因Si-dd1的表型分析和精细定位
9
作者 崔永涛 吴立文 +6 位作者 胡时开 任德勇 葛常伟 叶卫军 董国军 郭龙彪 胡兴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以粳稻品种日本晴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半显性矮秆突变体Si-dd1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分析,发现与野生型日本晴相比,矮秆Si-dd1(AA)和半矮秆Si-dd1(Aa)植株的株高降低。结实率下降,生育期延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增加。激素... 以粳稻品种日本晴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半显性矮秆突变体Si-dd1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分析,发现与野生型日本晴相比,矮秆Si-dd1(AA)和半矮秆Si-dd1(Aa)植株的株高降低。结实率下降,生育期延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增加。激素处理结果表明突变体Si-dd1(AA)与野生型对油菜素内酯反应基本相同,而在高浓度赤霉素处理下,突变体Si-dd1(AA)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钝感。Western blot对GID2表达量分析也确定这一结果。组织切片实验表明,突变体Si-dd1(AA)相对于野生型叶片主脉气孔变小,叶肉细胞增多,茎维管束数目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基因受一对核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约244kb区间内,目前该区段并未发现已报道的矮秆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显性 矮秆 遗传分析 图位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