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叶序研究的源流与发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申芳芳 张万里 李德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综述了8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研究叶序现象的发生规律和机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植物的叶序一般符合斐波纳契序列,并存在黄金分割关系;互生叶序的发散角大多恒定;发散角可以采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推导;发散角的形成在光照利用方面具有一... 综述了8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研究叶序现象的发生规律和机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植物的叶序一般符合斐波纳契序列,并存在黄金分割关系;互生叶序的发散角大多恒定;发散角可以采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推导;发散角的形成在光照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叶序在形态发生学上具有特定的规律,并与某些植物激素和遗传基因有关,同时植物叶序与其它形态特征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序 斐波纳契数 发散角 叶序形成 生长素
下载PDF
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爽 吴福全 +3 位作者 王海峰 薛美 李秀珍 仲伟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5-1258,共4页
为了了解温度变化对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影响,首先明确了棱镜的结构角和晶体中o光、e光的主折射率是决定棱镜分束角的两个因素;然后从温度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发,从理论上对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晶体Wollas... 为了了解温度变化对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影响,首先明确了棱镜的结构角和晶体中o光、e光的主折射率是决定棱镜分束角的两个因素;然后从温度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发,从理论上对光正反方向入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o光、e光分束角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光正反方向入射时Wollaston棱镜两分束角均在减小,但光正方向入射时o光分束角减小的幅度要比e光大得多,而光反方向入射时e光下降幅度要比o光大得多;总体上光反方向入射要比正方向入射分束角受温度的影响大,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光学 冰洲石晶体 WOLLASTON棱镜 分束角 温度效应
下载PDF
结构角对冰洲石Wollaston棱镜分束角温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爽 吴福全 +5 位作者 王海峰 李秀珍 王进喜 赵昕 仲伟纲 薛美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9-602,共4页
为了了解温度变化对不同结构角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影响,首先明确了棱镜的结构角和晶体中o光、e光的主折射率是决定棱镜分束角的两个因素;然后从温度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发,从理论上对不同结构角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 为了了解温度变化对不同结构角的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影响,首先明确了棱镜的结构角和晶体中o光、e光的主折射率是决定棱镜分束角的两个因素;然后从温度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发,从理论上对不同结构角冰洲石晶体Wollaston棱镜o光、e光分束角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结构角的棱镜,随温度的升高,它们的两分束角均在减小,但o光分束角减小的幅度要比e光大得多;大结构角棱镜其分束角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小结构角的大。建立了实验测试系统,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光学 冰洲石晶体 WOLLASTON棱镜 结构角 分束角 温度效应
原文传递
高能质子束在激光等离子体中传输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阿不都热苏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9-164,共6页
用二维相对论粒子模拟程序(2D-PIC)对强激光与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高能质子束及其传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密度梯度标长对质子能谱的影响至关重要,增大密度梯度标长厚度,靶后静电场增强,质子的最大能量显著... 用二维相对论粒子模拟程序(2D-PIC)对强激光与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高能质子束及其传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密度梯度标长对质子能谱的影响至关重要,增大密度梯度标长厚度,靶后静电场增强,质子的最大能量显著增大;密度梯度标长对从薄靶出射的高能质子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高能质子的加速、准直和发散强烈地依赖于强激光与等离子体之间的空间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强激光与等离子体 高能质子束 密度梯度标长 粒子模拟方法 发散角
原文传递
激光等离子体作用中质子加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阿布力克木 阿不都热苏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了研究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高能质子加速的性质,运用二维PIC数值模拟法对质子束及其能量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简单地介绍了靶背鞘层加速机制(TNSA)及其对高能质子加速性质的作用,通过对比质子束在薄靶背面发散角度的理论... 为了研究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高能质子加速的性质,运用二维PIC数值模拟法对质子束及其能量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简单地介绍了靶背鞘层加速机制(TNSA)及其对高能质子加速性质的作用,通过对比质子束在薄靶背面发散角度的理论值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质子束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被加速的高能质子速度越快其聚集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PIC数值模拟法 超短超强激光脉冲 高能质子束 靶背鞘层加速机制 发散角
下载PDF
对植物发散角Bravais公式的研究
6
作者 孙多青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2-77,共6页
本文对植物发散角的Bravais近似公式中存在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发散角 渐近分数 叶序 方程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激光束发散角测量系统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茜蒨 刘佳 +1 位作者 彭中 刘莉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为了满足激光器生产过程中快速检测激光发散角的需求,研制了一套激光发散角快速测量系统。测量系统采用焦点法测量激光发散角,利用可变光阑法确定透镜焦点处激光束的直径。为了提高测量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 为了满足激光器生产过程中快速检测激光发散角的需求,研制了一套激光发散角快速测量系统。测量系统采用焦点法测量激光发散角,利用可变光阑法确定透镜焦点处激光束的直径。为了提高测量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测控软件。可实现对不同孔径小孔光阑的自动更换测量,记录相应的透过能量值,计算激光束发散角,并进行保存和打印。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误差小于0.05mrad,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激光发散角快速测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脉冲激光 发散角 可变光阑法 LABVIEW
原文传递
聚焦毛细管在极紫外平行光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媛媛 周泗忠 邓颖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6-252,共7页
采用聚焦毛细管将通用的极紫外光源引出法兰口之外,并控制光束发散角,以匹配平行光管孔径角。分析计算了直接用光源照亮靶盘的情形,光束不能充满有效主镜面上的直径;设计使用聚焦毛细管,使光束充满平行光管孔径角,并对极紫外平行光管有... 采用聚焦毛细管将通用的极紫外光源引出法兰口之外,并控制光束发散角,以匹配平行光管孔径角。分析计算了直接用光源照亮靶盘的情形,光束不能充满有效主镜面上的直径;设计使用聚焦毛细管,使光束充满平行光管孔径角,并对极紫外平行光管有无毛细管两种状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聚焦毛细管后,扩大了光束的发散角,并且无毛细管的最大光子计数接近1×105个,加毛细管后最大光子计数能达到1×104个。测试数据说明极紫外聚焦毛细管的传输效率可以达到10%,能够满足极紫外平行光管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极紫外平行光管 聚焦毛细管 光束发散角 孔径角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改善新技术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房启勇 施浣芳 高洪尧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7-109,112,共4页
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其出射光束的质量改善在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采用折射原理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光束改善系统,以反射原理为依据的高精度反射元件,以衍射理论为基础的二元系统和多原理结合的光束性能改善系... 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其出射光束的质量改善在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采用折射原理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光束改善系统,以反射原理为依据的高精度反射元件,以衍射理论为基础的二元系统和多原理结合的光束性能改善系统。对近期国内外出现的像散梯度渐变折射率透镜、液胞器件、独立反射元件等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 综述 半导体激光器 发散角
原文传递
激光束经离轴抛物面镜聚焦后光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鸿斌 程兆谷 +3 位作者 许国良 蒋金波 李现勤 夏金安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80-886,共7页
从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出发 ,对抛物面镜以离轴 90°的方式应用于激光束的聚焦光路时 ,光轴的角度失准和入射光发散角对聚焦光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基模高斯光准直入射时 ,由于抛物面镜无球差 ,焦斑的峰值光强将与入射光直径的... 从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出发 ,对抛物面镜以离轴 90°的方式应用于激光束的聚焦光路时 ,光轴的角度失准和入射光发散角对聚焦光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基模高斯光准直入射时 ,由于抛物面镜无球差 ,焦斑的峰值光强将与入射光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光线追迹法证明角度失准导致产生一对相互垂直的焦线 ,由衍射光学知入射的高斯光将转变为类椭圆高斯光 ,降低了焦面处的峰值光强 .抛物面镜对入射角失准的敏感度极高 ,mrad量级的误差就足以使焦面处的峰值光强降低一半左右 .而且 ,入射光束直径的增大又将大幅度降低对角度失准的容忍度 ,使焦面处的峰值光强对失准更敏感 .同时也证明发散角的存在将导致产生彗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面镜 离轴 角度失准 发散角
原文传递
高能激光武器的跟瞄精度要求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黄勇 邓建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88,107,共4页
从高能激光武器的跟瞄精度要求与激光武器发射的激光束传输到目标处时的角发散量间的关系出发,导出了高能激光武器跟瞄精度要求的数学表达式,并据此分析了目标的远近、大气湍流的强弱和系统的性能参数等对跟瞄精度要求的影响,给出了一... 从高能激光武器的跟瞄精度要求与激光武器发射的激光束传输到目标处时的角发散量间的关系出发,导出了高能激光武器跟瞄精度要求的数学表达式,并据此分析了目标的远近、大气湍流的强弱和系统的性能参数等对跟瞄精度要求的影响,给出了一些情况下跟瞄精度要求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武器 跟瞄精度 衍射效应 大气湍流 光束 发散角
下载PDF
焦点刀口法测量巨脉冲激光的光束发散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长水 谢建平 王佩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焦点刀口法测量光束发散角的原理,并且实际测出了.
关键词 刀口法 光束发散角 腔内倍频 脉冲激光测量
下载PDF
激光制导装置出射激光束散角和光轴平行性的简易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刚 周冰 +2 位作者 孙新华 徐春梅 胡文刚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28-629,636,共3页
在激光末端制导武器系统中,出射激光的束散角和光轴平行性是决定照射精度的重要因素,需要经常性的检查和调整。采用棱镜透镜组合装置把出射激光束经发射通道聚焦成像,根据光斑半径测量束散角。根据光斑中心在瞄准通道中的相对位置确定... 在激光末端制导武器系统中,出射激光的束散角和光轴平行性是决定照射精度的重要因素,需要经常性的检查和调整。采用棱镜透镜组合装置把出射激光束经发射通道聚焦成像,根据光斑半径测量束散角。根据光斑中心在瞄准通道中的相对位置确定光轴平行性。这种方法光路简单、装调方便,可以在野外环境下对照射性能快速检测和调整。改变装配结构后,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末制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散角 光轴平行性 激光照射器
原文传递
离心式透平的热力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银各 谭鑫 +2 位作者 林显巧 王乃安 黄典贵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03-2109,共7页
以离心式透平为研究对象,用完全气体作为流动介质,进行一维热力设计计算与分析,推导出轮周效率η_u的关系式,得到其与反动度Ω、速比x_a、径比D_2/D_1、扩张角、进口总温、进出口压比、进口角α_1、动叶速度系数ψ、静叶速度系数φ等九... 以离心式透平为研究对象,用完全气体作为流动介质,进行一维热力设计计算与分析,推导出轮周效率η_u的关系式,得到其与反动度Ω、速比x_a、径比D_2/D_1、扩张角、进口总温、进出口压比、进口角α_1、动叶速度系数ψ、静叶速度系数φ等九个参数相关。在透平进出口压比一定、进口总温一定、静叶出口气流角一定且动、静叶的速度系数认为已知的条件下,分别研究剩下的四个参数对级效率的影响,最终得到一组最佳参数范围,为离心式透平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透平 反动度 速比 径比 扩张角
原文传递
圆形LED阵列的光斑发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沁 刘启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8-862,共5页
为了获得圆形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的光斑发散特性,利用单个LED芯片的照度公式推导出圆形LED阵列的照度公式、光斑半径和发散角公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形LED阵列光斑的发散角随m值、随阵列半径以及随目标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 为了获得圆形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的光斑发散特性,利用单个LED芯片的照度公式推导出圆形LED阵列的照度公式、光斑半径和发散角公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形LED阵列光斑的发散角随m值、随阵列半径以及随目标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取得了这3种情况下光斑发散角的变化数据。结果表明,光斑发散角随m值的增加而减小,随阵列半径增加而减小,随目标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果对利用圆形LED阵列来实现照明设计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发光二极管 圆形阵列 光斑半径 发散角
下载PDF
激光引信中半导体激光器的准直及其测试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佐军 薛松 +1 位作者 康竟然 陈海清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4-457,共4页
在理论上分析了单级单透镜光学系统对激光高斯光束发散角的影响。用单个平凸透镜对激光引信中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准直,达到了激光引信光束准直的要求。通过CCD成像方法对准直后的光束发散角进行了测量,利用二阶矩算法计算出光束发散... 在理论上分析了单级单透镜光学系统对激光高斯光束发散角的影响。用单个平凸透镜对激光引信中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准直,达到了激光引信光束准直的要求。通过CCD成像方法对准直后的光束发散角进行了测量,利用二阶矩算法计算出光束发散角。实验测得2个方向的发散角分别为xθ=7.03°和yθ=0.69,°验证了准直系统达到激光引信要求的xθ<10°和yθ<1°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引信 准直系统 光束发散角 CCD成像
下载PDF
“猫眼”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国周 王江 +1 位作者 钟鸣 吕百达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对“猫眼”效应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几种“猫眼”效应模型,并推导出由于光敏面的离焦引起的发散角。对“猫眼”回波功率和漫反射小目标回波功率之比的物理意义作了解释。最后对“猫眼”效应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猫眼”效应 光电侦察 探测距离 发散角
下载PDF
双级轴向旋流器性能评估方法(二)——旋流器下游几何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群 闫东博 +5 位作者 邢力 徐华胜 邓远灏 钟世林 杨省喆 汪玉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09-1814,共6页
开展了双级轴向旋流燃烧室反应流场和燃烧性能的理论与数值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旋流强度与旋流器下游(套筒)几何结构对于燃烧室反应流场与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旋流强度低时,旋转气流倾向脱离套筒喉部附近的壁面,形成... 开展了双级轴向旋流燃烧室反应流场和燃烧性能的理论与数值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旋流强度与旋流器下游(套筒)几何结构对于燃烧室反应流场与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旋流强度低时,旋转气流倾向脱离套筒喉部附近的壁面,形成类似喷射的流动;套筒扩张角越大,旋流强度增幅越大;当扩张半角为30°~70°时,气流扩张角随套筒扩张半角增加而增大。研究发现:存在临界套筒扩张半角为73°,大于该临界角时,气流与套筒发生"脱体"现象。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建立了套筒出口气流扩张角估算公式。通过与实验及数值结果比较发现,该公式能够对旋流器出口近场气流发展进行准确预测,为未来旋流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旋流器 旋流强度 套筒 扩张角
原文传递
脉冲固体激光束发散角的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召胜 吴庭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6,共3页
针对脉冲固体激光器激光束发散角的测量 ,分析了一些传统的测量方法 .在烧蚀法的基础上 ,力图从光斑场空域强度着手 ,采用工程常用的半宽度定义 。
关键词 脉冲固体激光器 发散角 光斑半径 空域强度 烧蚀法 光斑场 测量
下载PDF
用于远程激光测距机的小体积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恒 刘佳铭 +4 位作者 杨闯 赵刚 李斌 彭绪金 刘亚萍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7-600,共4页
为了满足军用远程激光测距机对小体积高峰值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应用需求,采用短腔长、正交偏振电光调Q技术,设计了小型风冷LD抽运Nd∶YAG固体激光器,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器重量630g、重频20Hz、输出能量85mJ、脉冲宽度3... 为了满足军用远程激光测距机对小体积高峰值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应用需求,采用短腔长、正交偏振电光调Q技术,设计了小型风冷LD抽运Nd∶YAG固体激光器,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器重量630g、重频20Hz、输出能量85mJ、脉冲宽度3.9ns、激光峰值功率21.8MW、束散角1.9mrad,满足了小型化和高峰值功率的要求。该激光器具备较强环境适应性,目前已实现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远程激光测距机 脉冲激光器 电光调Q 峰值功率 束散角 能量稳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