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非凡 唐瑛 +4 位作者 陈忠庆 唐忠智 王忠强 李军荛 李小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地塞米松对酒精中毒小鼠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6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血压恢复情况。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酒精中毒...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地塞米松对酒精中毒小鼠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6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血压恢复情况。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酒精中毒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酒精中毒组在正常饲养基础上用50%酒精灌胃,模型组加腹腔注射头孢哌酮钠,治疗组在模型动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1h后处死动物,检测血中乙醛脱氢酶活性和比活性。结果:2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治疗组血中乙醛脱氢酶活性和比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乙醛脱氢酶活性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治疗 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温宇英 丁乾 韩继媛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引起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协和医院 2 0 0 3年 1~ 6月期间由于使用头孢菌素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 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②导致双硫仑样... 目的 :引起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协和医院 2 0 0 3年 1~ 6月期间由于使用头孢菌素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 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②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见于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哌酮加舒巴坦、拉氧头孢等。③症状有颜面潮红、胸闷、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气促、烦躁、低血压、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④接触含乙醇制品的途径除饮用各种酒类外还见于反复乙醇皮肤消毒及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含乙醇制剂。⑤双硫仑样反应出现于使用头孢菌素的过程中及疗程结束后 72h内。⑥双硫仑样反应出现于饮酒后 10~ 40min。⑦一般于 3 0min~ 12h内缓解。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双硫仑样反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双硫仑样反应
下载PDF
药物双硫仑样反应预防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红岩 司继刚 《中国药物评价》 2014年第2期96-98,共3页
药物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引起的不适反应或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诱发休克或死亡。... 药物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引起的不适反应或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诱发休克或死亡。本文拟通过汇总分析药物双硫仑样反应文献,研究探讨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药物双硫仑样反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双硫仑样反应 预防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双硫仑样反应及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熊建群 高晓波 +1 位作者 何珍 韩雪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610-613,共4页
通过查询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引起双硫仑反应的因素以及临床药物治疗的进展,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药物治疗 进展
下载PDF
221例抗菌药物等所致双硫仑样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谷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分析由抗菌药物等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因果关系,以提供防治措施和药学监护。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2006—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抗菌药物等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结果:双硫仑样反应... 目的:分析由抗菌药物等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因果关系,以提供防治措施和药学监护。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2006—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抗菌药物等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结果:双硫仑样反应多发生于中年人群组(41~50岁),反应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结论:饮酒后致双硫仑样反应是完全可以防范的,患者在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14 d应忌饮酒以及服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乙醇 双硫仑样反应
下载PDF
急诊救治双硫仑样反应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静 郑雪冰 孙晓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反应的重视。方法对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最多,其次为硝基咪唑类;...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反应的重视。方法对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最多,其次为硝基咪唑类;②临床表现以醉酒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③该反应的发生与摄入乙醇的量无关。除饮酒外,酒精擦浴物理降温亦可引起相同反应。④多数患者于治疗后于30-180 min缓解。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后接触含乙醇制品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且临床发病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严重,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提醒患者于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5-7天内禁止接触含乙醇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 乙醇
下载PDF
119例联合用药含醇辅料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静 孙秀英 赵素霞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6年第11期39-43,共5页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含醇辅料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情况,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检索2012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检索到的119例联合用药含醇辅料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含醇辅料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情况,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检索2012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检索到的119例联合用药含醇辅料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9例病例中,涉及含乙醇药物13种,其中以氢化可的松注射液(70例,58.83%)和藿香正气水(21例,17.65%)居多。联合用药绝大多数为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102例,85.71%)最多。结论:建议医务人员在应用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期间及治疗完成至少5天内尽量避免联用含醇辅料药物、使用酒精擦浴降温等,加强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乙醇药物 双硫仑样反应 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合并用药含醇辅料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12例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秉正 宋金春 +2 位作者 施偲 冯静 王丽萍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年第6期680-681,共2页
通过对12例合并用药患者出现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分析,探讨合并用药时除了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作用外,还要关注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合并用药 药物辅料 双硫仑样反应
下载PDF
555例药物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芳 张敏 杨彩娟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46期4378-4380,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种类及其特点。方法:对中国知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录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统计,包括药物品种、临床表现、使用含醇制品的种类、剂量及时间。结果:引发双硫仑样... 目的:了解临床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种类及其特点。方法:对中国知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录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统计,包括药物品种、临床表现、使用含醇制品的种类、剂量及时间。结果: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药物有22种,其中主要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占到91.17%;主要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心悸、胸闷;服药前、服药期间及停药后接触含醇制品均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用药后5 min^1 h发生率最高。结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应高度重视双硫仑样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含醇制品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116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世学 战祥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种类,观察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116例,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种类和临床表现进... 目的:探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种类,观察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116例,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种类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轻微外伤等较轻微的疾病,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头孢哌酮,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潮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用药后饮酒出现反应的多于饮酒后用药出现反应的,用药后3天内饮酒可出现反应,而饮酒后用药出现反应多在饮酒1天内。结论:头孢哌酮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最重要药物,对于所有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用药后1周内禁酒,饮酒后3天内禁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 饮酒
下载PDF
地塞米松等药物对双硫仑样反应动物模型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非凡 尹慧娟 +2 位作者 杨李 唐瑛 唐忠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通过小鼠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探讨地塞米松等药物缓解双硫仑样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双硫仑样反应动物模型,每组16只昆明种小鼠分别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干预处理,干预后以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法测微血管... 目的通过小鼠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探讨地塞米松等药物缓解双硫仑样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双硫仑样反应动物模型,每组16只昆明种小鼠分别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干预处理,干预后以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法测微血管漏出率,同时取小鼠肌肉电镜观察不同干预组小鼠细胞结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细胞结构完整;双硫仑组细胞结构破坏明显;地塞米松组细胞质中小泡比双硫仑组少,但比对照组多;维生素C组细胞质中运输小泡减少;葡萄糖酸钙组胞质中运输小泡最多,胞质中线粒体肿胀。微血管通透性结果表明:双硫仑组EB漏出率最高,药物干预后漏出率降低。结论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双硫仑样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血管通透性 地塞米松 维生素C 葡萄糖酸钙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与甲硝唑联用致双硫仑样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慧博 王丽 闫秀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年第2期84-87,共4页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肠道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 qd和甲硝唑注射液0.5 g bid静脉滴注,后因肾上腺素轴受抑制,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输注约0.5 h,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休克的症状,伴...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肠道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 qd和甲硝唑注射液0.5 g bid静脉滴注,后因肾上腺素轴受抑制,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输注约0.5 h,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休克的症状,伴全身皮肤潮红。经停用相应药物、纠正休克、补液及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皮肤发红以及呼吸困难好转,血压恢复正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里含有约50%的乙醇,考虑患者已使用甲硝唑3 d,排除了其他疾病及药物因素,考虑很可能是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与甲硝唑发生了双硫仑样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休克 氢化可的松 甲硝唑
原文传递
注射用伏立康唑专用溶媒与头孢米诺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司继刚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2-403,共2页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为一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临床上用于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侵袭性曲霉菌病、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1]。头孢米诺(cefminox)为头霉素类药物,其...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为一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临床上用于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侵袭性曲霉菌病、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1]。头孢米诺(cefminox)为头霉素类药物,其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并对厌氧菌具良好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头孢米诺 药物相互作用 双硫仑样反应
原文传递
我院双硫仑样反应82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房财富 涂星 +3 位作者 刘韬 黄红兵 邱孟 梁蔚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089-4091,共3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期间所收治及发生的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原因、临床表现特征及救治措施。结...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期间所收治及发生的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原因、临床表现特征及救治措施。结果:双硫仑样反应的男性发生率较高(占86.59%),主要发生于21~50岁中青年(占78.05%);其发生原因与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等)及饮用或接触含乙醇的饮料、药物或食品等有关;其涉及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偶见意识不清、嗜睡、口干等;对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救治采用基础治疗结合对症处理,1~3 h内症状缓解,未见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含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硝基咪唑类等前后应避免饮酒或服用含有乙醇的药品或食物,以防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类 硝基咪唑类 甲硫四氮唑基团
原文传递
98例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致双硫仑样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邝俊健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1年第7期3-7,共5页
目的:调查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致双硫仑样反应,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并... 目的:调查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致双硫仑样反应,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并用其他药品、预后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致双硫仑样反应共98例,多发生于41~50岁,有3例出现再激发现象,饮酒后双硫仑样反应多数发生于饮酒1小时内,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等。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头孢哌酮钠及其酶抑制剂饮酒后致双硫仑样反应是可以预防的。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酶抑制剂 乙醇 双硫仑样反应
下载PDF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浩凌 徐玉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产生药源性双流仑样反应的药品依次为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甲硝唑;有呼... 目的分析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产生药源性双流仑样反应的药品依次为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甲硝唑;有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临床表现。28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成功并好转出院;2例年龄较大并伴有慢性病者收住院,经综合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药源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静滴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璇 彭文绣 +3 位作者 方秀琼 李靖 樊俊琪 杜雪娇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3期71-72,共2页
对1例静滴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讨论分析,探讨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机制与防治方法,避免应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提高医生重视程度,防止误诊、漏诊现象... 对1例静滴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讨论分析,探讨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机制与防治方法,避免应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提高医生重视程度,防止误诊、漏诊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 双硫仑样反应 饮酒
下载PDF
毛头鬼伞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毒性及肾损伤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琪 包海鹰 +1 位作者 闫芳 田恩静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8,共11页
小鼠腹腔注射52度白酒0.5、1、2 h后,分别灌胃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水提物(低、高剂量分别为25、80 mg·kg^(-1)),即0.5、1、2 h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6个水提物组(简称为G1、G2、G3、G4、G5、G6组),测定小鼠血清和脏器心脏肌酸... 小鼠腹腔注射52度白酒0.5、1、2 h后,分别灌胃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水提物(低、高剂量分别为25、80 mg·kg^(-1)),即0.5、1、2 h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6个水提物组(简称为G1、G2、G3、G4、G5、G6组),测定小鼠血清和脏器心脏肌酸激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IL-6和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观察脏器病理变化,测定肾组织细胞凋亡以及氧化应激通路相关蛋白Nrf2、HO-1、TGF-β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G1~G4组心脏指数、G2~G4组和G6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G1~G6组血清、心脏CK-MB含量,血清、肝脏AST含量显著升高;G1~G6组血清和肾脏SOD含量显著降低;G1~G4、G6组血清以及G1~G6组肾脏MDA含量显著升高;G1~G6组血清、肾脏和脾脏IL-6、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增加;病理切片显示G1~G6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发生病变;G1~G6组肾脏细胞免疫组化评分(IHS)显著上升,细胞凋亡显著;G1~G6组TGF-β1表达量显著增加;G1~G6组HO-1、Nrf2表达量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揭示毛头鬼伞水提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毒性及肾损伤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氧化应激 双硫仑样反应 毒性
下载PDF
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19
作者 高海云 陈瑜鑫 +3 位作者 李瑶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02-506,512,共6页
目的探究药用真菌毛头鬼伞的用药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为毛头鬼伞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对毛头鬼伞的名称、产地、形态、药性、功效进行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毛头鬼伞用药历史悠久,其古代... 目的探究药用真菌毛头鬼伞的用药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为毛头鬼伞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对毛头鬼伞的名称、产地、形态、药性、功效进行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毛头鬼伞用药历史悠久,其古代名称为鬼盖、地盖、鬼屋等,现代称毛头鬼伞、鸡腿菇。性平、味甘,归胃、心经,主治小儿寒热惊痫证、疔疮肿毒、恶疮、蜈蚣蛇蝎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头鬼伞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肝脏、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和抗线虫活性等药理作用。通过系统查阅古今文献发现,毛头鬼伞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胃肠炎型中毒、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反应、富集重金属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可为毛头鬼伞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鸡腿菇 本草考证 双硫仑样反应 药用安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50例头孢哌酮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上官丹罡 龙明辉 +2 位作者 伍奕 刘敏 杨立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50例头孢哌酮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类型多,且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以...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50例头孢哌酮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类型多,且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以变态反应和双硫仑样反应居多。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头孢哌酮的用药监护,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做出处理;尤其要叮嘱患者用药前后禁止饮酒,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不良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