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54
1
作者 邹才能 翟光明 +10 位作者 张光亚 王红军 张国生 李建忠 王兆明 温志新 马锋 梁英波 杨智 李欣 梁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5,共13页
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油气资源不断获得新发现。新元古代以来,罗迪尼亚与潘吉亚(Pangea)超大陆2次重要板块构造分与合的旋回,控制特提斯、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4大构造域,以及克拉通、被动陆缘、裂谷、前陆、弧前和弧后等... 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油气资源不断获得新发现。新元古代以来,罗迪尼亚与潘吉亚(Pangea)超大陆2次重要板块构造分与合的旋回,控制特提斯、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4大构造域,以及克拉通、被动陆缘、裂谷、前陆、弧前和弧后等6类沉积盆地的形成。已发现油气储量中68%来自特提斯域,被动陆缘盆地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量49%。全球盆地演化形成6套主要烃源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2类储集层、泥页岩与膏盐2套区域性盖层。受以上因素控制,全球油气分布具有10条规律:1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2特提斯域控制全球油气富集带形成分布;3前陆冲断带控制构造油气田群分布;4克拉通内隆起控制特大型油气田展布;5台地边缘控制生物礁滩大油气田群带状分布;6被动大陆边缘控制海洋特大型油气田形成与分布;7前陆前渊斜坡控制大规模重油沥青赋存;8盆地沉积斜坡控制致密油气与煤层气聚集;9盆地深水富有机质沉积控制页岩油气滞留;10低温高压海底沉积控制水合物展布。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比例为2∶8;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俄罗斯、北美和拉丁美洲4大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北美、亚太、拉丁美洲和俄罗斯4大地区。预测世界石油工业有10个发展趋势,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海域深水、陆上深层与非常规3大领域。预判石油产量峰值在2040年前后,石油工业生命周期还可再延续150年。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是化石能源利用的枯竭,而是新能源更低廉、更低碳、更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有序聚集 分布规律 致密油气 页岩油气 安岳气田 涪陵页岩气田 生命周期 新能源
下载PDF
陕北地区大型三角洲油藏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应用 被引量:102
2
作者 杨华 付金华 喻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0,共5页
陕北地区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体 ,储集体主要以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为主 ,主砂体厚度大于 15m ,砂体在纵向上可对比追踪 ,平面上复合连片。该储层由于次生浊沸石溶解在低渗透背景上而形成了相对高渗区。形成的三角洲油藏具有含油... 陕北地区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体 ,储集体主要以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为主 ,主砂体厚度大于 15m ,砂体在纵向上可对比追踪 ,平面上复合连片。该储层由于次生浊沸石溶解在低渗透背景上而形成了相对高渗区。形成的三角洲油藏具有含油显示普遍、工业产层多、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 ,具备形成大型油田的物质基础。对该区的石油勘探成果、地质条件及勘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探明 12亿t规模的石油地质储量的基础及采取的勘探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三角洲沉积体 分流河道 河口坝沉积 油气富集 勘探技术
下载PDF
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 被引量:57
3
作者 付晓飞 王朋岩 +2 位作者 申家年 付广 吕延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斜坡是断陷和凹陷型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按其断裂发育程度和沉积厚度分为复杂斜坡和简单斜坡。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断裂不发育、平缓的简单斜坡,简单斜坡油气成藏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斜坡的原油主要来自临近的凹陷,油气沿... 斜坡是断陷和凹陷型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按其断裂发育程度和沉积厚度分为复杂斜坡和简单斜坡。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断裂不发育、平缓的简单斜坡,简单斜坡油气成藏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斜坡的原油主要来自临近的凹陷,油气沿砂体以优势路径方式侧向运移,油气呈“线状”分布;二是简单斜坡大规模构造圈闭不发育,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和构造—岩性圈闭为主,其分布受构造带控制,超覆带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受规模较大的断层控制形成的鼻状构造带上发育断层遮挡和构造—岩性圈闭,不受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带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圈闭。三是简单斜坡普遍受大气水的淋滤作用,由于游离氧的进入使原油遭受氧化降解作用而稠化,造成简单斜坡稠油分布普遍。这种成藏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气富集规律:只有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才有成藏的可能。简单斜坡油气勘探方向是,在油气运移路径上寻找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小规模)、规模较大断层附近寻找断层遮挡油气藏(中等规模)和地层超覆带上寻找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富集规律
下载PDF
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泊碳酸盐沉积相 被引量:52
4
作者 金振奎 邹元荣 +1 位作者 张响响 蒋春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18,共8页
黄骅坳陷王徐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厚 4 0— 5 0m ,由碳酸盐岩与泥页岩互层组成 ,为湖泊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 ,包括亮晶颗粒石灰岩、泥晶颗粒石灰岩和泥晶石灰岩。颗粒主要为腹足类 ,也有... 黄骅坳陷王徐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厚 4 0— 5 0m ,由碳酸盐岩与泥页岩互层组成 ,为湖泊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 ,包括亮晶颗粒石灰岩、泥晶颗粒石灰岩和泥晶石灰岩。颗粒主要为腹足类 ,也有鲕粒和内碎屑。根据沉积特征 ,混积台地可进一步划分为亮晶颗粒石灰岩滩、泥晶颗粒石灰岩滩和滩间等三种相。亮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高能持续动荡环境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上 ,以亮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 ;泥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间歇动荡环境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附近 ,以泥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 ;滩间为安静低能环境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下 ,以泥晶石灰岩和页岩沉积为主。滩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同生断层的活动控制了台地的形成及滩的展布。亮晶颗粒滩是最好的储集相带 ,泥晶颗粒滩次之 ,滩间最差。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 ,高产井并不是位于构造高部位的滩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油气分布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带转换带构造与储集体分布 被引量:46
5
作者 孙向阳 任建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滨南—利津断裂系统和胜坨—永北断裂系统在坨深1井附近交会,二者间发育由一系列小断层组成的构造转换带。转换带小断层的走向与主断裂系统有一定夹角,受转换带控制的沉积、沉降中心相对远离小断层的断层面,成为湖...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滨南—利津断裂系统和胜坨—永北断裂系统在坨深1井附近交会,二者间发育由一系列小断层组成的构造转换带。转换带小断层的走向与主断裂系统有一定夹角,受转换带控制的沉积、沉降中心相对远离小断层的断层面,成为湖盆边缘的相对缓坡,是断陷期水系入湖的主要通道。粗碎屑扇三角洲砂体的发育被限制在转换带小断层的上盘和挠曲坡折带范围,单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扇体可延伸到断陷湖盆深处的深湖相烃源岩中,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和复式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带构造 沉积特征 油气分布 东营凹陷北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46
6
作者 罗建强 何忠明 《地质与资源》 CAS 200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从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按构造演化序列将中生代盆地演化分为早-中三叠世盆地格架奠定期、晚三叠世盆地生油岩形成期、早-中侏罗世构造稳定期、晚侏罗世生排烃高峰期、早白垩世盆地整体抬升期及晚白垩... 从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按构造演化序列将中生代盆地演化分为早-中三叠世盆地格架奠定期、晚三叠世盆地生油岩形成期、早-中侏罗世构造稳定期、晚侏罗世生排烃高峰期、早白垩世盆地整体抬升期及晚白垩世盆地消亡期等6个阶段.并指出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各阶段对油气源的形成、油气聚集,以及对油气圈闭成藏等油气分布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燕山运动及其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36
7
作者 高山林 韩庆军 +2 位作者 杨华 蔺方晓 蔺宏斌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3-358,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中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燕山期是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时期。通过晚中生代及其周缘地区沉积格局、构造变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岩浆及热事件的分析 ,认为晚侏罗世以前盆地主要受特提斯构造域的控制 ,古...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中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燕山期是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时期。通过晚中生代及其周缘地区沉积格局、构造变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岩浆及热事件的分析 ,认为晚侏罗世以前盆地主要受特提斯构造域的控制 ,古太平洋板块对盆地格局的影响在晚侏罗世晚期以后才有所表现。深部地幔蠕散是盆地古地温场变化的主要原因。它不但导致了盆地地温梯度的急剧升高 ,而且还对后期盆地周缘的地壳浅层次构造变形有一定的影响 ,也是造成晚中生代山西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差异的重要因素 ,还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控制作用。综合燕山期盆地古应力场、古地温场及构造变形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燕山运动 构造变形 油气分布 中生代
下载PDF
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构造与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40
8
作者 贾承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中西部受控于喜山期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北、向东的推挤,在其外围形成一个巨型的盆山构造体系,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主要由复活后的古造山带、前陆冲断带和小型克拉通盆地三个基本的构造单元组成,其中古生界小型克拉通与中新生界... 中国中西部受控于喜山期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北、向东的推挤,在其外围形成一个巨型的盆山构造体系,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主要由复活后的古造山带、前陆冲断带和小型克拉通盆地三个基本的构造单元组成,其中古生界小型克拉通与中新生界前陆冲断带是重要的含油气单元,它决定了中国中西部油气分布主要受古生界克拉通古隆起和中新生界前陆冲断带的控制。塔里木盆地在纵向上由发育齐全的下古生代碳酸盐岩、上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和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等构造层序叠置而成,在平面上以较稳定的小型克拉通为核心,边缘环绕库车、喀什、塔西南、塔东南等褶皱或冲断变形的前陆冲断带。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小型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界前陆逆冲带叠合-复合的构造特征,以及演化的多阶段性,决定了这类盆地具有"多套烃源岩、多储盖组合、多含油气系统"的叠合-复合含油气系统的特点;油气分布受小型克拉通盆地中的古隆起控制,形成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前陆盆地中的冲断带构造控制形成背斜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并存与晚期成藏为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 小型克拉通盆地 前陆逆冲带 油气分布规律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曾母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36
9
作者 姚永坚 吴能友 +1 位作者 夏斌 万荣胜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3-513,共11页
曾母盆地是位于南海南部的一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面积大、沉积速率快、沉积厚度大的特点。国内外油气勘探和研究表明,曾母盆地具有十分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主要发育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炭质页岩、煤层、海相泥岩和下—中中新统海相... 曾母盆地是位于南海南部的一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面积大、沉积速率快、沉积厚度大的特点。国内外油气勘探和研究表明,曾母盆地具有十分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主要发育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炭质页岩、煤层、海相泥岩和下—中中新统海相泥岩两大套烃源岩,以及渐新统—中新统砂岩和中—上中新统灰岩或礁灰岩两大套储层。康西坳陷和东巴林坚坳陷为盆地两个主要生烃区。纵向上,油气主要赋存于下中新统砂岩和中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前者以含油为主,后者以含气为主;横向上,曾母盆地具有南油北气的特征,气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南康台地上和西部斜坡上,油田主要赋存在巴林坚地区。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主要与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和沉积作用的差异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母盆地 烃源岩 储层 油气分布
下载PDF
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深层潜山类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31
10
作者 徐长贵 侯明才 +5 位作者 王粤川 陈安清 黄志发 罗小平 韩建辉 徐云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共12页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渤海海域潜山地层结构和断裂分布特征,明确潜山构造特征和潜山演化动力力学机制,讨论潜山分类方案,进而评价潜山带的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奠定了渤海海域潜山构造的发育基础,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主导了潜山内幕构造样式和外部形态的形成,新生代以来的晚期断陷走滑活动对潜山具有加强及定型作用;(2)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构造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太古界—元古界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和中生界构造层;(3)潜山构造样式可划分为挤压褶皱、伸展断裂、走滑、反转、底辟等5种类型;(4)渤海海域潜山具有多成因、多结构、多岩性、多形态的复杂特征,依据潜山的"成因—结构"分类原则将其划分为2大类7小类,其中侵蚀残丘型潜山和拉张断垒型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结论认为,渤中低凸起PL7-1中生界潜山与辽西凸起SZ36-1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辽西凸起南端、渤海海域西部的沙垒田凸起西侧—歧口凹陷和渤中凹陷西南缓坡带是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深层潜山 构造解析 构造层 断裂分布 成因分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南翼山裂缝性油气藏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元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中深层凝析气藏为例 ,论述了该油田裂缝性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以及裂缝在钻井、录井中的显示标志及岩心中缝洞发育情况 ;储层裂缝以断层和褶皱作用相关的构造裂缝为主 ,加上地下水沿裂缝溶蚀形成的溶孔或溶洞 ,构成... 以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中深层凝析气藏为例 ,论述了该油田裂缝性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以及裂缝在钻井、录井中的显示标志及岩心中缝洞发育情况 ;储层裂缝以断层和褶皱作用相关的构造裂缝为主 ,加上地下水沿裂缝溶蚀形成的溶孔或溶洞 ,构成了现今南翼山中深层油气藏缝洞储渗系统。缝洞的发育及开启程度主要受构造应力强度与方式、岩性及溶蚀作用等因素的控制 ;进而论述了与断层相关的裂缝受断层展布规律控制 ,主要分布在断层两侧 ;与褶皱相关的裂缝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 ,它们都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和主要储集空间 ,对油气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裂缝纵横向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南翼山中深层裂缝除了在构造的中部及西部发育外 ,东北部还存在一个裂缝发育区 ;在纵向上裂缝层段的分布一般为 10 0m左右 ,个别井段大于 30 0m。通过研究证明 ,已开发的中深层 (N1—E3 2 )凝析气藏的含油气面积比原控制含油气面积 6 .3km2 扩大一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特征 分布规律 油气聚集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云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2-25,共4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 ,该文从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演化动力学入手 ,分析了其基本构造特征。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其油气分布具有含油气普遍、油气...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 ,该文从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演化动力学入手 ,分析了其基本构造特征。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其油气分布具有含油气普遍、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油多气少”及富集非烃气等四个特点 ,并结合勘探实践 ,分析了该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方向 ,认为具有广阔的油气 (包括非烃气 )勘探前景 ,今后的主要勘探方向是渤海海域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构造特征 油气分布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渤中凹陷古近系石南断层活动性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冠民 庞小军 +2 位作者 张雪芳 刘占博 刘博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866,共8页
针对渤中凹陷石南地区古近系钻遇井稀少及烃源岩分布、储层类型及展布、油气的运移及油气藏类型模糊等问题,利用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数据,结合沉积背景,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详细研究了古近系石南断层的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断... 针对渤中凹陷石南地区古近系钻遇井稀少及烃源岩分布、储层类型及展布、油气的运移及油气藏类型模糊等问题,利用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数据,结合沉积背景,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详细研究了古近系石南断层的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断层活动性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古近系石南断层活动性呈"弱—强—弱—强—强—最弱"的变化特点;沙河街组三段及东营组三段、东营组二段沉积期断层活动性强,是烃源岩发育期,而沙河街组一段—沙河街组二段、东营组一段沉积期断层活动性弱,是储层发育期,且东营组二段沉积期为强烈拗陷期,发育了大型的远源三角洲前缘沉积,亦是较好的储层发育期;断层活动性强的位置形成断层-背斜油气藏与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层活动性弱的位置形成岩性油气藏及断层-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分布 油气运移 断层活动性 石南断层 古近系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油田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9
14
作者 葛洪魁 林英松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油田地应力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井壁崩落资料,油田水力压裂地应力测量资料,不同深度处岩层的岩性、产状、力学性质实验数据及国际专家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局部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地层埋藏深度、岩性、孔隙压力及... 目的:探索油田地应力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井壁崩落资料,油田水力压裂地应力测量资料,不同深度处岩层的岩性、产状、力学性质实验数据及国际专家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局部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地层埋藏深度、岩性、孔隙压力及地层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结果:软地层三向地应力分量差别小,硬地层中构造应力较大,断层对地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油田开发活动影响地应力产状改变。结论:区域构造应力场越强,地应力分布规律性越明显,油田开发活动可引起地应力场的较大改变。不同岩性地层的地应力不同,应努力获取分层的地应力剖面,以指导油田开发生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水力压裂 地应力分布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金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古近纪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压力,探讨地层高压发育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以声波时差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地质、地化及油气测试资料,利用Bowers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古近纪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压力,探讨地层高压发育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以声波时差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地质、地化及油气测试资料,利用Bowers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恢复平湖构造带单井压力剖面,以实测地层压力结果为约束,分析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认为该构造带异常高压主要分布在埋藏较深的平湖组,随深度增加,高压幅度呈阶梯状增大;平湖构造带不同构造单元高压顶界面的深度具有明显差异,从平中区向平北区高压异常顶界面有变深的趋势,其中平中区为3.3km,平北区为3.7km。压力场的纵向叠置决定了油气的分布,高压发育与油气层分布的耦合关系分为4种类型:双封闭高压型、双封闭压力过渡型、单封闭压力过渡型、单封闭常压型,其中以双封闭压力过渡型和单封闭常压型为主。单封闭常压带、双封闭压力过渡带和双封闭高压带的顶部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ers法 异常地层压力 油气分布 平湖构造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25
16
作者 胡守志 付晓文 +1 位作者 王廷栋 李延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世界很多油气田的储集层中,都发现了天然形成的沥青沉淀带,说明储层中沥青沉淀带的存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地质现象。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沥青沉淀的机理与成因判识、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涉及沥青沉淀带对油... 在世界很多油气田的储集层中,都发现了天然形成的沥青沉淀带,说明储层中沥青沉淀带的存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地质现象。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沥青沉淀的机理与成因判识、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涉及沥青沉淀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即使涉及的少数研究成果也都是从单一油田来进行分析,还未曾对其共性进行总结,此外,勘探家对钻探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储层沥青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一些与沥青沉淀带有关的隐蔽型油气藏未能及时发现。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例,总结了3种不同成因储层沥青沉淀带的可能位置和储层沥青沉淀带的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指出沥青的沉淀对于油气藏不仅只有破坏作用,也有可能起到封堵作用而形成一种非常规类型的油气藏,关于这一点在勘探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沥青沉淀带 氧化降解 气侵脱沥青 焦沥青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天然地震与构造裂缝、油气运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兴权 安玉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天然地震是地壳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快速破坏的结果,构造裂缝、断裂的形成(或断层的再活动)与天然地震关系密切。震源应力场是构造应力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造裂缝与断裂形成是同一构造应力场演化不同阶段的物质表现。可以根据天然地... 天然地震是地壳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快速破坏的结果,构造裂缝、断裂的形成(或断层的再活动)与天然地震关系密切。震源应力场是构造应力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造裂缝与断裂形成是同一构造应力场演化不同阶段的物质表现。可以根据天然地震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构造裂缝,分析构造裂缝发育的时间、位置、分布范围以及发生的频率。构造裂缝连通性好,穿越性强,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构造裂缝,及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呈小角度相交的前期断层和裂缝是油气运移的优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地震 构造裂缝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火成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苌衡 龚奇 +2 位作者 欧阳睿 黄俊峰 杨学武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代曾发生过多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但从地震剖面上多数难以看出火山活动的痕迹。火山活动与塔中地区沉积埋藏史和热史密切相关 ,对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早二叠世晚期火山活动对志...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代曾发生过多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但从地震剖面上多数难以看出火山活动的痕迹。火山活动与塔中地区沉积埋藏史和热史密切相关 ,对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早二叠世晚期火山活动对志留系和石炭系古油藏影响尤甚。通过对塔中地区中西部火成岩的产状、分布规律、岩电性特征及形成期次的研究 ,揭示了火成岩对油气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塔中地区 火成岩 石油地质 期次 地震剖面 志留系 油气 电性特征 古油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含油气系统三叠纪末期油气输导体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来斌 查明 +1 位作者 陈建平 刘传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9,共4页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 )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 ,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 ,划分出 3种输导体系类...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 )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 ,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 ,划分出 3种输导体系类型 ,确定了其分布范围。乌夏地区油气是通过断裂砂体输导体系进行运移 ;克拉玛依及其斜坡区域的油气是以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为主要输导体系 ;百口泉地区、凹陷内部的油气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输导体系。该区三叠纪末期油气主要沿夏子街地区砂体断裂输导体系运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成藏动力系统 油气分布 三叠纪 地层压力 油气输导体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孟玮 钟建华 +1 位作者 李勇 禚元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7-19,共3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广泛,但成因复杂。研究发现,平面上,砂砾岩体发育明显受陈家庄凸起控制,靠近北部陈家庄凸起方向的砂砾岩体厚度大,整体呈北厚南薄,由区域轴线向东西两侧减薄;纵向上,砂砾岩体为退积过程中的沉积,剖面呈...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广泛,但成因复杂。研究发现,平面上,砂砾岩体发育明显受陈家庄凸起控制,靠近北部陈家庄凸起方向的砂砾岩体厚度大,整体呈北厚南薄,由区域轴线向东西两侧减薄;纵向上,砂砾岩体为退积过程中的沉积,剖面呈叠瓦状。进而以砂砾岩体分布规律为基础,总结了区域内的油气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分布规律 油气分布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