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 被引量:38
1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32,152,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收益;但却会降低体力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益。虽然《劳动合同法》能提高在职体力型员工的收益,但却由于企业主缩减体力岗位,使得更多体力提供者丧失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对于高端劳工市场,《劳动合同法》是促进三赢的;而对于低端劳工市场,则可能导致三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劳工市场 解雇保护 《劳动合同法》
下载PDF
经济补偿与失业保险之制度重塑 被引量:18
2
作者 董保华 孔令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3,共16页
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以失业保险为主、以经济补偿为辅不同,我国形成了经济补偿"广覆盖+高标准"与失业保险"窄覆盖+低标准"的"并列模式"。该模式存在制造摩擦、增加成本、抑制灵活三个问题。对《劳动合同... 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以失业保险为主、以经济补偿为辅不同,我国形成了经济补偿"广覆盖+高标准"与失业保险"窄覆盖+低标准"的"并列模式"。该模式存在制造摩擦、增加成本、抑制灵活三个问题。对《劳动合同法》《失业保险条例》进行修正,通过经济补偿"缩范围+降标准"以及失业保险"扩范围+升标准"的双向改革,我国应当对经济补偿与失业保险进行制度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补偿 失业保险 劳动合同 解雇保护
下载PDF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困境的成因与出路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同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1,共8页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有用工稳定和留住人才的市场功能。但由于我国严格的解雇保护制度和不合理的强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因担忧解雇难而排斥选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使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陷入困境...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有用工稳定和留住人才的市场功能。但由于我国严格的解雇保护制度和不合理的强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因担忧解雇难而排斥选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使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陷入困境。破解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困境路径在于适当放宽解雇条件和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强制缔结中的不合理的规定,在劳动关系的和谐中谋求劳动关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实施困境 解雇保护 强制缔约
下载PDF
解雇自由抑或解雇保护——试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制度困境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健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7,共7页
2008年始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把全球经济拖入可怕的深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踵而来。《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设计强化了立法进行解雇保护的决心,在重重危机面前让不少用人单位更为揪心。本文立足劳动立法对无固定... 2008年始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把全球经济拖入可怕的深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踵而来。《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设计强化了立法进行解雇保护的决心,在重重危机面前让不少用人单位更为揪心。本文立足劳动立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之脉络梳理,分析其在劳动合同制中的地位演进,重点探讨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角色定位,以期为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解雇自由 解雇保护
下载PDF
涉人工智能案件的审判难点及应对思路——基于对220件司法裁判结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新雷 秦文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4-56,共13页
通过对220件涉人工智能案件裁判结果的分析发现,现阶段涉人工智能案件法律适用存在以下突出难题:“拿来主义”的人工智能区分标准,无法契合司法实务需要;传统法院审理案件的效率较为低下;对人工智能开发者和使用者的注意义务认识不清;... 通过对220件涉人工智能案件裁判结果的分析发现,现阶段涉人工智能案件法律适用存在以下突出难题:“拿来主义”的人工智能区分标准,无法契合司法实务需要;传统法院审理案件的效率较为低下;对人工智能开发者和使用者的注意义务认识不清;对用人单位以调岗为由而变相辞退员工的案件事实,缺乏深入考察;对人工智能自检等无人取证新手段,缺乏正确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作品的权属认定存在困难;等等。破解涉人工智能的法律适用难题,应当转变思路:以创造出来的具象化(智力)成果及其风险能否被人事前预知为标准将人工智能分为工具型人工智能和智力型人工智能;推进涉人工智能案件由专业性法院管辖;对人工智能开发者和使用者注意义务的认定标准应富有弹性;要求用人单位为被迫调岗的员工划定收入大幅调降前的合理缓冲期;允许满足条件的人工智能自检报告作为证据使用;暂时将人工智能作品归入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并要求其在被展示时与人的作品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区分标准 审判效率 注意义务 变相辞退 自检报告 作品保护
下载PDF
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9-95,共7页
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单方解除则为解除制度的重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在于合同解除后责任承担问题,其法律效力理论体现了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限制。我国应借鉴国... 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单方解除则为解除制度的重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在于合同解除后责任承担问题,其法律效力理论体现了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限制。我国应借鉴国外解雇自由与解雇保护原则相协调的模式,而我国现行立法三种劳动合同适用同一种解除制度,其合理性有待商榷。解除原因认定、解除期限通知等规范的可操作性也应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 解雇保护
下载PDF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的理论证成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国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5-67,共13页
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尚不能完全实现保障劳动者经济安全的基本目标,亟须拓展规范空间。在传统失业保险制度中引入预防失业功能,是进一步实现劳动者经济安全保障的可选路径。劳动法上的解雇保护制度和传统失业保险制度中部分失业救... 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尚不能完全实现保障劳动者经济安全的基本目标,亟须拓展规范空间。在传统失业保险制度中引入预防失业功能,是进一步实现劳动者经济安全保障的可选路径。劳动法上的解雇保护制度和传统失业保险制度中部分失业救济的缺失构成引入预防失业功能的现实需求;社会连带和外部性理论构成其理论基础;《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条款为其立法依据。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失业保险引入预防失业功能,当下应采取部分失业补贴为主、职业技能补贴为辅的形式,将来则可考虑进一步引进行业经验费率制度。在此基础上,要确立以维护劳动者人性尊严为核心的立法理念,以辅助性和非核心性作为定位规则,并加强相关制度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保险 预防失业 解雇保护 社会连带 外部性理论
下载PDF
解雇预告期的问题与出路——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 被引量:3
8
作者 郝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公约和许多国家的立法,在无过错解雇中,雇主解雇雇员必须经过一定的解雇预告期,而解雇预告期的具体期间大多没有统一规定,需要考虑雇员的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再就业难度等复杂因素。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公约和许多国家的立法,在无过错解雇中,雇主解雇雇员必须经过一定的解雇预告期,而解雇预告期的具体期间大多没有统一规定,需要考虑雇员的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再就业难度等复杂因素。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并存在缺陷,且替代性的"代通知金"的立法设计在司法实践中也会弱化解雇预告制度的维权功能。当前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保障雇员切身权益的法律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雇预告 预告期 解雇保护 规则设计
下载PDF
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解雇保护制度完善研究——兼论世界银行“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
9
作者 付浩然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第4期36-47,共12页
完善解雇保护制度能够降低我国的解雇保护水平、保障企业经营自由,进而与优化营商环境的价值取向相契合。我国过错性解雇制度、非过错性解雇制度以及经济性裁员制度存在灵活性不足、集体协商程序缺失以及优先留用规则不完善等问题,经济... 完善解雇保护制度能够降低我国的解雇保护水平、保障企业经营自由,进而与优化营商环境的价值取向相契合。我国过错性解雇制度、非过错性解雇制度以及经济性裁员制度存在灵活性不足、集体协商程序缺失以及优先留用规则不完善等问题,经济补偿金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的适用失衡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解雇成本。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劳动力市场监管”这一指标,从冗员处理规则及冗员处理成本两个层面对企业解雇权行使规则进行考察,通过对指标进行解析从而为我国解雇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指引。在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法价值取向之上,通过适当放松对企业解雇权行使的限制,能够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进而优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雇保护 营商环境 劳动力市场监管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下载PDF
论限制解雇原则下的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平衡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毅飞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对于解雇保护采取法定事由说,而劳动部此前的执法解释又压缩了"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语义空间,这就使得劳动法中的倾斜保护思想偏向于极端,对用人单位过于苛刻。同时第四十八条对违法解雇情...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对于解雇保护采取法定事由说,而劳动部此前的执法解释又压缩了"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语义空间,这就使得劳动法中的倾斜保护思想偏向于极端,对用人单位过于苛刻。同时第四十八条对违法解雇情况下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权利做了较为刚性的保护,使得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进一步失衡。长期看应当建立一套以"正当事由说"为基础的解雇限制制度;短期则可以通过加强司法解释以及赋予司法部门更多自由裁量权的方式消除立法不科学的消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解雇 倾斜保护 继续履行 利益平衡
下载PDF
论不当解雇之临时救济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勇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解雇行为具有形成效力,雇主的解雇决定送达劳动者即发生消灭劳动关系的后果。劳动关系的属性使得不当解雇的事后救济往往无法完全补偿劳动者的损失。建立不当解雇之临时救济措施,有条件限制解雇行为的形成效力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我... 解雇行为具有形成效力,雇主的解雇决定送达劳动者即发生消灭劳动关系的后果。劳动关系的属性使得不当解雇的事后救济往往无法完全补偿劳动者的损失。建立不当解雇之临时救济措施,有条件限制解雇行为的形成效力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我国现行法律不仅未在实体法中规定解雇争议期间劳动者的工作权,也未在程序法中设置相应的保全措施,使得劳动者在司法救济期间的相关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借鉴他国的立法经验,赋予部分劳动者在解雇争议处理期间享有继续工作的权利,以及建立行为保全措施,构建不当解雇之临时救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雇争议 临时保护 继续工作 行为保全
原文传递
论劳动合同试用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庆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4-56,共3页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试用劳动者进行职务适格性判断的一个实验期。试用期所具有的"实验性"目的使其区别于见习期和学徒期。从法律性质上看,我国的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类似日本的"解雇权保留说"。我国应当适...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试用劳动者进行职务适格性判断的一个实验期。试用期所具有的"实验性"目的使其区别于见习期和学徒期。从法律性质上看,我国的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类似日本的"解雇权保留说"。我国应当适度降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解雇保护强度,还原试用期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用期 劳动合同 解雇保护
下载PDF
德国解雇保护法律制度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维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德国解雇保护法律制度有一个完整体系。它有专门的《解雇保护法》,《民法典》、《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许多相关条文,辅之以《母亲保护法》、《企业委员会法》等专门法的相关规定。从内容上看,它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解雇的... 德国解雇保护法律制度有一个完整体系。它有专门的《解雇保护法》,《民法典》、《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许多相关条文,辅之以《母亲保护法》、《企业委员会法》等专门法的相关规定。从内容上看,它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解雇的事前保护,旨在预防不正当解雇行为的发生;二是对雇员被解雇后的救助,称为解雇的事后保护。这些法律制度为西德经济的迅速复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个时期,效率和公平在西德确实达到了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解雇保护 解雇保护法律制度 效率与公平
下载PDF
不当解雇保护制度建构研究
14
作者 陆海依 《山东工会论坛》 2021年第5期91-99,共9页
从不当解雇保护理论来看,我国不当解雇的学理内涵不够明晰,现有不当解雇保护制度缺乏对不当解雇的直接规定,且存在解雇事由清单化、相关法条规定缺失(如缺乏禁止反社会性不当解雇的规定)、救济措施适用不当、工会保护存于表面等缺陷。... 从不当解雇保护理论来看,我国不当解雇的学理内涵不够明晰,现有不当解雇保护制度缺乏对不当解雇的直接规定,且存在解雇事由清单化、相关法条规定缺失(如缺乏禁止反社会性不当解雇的规定)、救济措施适用不当、工会保护存于表面等缺陷。考察德国不当解雇保护的立法规定,借鉴其以《解雇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可对完善我国不当解雇保护的立法规定、法律救济和规范监督有所助益。具体而言,应构建体系范式,明确解雇事由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加强反社会性不当解雇的立法保障和司法救济;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根据不当解雇类型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救济措施;通过改变组织财政形式保障工会的独立地位,强化工会对不当解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解雇 解雇保护 劳动合同解除 不当解雇救济
下载PDF
解雇权的法律保障与规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洲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0-233,共4页
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解雇权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解雇权行使的条件、程序和效力问题,最后还结合《劳动合同法》对我国现行的解雇制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解雇权 劳动合同 法律保障 法律规制
下载PDF
我国违纪解雇法律适用困境与出路探究
16
作者 李珊珊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90-94,共5页
《劳动合同法》将"违反劳动纪律"剔出过错性解除的依据后,用人单位以违纪为由解雇劳动者,必须满足严格的实体和程序性要求,即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行为,且该违纪行为必须经公司规章制度书面明确规定,并经过民主、公... 《劳动合同法》将"违反劳动纪律"剔出过错性解除的依据后,用人单位以违纪为由解雇劳动者,必须满足严格的实体和程序性要求,即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行为,且该违纪行为必须经公司规章制度书面明确规定,并经过民主、公示程序,否则会导致违法解雇的不利后果。我国违纪解雇适用遭遇困境,原因之一在于对劳动者过度倾斜保护的立法理念,其二系对法律文本的严格解释和适用。建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扩大我国违纪解雇的援引依据,限缩解雇保护适用范围,以此释放劳动力市场用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纪律 规章制度 违法解雇 解雇保护
下载PDF
解雇保护视野下预告期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覃曼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预告期制度是解雇保护框架下的重要程序设计,与代通知金相比,其对拟解雇的无过错员工的保护更加全面。我国现行劳动立法仅规定了在员工无过错的情形下应当预告解雇,而对于预告解雇中预告期制度的相关内容缺乏安排,导致实务中出现诸多疑... 预告期制度是解雇保护框架下的重要程序设计,与代通知金相比,其对拟解雇的无过错员工的保护更加全面。我国现行劳动立法仅规定了在员工无过错的情形下应当预告解雇,而对于预告解雇中预告期制度的相关内容缺乏安排,导致实务中出现诸多疑难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定位预告期的法律属性,并从立法上完善预告期制度的内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告期 解雇保护 代通知金
下载PDF
劳务派遣退回制度研究:以解雇保护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曼卿 《政法学刊》 2015年第1期47-51,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用人单位的解雇权,设计了较为周密的解雇保护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就业安定权。然而,随着近年来劳务派遣的超常规发展,以滥用劳务派遣的退回行为规避解雇保护制度、进而用&qu...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用人单位的解雇权,设计了较为周密的解雇保护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就业安定权。然而,随着近年来劳务派遣的超常规发展,以滥用劳务派遣的退回行为规避解雇保护制度、进而用"退回"取代"解雇"的现象频现,产生解雇保护制度落空的风险。对于劳务派遣中的退回,我国现行立法采用了较为模糊的表述方式,特别是退回条件是否能够约定的问题,在理论及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这也为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任意约定退回条件及后续规避解雇保护制度埋下了隐患。因此,有必要梳理劳务派遣退回行为对解雇保护的影响,并探寻完善劳务派遣退回制度的未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雇保护 劳务派遣 退回制度
原文传递
《劳动合同法》对解雇保护制度的认知理性——以“补偿正义”为价值取向
19
作者 赵一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57-59,共3页
借鉴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从微观角度来论证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雇保护制度的立法关注点,就是在劳动权保障论的观点上,在强调原来从抽象谋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同时,不应忽略更具体关怀社会境况最差者的社会正义... 借鉴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从微观角度来论证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雇保护制度的立法关注点,就是在劳动权保障论的观点上,在强调原来从抽象谋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同时,不应忽略更具体关怀社会境况最差者的社会正义观。劳动法应当抽出弱者利益,由国家公权形式实现底线保障,并通过国家干预而生成的某些弱势群体个人利益的社会化形式。因此,在劳动法的视野下,以人为本进行社会整合的目标应该是罗尔斯正义论的第二原则"差别原则",即提倡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雇保护 法律的经济分析 劳资利益的博弈与平衡 补偿正义
下载PDF
谋职假之法律问题探讨——兼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之规定与完善
20
作者 胡玉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谋职假制度是解雇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劳动基准而强制适用。设置谋职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平衡预告解雇期间劳工工作与求职的时间冲突,帮助劳动者在预告解雇期间届满能顺利实现重新就业。劳工申请谋职假期间视为正常出勤,并有... 谋职假制度是解雇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劳动基准而强制适用。设置谋职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平衡预告解雇期间劳工工作与求职的时间冲突,帮助劳动者在预告解雇期间届满能顺利实现重新就业。劳工申请谋职假期间视为正常出勤,并有权获得正常工资。我国《劳动合同法》设立代通金制度能够部分弥补未设立谋职假制度的不足,但是这种立法方式并不可取,建议在未来修法时取消代通金制度,设立谋职假制度,并对请假时间、工资支付和请假程序做出明确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职假 劳动基准 解雇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