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时效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宋天民 张国福 尹成江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透射电镜观测实验为基础,用位错。内耗理论解释了振动时效降低和调整残余应力(VSR)的机理,揭示了振动时效效果与金属材料中位错组态与位错密度变化的内在联系,给出了一种较完整的振动时效机理理论。
关键词 振动时效 位错理论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同震重力与形变效应模拟 被引量:29
2
作者 申重阳 李辉 谈洪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2,共7页
基于平面位错理论及已有的地震波反演结果,模拟了汶川Ms8.0地震产生的地表同震重力变化,并给出了地表同震水平和垂直位移。模拟结果表明:同震重力和形变变化显示出发震断层倾滑逆冲兼右旋走滑综合特征;同震重力变化明显,以发震断层为界... 基于平面位错理论及已有的地震波反演结果,模拟了汶川Ms8.0地震产生的地表同震重力变化,并给出了地表同震水平和垂直位移。模拟结果表明:同震重力和形变变化显示出发震断层倾滑逆冲兼右旋走滑综合特征;同震重力变化明显,以发震断层为界呈正和负对称四象限分布图像,受地表垂直形变影响明显,近场区尤甚;远场重力变化一般在10×10-8ms-2以下,近场重力变化剧烈,最大可达50×10-8ms-2以上。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位错理论 重力变化 形变 模拟
下载PDF
地震火山活动产生重力变化的理论与观测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文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53,71,共11页
简述位错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在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的贡献,特别是关于球对称以及三维球形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及其等震重力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位错理论应用于重力卫星观测数据解析时的计算方法和可能的应用问题。通过观测实例... 简述位错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在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的贡献,特别是关于球对称以及三维球形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及其等震重力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位错理论应用于重力卫星观测数据解析时的计算方法和可能的应用问题。通过观测实例,介绍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重力变化的理论与观测研究的进展和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位移 应变 重力变化 现代大地测量技术
下载PDF
基于错位理论的安徽省旅游业绩与影响因素空间组合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钦安 郭爽 吴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运用重力模型、二维矩阵等方法,分析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业绩与影响因素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从宏观上看,旅游资源、经济水平、可达区位、人口丰度与旅游业绩重心呈现空间错位态势,相对于几何中心,人口丰度指数、...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运用重力模型、二维矩阵等方法,分析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业绩与影响因素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从宏观上看,旅游资源、经济水平、可达区位、人口丰度与旅游业绩重心呈现空间错位态势,相对于几何中心,人口丰度指数、可达区位指数重心略偏西北,经济指数、旅游业绩指数重心略偏东南,旅游资源指数重心明显偏南;从组合矩阵看,全省16个地市表现为同步与错位并存态势,同步型组合主要集中在皖中,偏离错位型组合主要集中在皖北、皖西和皖南;同步性较好、偏离错位较弱的是旅游业绩与旅游资源、区位可达的组合,同步性较弱、偏离错位较强的是旅游业绩与经济水平、人口丰度的组合;同步型组合较好的地市为合肥、蚌埠和滁州,偏离错位较强的地市为六安、阜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理论 旅游业绩 空间组合 安徽省
下载PDF
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引起的远场形变 被引量:16
5
作者 付广裕 孙文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7,共8页
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在川滇地区形成的理论水平位移场,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利用GPS观测数据获得的该地震在川滇地区引起的同震水平位移场观测值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该地震引起的全球和中国大陆及周边... 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在川滇地区形成的理论水平位移场,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利用GPS观测数据获得的该地震在川滇地区引起的同震水平位移场观测值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该地震引起的全球和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同震位移场、应变场、重力和大地水准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 位错理论 位移 应变 重力变化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同震变形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君妍 孙文科 +4 位作者 洪顺英 苑争一 李瑜 陈伟 孟国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71-2683,共13页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了7.4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 km,属于块体内部断裂带地震.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提供资料,距离震源30多公里的玛多台站记录到东西向永久位移约25 cm.同时,...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了7.4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 km,属于块体内部断裂带地震.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提供资料,距离震源30多公里的玛多台站记录到东西向永久位移约25 cm.同时,InSAR也观测到明显的形变场,升轨和降轨的最大相对形变量分别约1.87 m和2.32 m.为了解释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本文利用该地震的三个断层滑动模型,基于不同地球模型的地震位错理论,计算同震变形场,并分别与GNSS观测数据和InSAR视线向形变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InSAR数据反演的断层滑动模型产生的位移场与球形地球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最为吻合.进一步,利用较优断层模型计算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理论同震位移、大地水准面、重力和应变等变化,该结果为玛多地震的GNSS和重力观测的解释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断层滑动模型 同震变形 位错理论 地球模型
下载PDF
基于位错理论的振动消应力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君宝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采用位错理论解释振动消应力法降低和调整残余应力的机理,揭示振动消应力的效果与金属材料中的位错密度和位错组态的内在联系。详细分析位错的萌生、运动、增殖对滑移和塑性变形的贡献,从数学上阐述振动时效的内在本质。
关键词 振动时效 位错理论 消应力 机理
下载PDF
地球横向不均匀结构对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付广裕 孙文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28-2746,共19页
本文提出一个新算法,用来高精度计算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中地震位错引起的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具体地说,我们首先把实际三维不均匀地球分解成球对称地球模型和对应的横向不均匀增量,分别进行计算,二者对应的计算结果分别称... 本文提出一个新算法,用来高精度计算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中地震位错引起的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具体地说,我们首先把实际三维不均匀地球分解成球对称地球模型和对应的横向不均匀增量,分别进行计算,二者对应的计算结果分别称为球对称解和三维响应.由于球对称解可直接利用球对称地球模型位错理论计算得到,本文的目标是计算三维响应即地球的横向不均匀结构对同震重力变化的影响.然后,我们把三维响应再分为震源的响应和地球横向不均匀结构的响应,它们可分别借助对震源函数的扰动以及对平衡方程式的变分求解.本文推导出六个特殊点源位错引起的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计算公式(一个垂直走滑位错,两个相互垂直的倾滑位错,三个开裂位错),对这些公式进行适当组合就可以计算任意位置任意类型位错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对应的计算公式同步给出.接着,依据36阶P波速度模型,我们利用岩石试验经验关系式推导出三维S波速度模型,密度模型,位场模型以及重力模型.最后,利用上述三维模型,本文计算出三种典型类型的点源位错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结果显示三维响应与位错类型,震源深度都有关系,其最大响应占球对称解的0.5%左右,且在所有影响因素中S波速度模型影响最大.数值结果同时表明,三维响应中震源的响应与地球横向不均匀构造的响应处于同一量级.本文给出的地表和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计算公式可分别高精度解析地表重力和卫星重力观测数据(GRACE、GOCE等),提高大地测量数据理论解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扰动方法 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 同震重力变化
下载PDF
尼泊尔M8.1地震震前卫星重力场时变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正波 李辉 +2 位作者 吴云龙 吴桂桔 康开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7-551,共5页
利用多年GRACE卫星重力变化资料,给出尼泊尔及周缘地区的重力场时空变化,以探索2015-04-25尼泊尔M8.1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并基于球形位错理论,利用断层模型数据模拟同震重力场变化。研究表明,区域重力场变化以200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分... 利用多年GRACE卫星重力变化资料,给出尼泊尔及周缘地区的重力场时空变化,以探索2015-04-25尼泊尔M8.1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并基于球形位错理论,利用断层模型数据模拟同震重力场变化。研究表明,区域重力场变化以200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分时段特征,2003--2008年以重力增加为主,而2009--2014年以重力减少为主;且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区域重力场在尼泊尔地震震中四周呈正负相间分布;震前局部重力场变化在压缩区重力增加,拉张区重力减少,与理论同震重力变化结果一致。总结研究区域近年来M7.0以上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发现,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过渡带及重力变化零值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重力 断层模型 重力变化 尼泊尔地震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利用InSAR形变反演滑坡滑面运动特征——以汶川县布瓦村滑坡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林 杨莹辉 +3 位作者 许强 黎浩良 陈强 胡植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8,共13页
当前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多采用接触式手段,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且仅能获取稀疏点位滑面运动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位错理论建立滑坡表面形变与滑面运动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滑... 当前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多采用接触式手段,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且仅能获取稀疏点位滑面运动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位错理论建立滑坡表面形变与滑面运动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滑面运动平滑约束条件,最终以InSAR等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为约束,反演获得滑面运动特征。本文选择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滑坡作为研究对象,以时序InSAR技术获取的滑坡坡面升降轨形变数据为约束,基于发展的理论方法反演获得布瓦村滑坡滑面几何与运动学参数,并结合野外勘查、Lidar观测以及模型残差较好地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其中反演升降轨模型残差仅3.1 mm·a^(-1)和3.4 mm·a^(-1)。反演结果显示,布瓦村滑坡滑面位于坡表以下平均~15.0 m深度处,滑面整体以沿坡向运动为主,最大运动量级达~80 mm·a^(-1),同时在坡体西侧中下部发现微量的垂直坡向运动。本文提出方法可方便、快速的获取空间连续的滑坡滑面运动特征,为滑坡灾害预警和失稳风险评估提供更为直接可靠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滑面运动探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位错理论 滑面运动参数反演
下载PDF
800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循环软硬化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亚军 魏建勋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9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不同应变级别控制下,研究了800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10CrNiSMoV轴向加载低周循环软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应变加载级别不同,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循环软硬化特性,当应变幅在0.4%~1.0%范围变化时,材料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特性,且... 在不同应变级别控制下,研究了800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10CrNiSMoV轴向加载低周循环软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应变加载级别不同,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循环软硬化特性,当应变幅在0.4%~1.0%范围变化时,材料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特性,且应变幅越大,循环软化速率越高;当应变幅在0.30%-0.40%范围变化时,材料表现出先硬化,再趋于循环饱和,再轻微循环软化直至断裂的特性。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应变级别下试样断口的位错形态,用位错理论解释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Ni5MoV低合金高强度钢 低周疲劳 循环硬化 循环软化 位错理论
下载PDF
黏弹地球地震变形理论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河 孙文科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1年第1期11-26,共16页
自Love(1911)研究了自重球体的弹性变形后,基于不同的黏弹性地球模型,许多科学家都对地震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发展了基于半无限空间和球形地球模型的黏弹地球地震变形理论.地震变形问题通常经积分变换、基函数展开等技术处理后... 自Love(1911)研究了自重球体的弹性变形后,基于不同的黏弹性地球模型,许多科学家都对地震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发展了基于半无限空间和球形地球模型的黏弹地球地震变形理论.地震变形问题通常经积分变换、基函数展开等技术处理后,简化为求解满足特定震源和地表边界条件的常微分方程组问题.针对这一独特的数学物理边值问题,本文以全解析、半解析和数值积分解等求解形式概述了近几十年发展的基于规则几何形态地球模型的黏弹地球地震变形理论,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此外,针对三维地球模型,本文也简单回顾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总之,本文综述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黏弹地球地震变形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循环 同震—震后变形 黏弹性 边值问题 位错理论
下载PDF
基于大地测量观测的断层运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季灵运 朱良玉 +1 位作者 李宁 汪翠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1-776,共6页
以基于大地测量观测资料研究断层运动为主线,分析讨论地震大地测量观测资料在分析研究断层不同孕震周期运动模式中发挥的作用。回顾断层位错模型的发展,包括弹性回跳理论的提出、位错理论在描述同震、震间和震后形变中的发展应用,总结... 以基于大地测量观测资料研究断层运动为主线,分析讨论地震大地测量观测资料在分析研究断层不同孕震周期运动模式中发挥的作用。回顾断层位错模型的发展,包括弹性回跳理论的提出、位错理论在描述同震、震间和震后形变中的发展应用,总结地震大地测量观测在判断断层孕震阶段中的应用,为断层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大地测量 弹性回跳 位错理论 地震周期
下载PDF
基于位错理论的饱和土渗流特性CPTU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海峰 蔡国军 刘松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8,共10页
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通常用于土层划分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评价。国际上CPTU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之一在于采用测得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快速、连续地获得饱和土的渗透系数,以避免孔压消散试验费时的缺点。首先简要... 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通常用于土层划分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评价。国际上CPTU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之一在于采用测得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快速、连续地获得饱和土的渗透系数,以避免孔压消散试验费时的缺点。首先简要回顾了基于CPTU测试资料确定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提出了基于位错理论和圆柱面径向流模型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预测新方法。选取典型场地进行了CPTU测试,并在黏性土场地采用薄壁取土器获得无扰动的原状试样,进行室内水平向渗透试验,在无黏性土场地进行现场钻孔抽水试验。以室内渗透试验和现场抽水试验的结果为参考,对3种基于CPTU连续评价饱和土渗透系数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位错理论适用于评价饱和土的原位渗透系数,然而准确性与所采用的渗流模型有关。对国际标准CPTU探头,孔压过滤环位于锥肩(u2)位置时,采用圆柱面的径向流模型能够获得最为准确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预测结果,采用球面流或半球面流模型时趋于低估土层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孔压 渗透系数 位错理论
下载PDF
位错理论在金属切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光珉 范继美 《昆明工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5期54-58,共5页
位错理论已用于新型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开始用于金属加工包括铸锻加工和切削加工机理的研究.本文用位错理论来阐明材料在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硬化和断裂的机理,以期在原子级的水平上揭示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建立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位错理论已用于新型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开始用于金属加工包括铸锻加工和切削加工机理的研究.本文用位错理论来阐明材料在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硬化和断裂的机理,以期在原子级的水平上揭示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建立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切削过程的物理模型;优化切削过程以及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本文还用位错理论指出研制新型刀具材料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金属切削 塑性变形
下载PDF
神狐海域W18/19区块水合物上覆层水平渗透系数分布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彦龙 陈强 +3 位作者 胡高伟 马廷雷 吴能友 刘昌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3,共7页
水合物储层上覆地层水平渗透系数是水合物试采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以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W18/19区块水合物上覆钙质黏土层孔压静力触探数据为依托,在剖析基于位错理论的地层水平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W18/19区块... 水合物储层上覆地层水平渗透系数是水合物试采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以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W18/19区块水合物上覆钙质黏土层孔压静力触探数据为依托,在剖析基于位错理论的地层水平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W18/19区块水合物层上覆钙质黏土层水平渗透系数纵向分布规律预测。结果表明,Elsworth方法不适用于W18/19区块水合物层上覆钙质黏土层水平渗透系数评价;W18/19区块水合物层上覆钙质黏土层水平渗透系数为0.1×10^(-8)~4×10^(-8) m/s,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30mbsf以浅地层预测结果受扰动较大,30mbsf以深地层的水平渗透率系数为0.1×10^(-8)~0.6×10^(-8) m/s,且不同模型预测结果间的差异较小;孔压扩散模型和初始孔压分布函数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模型预测结果差异的根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渗透系数 孔压静力触探 水合物试采 钙质黏土 位错理论 神狐海域
下载PDF
油气管道塑性变形的磁记忆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理践 王国庆 +1 位作者 刘斌 高松巍 《无损检测》 2016年第3期8-10,84,共4页
利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对油气管道塑性变形进行检测。通过位错理论分析了铁磁材料塑性变形时的能量变化,用铁磁材料能量平衡理论分析了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磁场信号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管道进行打压试验,用磁记忆检测设备对磁信号进行检... 利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对油气管道塑性变形进行检测。通过位错理论分析了铁磁材料塑性变形时的能量变化,用铁磁材料能量平衡理论分析了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磁场信号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管道进行打压试验,用磁记忆检测设备对磁信号进行检测,研究了磁记忆信号与应力的对应关系,得出磁记忆信号随应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铁磁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其表面弱磁场发生突变,应力-磁感应强度曲线斜率增大;多次塑性变形导致磁场变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塑性变形 位错理论 磁记忆检测
下载PDF
位错对薄硅片激光弯曲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广义 吴东江 +3 位作者 牛方勇 周秋菊 王续跃 郭东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2-775,共4页
基于开展的薄硅片长脉冲激光弯曲成形实验,针对弯曲样品表面产生的滑移线和堆垛层错缺陷,结合实验所用规格硅片弯曲角度不超过35°的现象,运用位错理论分析在弯曲过程中硅晶体产生位错、层错现象的原因以及位错对激光弯曲成形的影... 基于开展的薄硅片长脉冲激光弯曲成形实验,针对弯曲样品表面产生的滑移线和堆垛层错缺陷,结合实验所用规格硅片弯曲角度不超过35°的现象,运用位错理论分析在弯曲过程中硅晶体产生位错、层错现象的原因以及位错对激光弯曲成形的影响。说明了滑移线主要是位错堆积产生滑移的表现形式,而堆垛层错是位错相互叠加产生的不全位错导致的结果;提出薄硅片弯曲成形受到位错浓度和位错移动速度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弯曲 滑移线 堆垛层错 位错理论 位错浓度 位错移动
原文传递
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反演地震位错Love数和格林函数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君妍 孙文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12-2923,共12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技术反演地震位错Love数及格林函数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地震位错理论建立理论同震变化和大地测量观测值之间的关系式;其次,以2011年Tohoku-Oki地震(M W9.0)为例,反演体现局部构造特征的地震位错Love数和...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技术反演地震位错Love数及格林函数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地震位错理论建立理论同震变化和大地测量观测值之间的关系式;其次,以2011年Tohoku-Oki地震(M W9.0)为例,反演体现局部构造特征的地震位错Love数和格林函数.结果表明:反演得到的位错Love数与PREM模型下的位错Love数随深度和阶数变化不同,反映出局部三维地球模型的构造差异,由此计算的同震变化跟实际大地测量观测值的吻合度提高了~60%~~80%.通过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反演的地震位错Love数能体现局部地球真实的构造信息,为该地区地震研究提供更加精确的地震位错格林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位错Love数 GRACE GPS 反演理论
下载PDF
Effects of Earth's curvature and radial heterogeneity in dislocation studies:Case studie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被引量:4
20
作者 Guangyu Fu Wenke Sun +2 位作者 Yoichi Fukuda Shanghua Gao Takashi Hasegawa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4期301-308,共8页
Recently, effects of Earth's curvature and radial heterogeneity on coseismic deformations are often investi- gated based on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However, such effects are strongly related to earthquake types.... Recently, effects of Earth's curvature and radial heterogeneity on coseismic deformations are often investi- gated based on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However, such effects are strongly related to earthquake types. As a low dip angle event,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is not a good seismic case for such a topic since the effects for moderate dip angle events are much bigger. In this study, the half-space and spherical dislocation theories are used, respectively, to calculate co- seismic displacements caus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Effects of Earth's curva- ture and stratification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discrepancies of results calculated using the two dislocation theories. Re- 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Earth's curvature and stratification fo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for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Ignoring the effects will cause errors up to 100%-200% in far field displacements for a moderate dip angle event like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Such great effects are much bigger than those conclus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Besides,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s verifies that spherical dislocation theories yield better results than half-space ones in far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eismic displacement dislocation theory Earth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