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3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冠心病患者1083例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101
1
作者 邓必勇 崔建国 +5 位作者 李春坚 喻荣彬 郭苏皖 杨志健 曹克将 黄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研究,自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住院冠心病患者.选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选患者进行心理测评,...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研究,自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住院冠心病患者.选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选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同时对受试者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生活及工作场所环境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学处理采用Student's 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入选住院冠心病患者1083例,年龄(64.8±10.2)岁,其中男性863例,女性220例.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焦虑合并抑郁的症状患病率分别为7.9%、28.3%和14.3%.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9.5%比20.3%,P=0.003;50.0%比40.7%,P=0.012);老年(≥65岁)患者焦虑症状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5.9%比17.9%,P=0.001);老年人、受教育年限少于9年、睡眠质量差与焦虑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相应OR值分别为1.63(95%CI:1.21~2.21,P=0.002)、1.54(95%CI:1.15~2.07,P=0.004)和1.62(95%CI:1.34~1.96,P=0.000);长期工作地噪音、合并慢性疾病及睡眠质量差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52(95%CI:1.18~1.98,P=0.002)、1.36(95%CI:1.06~1.75,P=0.016)和1.27(95%CI:1.08~1.50,P=0.005);女性、老年人、长期工作地噪音、合并慢性疾病、睡眠质量差与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91(95%CI:1.22~2.98,P=0.005)、1. 84(95%CI:1.23~2.76,P=0.003)、1.61(95%CI:1.07~2.42,P=0.022)、1.84(95%CI:1.24~2.71,P=0.002)和1.73(95%CI:1.35~2.21,P=0.000).结论 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约50%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症状,女性和老年患者是高发人群.受教育年限少于9年、合并慢性疾病、睡眠质量差、工作地噪音等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焦虑 抑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their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被引量:81
2
作者 Xiao-Jun Yang Hong-Mei Jiang +1 位作者 Xiao-Hua Hou Jun So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4期4302-4309,共8页
AIM: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and their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Qo L) of GERD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279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ypical symptoms ... AIM: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and their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Qo L) of GERD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279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ypical symptoms and 100 healthy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All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evaluated with 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ZSAS), 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ZSDS) and the SF-36 questionnaire.The scores for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o 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Qo L was also analyzed.RESUL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34.70 ± 8.00), the scores of ZSAS in the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 E R D) group(48.27±10.34) and the reflux esophagitis(RE) group(45.38 ± 10.27)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 0.001).The mean ZSAS score of the NER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 group(P = 0.01).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37.61 ± 8.44), the mean Z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ERD group(49.65 ± 11.09, P < 0.001) and the RE group(46.76 ± 11.83, P < 0.001).All dimensions of the SF-36 form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NERD and RE(P < 0.05).According to the S F- 3 6 form, vitality, mental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ing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RD and RE.General health was obviously affected by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RD(P < 0.05).CONCLUS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GERD and especially that of NERD.The Qo L of patients with GERD is reduced b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xiety DEPRESSI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下载PDF
中国四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 被引量:76
3
作者 付朝伟 徐飚 +2 位作者 詹思延 栾荣生 陈维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3-807,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帕金森病和癫痫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现患率及既往诊治情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至9月1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的10家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集脑卒中患者384例,帕金森...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帕金森病和癫痫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现患率及既往诊治情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至9月1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的10家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集脑卒中患者384例,帕金森病患者406例,癫痫患者407例。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脑卒中、癫痫和帕金森病患者自评抑郁/焦虑症状的现患率分别为19.5%、24.1%和21.9%。在具有自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患者中,“明确”抑郁/焦虑症状的现患率分别为50.8%、73.1%和38.6%;在具有自评抑郁/焦虑症状的非首诊患者中,脑卒中、癫痫和帕金森病患者既往抑郁障碍诊断史和抗抑郁治疗的比例均低于17%,而既往焦虑障碍诊断史和抗焦虑治疗的比例则更低至4%。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自评焦虑症状现患率高于男性(21.1%vs.12.2%;X2=5.679,P=0.017),其自评抑郁/焦虑症状现患率亦高于男性(30.3%vs.20.5%;X2=4.978,P=0.026);女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的现患率高于男性(52.2%vs.20.0%;X2=6.009,P=0.014);女性癫痫患者抑郁症状的现患率高于男性(32.4%vs.13.6%; X2=4.108,P=0.043)。结论中国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症状现患率,且既往诊治率较低,这一现状值得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帕金森病 癫痫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3
4
作者 孟新玲 房江山 +1 位作者 刘远新 沙地克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盐酸帕罗西汀片加PD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PD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D综合评分表(UPDRS)... 目的评价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盐酸帕罗西汀片加PD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PD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D综合评分表(UPDRS)、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UPDRS、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对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焦虑症 盐酸帕罗西汀片
原文传递
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59
5
作者 刘梅颜 胡大一 +2 位作者 姜荣环 邓俊国 杨秀玲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了解心内科门诊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所有34... 目的了解心内科门诊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所有347例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单纯躯体疾病所占比例为52.4%,单纯心理疾病占12.7%,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共病占27.7%。其中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31例(8.9%)、焦虑62例(17.9%)、抑郁焦虑混合状态28例(8.1%)。单纯心理疾病患者既往多诊断为心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并且大部分患者不认为自身有心理问题。结论心内科门诊患者中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共病常见,单纯心理问题容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心理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韩立宪 吴莉娜 +5 位作者 张红娟 曹绪芬 颜利求 韩佳 刘志先 杨启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反复疑病就医和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210例[约占...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反复疑病就医和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210例[约占同期PCI术患者的29.8%(210/704)],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心理治疗组(1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治疗组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性心理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2个月前后心理评估分数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同时随访观察6个月至2.5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疑病就医率和MACE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随访阶段治疗组心理辅导不间断,以维持巩固治疗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PCI术后2个月治疗组患者经过强化性心理干预后,心理评估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41.13±4.15比51.71±4.18,抑郁45.04±4.12比56.88±4.01,P<0.04);术后随访6个月至2.5年,治疗组临床疑病就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5.56%比79.51%,P<0.01),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比20.41%,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纠正负性情绪,使PCI术后患者反复疑病就医率和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如果能够大规模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将大大减少这些患者的疑病就医和MACE发生,从而减少其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以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症 焦虑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邬美琴 陈艺 +1 位作者 杨倩 补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对青海省某两个社区伴有轻中度抑郁、焦虑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对青海省某两个社区伴有轻中度抑郁、焦虑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8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治疗,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第3个月、干预后第6个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Morisky自我报告式的依从性量表,对两组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F=22.805、48.058、128.058,均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干预组抑郁、焦虑情绪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可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焦虑 服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不同焦虑程度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结构差异 被引量:51
8
作者 蒋莹 房进平 +1 位作者 冯涛 马惠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不同程度焦虑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因子分方面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变性病科住院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80例,采集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不同程度焦虑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因子分方面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变性病科住院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80例,采集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改良Hoehn-Yahr分期(H-Y分期)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根据HAMA评分及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无焦虑组、可能焦虑组、焦虑组和明显焦虑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HAMA各因子分,评估HAMA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焦虑程度加重,病程、UPDRSⅢ评分和抗帕金森药物最大改善率显著增加(F>4.951,P<0.001),HAMD各因子分升高(F>188.241,P<0.001),HAMA精神性因子分比例增加。HAMA评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65,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焦虑程度越重,精神性焦虑成分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焦虑 结构差异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9
作者 李永斌 姚朱华 +2 位作者 许振坤 马梅 曹月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的396例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2个月使用HADS量表对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量...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的396例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2个月使用HADS量表对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量化评分,评价其变化特点,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结果 介入术后的焦虑同性别(P=0.003)、年龄(P=0.004)及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P=0.009)相关,抑郁同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P〈0.001)相关。随访12个月,分别有76.3%的患者焦虑状态稳定,79.5%的患者抑郁状态稳定,多因素分析表明,焦虑情绪恶化同是否有心血管不良事件(OR:1.323,95%CI:1.026~1.705,P=0.031)、西雅图心绞痛评分(OR:O.870,95%CI:0.772~0.981,P=0.023)、出院前焦虑评分(OR:1.228,95%CI:1.053~1.432,P=0.009)相关,而抑郁程度恶化同出院前抑郁评分(OR:1.287,95%CI:1.072~1.545,P=0.007)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12个月绝大部分焦虑及抑郁状态稳定,围手术期充分沟通、术后有效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 焦虑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中药挥发油防治情志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李慧婷 李远辉 +5 位作者 任桂林 张小飞 柳小莉 罗晶 杨明 黄小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031-4040,共10页
中药挥发油是芳香中药最具代表性的有效组分,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安神、神经保护作用等药理活性,经嗅觉、皮肤等途径可达到缓和情绪、调节神志的作用,对于防治抑郁、焦虑、失眠等情志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也能在其他身心疾病的防治... 中药挥发油是芳香中药最具代表性的有效组分,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安神、神经保护作用等药理活性,经嗅觉、皮肤等途径可达到缓和情绪、调节神志的作用,对于防治抑郁、焦虑、失眠等情志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也能在其他身心疾病的防治和康复过程中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是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但目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疗效确切、适宜给药的优质制剂和产品等问题。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对中药挥发油给药途径、药效作用、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其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情志活动 情志疾病 抗焦虑 抗抑郁 镇静安神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石炜祺 刘如辉 +2 位作者 倪奕 王真 马文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166-2171,2175,共7页
背景焦虑抑郁在冠心病(CAD)患者中高发,常迁延不愈,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漏诊率较高。目的分析CA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单... 背景焦虑抑郁在冠心病(CAD)患者中高发,常迁延不愈,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漏诊率较高。目的分析CA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3年3-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明确诊断的CAD患者131例。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及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症状10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独立填写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120例患者中共39例(32.5%)患者伴焦虑或抑郁,其中38例(31.7%)患者伴焦虑,7例(5.8%)患者伴抑郁,6例(5.0%)患者同时伴焦虑抑郁。躯体化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头痛”“头晕或晕倒”“胸痛”“呼吸有困难”“身体发麻或刺痛”“喉咙有梗塞感”“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感到手或脚发重”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强迫症状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难以做出决定”“脑子变空了”“不能集中注意”“必须反复洗手、点数”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对旁人责备求全”“感到比不上他人”“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抑郁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对异性的兴趣减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容易哭泣”“经常责怪自己”“感到孤独”“感到苦闷”“过分担忧”“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对前途没有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症状自评量表 躯体型障碍 双心医学
下载PDF
双心医学模式在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瑾 李妹芳 朱海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护理)和双心医学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模式的心理干预),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护理)和双心医学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模式的心理干预),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双心医学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93.00%比98.00%,P=0.07);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双心医学组住院时间[(7.85±1.31)d比(6.23±1.27)d]、住院费用[(10441.53±3042.75)元比(6336.23±1400.36)元]均明显减少(P均=0.001);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双心医学模式组治疗后SAS [(55.79±7.13)分比(52.15±6.88)分]、SDS [(55.76±6.83)分比(53.70±6.00)分]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双心医学模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护理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杨菊贤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z1期493-496,共4页
心理社会因素,如A型行为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机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型行为的心理特征可以表现为:好胜心强、匆匆忙忙、固执等。大量研究阐明具有A型行为的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明显... 心理社会因素,如A型行为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机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型行为的心理特征可以表现为:好胜心强、匆匆忙忙、固执等。大量研究阐明具有A型行为的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非A型行为的人群。通过焦虑自评表的测定也发现在具有A型行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焦虑情绪表现十分常见。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焦虑和惊恐的躯体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胸痛、高血压、气急、QT离散度增加与猝死。通过心理行为治疗如:针对“匆忙症”和“好胜心强”的训练可以很好地矫正A型行为中的AIAl反应(即:烦恼、激动、发怒和不耐烦),从而可以有效地阻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行为 心血管疾病 焦虑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及抑郁与其他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金虹 钱进 +4 位作者 富欣然 徐陶 徐媛 李良媛 张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02-2006,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及抑郁与运动障碍、生活质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认知功能障碍及睡眠障碍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8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及抑郁与运动障碍、生活质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认知功能障碍及睡眠障碍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8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HAMA评分≥14分或HAMD评分≥20分,满足一项即可入选情绪障碍组,不满足者入选非情绪障碍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定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定认知功能;采用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不宁腿综合征评定量表(RLSRS)评定患者日间嗜睡、夜间睡眠情况及不宁腿综合征程度。结果 1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情绪障碍组81例(45.0%),非情绪障碍组99例(55.0%)。情绪障碍组患者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高于非情绪障碍组(P<0.05)。情绪障碍组与非情绪障碍组MMSE评分、Mo CA评分、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障碍组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SCOPA-AUT评分、PSQI、RLSRS评分均高于非情绪障碍组(P<0.05)。帕金森病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SCOPA-AUT评分、PSQI、RLS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合并情绪障碍的患者更易出现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焦虑 抑郁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邓露 李乐之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状况以及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4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肿瘤专科性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肺癌患者280名,应用中文版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住院患者焦虑抑...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状况以及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4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肿瘤专科性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肺癌患者280名,应用中文版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测量。结果(1)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得分为(105.15±12.66)分;(2)焦虑得分(7.51±4.00)分,抑郁得分(6.63±4.09)分;焦虑142人(50.7%),抑郁情绪110人(39.3%),合并焦虑和抑郁情绪94人(33.6%)。(3)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不明确、不连贯2个维度得分与焦虑得分呈正相关,不确定感的复杂性、不可预测2个维度得分与焦虑得分分别呈负、正相关;不确定感总分与抑郁呈正相关,不确定感的不明确、不连贯2个维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复杂性、不可预测维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较高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不确定感各维度与焦虑、抑郁有相关性,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抑郁 相关性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钟玲芬 沈丽华 +1 位作者 冯玉英 刘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4期133-134,137,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患者仅给予甲状腺手术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A组和B组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1周后,B组患者焦虑[(46.73±5.65)分]、抑郁[(49.35±5.44)分]情绪标准分明显低于A组[(49.89±5.29)、(52.53±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甲状腺疾病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HAMD SD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谢芳 李高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512-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HRV),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冠心病合并...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HRV),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6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SDS评分、hs-CRP、CRP、HRV、RAS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0.21,P<0.05);(2)观察组HAMD评分、SDS评分、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9.43、11.86,P<0.05);(3)观察组患者的HRV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93±26)ng/L,对照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37±14)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疗效显著,较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心率变异性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在慢性病与焦虑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6
18
作者 伏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在慢性病与老年人焦虑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测量数据》,有效样本量为1318人。评定焦虑、抑郁水平的量表分别为老年人焦虑量表(GAI)和简版老年抑郁...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在慢性病与老年人焦虑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测量数据》,有效样本量为1318人。评定焦虑、抑郁水平的量表分别为老年人焦虑量表(GAI)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日常生活能力采取自编问卷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慢性病、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人焦虑检出率为6. 9%,抑郁检出率为24. 0%。模型中,慢性病对老年人焦虑抑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向预测作用(B=0. 31,P <0. 001),生活能力在慢性病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的中介效应量占14. 0%。结论:老年人的慢性病与焦虑抑郁相关,日常生活能力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焦虑抑郁 日常生活能力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沈晶婧 汪丽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5期760-76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4例。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饮食、生活等基础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4例。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饮食、生活等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情感关怀、个体化心理护理和各项能力的训练等。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的焦虑评分为8.9±1.0,抑郁评分为11.8±1.8,而常规治疗组焦虑评分为13.1±1.8,抑郁评分为14.9±1.9。通过比较,心理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积极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同时施以心理护理有助于帕金森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减轻和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逸如 黄华兰 +3 位作者 应文娟 王妙君 洪瑞乔 江敏霞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两类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测评、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感障碍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两类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测评、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感障碍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类住院患者在经济压力、治疗不良反应、家庭责任、社会支持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更为担心住院费用;治疗不良反应较大;生病致自尊丧失及社会支持不足感觉明显;家庭责任未尽及感受死亡威胁的压力较大。结论 针对不同住院患者进行不同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尽量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给予更多关爱、帮助及社会支持;对良性疾病患者更需要进行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及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良性疾病 住院患者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