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大学生的自然灾害认知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 被引量:47
1
作者 苏筠 伍国凤 +1 位作者 朱莉 陈倩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了解学生的灾害认知水平有助于减灾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防灾意识、灾害理论知识、应急行为知识以... 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了解学生的灾害认知水平有助于减灾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防灾意识、灾害理论知识、应急行为知识以及对减灾教育的看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的灾害认知水平较低,现行减灾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灾教育内容要将学生"该知道的"与"想知道的"相结合,通过演练演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防灾应急实际技能等减灾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关注程度 防灾意识 灾害知识 减灾教育 北京
下载PDF
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44
2
作者 党修伍 张学贤 张永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19-2120,2122,共3页
通过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基本情况的调研,较系统地分析了气象信息传递、农村生活条件、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剖析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下载PDF
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3
3
作者 韦仕川 栾乔林 +1 位作者 黄朝明 谷秀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5,共10页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规避与防治,是国际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基础理论...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规避与防治,是国际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基础理论、技术框架、政策框架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4个支持系统。基础理论支持系统,是从地质学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技术框架支持系统,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政策框架支持系统,是为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措施防治地质灾害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是在基础理论、政策框架和技术框架的支持下,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心,统筹城市规划、建成区更新规划、城市设施规划、物资储备、设施抗灾化、公众参与等措施安排建设用地。所提内卷是对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方法的探索,期望能供相关学科建设和工作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
下载PDF
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影响特征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南江 靳文 +2 位作者 张鹏 张云霞 王国复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4期31-37,共7页
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河南全省角度,对此次灾害事件灾情的极端性和灾害影响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河南此次灾害事件损失远超常年平均水平,灾情的复现概率值约为0.03;对县域... 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河南全省角度,对此次灾害事件灾情的极端性和灾害影响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河南此次灾害事件损失远超常年平均水平,灾情的复现概率值约为0.03;对县域的绝对和相对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对新兴县域影响较重,反映出快速城市化进程和灾害防治能力的不匹配。梳理了此次灾害事件中暴露出的灾害防治体系的不足,通过与日、英、美等发达国家大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对比,针对如何加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提出了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7·20”特大暴雨 洪涝灾害 风险评价 灾害影响 城市防洪 减灾措施
下载PDF
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本土知识在当代粮食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利用价值例举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庭硕 农仁富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也无论人类的未来多么光辉灿烂,现代社会都无法彻底规避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这一客观现实。以往的研究者习惯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去处理防灾、减灾等复杂的客观现实问题,但事实表明,这样的决策思路不仅成本很高...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也无论人类的未来多么光辉灿烂,现代社会都无法彻底规避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这一客观现实。以往的研究者习惯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去处理防灾、减灾等复杂的客观现实问题,但事实表明,这样的决策思路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收效不佳。在审视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本土知识、技术和技能后,发现其中有不少内容在现代社会下的防灾、减灾中仍然能够发挥直接利用价值,在此仅以我国粮食安全决策为例,略加说明。意在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并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到各民族的本土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发掘、利用和传承工作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 减灾 本土知识 现代社会
原文传递
四川省甘孜州地质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万模 周东 王锦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年第2期102-103,111,共3页
在论述了甘孜州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甘孜州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分布特征及危害程度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防灾减灾 对策 四川
下载PDF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刘朝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处置和救灾恢复为支撑点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 灾害风险 防灾减灾 防灾对策
下载PDF
图书馆如何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论汶川大地震带给图书馆人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汪宇彤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本文结合汶川地震,阐明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灾害的严峻现实,提出了作为科学文化教育基地的图书馆,应当承担起防灾减灾——这一重要的科普教育职责,提高全社会认知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自身及广大市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本文就图书... 本文结合汶川地震,阐明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灾害的严峻现实,提出了作为科学文化教育基地的图书馆,应当承担起防灾减灾——这一重要的科普教育职责,提高全社会认知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自身及广大市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本文就图书馆自身如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三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防灾意识 减灾能力
下载PDF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城市灾害学 被引量:6
9
作者 金磊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2期11-15,共5页
城市灾害学是一门随着工业化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门新学科。本文在分析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基础及进展的同时,探讨了城市灾害学的理论框架及分支学科。
关键词 城市 灾害学 减灾工程 环境保护 自然灾害
下载PDF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磊 周洪建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9年第1期36-51,共16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的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的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总目标和重点工程,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从认识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基本国情、“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统筹灾害管理和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四个方面阐述了初步考虑,并结合典型案例对部分观点进行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救灾 体制机制 综合减灾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在天水市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晓鹤 李亚丽 +1 位作者 袁佰顺 吴婷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196-197,共2页
对天水市近年来基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人工增雨、防雹、防霜作业范围及其规模、主要作业方式、作业区的减灾效益等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及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灾害防御 减灾应用
下载PDF
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社区防灾规划框架与方法研究
12
作者 赵炜 雷成涛 +1 位作者 张莉 卿粼波 《城市学报》 2023年第5期63-72,共10页
在智慧韧性城市加速建设、基层风险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社区层面的传导和实施技术需求更加紧迫。本文从社会培育、规划方法和智能技术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相关经验,阐述了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社区... 在智慧韧性城市加速建设、基层风险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社区层面的传导和实施技术需求更加紧迫。本文从社会培育、规划方法和智能技术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相关经验,阐述了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重要作用,构建了以防灾分析决策、动态防灾空间、防灾管理服务为主体的社区防灾规划框架,明确了智能技术贯穿始终的规划流程,并以天府新区正大街社区为例,说明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程序逻辑、方法要点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防灾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 智能防灾 社区韧性 社区风险治理
下载PDF
红树林防灾减灾功能研究进展及保护修复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新平 王斌 +8 位作者 尹子祺 程珺 林鹏智 国志兴 朱俊宁 赵明利 姜彦琪 王宇星 鲍献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80,共12页
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红树林在消浪(波)弱(缓)流、抵御风暴潮灾害、防风,以及减轻海啸灾害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00 m宽度的红树林带可消减13%~66%的海浪波高,每千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可将风暴潮最高水位消... 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红树林在消浪(波)弱(缓)流、抵御风暴潮灾害、防风,以及减轻海啸灾害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00 m宽度的红树林带可消减13%~66%的海浪波高,每千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可将风暴潮最高水位消减4~48 cm,数百米宽度的红树林可以使海啸引起的淹没深度降低5%~30%。红树林植被密度、植被带的宽度、植被形态特征、地形与高程等因素是影响其减灾功能的关键因素。红树林减灾作用机理研究和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类方法。众多学者开展了红树林对水体流动的拖曳力系数研究,模拟了红树林中的水体运动的波流运动模型。然而,目前红树林减灾功能的现场观测数据仍然偏少,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中采用的红树模型较为简单,对不同种类红树林的复杂特征以及植被柔性作用的考虑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红树林保护修复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和减灾协同增效的因素,构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海岸综合防护体系,提出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化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岸防护 防灾减灾 减灾效益 海岸带韧性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气候韧性及适灾承洪理论——以闽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坚 田健 +1 位作者 王倩雯 孙柯柯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3-1727,共15页
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满足国家对城市安全及韧性治理提出的新要求,运用韧性城市理论,融合遥感解译、GIS及智能算法等技术方法,构建了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的韧性规划理论框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 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满足国家对城市安全及韧性治理提出的新要求,运用韧性城市理论,融合遥感解译、GIS及智能算法等技术方法,构建了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的韧性规划理论框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的韧性规划原则,论述了城市群、流域、街区等多尺度的韧性承洪设计内容,构建了智慧识别风险及生态适灾承洪的技术路线,创新了韧性国土及智慧承洪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以闽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了发挥区域及城市群生态海绵、城市半人工-半自然海绵的滞洪泄洪功能,耦合高密度城区的智慧排水网及立体海绵径流消减作用,协同蓝-灰-绿基础设施的韧性承洪承涝的规划响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韧性防灾 承洪韧性 智慧减灾 闽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不容忽视的海洋负面效应——略论青岛的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宗镛 万振文 《海岸工程》 2000年第3期57-61,共5页
论述了青岛地区历史上海洋灾害的灾情和灾种 ,并对防灾。
关键词 海洋灾害 防灾 减灾 青岛地区
下载PDF
基于减灾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云美萍 杨晓光 刘杨 《城市交通》 2008年第5期5-10,共6页
考虑到城市防灾救灾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减灾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分析了灾害对城市及交通系统的影响,引出了灾害、防灾、救灾、减灾、城市生命线系统和交通生命线的基本概念。综合考虑平时和灾时对交通系统的需求,提出了... 考虑到城市防灾救灾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减灾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分析了灾害对城市及交通系统的影响,引出了灾害、防灾、救灾、减灾、城市生命线系统和交通生命线的基本概念。综合考虑平时和灾时对交通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减灾思想及冗余设计理念,阐明了以减灾为目的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重点内容。其中基于减灾的城市交通系统管理,从技术、政策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灾时交通管理系统以及交通响应模式。最后从法规教育、防灾意识、防灾准备三个方面总结了防灾减灾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防灾 救灾 减灾 规划 设计 管理
下载PDF
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我国灾害教育研究趋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丽楠 陈茜 胡秀英 《循证护理》 2021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通过可视化图谱挖掘我国灾害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期刊为研究样本,采用共现分析,利用CiteSpace 5.3.R4分析软件进行绘制。结果:绘制出较为合理的合著作者知识图谱(56个节点、48条... 目的:通过可视化图谱挖掘我国灾害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期刊为研究样本,采用共现分析,利用CiteSpace 5.3.R4分析软件进行绘制。结果:绘制出较为合理的合著作者知识图谱(56个节点、48条连线;Density为0.0312;Q值为0.8882,S值为0.4815)、机构知识图谱(27个节点、5条连线;Density为0.0132;Q值为0.8400,S值为0.1818)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106个节点、196条连线;Density为0.0352;Q值为0.6365,S值为0.5408)。研究趋势和热点归纳为以下几类: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灾害教育体系、自然灾害的认知和管理研究、灾害护理的探索和发展、地理灾害生存教育研究、自然灾害科普教育研究。结论: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对我国灾害教育研究的深度挖掘,可为今后我国灾害教育的研究方向和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教育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防灾 减灾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承灾能力评价分析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研究——以东莞市中心城区及松山湖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萍 聂树明 +1 位作者 王挺 茅程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148,共8页
基于规划区承灾能力评价分析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方法,在规划编制初始,将规划对象视为潜在地震灾害承灾体,先对其进行承灾能力的评价分析,查找抗震薄弱环节,再把整个规划编制看作有机整体,针对当前存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提出有效及更有针对... 基于规划区承灾能力评价分析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方法,在规划编制初始,将规划对象视为潜在地震灾害承灾体,先对其进行承灾能力的评价分析,查找抗震薄弱环节,再把整个规划编制看作有机整体,针对当前存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提出有效及更有针对性的减灾措施及规划阶段性目标。这种规划编制方法可以使规划成果更有针对性,且更有效地得到落实。以东莞市中心城区及松山湖开发区的抗震防灾编制为例进一步说明方法的具体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承灾能力抗震防灾规划规划目标减灾措施
下载PDF
北方寒冷地区畜牧业应对极端天气情况调查及防灾减灾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垂永 段军红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1期51-52,共2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畜牧业发展较为迅速,畜牧业已是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对寒冷地区60户规模养殖户应对极端天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了应对措施,以期减轻或防止畜牧业在灾害中的损失,保障... 二十一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畜牧业发展较为迅速,畜牧业已是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对寒冷地区60户规模养殖户应对极端天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了应对措施,以期减轻或防止畜牧业在灾害中的损失,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防灾 减灾 措施
下载PDF
国际防灾减灾智库发展现状与我国新型减灾智库建设 被引量:4
20
作者 季婉婧 王金平 张元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不断增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任务,防灾减灾智库建设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外一些典型减灾智库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势。然后对我国防灾减灾智库体系进行分析,并采用对比分析... 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不断增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任务,防灾减灾智库建设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外一些典型减灾智库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势。然后对我国防灾减灾智库体系进行分析,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国现有防灾减灾智库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以及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防灾减灾智库的必要性。最后对中国特色新型防灾减灾智库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推进综合性防灾减灾智库的建设研究;建立我国防灾减灾智库联盟;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防灾减灾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大地震遗址建立防灾减灾机构设施;建立防灾减灾智库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已退休的减灾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民间智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防灾减灾 减轻灾害风险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决策咨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