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链研究初探 被引量:29
1
作者 朱兴华 彭建兵 +1 位作者 同霄 马鹏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黄土由于湿陷性、大孔隙、水敏性等特点,导致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广布,并且各灾种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链生效应,使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本文通过分析整理黄土地区典型灾害及灾害链事件,归纳了黄土地区灾害的发... 黄土由于湿陷性、大孔隙、水敏性等特点,导致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广布,并且各灾种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链生效应,使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本文通过分析整理黄土地区典型灾害及灾害链事件,归纳了黄土地区灾害的发育现状,详细描述了两条典型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式结构,并以天水大沟滑坡-泥石流灾害为例,阐述了黄土灾害链链生过程中的放大效应。根据黄土灾害研究现状,凝练了黄土灾害链研究中的3个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研究思路,并指出今后需更加注重黄土灾害链的风险评价及断链措施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黄土地区灾害链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旨在为后续的灾害链研究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灾害链 链式结构 放大效应 断链措施
下载PDF
基于流域系统的暴雨径流型灾害链——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景保 肖洪 +2 位作者 王克林 梁成军 袁华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8,共9页
暴雨径流是一种最普遍、最活跃、最敏感的致灾因子,在其形成过程中易诱发灾害链。根据灾害系统理论和暴雨径流形成规律,系统研究了湖南省江湖流域暴雨径流型灾害链,结果表明:(1)湖南省特定的自然环境助长了暴雨径流型致灾因子链的形成... 暴雨径流是一种最普遍、最活跃、最敏感的致灾因子,在其形成过程中易诱发灾害链。根据灾害系统理论和暴雨径流形成规律,系统研究了湖南省江湖流域暴雨径流型灾害链,结果表明:(1)湖南省特定的自然环境助长了暴雨径流型致灾因子链的形成与发展;(2)从类型上讲,可分为四水流域山丘区坡面汇流型致灾因子链、四水河网洪水汇合型致灾因子链和洞庭湖区洪水组合型致灾因子链;(3)从灾害性质与特性上看,除了具有一般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外,还具有显著的关联性、互生性和放大性;(4)从致灾能量上看,当各级致灾因子的实际致灾能量一定时,各承灾体抗灾阈能总量越小,致灾因子链的有效致灾能总量越大;(5)从灾情上看,灾情表现的形式多,承灾体损失价值量的累积值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径流 致灾因子 灾害链 流域系统 湖南省
下载PDF
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病害现状及科学挑战
3
作者 张卜平 朱兴华 +3 位作者 程茜 肖永玖 王梦奎 冯笑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94,共13页
由于极端降雨和高强度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黄土塬区沟头前进速度加剧,严重威胁黄土塬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固沟保塬工程虽然有效抑制了黄土塬区溯源侵蚀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侵蚀病害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以陇东... 由于极端降雨和高强度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黄土塬区沟头前进速度加剧,严重威胁黄土塬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固沟保塬工程虽然有效抑制了黄土塬区溯源侵蚀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侵蚀病害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以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地区典型固沟保塬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志塬地区典型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病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固沟保塬工程水文调控功能可分为塬面拦蓄区、沟头填方截排区、沟坡削方截排消能区和沟道拦蓄区;固沟保塬工程目前遭受表水侵蚀病害、黄土工程地质界面潜蚀病害、截排水渠淤积堵塞病害及黄土沟谷灾害链等4大类病害;固沟保塬工程水文调控机制不明和水土互馈侵蚀灾变机理不清是当前面临的关键科学挑战;未来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病害的防治应重视生物土壤结皮、新型土壤改良材料的研发应用以及固沟保塬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灾变机理研究和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沟保塬 黄土工程地质界面 表水侵蚀 内部侵蚀 灾害链
下载PDF
基于野外监测的阿娘寨滑坡自愈合特征
4
作者 李磊 阮冰清 +1 位作者 杨振 刘道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785-7791,共7页
滑坡在地震、降雨和坡脚开挖时会发生慢速滑动,部分滑坡直接失稳破坏,但是部分慢速滑坡会慢慢变得稳定,呈休眠状态。目前,滑坡恢复稳定的自愈合过程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还研究较少,尤其是坡脚侵蚀型慢速滑坡的自愈合特征研究。2020年6月1... 滑坡在地震、降雨和坡脚开挖时会发生慢速滑动,部分滑坡直接失稳破坏,但是部分慢速滑坡会慢慢变得稳定,呈休眠状态。目前,滑坡恢复稳定的自愈合过程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还研究较少,尤其是坡脚侵蚀型慢速滑坡的自愈合特征研究。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丹巴县梅龙沟爆发的泥石流堵塞小金川,形成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且溃决洪水掏蚀坡脚,导致阿娘寨古滑坡复活。通过对阿娘寨滑坡应急监测数据发现,阿娘寨古滑坡初期存在大变形,但后期变形逐渐稳定,存在强度恢复的自愈合现象。另外,数据表明滑坡的两次突然启动和小金川流量增大侵蚀坡脚相关,与地震和降雨关系不大。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滑坡刚发生时变形速率高达118 mm/h,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表明,在没有外在触发因素条件下,滑体会在8月21日左右变形速率低至1 mm/h。以阿娘寨滑坡为例,分析滑坡的变形过程和自愈合特征,并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建立自愈合过程预测模型,该方法对于科学评估滑坡稳定性,减小滑坡防治设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速滑坡 坡脚侵蚀 灾害链 野外监测 自愈合机制
下载PDF
印尼苏门答腊三次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洪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建国 姚清林 +7 位作者 强祖基 黄树桃 杜乐天 王涌泉 郭增建 吴永祥 刘丽平 贾燕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93-1398,F0003,共7页
本文研究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流域大洪水之间的关系[1].印尼苏门答腊以南的板块俯冲带,是强烈地震活跃地区.近200年来发生3次大地震:1833年11月24日8.7级地震、1861年2月21日8.5级地震和2004年12月26日Mw9.3级地震.每次地震后... 本文研究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流域大洪水之间的关系[1].印尼苏门答腊以南的板块俯冲带,是强烈地震活跃地区.近200年来发生3次大地震:1833年11月24日8.7级地震、1861年2月21日8.5级地震和2004年12月26日Mw9.3级地震.每次地震后,第二年都在中国华南珠江流域发生巨灾.巨大地震产生宽阔的地震破裂带,引起地壳中放出携热水汽.由于地下裂隙的复杂性和不畅性,放气效应到达地表可滞后于地震断续达一年以上.排出的水汽被搭载在西南气流上到达华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链 巨灾 预测 西南气流 地震 洪水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1
6
作者 万红莲 宋海龙 +1 位作者 朱婵婵 张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8,共12页
通过对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1368-1911年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 1368-1911年,宝鸡地区共发生297次旱涝灾害事件,其中旱灾和涝灾... 通过对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1368-1911年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 1368-1911年,宝鸡地区共发生297次旱涝灾害事件,其中旱灾和涝灾分别发生191次和106次,占旱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64.31%和35.69%。2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368-1644年为偏旱阶段,1645-1804年为旱涝灾害波动阶段,1805-1911年为偏涝阶段,整体上呈现出干旱—湿润期的交替特征。旱涝灾害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70年、110年和170年左右3个振荡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对应。3旱涝灾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特征。渭河流域以北、以东地区既是旱灾的多发区,也是涝灾的多发区。4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的相继发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18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导致极端旱涝灾害事件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地区 旱涝灾害链 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 小波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区域规律与适应对策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静爱 雷永登 +3 位作者 周洪建 尹衍雨 常晟 李群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8,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然而台风及由其引发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时有发生,对区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尊重自然规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适应是以协调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然而台风及由其引发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时有发生,对区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尊重自然规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适应是以协调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为出发点,即人类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灾害的区域规律基础上,合理调适自身行为,实现"与风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适应行为又可分为工程性和非工程两大类,工程性适应侧重防灾减灾工程(如海堤、水库)等能力建设,非工程性适应侧重减灾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如分区分时的人员转移安置,灾害分级响应和纵横协调,多主体风险共担等)。综上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性适应对策,有助于大大提升区域灾害风险防范和综合适应能力,有效减轻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链 区域规律 工程适应 非工程适应 适应模式
下载PDF
基于孕灾环境的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与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然 连芳 +2 位作者 余瀚 史培军 王静爱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6-850,共15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构成灾害链,加剧人口、经济等多方面的损失。以2000-2010年案例数据为基础,依据台风所经过区域的孕灾环境特性,提出了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体系,并统计得出类型与强度的区域特征:...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构成灾害链,加剧人口、经济等多方面的损失。以2000-2010年案例数据为基础,依据台风所经过区域的孕灾环境特性,提出了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体系,并统计得出类型与强度的区域特征:在西北太平洋,主要发生于山地(丘陵)区(占34.4%),强度为3.1;在南太平洋,主要发生于岛屿区(占59.2%),强度为2.6-3.0;在北印度洋,主要发生于河口海岸区(占35.8%),强度为0.7-0.9;在南印度洋,主要发生于平原区(占31%),强度为2.6;在北大西洋与东北太平洋,主要发生于平原海岸区(分别占24.7%与31.2%),强度分别为2.0-2.3和2.3。研究结果可为台风灾害链自动识别、动态模拟与预测提供理论基础,用以支持区域防灾减灾建设与应急响应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链 分类 全球 区域特征 孕灾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地震灾害链研究——中国汶川“5.12”地震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链对比 被引量:15
9
作者 尹卫霞 王静爱 +1 位作者 余瀚 史秦青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害链对灾情的巨大放大、累加作用,使灾害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以中国汶川"5.12"地震灾害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链梳理和区域对比,并探讨了不同灾害系统下,孕灾...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害链对灾情的巨大放大、累加作用,使灾害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以中国汶川"5.12"地震灾害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链梳理和区域对比,并探讨了不同灾害系统下,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对灾害链致灾成灾的影响。通过构建承灾体脆弱性与灾情累积关系的概念模型,阐述了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机制。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具有陆地山区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和地震→结构破坏→设施受损灾害链;日本地震具有海洋岛屿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海啸→核事故灾害链、地震→(海啸→)结构破坏→火灾/生命线系统损毁灾害链和地震→滑坡/火山/水库溃坝灾害链等;两场地震灾害中灾害链的成因及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过程差异显著;福岛地震灾害链危害巨大,使灾情在其他相关国家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系统 地震灾害链 汶川地震 福岛地震 灾情累加
下载PDF
自然灾害风险监测框架及产品体系设计
10
作者 和海霞 李博 +1 位作者 李儒 陈伟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自然灾害风险监测是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为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和综合减灾提供基础数据和研判信息。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当前处于理论研究和业务探索阶段,存在业务服务不精准、产品体系不健全、实践难题未凝练、关键技术... 自然灾害风险监测是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为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和综合减灾提供基础数据和研判信息。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当前处于理论研究和业务探索阶段,存在业务服务不精准、产品体系不健全、实践难题未凝练、关键技术未突破和监测站网不完备等难题,还不能满足灾害风险早发现、早识别和早防范的现实需求。结合多灾种灾害链基础理论和业务实践,阐明“为何监测、何时监测、怎么监测、监测哪里、监测什么”等业务系统化、体系化发展思路。为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风险监测产品决策支撑能力,设计了包括业务体系构建、关键技术突破、标准规范形成、数据库建设、应用平台开发和典型应用推广等在内的总体框架,构建应用场景、产品类型和产品要素一体化的科学精细的业务产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种灾害链 风险监测 框架设计 产品体系
下载PDF
多灾种链生灾害对煤矿应急救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然 《中国矿业》 2021年第8期161-165,共5页
为了研究多灾种链生灾害对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影响,对煤矿事故的多种灾害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顶板事故、水灾、火灾和煤尘爆炸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链生灾害的类型,并分析了链生灾害的发生原因,分析表明灾害发生区域重叠性和灾害... 为了研究多灾种链生灾害对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影响,对煤矿事故的多种灾害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顶板事故、水灾、火灾和煤尘爆炸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链生灾害的类型,并分析了链生灾害的发生原因,分析表明灾害发生区域重叠性和灾害间的诱发性是链生灾害发生的基础,使各灾害发生链生耦合。总结了现有的应急救援体系和针对单种灾害的救援模式,发现救援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多灾种链生灾害的事后救援工作,没有形成多灾种综合救援体系,相应增加了应急处置和救援的难度。详细阐述了链生灾害对灾害预防手段和防控主次关系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对救援模式、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应急制度等整个救援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链生灾害是建立在多尺度、多时空、多诱发性的一种复杂的链生耦合过程中,给煤矿灾害防控和救援体系带来很大影响,亟需完善针对多灾种链生灾害的现代应急救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种链生 机理耦合 链生灾害防控 救援体系
下载PDF
铜川矿区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阎嘉祺 杨梅忠 郑守权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1-35,共5页
铜川矿区的地质灾害是极为严重的,分布广、危害大,其中以滑坡最为突出,是陕西省的重灾区。由于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使矿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矿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发展,从灾害群和灾害链的角... 铜川矿区的地质灾害是极为严重的,分布广、危害大,其中以滑坡最为突出,是陕西省的重灾区。由于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使矿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矿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发展,从灾害群和灾害链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并对它们产生的地质背景做了分析,强调指出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开展监测、加强防治及规划人类活动等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防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被引量:150
13
作者 崔鹏 韦方强 +4 位作者 陈晓清 何思明 游勇 党超 李占鲁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年第4期317-323,共7页
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3条北东—南西向的平行断裂构成,主震发生在其中央断裂即映秀—北川断裂,属单向破裂。余震在3条断裂上皆有发生,由南西向北东方向推移。地... 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3条北东—南西向的平行断裂构成,主震发生在其中央断裂即映秀—北川断裂,属单向破裂。余震在3条断裂上皆有发生,由南西向北东方向推移。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灾害,主要为滚石、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其中,滚石、崩塌、滑坡成为阻断交通的主要灾害。堰塞湖不仅对上游造成淹没,而且对下游形成巨大的洪水威胁。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形成灾害链,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或泥石流。次生灾害沿破裂带及两侧密集分布,并随距破裂带的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少。震后次生灾害将进入活跃期,崩塌滑坡的活跃期将持续5—10年,泥石流的活跃期将持续10—20年。文章根据次生灾害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震后次生灾害的应急减灾措施和恢复重建中的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 灾害链 减灾
下载PDF
灾害系统: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 被引量:83
14
作者 史培军 吕丽莉 +2 位作者 汪明 王静爱 陈文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共12页
根据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复杂性,将灾害系统中的多灾种情形分成三大类:灾害群、灾害链以及灾害遭遇。灾害群是指灾害在空间上的群聚和时间上的群发,各致灾因子之间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性,可依据多灾种风险评估模型对其进行评价;... 根据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复杂性,将灾害系统中的多灾种情形分成三大类:灾害群、灾害链以及灾害遭遇。灾害群是指灾害在空间上的群聚和时间上的群发,各致灾因子之间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性,可依据多灾种风险评估模型对其进行评价;灾害链则表现为类似多米诺骨牌的现象,各致灾因子之间具有成因上的联系性,其风险可通过转移概率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灾害遭遇表现为各致灾因子之间的相互碰头现象,其风险可通过组合概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狭义上的多灾种仅指致灾因子在空间上群聚或群发。灾害群的致灾程度是各单一致灾因子的总和,对某一地区来讲,灾害群聚或群发,都会使区域总体致灾加重;灾害链与灾害遭遇的致灾强度大大超过其关联的各单一致灾因子的总和,其中灾害链的致灾强度具有累加效应,而灾害遭遇的致灾强度具有叠加效应。灾害累加与叠加都可明显放大致灾的程度,形成巨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系统 灾害群 灾害链 灾害遭遇
下载PDF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被引量:50
15
作者 刘文方 肖盛燮 +2 位作者 隋严春 周菊芳 高海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75-2681,共7页
基于系统观点在数学层次上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链给予定义,并针对灾害链系统结构模式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对于灾害链系统,其外部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是由系统自身状态和系统所处的周边环境共同决定的。从灾害链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其外部... 基于系统观点在数学层次上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链给予定义,并针对灾害链系统结构模式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对于灾害链系统,其外部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是由系统自身状态和系统所处的周边环境共同决定的。从灾害链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其外部环境的输入出发,讨论断链减灾模式。指出外部环境输入乃灾害及灾害链演化过程中的源头因素,链中灾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是链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最后,以土地沙漠化灾害链为例,指出不合理耕作、开采地下水、砍伐树木、过度放牧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形成土地沙漠化灾害链的源头因素,针对这些源头因素并根据所建立的灾害链系统模式对沙漠化灾害链的断链减灾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及其防治 灾害链 系统 断链减灾
下载PDF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被引量:44
16
作者 文传甲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4期13-18,共6页
探讨了“广义灾害”提出的必要性 ,给出了它的定义。讨论了广义灾害、灾害、祸和灾害链的分类、共性和个性 ,以及它们在事物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广义灾害、灾害链的结构、破坏作用、直接损失量、放大作用的概念模型或数学模... 探讨了“广义灾害”提出的必要性 ,给出了它的定义。讨论了广义灾害、灾害、祸和灾害链的分类、共性和个性 ,以及它们在事物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广义灾害、灾害链的结构、破坏作用、直接损失量、放大作用的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简略地讨论了防治灾害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策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灾害链 防治 模型
下载PDF
灾害链中多资源应急调度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52
17
作者 李进 张江华 朱道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8-495,共8页
灾害事故的应急资源调度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手段.针对灾害链中多资源应急调度问题,建立了多资源多受灾点应急调度模型,设计了基于图论中网络优化和线性规划优化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并分析了算法复杂性.该算法根据应急资源在原生灾... 灾害事故的应急资源调度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手段.针对灾害链中多资源应急调度问题,建立了多资源多受灾点应急调度模型,设计了基于图论中网络优化和线性规划优化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并分析了算法复杂性.该算法根据应急资源在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中的需求对资源进行分类,对灾害链中都需要的公共应急资源,通过对模型线性松弛解的修正,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减少算法的计算时间;而对原生或次生灾害中需要的应急资源,运用领域搜索方法寻找出救点,得到满意的资源调度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表明算法适合较大规模的计算,并能满足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链 应急资源调度 多资源 启发式算法
原文传递
肖家桥滑坡堵江机制及灾害链效应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徐文杰 陈祖煜 +1 位作者 何秉顺 孙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3-942,共10页
地震是滑坡灾害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而这类形式的滑坡通常体积较大。以肖家桥滑坡为例,在对滑坡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动力有限元分析技术,再现滑坡三维空间失稳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肖家桥滑坡形成及堵江的4个阶段:地震触... 地震是滑坡灾害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而这类形式的滑坡通常体积较大。以肖家桥滑坡为例,在对滑坡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动力有限元分析技术,再现滑坡三维空间失稳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肖家桥滑坡形成及堵江的4个阶段:地震触发及岩体的累进破坏→滑体破坏、高速下滑→撞击解体、堵江形成堰塞体→震动密实。通过对堰塞体结构特征及不同工况下堰塞体的稳定性分析的成果表明:堰塞体边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当再次发生强地震时可能会发生局部的坍塌;最可能的破坏方式为"漫顶式"逐级冲刷破坏,由于其内部岩体结构相对较为完整,发生管涌及整体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汶川地震 滑坡 堰塞体 灾害链 失稳模式
下载PDF
关于雾灾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志强 王静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首先,基于灾害系统的理论,构建了雾灾灾害系统模式和灾害链模式,提出了以机场和高速公路为承灾体的雾灾灾害链。其次,构建了雾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中国雾灾脆弱性分省区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雾灾脆弱性高值区是上海、北京... 首先,基于灾害系统的理论,构建了雾灾灾害系统模式和灾害链模式,提出了以机场和高速公路为承灾体的雾灾灾害链。其次,构建了雾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中国雾灾脆弱性分省区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雾灾脆弱性高值区是上海、北京、天津3市;次高值区是江苏、山东、海南、广东等省。最后,以2002年12月的一次大雾天气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着重对机场客运的雾灾灾情进行了评估,以期为雾灾损失厘定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灾 灾害系统 灾害链 承灾体脆弱性 灾情
下载PDF
广东沿海台风灾害链现象与防治途径的设想 被引量:28
20
作者 潘安定 唐晓春 刘会平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5-61,共7页
通过对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了台风灾害链的主要成因和一般规律 ,广东省每年 7~ 9月是台风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最易肆虐的时期 .而全年都须提高警惕 .根据历史上典型台风灾害特点 ,对台风造成的狂风、暴雨和... 通过对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了台风灾害链的主要成因和一般规律 ,广东省每年 7~ 9月是台风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最易肆虐的时期 .而全年都须提高警惕 .根据历史上典型台风灾害特点 ,对台风造成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灾害 ,及其衍生的次一级灾害链的主要环节和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 .广东沿海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因而台风灾害的损失也非常巨大 .为此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台风及其灾害链的预测、预警网络建设 ,健全和完善防灾设施 ,强化综合减灾信息管理和预防对策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途径 广东沿海 登陆台风 灾害链 自然灾害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