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脲和甲醇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磊 袁存光 阕国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8-1051,共4页
以二苯脲和甲醇为原料、CO2为保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O2的加入改进了原有MPC反应工艺。在催化剂的作用... 以二苯脲和甲醇为原料、CO2为保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O2的加入改进了原有MPC反应工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和副产物苯胺发生反应生成二苯脲,一方面减少生成物苯胺的含量,另一方面生成的二苯脲可作为原料进一步与甲醇反应,从而提高了二苯脲的转化率、MPC的选择性和收率;在以PbO/Al2O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3h、甲醇与二苯脲的质量比为10的反应条件下,二苯脲的转化率为95.68%,MPC选择性为88.16%,MPC的收率为8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脲 甲醇 二氧化碳 苯氨基甲酸甲酯 苯胺 催化
下载PDF
二苯脲与碳酸二甲酯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磊 袁存光 孙振忠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以氧化铅为催化剂,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的量及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并试验了不同附载型固体催化剂,发现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附载型固体催化剂可使二苯脲的转化... 以氧化铅为催化剂,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的量及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并试验了不同附载型固体催化剂,发现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附载型固体催化剂可使二苯脲的转化率达到94.7%,苯氨基甲酸甲酯收率可达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脲 碳酸二甲酯 苯氨基甲酸甲酯 氧化铅
下载PDF
合成RT培司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余传文 《江苏化工》 2002年第5期27-30,36,共5页
介绍了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国内外合成工艺路线及其研究进展 ,指出我国RT培司生产应重视采用新工艺 ,以提高质量 ,减少“三废”。
关键词 技术进展 防老剂 中间体 RT培司 4-氨基二苯胺 合成工艺 硝基苯 二苯脲 橡胶
下载PDF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二苯脲的合成和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谢荣春 叶孟兆 董雅芬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等方法对经三年时间人工合成的二苯脲进行的鉴定研究,以及应用情况表明,二苯脲不仅具有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且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后者,故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苯脲 合成 鉴定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二苯脲延缓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晔荣 宪禹 +4 位作者 田宝静 江兵泽 王淑芳 王宁宁 王勇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94,共5页
在长日照条件下,10-7mol/L的二苯脲对紫萍半叶状体就有保绿的作用,10-5~2×10-4mol/L的二苯脲还可以明显地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干重的增加,提高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的活性,延缓半叶状体的衰老.实验结果表明,二苯脲本身具有细胞分裂... 在长日照条件下,10-7mol/L的二苯脲对紫萍半叶状体就有保绿的作用,10-5~2×10-4mol/L的二苯脲还可以明显地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干重的增加,提高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的活性,延缓半叶状体的衰老.实验结果表明,二苯脲本身具有细胞分裂素的活性,能代替内源细胞分裂素起到抗衰老的作用;二苯脲同时也能推迟半叶状体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另外,在培养液中加入外源L-丝氨酸,可以抗拮二苯脲对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的延缓作用,说明二苯脲抗衰老的机制类似于其它细胞分裂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脲 紫萍 半叶状体 延缓衰老 作用机制
下载PDF
N-苯基-N′-单氯代苯基脲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会玲 周乐 +1 位作者 周文明 赵海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2,共4页
 在三乙胺或三正丁胺存在下,一氯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一氯苯胺基甲酸甲酯对氯代苯基,后者不经分离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邻氯代苯基脲、N-苯基-N′-间氯代苯基脲和N-苯基-N′-对氯代苯基脲3种化合物,其中以N-苯基-N...  在三乙胺或三正丁胺存在下,一氯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一氯苯胺基甲酸甲酯对氯代苯基,后者不经分离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邻氯代苯基脲、N-苯基-N′-间氯代苯基脲和N-苯基-N′-对氯代苯基脲3种化合物,其中以N-苯基-N′-间氯代苯基脲的产率最高。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了3种化合物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3种化合物质量浓度为1.00~0.01mg/L时,都能显著促进萝卜子叶生长,其中以1.00mg/L的N-苯基-N′-间氯代苯基脲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N’-单氯代苯基脲 合成 生物活性 细胞分裂素 反应条件 谱学特征
下载PDF
苯氨基甲酸甲酯精馏残渣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磊 袁存光 唐仕明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35-37,共3页
对非光气法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精馏残渣中各组分,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含量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N'-二苯基脲的吸光度和质量浓度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ADPU=0.3949ρDPU-0.001031,相关系数R2=0.9999;苯氨基甲酸甲酯和N,... 对非光气法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精馏残渣中各组分,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含量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N'-二苯基脲的吸光度和质量浓度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ADPU=0.3949ρDPU-0.001031,相关系数R2=0.9999;苯氨基甲酸甲酯和N,N'-二苯基脲的回收率分别为96.1%~102.3%和96.8%~10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4%;将该法所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所测定结果比较,其相对偏差小于2%。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PC和DPU的含量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氨基甲酸甲酯 N N′-二苯基脲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回收率
下载PDF
苯氨基甲酸甲酯精馏残渣中二苯脲的回收方法
8
作者 张磊 阙国和 袁存光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6年第3期49-51,共3页
讨论了以非光气法合成苯氮基甲酸甲醇精馏残渣的回收方法,对残渣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发现残渣中主要成分为二苯脲,根据残渣中各成分不同的溶解性质,通过实验,选择用碳酸二甲酯作为回收二苯脲的溶剂。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 讨论了以非光气法合成苯氮基甲酸甲醇精馏残渣的回收方法,对残渣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发现残渣中主要成分为二苯脲,根据残渣中各成分不同的溶解性质,通过实验,选择用碳酸二甲酯作为回收二苯脲的溶剂。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了回收的二苯脲的含量。结果表明,回收的二苯脲的含量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氨基甲酸甲酯 二苯脲 回收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和苯胺胺解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芳 苗静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碳酸二甲酯和苯胺胺解反应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的反应体系的副产物N,N-二甲基苯胺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该反应体系主、副产物的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以硝基苯为内标物,实现了苯胺、苯氨基甲酸甲酯、N-甲基苯胺、二...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碳酸二甲酯和苯胺胺解反应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的反应体系的副产物N,N-二甲基苯胺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该反应体系主、副产物的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以硝基苯为内标物,实现了苯胺、苯氨基甲酸甲酯、N-甲基苯胺、二苯脲及N,N-二甲基苯胺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这5种组分与峰高线性良好,回收率在97.8%~102.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氨基甲酸甲酯 苯胺 N-甲基苯胺 二苯脲 N N-二甲基苯胺 高效液 相色谱
下载PDF
N-苯基-N′-甲基苯基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会玲 吴文君 +2 位作者 潘乐 白红进 周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建立N-苯基N′-甲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分析其生物活性。【方法】在三乙胺存在的条件下,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反应生成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不经分离再与过量甲基苯胺反应即可生成N-苯基-N′-甲基苯基脲;采用红外光谱和质... 【目的】建立N-苯基N′-甲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分析其生物活性。【方法】在三乙胺存在的条件下,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反应生成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不经分离再与过量甲基苯胺反应即可生成N-苯基-N′-甲基苯基脲;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其对进细胞分裂的促进活性。【结果】第一步反应回流30 min即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第二步反应的条件为:140℃回流3.0 h得N-苯基-N-′(4-甲基苯基)脲,产率为87.4%;152℃回流4.5 h得N-苯基-N-′(2-甲基苯基)脲,产率为81.5%;155℃回流5.5 h得N-苯基-N-′(3-甲基苯基)脲,产率为80.4%。3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1-1.00 mg/L时,均对萝卜子叶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 mg/L N-苯基-N-′(3-甲基苯基)脲的活性最高。【结论】氯甲酸甲酯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产率高、后处理简单和"一锅煮"等优点,适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使用。3个甲基取代的二苯基脲类化合物均可较好地促进萝卜子叶的扩张,其活性按间位、对位和邻位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脲 N-苯基-N′-甲基苯基脲 有机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二苯基脲类化合物在银电极上吸附行为的SERS研究
11
作者 徐海波 林海潮 余家康 《光散射学报》 2003年第1期59-62,5,共5页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方法分别研究了二苯基胍(DPGA)、二苯基脲(DPU)和二苯基硫脲(DPTU)在硫酸溶液中银电极表面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质子化的DPGA通过苯环的π电子作用吸附,吸附取向为平行吸附;DPU通过N原子上的p π电子作用...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方法分别研究了二苯基胍(DPGA)、二苯基脲(DPU)和二苯基硫脲(DPTU)在硫酸溶液中银电极表面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质子化的DPGA通过苯环的π电子作用吸附,吸附取向为平行吸附;DPU通过N原子上的p π电子作用吸附,吸附取向为倾斜吸附;DPTU通过苯环上的p π电子作用吸附,吸附取向为平行吸附。三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吸附行为的关系也被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脲类化合物 银电极 吸附 SERS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二苯基脲 二苯基胍 二苯基硫脲 缓蚀剂
下载PDF
N-苯基-N′-硝基苯基脲的合成及其促细胞分裂活性研究
12
作者 耿会玲 李福华 +2 位作者 张航行 吴文君 周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8-192,共5页
【目的】建立3种N-苯基-N′-硝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测定。【方法】在三正丁胺存在下,硝基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硝基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硝基苯基脲,通过优... 【目的】建立3种N-苯基-N′-硝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测定。【方法】在三正丁胺存在下,硝基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硝基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硝基苯基脲,通过优化试验对3种脲类化合物的第2步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3种化合物的促细胞分裂活性。【结果】建立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分2步进行,第1步反应很快,回流30 min即可完成。3种化合物第2步反应的最佳条件:N-苯基-N′-(2-硝基苯基)脲,170℃反应4.5 h,产率85.5%;N-苯基-N′-(3-硝基苯基)脲,152℃反应4.0 h,产率95.0%;N-苯基-N-′(4-硝基苯基)脲,165℃反应5.0 h,产率89.1%。3种化合物在0.01~1.00 mg/L均能明显促进萝卜子叶生长,其中N-苯基-N-′(3-硝基苯基)脲的活性最高。【结论】氯甲酸甲酯法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步骤少、后处理简便、产物纯度和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带有吸电子基团的二苯基脲可较好地促进萝卜子叶扩张,同一取代基的活性按间位、对位、邻位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脲 N-苯基-N′-硝基苯基脲 氯甲酸甲酯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取代二苯基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茂英 梁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49,共5页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取代二苯基脲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取代二苯基脲均具有类似于硬脂酸锌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取代二苯基脲的热稳定性能...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取代二苯基脲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取代二苯基脲均具有类似于硬脂酸锌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取代二苯基脲的热稳定性能随其分子中与尿母核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其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可以推测出取代二苯基脲是通过其羰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的,传统的Frye和Horst理论不适用于取代二苯基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取代二苯基脲 热稳定剂 递变规律 机理
下载PDF
GC/MS图谱中N,N′-二苯基脲的中性丢失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新华 张丽芳 +1 位作者 倪中海 魏贤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常温常压下苯胺与CO2在AlCl3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对反应混合物用乙醇重结晶,获得无色针状晶体,GC/MS分析表明该晶体为异氰酸苯酯 用熔点测定、HPLC/MS/MS、FTIR、UV和1HNMR等手段对此晶体进行分析,确定其为N,N′-二苯基脲 研究了N,N′-... 常温常压下苯胺与CO2在AlCl3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对反应混合物用乙醇重结晶,获得无色针状晶体,GC/MS分析表明该晶体为异氰酸苯酯 用熔点测定、HPLC/MS/MS、FTIR、UV和1HNMR等手段对此晶体进行分析,确定其为N,N′-二苯基脲 研究了N,N′-二苯基脲的质谱裂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N′-二苯基脲质谱裂解中可能发生了中性丢失,丢失了中性分子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丢失 N N’-二苯基脲 质谱 GC/MS图谱
下载PDF
2,6-二氯苯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训遒 王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95-97,共3页
对 2 ,6-二氯苯胺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 ,提出以苯胺和尿素为起始原料 ,经缩合 ,得二苯脲 ;二苯脲经磺化、氯化、水解脱碳酰基、再水解脱磺酸基 ,得 2 ,6-二氯苯胺 ,总收率 60 % ,其纯度达99%以上 .与传统工艺相比 ,2 ,6-二氯苯胺... 对 2 ,6-二氯苯胺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 ,提出以苯胺和尿素为起始原料 ,经缩合 ,得二苯脲 ;二苯脲经磺化、氯化、水解脱碳酰基、再水解脱磺酸基 ,得 2 ,6-二氯苯胺 ,总收率 60 % ,其纯度达99%以上 .与传统工艺相比 ,2 ,6-二氯苯胺合成成本大幅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苯胺 二苯脲 2 6-二氯苯胺 生产工艺
下载PDF
Co(Ⅱ)salen催化选择氧化还原羰基化合成N,N′-二苯基脲 被引量:5
16
作者 梅慧 梅付名 李光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5-37,39,共4页
将新型双水杨叉乙二胺合钴[Co(Ⅱ)salen]/对甲基苯磺酸(PTS)催化体系用于硝基苯、苯胺氧化还原羰化合成N,N′-二苯基脲(DPU)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以甲苯作溶剂,在n[Co(Ⅱ)salen]∶n(PhNO2)=1∶50、n[Co(Ⅱ)salen]∶n(PTS)=1、n(P... 将新型双水杨叉乙二胺合钴[Co(Ⅱ)salen]/对甲基苯磺酸(PTS)催化体系用于硝基苯、苯胺氧化还原羰化合成N,N′-二苯基脲(DPU)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以甲苯作溶剂,在n[Co(Ⅱ)salen]∶n(PhNO2)=1∶50、n[Co(Ⅱ)salen]∶n(PTS)=1、n(PhNH2)∶n(PhNO2)=4、150℃、p(CO)=3 MPa、t=7 h时,DPU的分离产率为74.0%,硝基苯、苯胺的转化率分别为86.6%和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Ⅱ)salen N N’-二苯基脲 选择氧化还原 CO羰基化
下载PDF
甲氧基铅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航飞 李会泉 +1 位作者 柳海涛 叶红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在不使用任何溶剂、低压反应条件下,以N,N′-二苯基脲(DPU)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氧基铅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90... 在不使用任何溶剂、低压反应条件下,以N,N′-二苯基脲(DPU)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氧基铅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90min、n(DMC):n(DPU)=5、反应压力0.5MPa、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质量分数)1.00%条件下,DPU的转化率为98.8%,MPC的选择性为99.3%。以甲氧基铅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n(DMC):n(DPU)=5、反应压力0.5MPa、催化剂用量1.00%。初步讨论了以甲氧基铅为催化剂时MPC合成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苯基脲 碳酸二甲酯 苯氨基甲酸甲酯 甲氧基铅催化剂
下载PDF
N,N′-二乙(甲)基-N,N′-二苯基脲对铀(VI)和钍(IV)萃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利明 李宝龙 +1 位作者 曹正白 徐鲁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1-263,共3页
The extraction behavior of N,N-diethyl-N,N-dibenzenyl-urea(DEDBU)and N,N-dimethyl-N,N-dibenzenyl-urea(DMDBU)to uranium(VI)and thorium(IV)from nitric acid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using xylene or chloroform as d... The extraction behavior of N,N-diethyl-N,N-dibenzenyl-urea(DEDBU)and N,N-dimethyl-N,N-dibenzenyl-urea(DMDBU)to uranium(VI)and thorium(IV)from nitric acid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using xylene or chloroform as diluent.The effect of aqueous HNO3 concentration,extractant concentration,salting-out agent concentration and aqueous UO2+2/Th4+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distribution ratio of U(VI)and Th(IV)was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behavior of the extractants DEDBU and DMDBU to U(VI)is similar to that of TBP,the solvation numbers both are two.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the extractants DEDBU and DMDBU do not show the extraction behatvior to Th(IV).This means that the estractants ma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separate U(VI)and T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乙基-N N′-二苯基脲 铀(VI) 钍(IV) 萃取行为 N N′-二甲基-N N′-二苯基脲 核燃料后处理 萃取剂
下载PDF
尿素法常压非催化合成N,N'-二苯基脲 被引量:3
19
作者 游志敏 裴义霞 +2 位作者 李会泉 戴友芝 张懿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549,共5页
采用尿素和苯胺在常压下加热反应合成了N,N'-二苯基脲(DPU),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及反应、分离强化手段对DPU产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通入氮气,苯胺与尿素摩尔比为5,180℃反应1.5h,反应后减压蒸发分... 采用尿素和苯胺在常压下加热反应合成了N,N'-二苯基脲(DPU),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及反应、分离强化手段对DPU产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通入氮气,苯胺与尿素摩尔比为5,180℃反应1.5h,反应后减压蒸发分离,DPU的单程产率(以尿素计)达到99.1%.苯胺既是反应物,又是反应介质,反应后未反应的苯胺可循环利用.该工艺不需加任何催化剂和其他溶剂.对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表明,苯基脲为主要的反应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苯基脲 尿素 清洁工艺 过程强化
下载PDF
反应耦合法制备苯氨基甲酸甲酯产物分离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鹏飞 李会泉 +1 位作者 王瑶 柳海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1-655,共5页
对碳酸二甲酯(DMC)和二苯基脲反应耦合法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产物进行分离研究;测定了MPC的热重数据以及MPC-DMC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在考虑了各组分分离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单塔减压侧线采出工艺;采用Aspen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分... 对碳酸二甲酯(DMC)和二苯基脲反应耦合法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产物进行分离研究;测定了MPC的热重数据以及MPC-DMC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在考虑了各组分分离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单塔减压侧线采出工艺;采用Aspen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分离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优化的操作条件为:理论塔板数为12块,进料位置为第8块塔板,侧线采出位置为第4块塔板,塔顶采出量为535.3kg/h,侧线采出量为16.0kg/h,塔釜绝对压力为98.94kPa,回流比为0.12。在此条件下,分离得到的塔顶产品中xDMC=99.6%,DMC的收率大于99.0%;塔釜产品中xMPC=98.7%,MPC的收率大于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苯氨基甲酸甲酯 二苯基脲 反应耦合法 分离 蒸馏 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