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超 王洪庆 +1 位作者 李保明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研究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醇,1个脂肪酸和1个哌嗪二酮衍生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麦... 目的:研究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醇,1个脂肪酸和1个哌嗪二酮衍生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二烯-3-酮(5),β-谷甾醇(6),α-羟基-二十四烷酸(7),cyclo(D-Pro-D-Val)(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紫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甾醇 脂肪酸 哌嗪二酮衍生物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356#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雄宇 林永成 +4 位作者 冯爽 姜广策 周世宁 Vrijmoed L L P Jones E B G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0-86,共7页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356#分离出两种鞘胺醇(A,B)和三种环二肽(C,D,E)?它们的结构通过IR,MS,1D NMR和2D NMR谱推导出来?(3'E,4E)-1-(-D-吡喃葡萄糖基-3-羟基-2-(2'-羟基十八碳酰基)氨基-10-甲基-3',4,9-十八碳三烯(A)是一种新的...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356#分离出两种鞘胺醇(A,B)和三种环二肽(C,D,E)?它们的结构通过IR,MS,1D NMR和2D NMR谱推导出来?(3'E,4E)-1-(-D-吡喃葡萄糖基-3-羟基-2-(2'-羟基十八碳酰基)氨基-10-甲基-3',4,9-十八碳三烯(A)是一种新的鞘胺醇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神经鞘胺醇甙 环二肽 结构 南海 代谢产物 内生真菌 抗生素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中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秀春 郑立 +2 位作者 周文辉 田黎 王小如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96-1603,共8页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环二肽,因其骨架具有稳定的六元环结构,且有两个氢键给体和两个氢键受体,使得DKPs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一系...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环二肽,因其骨架具有稳定的六元环结构,且有两个氢键给体和两个氢键受体,使得DKPs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一系列环二肽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功能不局限于抗菌、细胞毒活性等方面,在群体感应调控机制中也充当着信号分子的重要角色,已成为化学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在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海洋微生物 海绵共栖细菌 群体感应
原文传递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文利 夏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的特征结构是由两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环二肽(Cyclic dipeptides),稳定的六元环骨架结构使DKPs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的特征结构是由两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环二肽(Cyclic dipeptides),稳定的六元环骨架结构使DKPs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DKPs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与酶学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DKPs中氨基酸缩合的分子机制主要有两种: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s,NRPSs)途径和环二肽合成酶(Cycliodipeptide synthases,CDPSs)途径。本文就近年来DKPs的生物合成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环二肽合成酶
原文传递
哌嗪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浩 王德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5-400,共6页
关键词 哌嗪二酮衍生物 杂环 有机合成 组合化学
下载PDF
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中二酮哌嗪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承蕾 杨雪 +2 位作者 张淑敏 谢则平 金海珠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对采集自烟台逛荡河入海口沉积物的1株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薄层层析以及HPLC等方法对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 目的对采集自烟台逛荡河入海口沉积物的1株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薄层层析以及HPLC等方法对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比较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MTT法初步评价其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该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到了7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1,4)-二甲基-3-异丙基-(2,5)二酮哌嗪(1),环-(L-脯-L-苯丙)二肽(2),环(L-脯-L-酪)二肽(3),环(L-4-OH-脯-L-亮)二肽(4),环(L-苯丙-甘)二肽(5),环(L-4-OH-脯-L-苯丙)二肽(6)和环-(L-脯-L-缬)二肽(7)。结论化合物1作为1种天然产物为首次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且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对Hela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_(50)=18.7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次级代谢产物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浙贝母内生真菌菌株FTJZZJ09及其抑菌活性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峰 何仁发 +2 位作者 李明月 王娟 叶波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5-1480,共6页
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一株来源于浙贝母新鲜鳞茎的内生真菌菌株FTJZZJ09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其在优化后的改良查氏培养基(3g/L麦芽糖,3g/L蛋白胨,0.1g/LK2HPO4,0.05g/LKCl,0.3g/LNaNO3,0.05g/... 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一株来源于浙贝母新鲜鳞茎的内生真菌菌株FTJZZJ09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其在优化后的改良查氏培养基(3g/L麦芽糖,3g/L蛋白胨,0.1g/LK2HPO4,0.05g/LKCl,0.3g/LNaNO3,0.05g/LMgSO4·7H2O,0.001g/LFeSO4·7H2O,pH6.5)中28°C、160r/min振摇培养7d,获得的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利用正相硅胶、SephadexLH-20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将其分别鉴定为环(脯氨酸-甘氨酸)、环(脯氨酸-缬氨酸)和2-乙酰基-4(3H)喹唑酮,它们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0.8、0.8和0.4g/L,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内生真菌 产黄青霉 二酮哌嗪类 喹唑酮类
原文传递
格木内生真菌烟曲霉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广治 刘云宝 +1 位作者 马双刚 庾石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83-3085,共3页
采用GPY培养基对格木内生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发酵产物经冻融处理后分离得到菌液与菌丝体。菌丝体经乙醇提取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根据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选择菌体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 采用GPY培养基对格木内生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发酵产物经冻融处理后分离得到菌液与菌丝体。菌丝体经乙醇提取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根据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选择菌体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运用硅胶色谱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采用波谱学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二酮哌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cyclo-(R-Pro-R-Phe)(1),cyclo-(trans-4-OH-D-Pro-D-Phe)(2),cyclo-(R-Tyr-S-Ile)(3),cyclo-(R-Phe-S-Ile)(4),cyclo-(R-Val-S-Tyr)(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内生真菌 烟曲霉 二酮哌嗪
原文传递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具有抗硅藻附着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建生 姜薇 +2 位作者 缪莉 靳翠丽 包卫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5-831,共7页
【目的】为发现天然的防污损物质,从分离自海绵Haliclona sp.的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寻找具有抗硅藻附着活性的化合物。【方法】综合菌落生长形态、扫描电镜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属;采用活性(抗硅藻附着)-化学(薄层色谱、... 【目的】为发现天然的防污损物质,从分离自海绵Haliclona sp.的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寻找具有抗硅藻附着活性的化合物。【方法】综合菌落生长形态、扫描电镜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属;采用活性(抗硅藻附着)-化学(薄层色谱、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和核磁共振氢谱)导向法对其中的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确定结构;采用抗硅藻附着活性模型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复筛。【结果】该细菌鉴定为Pseudomonas putida;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环二肽,分别鉴定为环(亮氨酸-脯氨酸)(1)、环(亮氨酸-丙氨酸)(2)、环(苯丙氨酸-丙氨酸)(3)、环(缬氨酸-酪氨酸)(4)、环(丙氨酸-酪氨酸)(5)、环(丙氨酸-色氨酸)(6);化合物3和6在浓度为50μg/mL时具有明显的抑制硅藻附着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0%和85%)。【结论】海洋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具有抗硅藻附着的活性化合物为环(苯丙氨酸-丙氨酸)和环(丙氨酸-色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硅藻附着 PSEUDOMONAS PUTIDA 环二肽 海洋细菌
原文传递
环二肽合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京星 姚婷婷 +2 位作者 刘晶 李花月 李文利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KPs)的特征结构是由两个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环二肽(CDPs),稳定的六元环骨架结构使DKPs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活性.合成可作为药物先导物的DKPs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开展...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KPs)的特征结构是由两个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环二肽(CDPs),稳定的六元环骨架结构使DKPs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活性.合成可作为药物先导物的DKPs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开展生物合成研究是拓宽其化学结构多样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与早期阐明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生物合成途径不同,环二肽合酶(CDPSs)以氨酰-tRNAs(aa-tRNAs)作为底物合成环二肽,其后修饰过程发生在环二肽形成之后.目前国内外已研究的经CDPS途径合成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报道了6例.对近年来环二肽合酶(CDPSs)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环二肽合酶 生物合成途径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定量检测水产品腐败菌群体感应DKPs信号分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爱飞 黄旭镇 +2 位作者 叶晓锋 朱军莉 励建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350,共8页
【目的】为了分析水产品腐败菌群体感应的新型信号分子二酮哌嗪(DKPs)化合物,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培养基和提取溶剂建立定量检测方法,确定Cyclo-(L-Pro-L-Gly)... 【目的】为了分析水产品腐败菌群体感应的新型信号分子二酮哌嗪(DKPs)化合物,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培养基和提取溶剂建立定量检测方法,确定Cyclo-(L-Pro-L-Gly)、Cyclo-(L-Pro-L-Leu)、Cyclo-(L-Leu-L-Leu)和Cyclo-(L-Pro-L-Phe)4种DKPs标准品的特征离子,并检测水产品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中的DKPs。【结果】4种DKPs化合物在1-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06、0.10、0.06和0.04 mg/L,定量限为0.16、0.18、0.14和0.12 mg/L,回收率为51.8%-88.5%,标准偏差为1.4%-8.3%。以LB培养基为细菌培养基,氯仿作为萃取溶剂,检测的DKPs含量较高。两种水产品腐败菌都检测到DKPs活性,主要种类为Cyclo-(L-Pro-L-Leu)和Cyclo-(L-Pro-L-Phe)。随着两种细菌的生长,培养上清中DKPs含量显著增加,在12 h达到最高。【结论】建立了检测细菌DKPs的GC-MS定量方法,具有较高精密度、准确度,能够准确定量分析4种DKPs的含量。为探究水产品特定腐败菌DKPs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二酮哌嗪信号分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腐败菌
原文传递
污损生物膜细菌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 YT1305-1的鉴定及其代谢物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洋 王建华 +3 位作者 方圣涛 姜作真 周晓群 夏传海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8-1286,共9页
【目的】对污损生物膜细菌YT1305-1进行菌种鉴定;研究其作为污损生物膜优势菌之一的代谢产物。【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系统进化树和细菌生理生化实验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分析其代... 【目的】对污损生物膜细菌YT1305-1进行菌种鉴定;研究其作为污损生物膜优势菌之一的代谢产物。【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系统进化树和细菌生理生化实验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分析其代谢物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生物膜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菌株,假交替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之一。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为优势菌种之一,将目标菌种命名为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 YT1305-1,对其代谢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二酮哌嗪(DKPs)类信号分子,环(甘氨酸-丙氨酸)(1)、环(脯氨酸-甘氨酸)(2)、环(脯氨酸-酪氨酸)(3)、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4)和环(4-羟基-脯氨酸-丙氨酸)(5),以及尿嘧啶(6)、胸腺嘧啶(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8)、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9)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0)。【结论】污损生物膜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菌,其中之一为P.issachenkonii YT1305-1,在其代谢产物中发现了疑似信号分子的物质DKPs,有研究表明该物质能调控生物膜的形成,进而影响生物污损的形成,为探究生物污损现象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生物膜 依氏假交替单胞菌 二酮哌嗪
原文传递
污叉丝孔菌菌丝培养物中二酮哌嗪和核苷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海辉 丹阳 魏孝义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污叉丝孔菌(Dichomitus squalens,一种常见的白腐病担子菌)菌丝培养物中化学成分。方法:从广东省鼎湖山采集污叉丝孔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培养分离获得菌丝体,菌丝体用多个含有YMG培养基和小麦的10.5L三角瓶进行大量培养。菌丝体... 目的:研究污叉丝孔菌(Dichomitus squalens,一种常见的白腐病担子菌)菌丝培养物中化学成分。方法:从广东省鼎湖山采集污叉丝孔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培养分离获得菌丝体,菌丝体用多个含有YMG培养基和小麦的10.5L三角瓶进行大量培养。菌丝体培养物用乙醇提取和溶剂分部,正丁醇溶解部位经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 用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获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S-脯氨酸-R-缬氨酸)(1),环-(S-脯氨酸-R-异亮氨酸)(2),环-(S-脯氨酸-R-亮氨酸)(3),环-(S-脯氨酸-R-苯丙氨酸)(4),尿嘧啶(5),尿苷(6),胸苷 (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污叉丝孔菌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又丝孔菌 菌丝体培养物 二酮哌嗪 核苷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快速分析Alternaria panax中二酮哌嗪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卉青 谭祥梅 +3 位作者 李琦 孙文松 李勇 丁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8-1022,共15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靶向分离Alternaria pa...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靶向分离Alternaria panax发酵液粗提物中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马铃薯葡萄糖(potato dextrose broth,PDB)培养基液体发酵A.panax 14 d,将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减压浓缩得粗提物;基于UPLC-Q-TOF-MS/MS方法(高分辨质谱、分子式与碎片峰等)分析粗提物化学成分及质谱裂解规律;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结合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谱学技术以及与文献数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出A.panax发酵液中存在9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9),并分析其质谱裂解规律;为验证结构推测的准确性,靶向分离鉴定了化合物1-3,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靶向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与质谱分析结构一致。【结论】UPLC-Q-TOF-MS/MS技术结合质谱裂解规律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分析,并可以指导化合物的靶向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二酮哌嗪类 质谱裂解规律 靶向分离
原文传递
大型海藻中环二肽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15
作者 庄丽雯 周文静 +3 位作者 毛奕淋 郭赣林 王长海 孙颖颖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23年第1期25-43,共19页
采用茚三酮试剂显色的薄层原位化学反应和抑藻活性检测方法,从龙须菜、条斑紫菜、鹿角藻和裙带菜中筛选环肽,发现龙须菜和条斑紫菜中存在具有抑藻活性的环肽。以龙须菜和条斑紫菜粉末为原料,采用硅胶柱层析和(或)硅胶薄层层析制备等方法... 采用茚三酮试剂显色的薄层原位化学反应和抑藻活性检测方法,从龙须菜、条斑紫菜、鹿角藻和裙带菜中筛选环肽,发现龙须菜和条斑紫菜中存在具有抑藻活性的环肽。以龙须菜和条斑紫菜粉末为原料,采用硅胶柱层析和(或)硅胶薄层层析制备等方法,从龙须菜中分离到环(脯氨酸-甘氨酸)、环(丝氨酸-脯氨酸)和环(丙氨酸-色氨酸),从条斑紫菜中纯化到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缬氨酸-酪氨酸)。除环(丝氨酸-脯氨酸)外,其余4种环二肽均是首次从相应大型海藻中获得。环(脯氨酸-甘氨酸)、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缬氨酸-酪氨酸)明显抑制了强壮前沟藻、赤潮异弯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对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在50μg/mL时,3种环二肽对强壮前沟藻、赤潮异弯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抑制率≥50%(第4d);环(脯氨酸-甘氨酸)对米氏凯伦藻以及环(亮氨酸-脯氨酸)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率超过或接近50%。随后,获得环二肽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96h。结果表明,环(脯氨酸-甘氨酸)、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缬氨酸-酪氨酸)在抑制米氏凯伦藻、球形棕囊藻或赤潮异弯藻方面比重铬酸钾更有优势,有望开发为环境友好型赤潮微藻抑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条斑紫菜 抑藻活性 环二肽 分离纯化
下载PDF
生物合成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环二肽合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伟 高菊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17-21,83,共6页
环二肽合酶(CDPSs)是新发现的一类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不同的合成非核糖体肽的酶。该类酶以氨酰-tRNA(aa-tRNA)作为底物合成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二酮哌嗪类化合物,CDPSs的催化机制比较特殊,只能利用20种天然氨基酸形成... 环二肽合酶(CDPSs)是新发现的一类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不同的合成非核糖体肽的酶。该类酶以氨酰-tRNA(aa-tRNA)作为底物合成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二酮哌嗪类化合物,CDPSs的催化机制比较特殊,只能利用20种天然氨基酸形成的氨酰-tRNA作底物,在后修饰酶的作用下形成环二肽类化合物。CDPSs的晶体结构与Ⅰ型氨基酸-tRNA合成酶(aa-tRSs)的催化结构域类似,但催化机制不同。CDPSs蛋白非常小,但与NRPSs一样,能催化完整的环二肽类化合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二肽合酶 二酮哌嗪 环二肽
下载PDF
大型海藻中环二肽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丽雯 周文静 +3 位作者 毛奕淋 郭赣林 王长海 孙颖颖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采用茚三酮试剂显色的薄层原位化学反应和抑藻活性检测方法,从龙须菜、条斑紫菜、鹿角藻和裙带菜中筛选环肽,发现龙须菜和条斑紫菜中存在具有抑藻活性的环肽。以龙须菜和条斑紫菜粉末为原料,采用硅胶柱层析和(或)硅胶薄层层析制备等方法... 采用茚三酮试剂显色的薄层原位化学反应和抑藻活性检测方法,从龙须菜、条斑紫菜、鹿角藻和裙带菜中筛选环肽,发现龙须菜和条斑紫菜中存在具有抑藻活性的环肽。以龙须菜和条斑紫菜粉末为原料,采用硅胶柱层析和(或)硅胶薄层层析制备等方法,从龙须菜中分离到环(脯氨酸-甘氨酸)、环(丝氨酸-脯氨酸)和环(丙氨酸-色氨酸),从条斑紫菜中纯化到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缬氨酸-酪氨酸)。除环(丝氨酸-脯氨酸)外,其余4种环二肽均是首次从相应大型海藻中获得。环(脯氨酸-甘氨酸)、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缬氨酸-酪氨酸)明显抑制了强壮前沟藻、赤潮异弯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对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在50μg/mL浓度时,3种环二肽对强壮前沟藻、赤潮异弯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抑制率≥50%(第4天);环(脯氨酸-甘氨酸)对米氏凯伦藻以及环(亮氨酸-脯氨酸)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率超过或接近50%。随后,获得环二肽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_(50-96h)。结果表明:环(脯氨酸-甘氨酸)、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缬氨酸-酪氨酸)在抑制米氏凯伦藻、球形棕囊藻或赤潮异弯藻方面比重铬酸钾更有优势,有望开发为环境友好型赤潮微藻抑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条斑紫菜 抑藻活性 环二肽 分离纯化
下载PDF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诱导海洋共栖细菌NJ6-3-1产生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秀春 郑立 +3 位作者 田黎 崔志松 韩平 王小如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选择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海绵共栖细菌NJ6-3-1为实验菌株,研究其抗菌物质的代谢是否受到群体感应诱导信号分子的调控。方法研究在不同生长条件细菌NJ6-3-1代谢物的抗菌活性与细胞密度的关系,利用细菌NJ6-3-1自身代谢产物的3种二酮哌... 目的选择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海绵共栖细菌NJ6-3-1为实验菌株,研究其抗菌物质的代谢是否受到群体感应诱导信号分子的调控。方法研究在不同生长条件细菌NJ6-3-1代谢物的抗菌活性与细胞密度的关系,利用细菌NJ6-3-1自身代谢产物的3种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作为自诱导物质(AI),研究了低密度条件下的细菌NJ6-3-1与3种不同DKPs共培养时的抗菌活性情况。结果实验发现细菌NJ6-3-1代谢抗菌物质的行为与细胞密度密切相关,且发现该菌具有群体感应机制的现象(quorumsens-ing),在高密度条件(OD630>0.4)下细菌才能产生抗菌活性,NJ6-3-1不产生抗菌物质的低密度生长条件:1/5 MB培养基、25℃;同时发现cyclo-(L-Phe-L-Val)能诱导NJ6-3-1在不产生抗菌物质的生长条件下代谢抗菌物质。结论以上结果初步说明细菌NJ6-3-1具有种内群体感应系统,其抗菌活性受到自诱导物cyclo-(L-Phe-L-Val)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群体感应 海洋细菌 白体诱导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Two New Indolyl Diketopiperazines,Trypostatins C and D from Aspergillus penicilliodes Speg. 被引量:2
19
作者 Han Zhang Hong-Tao Zhu +2 位作者 Dong Wang Chong-Ren Yang Ying-Jun Zhang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Twelve indolyl diketopiperazines 1-1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ycelia culture of Aspergillus penicilliodes Speg.,a dominant microorganism from the post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ripe Pu-er tea.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 Twelve indolyl diketopiperazines 1-1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ycelia culture of Aspergillus penicilliodes Speg.,a dominant microorganism from the post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ripe Pu-er tea.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methods.Among them,trypostatins C(1)and D(2)featuring with a rare methyl vinyl ketone side chain at C-2 are new compounds,while 3 and 4 were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nature source.The isolates 3-12 did not show obvious cytotoxicities against five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at a concentration of 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penicilliodes Speg. Indolyl diketopiperazines Trypostatins
下载PDF
藏菖蒲烟曲霉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雷 赵旻 +3 位作者 叶烨 郭大乐 丁立生 周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8-923,共6页
为从藏药材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活性、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对藏菖蒲中一株内生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发酵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 为从藏药材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活性、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对藏菖蒲中一株内生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发酵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ergosterol endoperoxide(1)、phenazine-1-carboxamide(2)、bis(2-ethylhexyl)phthalate(3)、fumitremorgin B(4)、spirotryprostatin A(5)、spirotryprostatin C(6)、fumigaclavine C(7)、fumiquinazoline C(8)、pseurotin A(9)、azaspirofurans A(10)、3,5-dihydroxy-4-methyl-phthalaldehydic acid(11)、decumbic acid(12)、monomethylsulochrin(13)、cyclo[L-(4-hydroxyprolinyl)-L-leucin](14)和4,6-dihydroxy-5-methylphthalide(15).其中化合物2、3、11、12、14、15为首次从烟曲霉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内生菌 化学成分 二酮哌嗪 藏菖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