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镍电沉积中枝晶分形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桂峰 黄因慧 +3 位作者 刘志东 田宗军 陈劲松 高雪松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4-16,共3页
将分形几何与电化学原理相结合,通过改进的有限扩散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采用基于Microsoft Visual C■ 6.0的Open GL编程,对点电极为阴极进行二维电沉积时沉积产物的形貌进行了模拟。以环形金属镍为阳极,石墨... 将分形几何与电化学原理相结合,通过改进的有限扩散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采用基于Microsoft Visual C■ 6.0的Open GL编程,对点电极为阴极进行二维电沉积时沉积产物的形貌进行了模拟。以环形金属镍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设备制备了二维的金属镍枝晶以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保持电压恒定的条件下,镍沉积层的形貌特征为具有分形结构的枝晶,这与采用DLA模型模拟所得的二维枝晶形貌具有相似性,表明该模型对枝晶电沉积的实验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分形 枝晶 有限扩散凝聚模型
下载PDF
絮体破碎过程的仿真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贺维鹏 南军 +1 位作者 施周 刘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9-1784,共6页
为深入探讨絮体成长特征及其结构改善途径,借助一种简化的破碎模式对絮体破碎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将仿真结果用于分析不同水动力学条件下破碎后再形成时絮体粒度和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与远离质心的区域内颗粒重组相比,絮体致密... 为深入探讨絮体成长特征及其结构改善途径,借助一种简化的破碎模式对絮体破碎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将仿真结果用于分析不同水动力学条件下破碎后再形成时絮体粒度和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与远离质心的区域内颗粒重组相比,絮体致密性主要取决于其质心附近颗粒的空间分布;絮体破碎后生成粒度较小但结构较为致密的碎片,在适宜的水动力学条件下有利于颗粒进入其内部或者均匀地排列在其周围,实现质心附近颗粒的重组,进而改善絮体结构.此外,还建立了絮体分形生长模型,并对絮凝工艺的操作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仿真 有限扩散凝聚 絮体破碎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薄膜的受限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乔从德 蒋世春 +2 位作者 姬相玲 安立佳 姜炳政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4-969,共6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系统地研究了聚ε-己内酯(PCL)在物理受限空间,即在薄膜、超薄膜中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PCL的结晶形态与薄膜的厚度有关.当薄膜的厚度大于2Rg(Rg为回转半径)时,高分子结晶形态呈现球晶;当厚度介于Rg^2Rg之间时,高...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系统地研究了聚ε-己内酯(PCL)在物理受限空间,即在薄膜、超薄膜中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PCL的结晶形态与薄膜的厚度有关.当薄膜的厚度大于2Rg(Rg为回转半径)时,高分子结晶形态呈现球晶;当厚度介于Rg^2Rg之间时,高分子结晶生成枝蔓或树枝状结构;当厚度小于Rg时,其结晶形态为“岛”状结构.讨论了结晶温度、分子量与基底等对高分子结晶形态的影响.PCL在薄膜中的结晶是一个扩散控制的动力学过程,其生长机理可以用有限扩散凝聚(DLA)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L超薄膜 结晶形态 AFM 回转半径 有限扩散凝聚
下载PDF
薄膜高分子结晶形态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任伊锦 马禹 +1 位作者 章晓红 胡文兵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5,共10页
由于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的空间效应和界面效应显著,其结晶行为与本体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高分子在薄膜和超薄膜中特殊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晶体取向与薄膜厚度的关系。随着膜厚的减小,界面吸附作用对侧... 由于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的空间效应和界面效应显著,其结晶行为与本体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高分子在薄膜和超薄膜中特殊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晶体取向与薄膜厚度的关系。随着膜厚的减小,界面吸附作用对侧立片晶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晶体取向由侧立转变为平躺。超薄膜中晶体生长受扩散机理控制,其形态不稳定,变为树枝状晶体。在超薄膜中晶体的生长速率随着膜厚的减小而减小,当膜厚小于片晶厚度时,减小的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薄膜 晶体取向 晶体形态不稳定性 扩散限制聚集 生长动力学
原文传递
酸压裂缝内酸液指进的计算机模拟与分形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小刚 杨兆中 +1 位作者 蒋海 孙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65-69,共5页
酸压裂缝内,低黏度酸液在高黏度前置液中发生指进现象.该现象对酸压施工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指进现象的内在随机性、复杂的酸岩反应以及酸液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酸液指进形态非常复杂,采用传统方法不能进行准确研究.改进了扩散限制... 酸压裂缝内,低黏度酸液在高黏度前置液中发生指进现象.该现象对酸压施工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指进现象的内在随机性、复杂的酸岩反应以及酸液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酸液指进形态非常复杂,采用传统方法不能进行准确研究.改进了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建立了酸液指进扩散限制凝聚模型;根据正交设计,共进行了9次模拟,得到了不同模拟参数控制的酸液指进形态;采用数盒子方法求得所模拟的指进形态的分形维数平均值为1.67;通过极差分析发现,反映射孔孔眼间距的衬边中心距对指进形态的分形维数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酸液指进 分形 扩散限制凝聚 盒式维数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DLA分形结构成长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金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1-22,79,共3页
本文主要叙述了扩散置限凝聚模型,简称DLA模型的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基础,并给出雪花状分形生成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关键词 DLA模型 自相似 分形 模拟
下载PDF
超声空化及絮体破碎过程的模拟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璇 杨艳玲 +3 位作者 李星 周志伟 马长红 张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9-1435,共7页
为探究利于空化效应的超声条件及超声波破碎絮体机理,基于Matlab平台建立空化气泡模型及2种简化的有限扩散聚集(DLA)絮体破碎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通过试验分析得到实际絮体破碎模式.结果表明: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加,空化效应减弱;声... 为探究利于空化效应的超声条件及超声波破碎絮体机理,基于Matlab平台建立空化气泡模型及2种简化的有限扩散聚集(DLA)絮体破碎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通过试验分析得到实际絮体破碎模式.结果表明: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加,空化效应减弱;声能密度的增加导致空化气泡振幅增大,声能密度为7W/m L时气泡振幅可达初始半径的200倍,空化效果较好.低声能密(0.03~3W/m L)和低超声频率(25~40k Hz)处理絮体时,剥蚀作用为主导作用,超声后絮体粒径减小,分形维数增大;声能密度超过3W/m L或频率大于40k Hz,大规模破碎占主导作用,实际絮体粒径减幅小且结构散.40k Hz的超声频率更利于絮体的破碎,作用10min后,絮体粒径减幅达9.8%,分形维数为1.394,结构更加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空化效应 数值模拟 有限扩散聚集 絮体破碎
下载PDF
分形生长DLA模型在粘性指进模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小刚 杨兆中 +1 位作者 陈锐 王棠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78,127,共3页
粘性指进现象,普遍存在于油气开采的众多驱替过程中,是多相渗流的重要特征之一。以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简称DLA模型)为代表的分形生长模型的出现,为研究粘性指进现象带来了新的生机。文章介绍了DLA模型的模拟的基本思路、数学背景和粘性... 粘性指进现象,普遍存在于油气开采的众多驱替过程中,是多相渗流的重要特征之一。以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简称DLA模型)为代表的分形生长模型的出现,为研究粘性指进现象带来了新的生机。文章介绍了DLA模型的模拟的基本思路、数学背景和粘性指进实验模拟装置,讨论了DLA模型在粘性指进模拟中应用的依据和主要方法,指出了粘性指进的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对DLA模型在粘性指进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指进 DLA模型 分形生长 Hele^Shaw装置
下载PDF
扩散限制聚集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方芳 刘俊明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0-205,共6页
DLA模型以极其简单的算法模拟了复杂的无序形态 ,很快被视为描述远离平衡态生长的主要范例 .本文综述了对该模型分形形态和物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着重讨论了近年来一些理论框架建构的新进展 .
关键词 DLA模型 扩散限制聚集模型 平衡态生长 分形形态 固体微结构
下载PDF
布朗扩散系数对胶体聚集粒子簇大小动态标度影响的Monte Carlo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惠 潘荫明 +2 位作者 蔡遵生 王贵昌 赵学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19-1423,共5页
通过对胶体扩散控制聚集机理的MonteCarlo模拟,表明粒子簇的布朗扩散系数与其大小和形状有关,粒子簇的大小分布可被标度.在微观或介观的层次上,揭示了表征粒子簇结构的几何形状因子在扩散控制聚集过程中对动态标度和粒子簇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布朗扩散系数 扩散控制聚集 粒子簇 胶体 聚集
下载PDF
具有幂次相互作用的磁性粒子凝聚过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晓军 魏高尧 +3 位作者 蔡萍根 金进生 夏阿根 叶高翔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39-4045,共7页
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粒子的自旋自由度(包括自旋向上和向下),并假设粒子间存在幂次Ising磁相互作用,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相互作用力程情况下磁性粒子的分形生长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粒子间以反铁磁方式耦合时,凝... 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粒子的自旋自由度(包括自旋向上和向下),并假设粒子间存在幂次Ising磁相互作用,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相互作用力程情况下磁性粒子的分形生长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粒子间以反铁磁方式耦合时,凝聚体中的粒子自旋交替凝聚.当粒子间以铁磁方式耦合时,凝聚体中粒子的自旋分布与相互作用力程有关:对于短程作用系统,凝聚体中存在大小不同的自旋畴块,即为铁磁生长;而对于长程相互作用系统,凝聚体中的自旋出现反常分布,即中心区域是近似反铁磁生长的结构,其外围后续生长的粒子却保持相同自旋取向.此外,还研究了在不同相互作用力程情况下磁性分形凝聚体的形貌、磁化强度及其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次相互作用 扩散限制凝聚模型 自旋
原文传递
针状电极电沉积枝晶生长的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劲松 黄因慧 +3 位作者 田宗军 王桂峰 乔斌 杨建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3,共4页
采用改进的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对针状电极电沉积镍枝晶的形状和生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电沉积设备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电沉积实物与模拟得到的粒子簇形貌非常相似,两者的分形维数也很接近,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 采用改进的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对针状电极电沉积镍枝晶的形状和生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电沉积设备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电沉积实物与模拟得到的粒子簇形貌非常相似,两者的分形维数也很接近,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来说明枝晶生长规律是有效的,模型中的模拟参数分别与电沉积参数存在着内在的对应联系;模拟生成的粒子沉积层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电极 电沉积 枝晶 扩散限制凝聚模型
下载PDF
外场导致的分形体的结构及偶分布函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洪 谭志杰 +1 位作者 张卫 邹宪武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用计算机模拟 ,研究了电场下的团簇 -团簇凝聚 (CCA )和扩散限制凝聚 (DL A)的结构转变 .结果显示 ,当电场由弱到强时 ,凝聚体从典型的无序向有序结构转变 ,即从 DL A和扩散 CCA分形体向沿电场方向的链状结构转变 .凝聚体的偶分布函数显... 用计算机模拟 ,研究了电场下的团簇 -团簇凝聚 (CCA )和扩散限制凝聚 (DL A)的结构转变 .结果显示 ,当电场由弱到强时 ,凝聚体从典型的无序向有序结构转变 ,即从 DL A和扩散 CCA分形体向沿电场方向的链状结构转变 .凝聚体的偶分布函数显示 ,随着外场的增强 ,体系逐渐从局域有序向长程有序过渡 .这些结果有利于加深人们对电场下 CCA和 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团簇凝聚 结构 偶分布函数 DLA 电场
下载PDF
富钴结壳结构成因初探——来自DLA模拟的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向文 闫仕娟 +1 位作者 刘季花 杜德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1-937,884,共7页
为理解富钴结壳结构与成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扩散限制聚集模型,初步构建了富钴结壳胶体沉淀的动力学模型,并模拟了富钴结壳结构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扩散胶体粒子与沉淀胶体粒子碰撞后,当两者相互吸附的方位角没有选择性时形成... 为理解富钴结壳结构与成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扩散限制聚集模型,初步构建了富钴结壳胶体沉淀的动力学模型,并模拟了富钴结壳结构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扩散胶体粒子与沉淀胶体粒子碰撞后,当两者相互吸附的方位角没有选择性时形成树枝状结构;当胶粒浓度与碰撞反应概率大时,形成均一的致密结构,而当碰撞反应概率降低时,则形成柱状结构;胶粒吸附次序与垂向深度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树枝状结构形成内因在于胶粒间吸附结合的方式;水平纹层结构形成条件为海水中具较高的Fe、Mn胶体粒子的浓度,而致密或疏松的树枝状结构形成于较低的胶体粒子碰撞反应概率条件;对于构成富钴结壳主体框架的Fe和Mn来说,富钴结壳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扩散限制聚集 结构成因
下载PDF
温度对金属镍电沉积中枝晶分形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王桂峰 黄因慧 +3 位作者 田宗军 刘志东 陈劲松 高雪松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6-18,共3页
将分形几何与电化学原理相结合,通过改进的有限扩散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采用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编程,模拟温度对点电极电沉积结果的影响。以环形金属镍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设备研究... 将分形几何与电化学原理相结合,通过改进的有限扩散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采用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编程,模拟温度对点电极电沉积结果的影响。以环形金属镍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设备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金属镍二维电沉积生长的行为特性,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保持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温度对点电极电沉积的影响与采用DLA模型模拟所得的结果具有相似性,表明利用DLA模型模拟的结果对枝晶电沉积的试验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分形 枝晶 有限扩散凝聚模型
下载PDF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of Cantor Sets
16
作者 廖天河 高穹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316-2319,共4页
A new kind of multifractal is constructed by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of Cantor sets. The wavelet transform modulus maxima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ingularity spectrum under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 new kind of multifractal is constructed by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of Cantor sets. The wavelet transform modulus maxima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ingularity spectrum under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multifractal. In particular, an analysing procedure to determine the spectrum is suggested for practice. Nonanalyticities of singularity spectra or phase transitions are discovered, which are interpreted as some indications on the range of Boltzmann temperature q, on which the scaling relation of partition function ho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 PHASE-TRANSITIONS THERMODYNAMICFORMALISM OPTICAL IMPLEMENTATION STRANGE SETS MULTIFRACTALS DIMENSION FRACTALS
下载PDF
基于DLA的氯离子侵蚀与碳化耦合作用下桥梁性能演变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浩祥 李瑞峰 陈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791,共14页
氯离子侵蚀和碳化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各自的理论公式已比较完善,但考虑二者耦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较少,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的精度和水平.扩散限制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能够较完善地模... 氯离子侵蚀和碳化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各自的理论公式已比较完善,但考虑二者耦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较少,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的精度和水平.扩散限制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能够较完善地模拟气体的扩散凝聚,且具有随机性和分形特征,适合细致反映氯离子侵蚀、碳化及二者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过程.本文基于DLA原理,考虑到扩散深度、混凝土特性及暴露条件等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并考虑到混凝土特性及暴露条件等对碳化的影响,以及碳化与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建立DLA模型,可获得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二氧化碳与氯离子的浓度.针对桥梁耐久性分析需求,提出利用DLA模型预测考虑疲劳效应的混凝土和钢筋性能退化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细致地模拟桥梁耐久性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限制凝聚 氯离子侵蚀 碳化 混凝土桥梁 耐久性 锈蚀
原文传递
三角点阵基底上基于幂次相互作用的二维磁性团簇磁结构研究
18
作者 吴一琦 许晓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基础上引入粒子的自旋自由度(包括自旋向上和向下),将自旋耦合系数扩展为随粒子间距离幂次变化的非常数项J/rα,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在二维三角点阵基底上不同幂指数α以及耦合强度系数J值磁性粒子的分形生长规... 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基础上引入粒子的自旋自由度(包括自旋向上和向下),将自旋耦合系数扩展为随粒子间距离幂次变化的非常数项J/rα,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在二维三角点阵基底上不同幂指数α以及耦合强度系数J值磁性粒子的分形生长规律,给出了此类磁性分形团簇的自旋分布、磁化强度等随模型参数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次相互作用 扩散限制凝聚模型 自旋
下载PDF
Synthesis of graphene quantum dots for their supramolecular polymorphic architectures
19
作者 Weifeng Chen Guo Lv +4 位作者 Qiyun Zhou Jialu Shen Jie Cao Xiang Liu Zhongxu Da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228-1231,共4页
How to regulate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in the assembly of 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be overcome.Herein,the GQDs of 1-3 layers with high quality are synthesized from the new precur... How to regulate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in the assembly of 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be overcome.Herein,the GQDs of 1-3 layers with high quality are synthesized from the new precursor m-trihydroxybenzene in a green method.More importantly,a strategy for designing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of GQDs is demonstrated,and the novel supramolecular morphologies of GQD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Moreover,the supramolecular morphologies of GQDs can be well controlled by regulating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branch-lik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has been explained by the the 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model.This work not only develops a new precoursor to synthesize GQDs,but also opens up an effective route toform the polymorphic supermolecules,thus greatly facilitat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quantum dots SUPERMOLECULE m-trihydroxybenzene synthesis the 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
原文传递
HgO-HI-H_2O体系HgI_2晶体分形结构的生长模拟
20
作者 李俊英 许岗 +2 位作者 张延京 杨丛笑 郭炎飞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探究HgO-HI-H_2O体系中HgI_2晶体的分形结构/枝晶的生长条件及其生长机理,通过控制Hg^(2+)∶I-摩尔比为1∶7~1∶2间配制溶液,在氧化铟锡玻璃(ITO)上等温溶剂挥发生长了HgI_2晶体.采用津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枝晶溶液体系中存在... 为探究HgO-HI-H_2O体系中HgI_2晶体的分形结构/枝晶的生长条件及其生长机理,通过控制Hg^(2+)∶I-摩尔比为1∶7~1∶2间配制溶液,在氧化铟锡玻璃(ITO)上等温溶剂挥发生长了HgI_2晶体.采用津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枝晶溶液体系中存在的生长单元;利用LEICA-DM2500P偏光显微镜观察晶体形貌变化,确定分型结构的生长工艺条件;采用二维扩散限制凝聚理论(DLA)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际枝晶的分型维数,分析枝晶的生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gO-HI-H_2O体系中晶体生长单元为HgI_2分子;在[Hg^(2+)]∶[I^-]≤1∶6时,生长形貌为枝晶;在1∶6~1∶3间,晶体形貌为树枝晶与四方晶共存;离子比为标准计量时,生长形貌为四方晶.模拟[Hg^(2+)]∶[I-]=1∶7时的树枝晶形貌与实际晶体形貌非常符合,分形维数分别为1.48和1.45,表明远离平衡条件下,树枝晶是由分子布朗运动形成,其形貌受到分子扩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汞 枝晶 分形维数 扩散限制凝聚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