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1
作者 林江涛 张永明 +7 位作者 王长征 周新 黄茂 刘春涛 吴昌归 万欢英 于文成 戴元荣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6-557,共12页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环基本结构的一类药物,代表性药物为红霉素,自1952年发现并应用到临床以来,在抗感染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抗菌外作用。其抗菌外作用包括了对细菌的作用、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对机体...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环基本结构的一类药物,代表性药物为红霉素,自1952年发现并应用到临床以来,在抗感染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抗菌外作用。其抗菌外作用包括了对细菌的作用、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其他作用以及其他不明机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临床应用 外作用 抗菌 专家 抗感染领域 环内酯环 免疫细胞
原文传递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惠萍 范峰 +4 位作者 李霞 余慧 赵兰 易祥华 何国钧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1年7月至200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DPB患者72例。主要检查包括:X线胸片、胸部CT、副鼻窦CT、肺组织活检、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冷凝集试验、人类白细胞抗原H...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1年7月至200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DPB患者72例。主要检查包括:X线胸片、胸部CT、副鼻窦CT、肺组织活检、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冷凝集试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W54、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等。主要给予大环类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针对感染致病菌的抗生素、氧疗、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按诊断标准,确诊51例,一般诊断6例,可疑诊断15例。(2)所有病例均有咳嗽;98.6%患者有咳痰;气促者占91.7%;超过55.6%患者肺部听诊有干啰音;而有湿啰音者占94.4%;伴有肺气肿者占41.7%。(3)有副鼻窦炎者占77.8%;23.6%病例有吸烟史。(4)继发支气管扩张者45.8%、伴有肺心病者9.7%;4例(5.5%)同时合并支气管哮喘;伴发高血压者5.6%,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者2.8%,伴发胸腺增生者1例。(5)经过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80%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和肺部干啰音均在3 d内得以明显减轻;超过90%的病例治疗后10~40 d影像学明显改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提高。72例患者13例(18.1%)完全治愈,但停药后复发2例(15.38%),再次治疗后1例治愈,另1例好转;其余57例不同程度好转,好转者中2例在随访中死亡,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1例死于心肌梗死。(6)合并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29/70,41.4%);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8/70,11.4%),第三位是肺炎克雷白杆菌(4/70,5.7%)。(7)肺活检率9.7%;冷凝集试验阳性率14.3%(10/70);12例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W54,仅3例阳性(25.0%)。(8)51.4%的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38.9%的患者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其余依次为肺结核20.8%,特发性肺纤维化12.5%,支气管炎9.7%,结节病和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胸部C检查 肺组织活检
原文传递
以阿奇霉素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附51例报道)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惠萍 张苑 +6 位作者 周瑛 范峰 李霞 余慧 赵兰 易祥华 何国钧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4-859,F0002,共7页
目的分析应用以阿奇霉素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5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1年7月1日—2007年4月31日期间确诊为DPB的患者51例,并随访至2008年1月28日。采取以阿奇霉素为主的大环内酯类抗... 目的分析应用以阿奇霉素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5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1年7月1日—2007年4月31日期间确诊为DPB的患者51例,并随访至2008年1月28日。采取以阿奇霉素为主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其他措施的综合治疗,包括阿奇霉素、糖皮质激素、针对感染致病菌的抗生素、氧疗及对症、支持疗法等。观察本组病例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痰菌检查等。结果51例患者中,男30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43∶1。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为(51.8±15.6)岁。从起病到确诊的时间为10 d~40年,中位确诊时间为1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厚生省制定的DPB临床确诊标准,其中5例经肺活组织检查证实。96.1%(49/51)有副鼻窦炎,51.0%(26/51)继发支气管扩张,9.8%(5/51)伴肺源性心脏病,7.8%(4/51)合并支气管哮喘(7.8%),9.8%(5/51)伴发高血压,2.0%(1/51)伴类风湿关节炎,2.0%(1/51)伴胸腺增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4阳性率为25.0%(3/12),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为17.6%(9/51)。本组DPB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最高(17/51,33.3%),但阴转率仅为17.6%;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5/51,9.8%),第3位是肺炎克雷伯菌(3/51,5.9%)。14例患者痊愈;34例好转;1例患者因依从性不佳,不规则短期用药而未愈;2例患者初期治疗后好转,1例出院后1年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1例出院后3个月死于心肌梗死。5年生存率达95.6%。结论DPB在中国并不少见,以阿奇霉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HRCT诊断 被引量:16
4
作者 尤正千 朱晓华 +6 位作者 马骏 江森 彭刚 虞栋 孙春轶 揭冰 尤小芳 《上海医学影像》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CT表现的认识,探讨CT对DP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DPB51例,其中病理活检确诊3例,临床诊断48例。结果1.胸部CT征象:①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无融...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CT表现的认识,探讨CT对DP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DPB51例,其中病理活检确诊3例,临床诊断48例。结果1.胸部CT征象:①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无融合趋势,占88.24%;②小(细)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小气道支气管"双轨征"和环状透光影,部分病例可见支气管壁增厚,占66.67%;③炎性斑片影,多为小斑片影,占52.94%。2.副鼻窦CT检查时多有慢性副鼻窦炎表现,本组病例占73.33%。结论CT是DPB诊断中必要手段,高分辨率CT(HRCT)是最佳显示方法,副鼻窦CT检查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高分辨率CT 副鼻窦炎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峥 韦炳能 +3 位作者 黄庆宁 周宽辉 钟庆英 钟佩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及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17例中16例(94.1%)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5.9%...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及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17例中16例(94.1%)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5.9%)呈局限性分布。主要CT表现:①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17例(100%);②小支气管扩张16例(94.1%),伴有小支气管壁增厚15例(88.2%),合并有黏液栓3例(17.6%);③炎性斑片状实变影8例(47.0%);④肺间质纤维化3例(17.6%);⑤小空洞2例(11.8%)。有副鼻窦炎病史15例(88.2%),最常累及上颌窦。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MSCT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小支气管扩张及炎性斑片影,结合副鼻窦炎病史有助于鉴别诊断,最终确诊需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肺部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中国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冷凝集试验的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岚 蔡柏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冷凝集试验(CHA)在中国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方法1996年12月~2008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DPB的患者18例和国内自1996年首例DPB报道以来以病例报告形式报道的病例60例,对其进行临床、CHA试... 目的探讨冷凝集试验(CHA)在中国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方法1996年12月~2008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DPB的患者18例和国内自1996年首例DPB报道以来以病例报告形式报道的病例60例,对其进行临床、CHA试验综合分析。结果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DPB的18例患者仅有1例CHA阳性。国内60例DPB病例,48例患者描述了CHA结果,总阳性率54.1%。CHA阳性率与治疗药物的应用、人群等有一定相关性。结论CHA试验在中国DPB患者中的低阳性率,提示这一指标可能不适合于中国DPB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冷凝集试验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申珅 王成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7-722,共6页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类累及鼻及鼻窦的、包括多种临床类型的感染性及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人群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CRS的治疗多为局部鼻喷激素、口服激素、手术治疗等-[1]。但因CRS病理类型不...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类累及鼻及鼻窦的、包括多种临床类型的感染性及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人群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CRS的治疗多为局部鼻喷激素、口服激素、手术治疗等-[1]。但因CRS病理类型不同,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方法均不能使所有CRS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环的一类抗生素,通常是14、15或16元环的亲酯类抗生素,口服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慢性鼻-鼻窦炎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肺囊性纤维化
原文传递
北京协和医院35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娄丽丽 巩海红 +1 位作者 张明强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DPB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35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DPB诊断符合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2次修订的DP... 目的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DPB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35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DPB诊断符合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2次修订的DPB临床诊断标准或组织病理学标准。结果 35例DPB患者中,男性20例(57.1%)、女性15例(42.9%),男女比例为1.33∶1;平均年龄(42.2±15.6)岁,主要分布在40~49岁;平均病史(8.4±8.5)年。35例(100%)均出现慢性咳嗽,31例(88.6%)有较多脓痰,24例(68.6%)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28例(80.0%)肺部可闻及吸气末爆裂音,26例(74.3%)有鼻窦炎病史,15例检测血凝集素实验者均为阴性,22例(73.3%)痰培养中可见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G-细菌,26例(83.9%)血气分析出现低氧血症,患者的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50%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的均值分别为60.5%、53.8%、25.9%、31.2%,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小叶中心性微结节和支气管扩张,29例(82.9%)曾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结论国内的DPB与日本有不一样的特征:血凝集素实验多为阴性,且痰病原体构成谱不一致。DPB常被误诊,对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合并鼻窦炎的患者,应高度警惕D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临床特征 肺功能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慢性鼻窦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翟惠芬 贺正一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60-363,37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中的发病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1例DPB患者,根据鼻窦CT扫描结果及鼻部症状病史明确慢性鼻窦炎在DPB中的发病率,根据慢性鼻窦炎诊断于DPB的前后分为鼻窦炎前组和鼻窦炎后组,比较两...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中的发病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1例DPB患者,根据鼻窦CT扫描结果及鼻部症状病史明确慢性鼻窦炎在DPB中的发病率,根据慢性鼻窦炎诊断于DPB的前后分为鼻窦炎前组和鼻窦炎后组,比较两组在呼吸困难评分、PaO2、肺通气功能、胸部CT评分、痰培养、慢性鼻窦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及鼻窦CT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①21例DPB患者中有18例(85.7%)合并或既往有慢性鼻窦炎,受累部位依次为上颌窦(85.7%)、筛窦(47.6%)、额窦(23.8%)及蝶窦(14.3%),双侧多见。②鼻窦炎前组(8例)和鼻窦炎后组(10例)在VC%pred、FEV1%pred、慢性鼻窦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及鼻窦CT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呼吸困难评分、PaO2、FEV1/FVC及胸部CT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鼻窦炎前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鼻窦炎后组。结论DPB患者中有85.7%合并或既往有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发病时间越长,肺功能损害越重,且更易发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或定植,推测DPB病情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鼻窦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5年应用总结--面向常见病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Arata Azuma 安云霞(翻译) +1 位作者 张放(审校) 康健(审校)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3-905,共3页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红霉素
原文传递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3例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威 黄建安 +1 位作者 雷伟 朱晓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5期613-614,共2页
回顾分析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常有慢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时呼吸困难,影像学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小叶中心型结节阴影,常合并有慢性鼻窦炎。应用小剂量长程红霉素和短程糖皮质激素,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红霉素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 被引量:9
12
作者 尤小芳 史景云 +1 位作者 邵江 孙兮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3-625,共3页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8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结果77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5例为两肺野内散在斑片状分布,1例局限于两肺下叶。83例均见小叶中心小结节...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8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结果77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5例为两肺野内散在斑片状分布,1例局限于两肺下叶。83例均见小叶中心小结节,部分伴有树芽征;54例细支气管扩张,伴有管壁不规则增厚,9例扩张的细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塞;38例见周围性空气潴留;36例见斑片状影,2例合并右肺中叶不张;肺间质纤维化7例,肺动脉高压7例,合并胸腺瘤和肺癌各1例。结论CT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Kartagener’s综合征伴泛细支气管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莹莹 关玉宝 +1 位作者 冼慧仪 陈国勤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Kartagener’s综合征(KS)合并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8例Kartagener’s综合征合并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特点。结果Kart-agener’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它的特点是支气管扩张症、副鼻... 目的探讨Kartagener’s综合征(KS)合并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8例Kartagener’s综合征合并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特点。结果Kart-agener’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它的特点是支气管扩张症、副鼻窦炎以及内脏转位。以呼吸道为首发症状,常合并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病理形态特点为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慢性炎细胞浸润。其中2例透射电镜检查1例为纤毛的内侧臂缺失,1例纤毛畸形,融合成团。结论Kartagener’s综合征合并泛细支气管炎值得引起临床注意,影像及肺活检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tagener’s综合征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病理学
原文传递
黏蛋白MUC5AC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丽君 王荣丽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4期315-318,共4页
黏蛋白是由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膜下层的黏液细胞分泌的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糖蛋白。MUC5AC作为气道黏液中最为重要的黏蛋白,起保护和润滑上皮作用,可防御外来具有生物活性的刺激物质,阻止细菌在气道植入和生长,参与上皮生长、更新... 黏蛋白是由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膜下层的黏液细胞分泌的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糖蛋白。MUC5AC作为气道黏液中最为重要的黏蛋白,起保护和润滑上皮作用,可防御外来具有生物活性的刺激物质,阻止细菌在气道植入和生长,参与上皮生长、更新和分化,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等。众多研究表明,MUC5AC与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哮喘、COPD、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MUC5AC将有望成为新药作用的靶点,在肺部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MUC5AC的种类、结构、信号传导通路与肺部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5AC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癌 肺囊性纤 维化
原文传递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排螺旋CT表现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树恺 白君 向子云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排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CT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5例均见广泛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无融合;2例见"树芽征";3例细支气管壁增厚、呈柱状或环形扩张;3例可见小叶中...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排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CT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5例均见广泛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无融合;2例见"树芽征";3例细支气管壁增厚、呈柱状或环形扩张;3例可见小叶中心性肺气肿;5例均可见鼻窦炎。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以HRCT检查对该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胸部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in China:analysis of 45 cases 被引量:5
16
作者 DING Ke LIU Miao-bing WU Jin-ling MA Hui-qing FANG Xiang-yang MIAO Guo-bin ZHANG L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2046-2048,共3页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DPB) is a relatively recently recognized, idiopathic progressive disease, originally described-in Japan in 1969. It has distinctiv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pul...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DPB) is a relatively recently recognized, idiopathic progressive disease, originally described-in Japan in 1969. It has distinctiv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 the respiratory bronchioles of the lung and paranasal sinuses. It has been reported more extensively among Japanese than other ethnic populations. The first case of DPB in China was reported in 1996. Since th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ases have been described, which suggest that this disease may not be rar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MACROLIDES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悦熙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目的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3例中12例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呈局限性分布。其多层螺旋CT表现:(1)弥漫性细粟粒... 目的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3例中12例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呈局限性分布。其多层螺旋CT表现:(1)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无融合趋势13例;(2)小气道的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有黏液栓3例;(3)小斑片状实变影8例、小空洞影2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4)有副鼻窦炎病史11例,最常累及上颌窦;(5)DPB治疗前后CT变化,经治疗1~3个月后复查,病变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 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DPB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肺部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秦超 吴琦 《医学综述》 2010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小气道疾病,临床多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和慢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确诊需掌握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特点;典型病例可以根据呼气相高分辨率CT扫描、CT表现...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小气道疾病,临床多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和慢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确诊需掌握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特点;典型病例可以根据呼气相高分辨率CT扫描、CT表现的Akira分型结合日本1998年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红霉素小剂量、长期给药疗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肝功能差,不能持续服用红霉素的患者,小柴胡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临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郝珍 冯长顺 《中国病案》 2016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重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某院门诊诊治的23例影像学达到3期以上改变的DPB患者做了详细临床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23例患者均有多次就诊经历,平均病程13个月(...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重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某院门诊诊治的23例影像学达到3期以上改变的DPB患者做了详细临床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23例患者均有多次就诊经历,平均病程13个月(1年-2年),均曾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修正诊断后,给予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2个月时,78.26%患者达到显著效果,21.74%患者有效。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且并非少见病,是门诊最容易误诊的肺部疾病之一,对DPB的认识与重视均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有效药物,尽早给予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分析
原文传递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农光民 杨昌融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4期2715-2719,2726,共6页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疾病,主要影响东亚人群,其特征为呼吸道细支气管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展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有反复顽固性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患者多合并慢性鼻窦炎...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疾病,主要影响东亚人群,其特征为呼吸道细支气管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展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有反复顽固性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患者多合并慢性鼻窦炎。典型CT表现为弥漫性小叶中心结节影伴"树芽征"。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成为治疗DBP的基础药物。尽早诊断,长期应用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甚至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诊断 大环内酯类药物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