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苜蓿草地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慧成 郝明德 +1 位作者 杨晓 张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146,共6页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实地测定0-400cm土壤含水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苜蓿地、轮作苜蓿地的4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6%和11.4%,均低于土壤稳定湿度,其干燥...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实地测定0-400cm土壤含水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苜蓿地、轮作苜蓿地的4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6%和11.4%,均低于土壤稳定湿度,其干燥化指数为24.6%和37.2%,分别属强烈干燥化和严重干燥化,而小麦连作的干燥化指数为86.4%,属轻度干燥化。连作苜蓿地土壤干层最厚,400cm处仍十分干燥,而轮作苜蓿地和连作小麦地到240cm以下时,土壤水分开始有所恢复。连作苜蓿地和轮作苜蓿地通过降雨可恢复部分土壤水分,可恢复的土壤深度为40cm和60cm,而连作小麦地可达100cm。不同施肥措施下连作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程度都很严重,施肥措施不是造成土壤干燥化的主要原因。轮作系统中不同轮作年限苜蓿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均没有形成深厚的土壤干层。与连作苜蓿相比,轮作苜蓿不会大量消耗土壤深层水分而形成深厚的土壤干层,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不同种植方式 苜蓿草地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齿瓣石斛生物碱与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菊润 孙永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340-11341,1149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高产高效的齿瓣石斛种植模式,从而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目的。[方法]测定药用植物齿瓣石斛在4种栽培模式下的生物碱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①仿野生栽培种植模式下总生物碱含量和石斛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集约化种植;②同一种植... [目的]探讨一种高产高效的齿瓣石斛种植模式,从而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目的。[方法]测定药用植物齿瓣石斛在4种栽培模式下的生物碱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①仿野生栽培种植模式下总生物碱含量和石斛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集约化种植;②同一种植模式下2年生植株总生物碱含量和石斛多糖含量高于1年生。[结论]自然林仿野生栽培法下的齿瓣石斛植株有着较高的生物碱与多糖含量,具有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优点,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不同种植模式 生物碱 多糖
下载PDF
甘蔗机械化种植对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谭秦亮 周全光 +4 位作者 朱鹏锦 庞新华 欧克纬 李穆 程琴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探索甘蔗品种桂柳05-136、桂热2号、桂糖46号在甘蔗机械化种植时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表现,以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以上品种进行大田品比试验,为筛选适合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品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研究表明参试品种中综合... 为了探索甘蔗品种桂柳05-136、桂热2号、桂糖46号在甘蔗机械化种植时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表现,以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以上品种进行大田品比试验,为筛选适合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品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研究表明参试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为桂热2号,可作为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参考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械化种植 种植方式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红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程伟威 王婷 +3 位作者 范茂攀 李永梅 王自林 肖靖秀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33-38,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单作玉米、马铃薯//玉米间作,采集玉米在3个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的根系和土壤,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总糖和土壤团聚体状况,分析根系特征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单作玉米、马铃薯//玉米间作,采集玉米在3个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的根系和土壤,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总糖和土壤团聚体状况,分析根系特征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显著高于单作玉米(P<0.05)。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增加,间作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P<0.05)。抽雄期,间作玉米比单作>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显著提高8.17%(P<0.05);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提高12.24%(P<0.05),分形维数(D)显著降低1.09%;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降低26.08%。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总有机酸含量与R0.25、GMD、D、PAD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玉米间作对改变玉米根系特征及根系分泌物中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同种植模式 坡耕地红壤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江西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研究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青 何小群 +5 位作者 曾慧婷 袁源见 杨海燕 黄斌 虞金宝 何国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建立江西省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方法:对45批江西省内不同种植模式铁皮石斛鲜品的外观、口感、中部节间数、节间长、中部直径等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以外观、口感、中部节间长、节间数、... 目的:建立江西省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方法:对45批江西省内不同种植模式铁皮石斛鲜品的外观、口感、中部节间数、节间长、中部直径等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以外观、口感、中部节间长、节间数、中部直径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结论:该等级划分标准的建立合理、可行,为铁皮石斛鲜品“优形优质”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鲜品等级划分标准 不同种植模式
下载PDF
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花生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臧秀旺 汤丰收 +4 位作者 张俊 刘娟 张忠信 徐静 苗利娟 《花生学报》 2014年第4期13-18,共6页
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花生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使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出仁率、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明显降低,籽仁脂肪和油酸含量有所... 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花生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使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出仁率、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明显降低,籽仁脂肪和油酸含量有所降低,蛋白和亚油酸含量有所提高。湿涝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结荚期胁迫危害大于成熟期,平作种植危害大于起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不同种植方式 生育后期 湿涝胁迫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海南不同种植方式对陆地棉多个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宿俊吉 雷亚柯 +2 位作者 邓福军 宁新柱 林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探讨种植方式在海南对陆地棉部分植株性状的影响。以2个不同基因型陆地棉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垄作覆膜和平作覆膜两种种植方式对陆地棉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成铃率、单铃重、果枝始节位及小区产量的影响。垄作覆膜... 为了探讨种植方式在海南对陆地棉部分植株性状的影响。以2个不同基因型陆地棉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垄作覆膜和平作覆膜两种种植方式对陆地棉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成铃率、单铃重、果枝始节位及小区产量的影响。垄作覆膜方式下陆地棉品系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和产量极显著高于平作覆膜,果枝始节位和单铃重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花铃期阶段,垄作覆膜下的结铃数目均明显大于平作覆膜,而其成铃率在降温前低于平作覆膜,升温后渐渐接近或高于平作覆膜水平。大力推广垄作覆膜种植方式是提高海南陆地棉育种工作成效的一项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不同种植方式 陆地棉 株型 产量结构
下载PDF
棉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环境生物学效应
8
作者 张教海 吴勇刚 +2 位作者 王孝刚 别墅 夏松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31-33,共3页
通过对油菜-棉花、小麦-棉花和马铃薯-棉花3种种植模式下的直播棉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效益的分析,明确了播期早晚对直播棉产量影响较大,随播期推迟,子棉日均减产18.75 kg/hm^2,棉田收益马铃薯-棉花模式最高,小麦-棉花模... 通过对油菜-棉花、小麦-棉花和马铃薯-棉花3种种植模式下的直播棉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效益的分析,明确了播期早晚对直播棉产量影响较大,随播期推迟,子棉日均减产18.75 kg/hm^2,棉田收益马铃薯-棉花模式最高,小麦-棉花模式最低。与小麦前茬相比,油菜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环境效果好,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高,容重低。土壤真菌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油菜-棉花、小麦-棉花和马铃薯-棉花3种模式OTU数分别为976、803、715个;3种模式共有OTU数为20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模式 环境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长琴 刘瑞显 +1 位作者 郭文琦 徐立华 《江西棉花》 2011年第A01期51-55,共5页
以大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 以大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麦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麦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不同种植方式 产量 效益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益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博文 查瑞波 +2 位作者 毛兰花 吴洁玲 刘家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42,共8页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草措施实施中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水土保持效益的演变规律,设置条带型(D1)、随机型(D2)、斑块型(D3)3种不同植草格局坡面,并以侵蚀退化裸地坡面(CK)作为对照开展试验,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整个植被生长过...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草措施实施中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水土保持效益的演变规律,设置条带型(D1)、随机型(D2)、斑块型(D3)3种不同植草格局坡面,并以侵蚀退化裸地坡面(CK)作为对照开展试验,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整个植被生长过程中的坡面土壤侵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的生长可显著提升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推进,坡面的产流产沙量明显下降,减流效益达20.74%~79.03%,减沙效益达97.42%~99.40%,但在不同降雨类型下,随着植被生长,坡面减流减沙效益表现出的递增变化规律具有差异。(2)植被生长能逐渐削弱降雨因素对坡面产沙的影响,使得坡面减沙率在不同雨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最终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不同雨型间坡面减流率的差异在植被生长各时期皆较大。减流率、减沙率与植被生长时间二者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491和0.792。植被生长指标(分蘖数、盖度、株高)与坡面产流产沙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从整个植被生长过程来看,3种植草格局的水土保持效益大小表现为D1>D3>D2,在植被生长的前期以及前中期,高植株密度的分布格局强于低植株密度分布格局,后期各格局差异较小。研究结果为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严重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长阶段 天然降雨 不同植草格局 红壤侵蚀退化地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麦后复播棉花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刘昌文 逄子剑 +3 位作者 龚举武 朱明慧 台外库力·乌斯曼 布麦热姆·热则克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2-57,63,共7页
为缓解喀什粮棉争地矛盾,探索麦后复播棉花种植模式,开辟粮棉双丰新途径。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保留果枝台数二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花铃数、单铃质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密度A_(2)平均产量较常规密度A_(1)平均产... 为缓解喀什粮棉争地矛盾,探索麦后复播棉花种植模式,开辟粮棉双丰新途径。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保留果枝台数二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花铃数、单铃质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密度A_(2)平均产量较常规密度A_(1)平均产量增加15.58%;常规密度A_(1)模式,保留不同果枝台数,产量差异不显著,高密度A_(2)模式,保留7台果枝,产量最高达2207.55 kg·hm^(-2);2种不同种植密度单铃质量均随着保留果枝台数增加而增加;高密度A_(2)(32.8965万株·hm^(-2))5行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光和效率增加产量;麦后复播棉棉纤维成熟度不够。在喀什麦后复播棉花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较高的有效积温生态区、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选择麦棉两早品种、抢时播种、保留7台果枝,是提高麦后复播棉花的产量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 复播棉花 产量
下载PDF
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兴录 樊吴静 +4 位作者 韦承坤 黄严 杨鑫 蒋冬兰 韦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0期130-135,共6页
为了探讨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和小行距大株距种植3种机械化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等行距和小行距大... 为了探讨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和小行距大株距种植3种机械化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等行距和小行距大株距相比,木薯采用机械宽窄行种植,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供应能力;同时木薯出苗率也增加,还可促进木薯生长及块根形成,提高木薯产量。与相同密度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宽窄行种植土壤容重降低了2.5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2.87%,产量增加了8.07%。由此可见,宽窄行种植对于木薯机械化生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下载PDF
麦棉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智华 彭春娥 彭新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5-58,62,共5页
以小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 以小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麦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麦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不同种植方式 产量 效益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