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斜生栅藻的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胡芹芹 熊丽 +1 位作者 田裴秀子 李文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DBP对斜生栅藻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暴露组DBP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藻细胞密度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BP对斜生栅藻的24、48、72、96h的EC50值分别为3.31、15.49、1.95、2.21mg·L-1.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DBP暴露浓度的增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低浓度(5~10mg·L-1)上升,高浓度(10~100mg·L-1)下降.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斜生栅藻SOD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在20mg·L-1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与对照比较,p<0.05);当DBP暴露浓度≥10mg·L-1时,MDA含量随DBP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与对照比较,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斜生栅藻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金红 徐畅 +4 位作者 张凤川 张津辉 侯奕 朱毅宏 吴祖泽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9,共5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斑点杂交的结果显示 ,被 DBP处理过的 HL-60细胞中某些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 m RNA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 ,这提示 DBP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诱导机制 增殖抑制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睾酮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玉邦 宋玲 +2 位作者 朱正平 陈建锋 王心如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睾酮合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0,250,500和1 000 mg/(kg.d)4组,每组8只,灌胃给予DBP。放免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H)、17β雌二醇(17βE2)、睾酮(T)。RT-PCR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胆...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睾酮合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0,250,500和1 000 mg/(kg.d)4组,每组8只,灌胃给予DBP。放免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H)、17β雌二醇(17βE2)、睾酮(T)。RT-PCR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和3β类固醇脱氢酶(3βHSD)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血清17βE2浓度在DBP250和1 000 mg/(kg.d)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匀浆T浓度500和1 000 mg/(kg.d)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450scc mRNA和3βHSDmRNA表达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明显。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NA(Y)表达水平与染毒剂量(对数,X)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450scc mRNA:r=0.78,Y=0.54-0.10X(P<0.01);3βHSD mRNA:r=0.79,Y=0.79-0.13X(P<0.01)。结论间质细胞是DBP的主要靶细胞之一。DBP导致T合成减少的可能机制包括T合成相关酶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和17βE2水平的上升干扰了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生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大鼠 睾丸 睾酮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短裸甲藻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别聪聪 李锋民 +1 位作者 李媛媛 王震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2-447,共6页
为揭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短裸甲藻(Gymnodinium breve)的抑制机制,采用荧光探针法和比色法研究了DBP对短裸甲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为揭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短裸甲藻(Gymnodinium breve)的抑制机制,采用荧光探针法和比色法研究了DBP对短裸甲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的影响,同时观察了电子传递链抑制剂对DBP诱导ROS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BP诱导了短裸甲藻ROS的积累.随浓度的增大,DBP促进了.OH、H2O2的积累,如3 mg.L-1的DBP处理组,培养至48 h时.OH出现一个极大峰值33U.mL-1,约为对照组的2.4倍;H2 O2含量培养至72 h出现最大值,约为250 nmol.(107 cells)-1,约为对照组的5倍;但是DBP对O.2-产生速率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出规律性.电子传递链选择性抑制实验表明DBP可能影响了藻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膜2个位点上电子传递,使.OH、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受到了不同的影响,最终诱导了短裸甲藻总ROS的积累.可见,DBP导致ROS的过量积累是其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主要机制.本研究结果对揭示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短裸甲藻 抑制机制 活性氧
原文传递
硅藻土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琳 罗启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以硅藻土作载体的播种式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物降解特性。方法将改性硅藻土作为载体,制成吸附DBP降解优势菌的固定化微生物,然后在不同DBP初浓度、振荡速度、pH值、温度及重金属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对DBP进... 目的研究以硅藻土作载体的播种式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物降解特性。方法将改性硅藻土作为载体,制成吸附DBP降解优势菌的固定化微生物,然后在不同DBP初浓度、振荡速度、pH值、温度及重金属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对DBP进行降解试验,并进行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在DBP初浓度为100~500mgL范围内,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DBP的降解均保持较高的活性,24h降解率可达80%以上;游离与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在振荡条件下的降解活性高于静置时的降解活性;在pH值为6.0~9.0范围内,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均高于游离态微生物,24h的降解率可达82%以上;在20~40℃的温度范围内,固定化微生物24h降解率达84.5%;若试验水样中加入金属化合物,对游离和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DBP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达。结论硅藻土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可有效降解DBP;吸附固定化微生物较游离态微生物对DBP负荷、温度、pH值具有更宽的适应能力;重金属化合物对其降解能力均有抑制作用;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DBP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吸附 固定化微生物 邻苹二甲酸二丁酯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建龙 钱易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6-28,共3页
从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平板划线纯化,分离出了5株能有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菌株。利用摇瓶实验,对各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菌株的生长特性和降解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邻苯二甲... 从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平板划线纯化,分离出了5株能有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菌株。利用摇瓶实验,对各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菌株的生长特性和降解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物降解过程可用Moned方程描述,其动力学参数μm和K3分别为0.4h-1和2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生物降解 焦化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金霞 席贻龙 +2 位作者 刘晓波 陈艳 何忠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35-1339,共5页
应用急性毒性实验和生命表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淡水枝角类多刺裸腹溞的急性毒性和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对多刺裸腹溞48hLC50为9.68mg.L-1;0.05~5000μg.L-1的DBP对多刺裸腹溞... 应用急性毒性实验和生命表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淡水枝角类多刺裸腹溞的急性毒性和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对多刺裸腹溞48hLC50为9.68mg.L-1;0.05~5000μg.L-1的DBP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总生殖率和净生殖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000μg.L-1的DBP显著缩短了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提高了种群内禀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多刺裸腹溞 急性毒性 生命表统计学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纪红蕊 杜霞 +1 位作者 宋永彬 刘欣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针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肝脏与生殖毒性作用.检测了血浆和肝脏中的关键酶、精子活动力与畸形率,观察了肝脏和睾丸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DBP可以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 针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肝脏与生殖毒性作用.检测了血浆和肝脏中的关键酶、精子活动力与畸形率,观察了肝脏和睾丸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DBP可以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和丙二醛(MDA),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表明DBP会诱发小鼠肝脏发生脂质过氧化过程,引起早期的肝脏损伤.DBP能够穿透血-睾屏障,干扰精子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因此,DBP是一种对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潜在诱变危害的遗传毒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肝脏毒性 生殖毒性 脂质过氧化损伤 血-睾屏障 精子活力 精子畸形率 病理改变
下载PDF
杭州市PM_(2.5)中PAEs污染现状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金媛 徐圣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0-60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2013年杭州市下沙与朝晖夏秋冬三季的大气细颗粒物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基酯(DO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BBP)4种PAEs的污染状况及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大气PM...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2013年杭州市下沙与朝晖夏秋冬三季的大气细颗粒物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基酯(DO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BBP)4种PAEs的污染状况及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大气PM2.5中PAEs污染以DBP和DEHP为主,工业区PA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生活区,且冬季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夏秋两季.根据两地的污染情况分析,下沙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中PAEs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源和喷漆涂料,朝晖居民区大气PM2.5中PAEs污染主要来源于塑料垃圾及喷漆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PAEs)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 PM2.5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祖翔 蒋俊 +3 位作者 杨霁 李平 赵云霞 孙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1-555,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苄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样用... 建立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苄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样用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乙腈(体积比为50∶45∶5)提取并冷冻离心去除脂肪,收集溶剂层并挥干,加入0.5g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并用2mL乙腈溶液混匀,冷冻离心后过膜备用。优化分离与检测的最佳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ESI+)模式和多离子反应监控(MRM)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中DBP、BBP、DEHP、DNOP在0.1~3.0mg/L之间,DINP和DIDP在1.0~30.0mg/L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5;检测限分别为:DBP 0.02mg/L,BBP、DEHP和DNOP 0.005mg/L,DINP和DIDP 0.10mg/L。在添加水平为0.2、0.5、1.0mg/kg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范围符合食品检测要求。该方法简便、灵敏、精确,适用于检测食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祺风 宋文生 +1 位作者 朱长春 唐亚夫 《中国胶粘剂》 CAS 2007年第10期47-49,共3页
介绍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合成工艺和催化剂的选择,主要对不同催化剂合成DBP方法进行了评述。建议对现有的有实用价值的催化剂进行深入试验和筛选,并开发新型催化剂。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合成 催化剂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大黄鱼受精卵及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磊 蒋玫 王云龙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3,共8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noctyl phthalate,DOP)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有机化合物,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为了研究DBP和DOP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受精卵及初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noctyl phthalate,DOP)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有机化合物,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为了研究DBP和DOP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受精卵及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开展大黄鱼幼鱼在DBP和DOP中的暴露实验。结果显示,随着DBP和DOP浓度的升高,大黄鱼受精卵孵化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死亡率、畸形率则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DBP和DOP暴露对大黄鱼初孵仔鱼均产生一定的致死效应,DBP和DOP对大黄鱼仔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3 mg·L^-1 和6.57 mg·L^-1 。结果表明,DBP和DOP对大黄鱼鱼卵及初孵仔鱼均具有高毒毒性。DBP和DOP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需要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大黄鱼 受精卵及仔鱼 毒性效应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电子束辐射降解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宁 徐刚 +4 位作者 吴明红 焦正 施文彦 欧阳帅 田玲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9-213,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氧化体系(乙腈/水)、还原体系(甲醇/水、特丁醇/水)、纯水三种体系下的电子束辐射降解效应。用HPLC测定了四种溶液下DBP在电子束辐射前后的浓度,GC/MS对乙腈/水、甲醇/水、和纯水溶液的辐射降解... 本文主要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氧化体系(乙腈/水)、还原体系(甲醇/水、特丁醇/水)、纯水三种体系下的电子束辐射降解效应。用HPLC测定了四种溶液下DBP在电子束辐射前后的浓度,GC/MS对乙腈/水、甲醇/水、和纯水溶液的辐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BP辐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辐照剂量仅仅为0.5kGy时,DBP浓度为7.8mg/L时,除特丁醇/水溶液外,DBP降解率已经达到85%以上。三种溶液下的降解产物都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最后对DBP的电子束辐射降解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电子束辐射降解 反应动力学 降解产物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拟南芥幼苗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晓晓 张雯 +1 位作者 武阳 杨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02-406,共5页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植物的氧化损伤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DBP溶液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染毒(终浓度为0、0.5、2.5、5、10mg·L-1),检测DBP对幼苗茎、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植物的氧化损伤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DBP溶液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染毒(终浓度为0、0.5、2.5、5、10mg·L-1),检测DBP对幼苗茎、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1周后,随DBP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幼苗茎叶MDA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高浓度组(5、10mg·L-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SOD活性随DBP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染毒组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1).以上结果表明DBP可对拟南芥幼苗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拟南芥 生态毒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三种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宏英 陈秋丽 +1 位作者 张朝升 张可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126,130,共6页
采用C18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萃取条件和测定条件,讨论不同的流动相中乙腈比例、检测波长、流速条件对DMP、DEP、DBP的定性和定量的影响,... 采用C18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萃取条件和测定条件,讨论不同的流动相中乙腈比例、检测波长、流速条件对DMP、DEP、DBP的定性和定量的影响,并对影响固相萃取效率的洗脱剂体积进行了试验研究,且成功应用在广东省珠江广州河段河涌水的检测中。结果显示,利用1.5mL的甲醇洗脱时,DMP、DEP、DBP的萃取回收率在82%~96%之间;在乙腈比例为80%、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为228nm的条件下,色谱峰完全分离,峰面积与DMP、DEP、DBP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5),检出限(LOD)为0.05~0.38μg/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1.7%~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9%。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测定准确度与精密度,适合于水中DMP、DEP、DBP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固相萃取(SPE)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原文传递
辣椒DBP/DIBP胁迫及其修复剂优化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旭琴 高军 +1 位作者 陈伯清 骆丹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在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辣椒生长胁迫效应的基础上,选择凹土、蜂窝煤渣、腐植酸组成混合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模型,优化修复剂配方,进而探讨了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DBP/DIBP... 在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辣椒生长胁迫效应的基础上,选择凹土、蜂窝煤渣、腐植酸组成混合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模型,优化修复剂配方,进而探讨了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DBP/DIBP含量达到20 mg·kg-1以上时,对辣椒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显著抑制作用;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可用于分析预测DBP/DIBP的修复效果;修复剂最佳配方为15.91 g·kg-1凹土+16.40 g·kg-1蜂窝煤渣+1.67 g·kg-1腐植酸;施用修复剂后,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增大,根系活力增强,辣椒干重增加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辣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下载PDF
Brief maternal exposure of rats to the xenobiotics dibutyl phthalate or diethylstilbestrol alters adult-type Leydig cell development in male offspring 被引量:6
18
作者 Richard Ivell Kee Heng +1 位作者 Helen Nicholson Ravinder Anand-Ivell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1-268,I0009,共9页
Maternal exposure to estrogenic xenobiotics or phthalate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istortion of early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ferred to in humans as the 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 It is not known, how... Maternal exposure to estrogenic xenobiotics or phthalate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istortion of early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ferred to in humans as the 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 It is not known, however, whether such early gestational and/or lactational exposure can influence the later adult-type Leydig cell phenotype. In this stud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exposed to dibutyl phthalate (DBP; from gestational day (GD) 14.5 to postnatal day (PND) 6) or diethylstilbestrol (DES; from GD14o5 to GD16.5) during a short gestationalllactational window, and male offspring subsequently analysed for various postnatal testicular parameters. All offspring remained in good health throughout the study. Maternal xenobiotic treatment appeared to modify specific Leydig cell gene expression in male offspring,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dynamic phase of mid-puberty, with serum INSL3 concentrations showing that these compounds led to a faster attainment of peak values, and a modest acceleration of the pubertal trajectory. Part of this effect appeared to be due to a treatment-specific impact on Leydig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puberty for both xenobiotics.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maternal exposure to certain xenobiotics can als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ult-type Leydig cell population, possibly through an effect on the Leydig stem cell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hylstilbestrol (DES) INSL3 Leydig cells dibutyl phthalate dbp puberty TESTIS
下载PDF
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春晓 王平 +2 位作者 李海燕 王新春 袁玮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L)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性、SOD和CAT的活性;然而较高浓度的DBP(8 mg/L)却对藻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还会降低SOD、CAT的活性。这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华化感抑制剂的研发和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对全面了解水华暴发机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 铜绿微囊藻 叶绿素A 可溶性磷 SOD CAT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制备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先锋 吕晓龙 +1 位作者 马世虎 于忠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8,共4页
分别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膜材料和稀释剂,基于热致相分离原理,制备了不同组份PVDF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稀释剂含量、冷却条件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条件下PVDF/DBP二元共混物的结... 分别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膜材料和稀释剂,基于热致相分离原理,制备了不同组份PVDF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稀释剂含量、冷却条件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条件下PVDF/DBP二元共混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VDF/DBP高温溶液体系在降温过程中发生固/液相分离,主要形成球粒状结构;并且在慢速冷却条件下,球粒尺寸明显增大,球体更加规则,该研究为制备理想结构的多孔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热致相分离(TIPS) 多孔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