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氮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蔚 王浩春 +1 位作者 张雁芳 汪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评价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 (diazoxide ,Diaz)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3 6只 ,分为对照组 8只、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 10只、二氮嗪 10mg/kg组 9只和二氮嗪2 0mg... 目的 :评价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 (diazoxide ,Diaz)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3 6只 ,分为对照组 8只、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 10只、二氮嗪 10mg/kg组 9只和二氮嗪2 0mg/kg组 9只。用ISO 5mg/kg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2 4h后采血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活性及乳酸含量 ,同时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 :ISO引起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 ,ISO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清LDH、CK活性和乳酸含量明显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织形态学也发生明显改变 ,心肌细胞损伤严重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预先口服二氮嗪 10~ 2 0mg/kg可逆转血清LDH、CK和乳酸的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二氮嗪 10mg/kg不影响收缩压和心率。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异丙肾上腺素 二氮嗪 保护作用 治疗 降压药 抗心肌缺血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二氮嗪对长时程低温保存大鼠心脏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莹 郑鸣之 +4 位作者 郭炜 蒋建平 朱立 沈岳良 陈莹莹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线粒体ATP敏感性钾(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mito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DE)对离体长时程低温保存的大鼠心脏促凋亡蛋白 Fas 和 FasL 表达的影响。利用 Langendorff 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法... 本文旨在研究线粒体ATP敏感性钾(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mito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DE)对离体长时程低温保存的大鼠心脏促凋亡蛋白 Fas 和 FasL 表达的影响。利用 Langendorff 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法,观察心脏在4 oC 含或不含(对照组) DE 的Celsior 保存液保存8 h 后,复灌期心脏作功量(rate-pressure product, RPP)变化情况,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 和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Celsior 保存液中加入DE (30 μmol/L),复灌期RPP 的恢复率在多个复灌时间点上优于对照组;同时可降低长时程低温保存心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 Fas 和FasL 蛋白的表达。DE 的上述作用可被 mitoKATP 通道特异性阻断剂5- 羟基葵酸盐(5-hydroxydecanoate, 5-HD)所取消。以上结果提示,DE 可能通过激活 mitoKATP 通道来减少Fas 和FasL 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 / 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FAS/FASL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脏保存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蔚 王浩春 +1 位作者 张雁芳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 评价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缺氧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 (ISO)皮下注射诱发大鼠心肌缺氧损伤 ,观察二氮嗪对线粒体呼吸控制比 (RCR)、膜流动性、磷脂酶A2 和磷脂含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缺氧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 (ISO)皮下注射诱发大鼠心肌缺氧损伤 ,观察二氮嗪对线粒体呼吸控制比 (RCR)、膜流动性、磷脂酶A2 和磷脂含量的影响。结果 ISO皮下注射诱发大鼠心肌缺氧损伤后 ,与对照组比较线粒体RCR降低了 2 0 8% (P <0 0 1) ,膜流动性降低了 9 1% (P <0 0 5 ) ,磷脂酶A2 活性增加了14 4 5 % (P <0 0 1) ,磷脂含量下降了 37 5 % (P <0 0 5 ) ,二氮嗪预防性给药后可改善RCR、膜流动性和磷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线粒体 呼吸控制比 膜流动性 磷脂
下载PDF
二氮嗪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喜娟 董文斌 +5 位作者 李清平 雷小平 翟雪松 熊涛 邓存良 陈枫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4-216,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氮嗪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取培养好的HK-2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分为对照组、窒息组、二氮嗪组。以体积分数为20%的新生儿窒息后24h血清作为攻击血清;以终... 目的研究二氮嗪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取培养好的HK-2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分为对照组、窒息组、二氮嗪组。以体积分数为20%的新生儿窒息后24h血清作为攻击血清;以终浓度100mol/L的二氮嗪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间接免疫荧光双染色Omi/HtrA2在细胞内的转位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窒息组HK-2细胞内caspase-3表达的吸光度(A)值明显增加(25.19±3.33比13.63±1.89,P〈0.01),Omi/HtrA2转位率明显升高[(56.01±5.30)%比(37.59±5.60)%,P〈o.01],线粒体膜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明显降低(o.79士1.42比1.82±0.23,P〈0.01);与窒息组相比,二氮嗪组HK-2细胞caspase-3表达的4值(20.17±2.19)明显降低,Omi/HtrA2转位率((46.91±2.70)%]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红/绿荧光强度比值(1.47±0.14)明显增加,但均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均P〈0.01)。结论二氮嗪通过减少Omi/HtrA2在胞内转位、减少caspase-3表达、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从而明显减轻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窒息 血清 二氮嗪 OMI/HTRA2 天冬氨酸蛋白酶类
原文传递
二氮嗪预处理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减少缺氧复氧所致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荣国 汪炜健 +2 位作者 宋娜 陈彦青 李立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线粒体内膜ATP敏感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_(ATP)通道)的激活在药物预处理增强神经元对各种损伤的耐受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元内含有丰富的mitoK_(ATP)通道,二氮嗪(diazoxide,DZ)为选择性... 线粒体内膜ATP敏感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_(ATP)通道)的激活在药物预处理增强神经元对各种损伤的耐受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元内含有丰富的mitoK_(ATP)通道,二氮嗪(diazoxide,DZ)为选择性的mitoK_(ATP)通道开放剂,本实验探讨了DZ预处理能否减少缺氧复氧所致的海马神经元凋亡,以及DZ如何调控Bc1-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原代培养9~10 d的Sprague-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Z Oμmol/L、DZ 30μmol/L、DZ 100μmol/L和DZ 100μmol/L+5-羟癸酸(5-hydroxydecanoate,5-HD)100μmol/L。除对照组外,其他四组神经元自缺氧前3 d开始,每天DZ预处理1 h,连续3 d。体外缺氧4 h,于复氧后24 h,四唑蓝比色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存活率,annexin V- FITC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损伤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与其他浓度比较,100μmol/L DZ预处理使神经元存活率升高约15%,而凋亡率降低约12%:Bcl-2蛋白表达增强约60%,Bax蛋白表达下降近30%。5-HD消除DZ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因此,100μmol/L DZ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减少缺氧复氧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凋亡 细胞缺氧 BCl-2蛋白 海马
下载PDF
二氮嗪在长时程心脏低温保存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炜 沈岳良 +3 位作者 陈莹莹 胡志斌 严志焜 夏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2-638,共7页
延长心脏的体外有效保存时间对临床心脏移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 DE)在离体大鼠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中的作用。SD 大鼠随机分成 5 组,包括对照组(单纯 Celsior 保存液), DE 组(Cels... 延长心脏的体外有效保存时间对临床心脏移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 DE)在离体大鼠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中的作用。SD 大鼠随机分成 5 组,包括对照组(单纯 Celsior 保存液), DE 组(Celsior 液中含 15、30 或 45 μmol/L 的 DE)和 DE+5-HD 组 [Celsior 液中含 30 μmol/L 的 DE 和 100 μmol/L 的 5- 羟基葵酸盐(5-hydroxydecanoate, 5-HD)]。利用 Langendorff 离体鼠心灌注法, 观察心脏在 4℃条件下保存 10 h 后, 复灌期血流动力学恢复、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漏出量及心肌水含量变化, 并做心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E 处理后,复灌期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明显降低,心率、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脉流出量等的恢复率在多个复灌时间点上优于对照组,且能显著减少复灌过程中心肌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及谷草转氨酶)的漏出量,降低心肌水含量;其中30 和45 μmol/L DE 组的保护作用优于15 μmol/L DE 组;电镜结果显示DE 对长时程低温保存心脏的超微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DE 的上述作用可被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 5-HD 所取消。以上结果提示:DE 可通过激活线粒体 ATP 敏感性钾通道显著改善离体大鼠心脏长时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器官保存 线粒体 心脏 三磷酸腺苷 钾通道 缺血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静 张凯伦 胡志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健康SD大鼠14只,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二氮嗪预处理组,每组7只。二氮嗪预处理组按12.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二氮嗪溶...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健康SD大鼠14只,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二氮嗪预处理组,每组7只。二氮嗪预处理组按12.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二氮嗪溶液,对照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注射等量溶媒溶液,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致缺血2h,再灌注2h后取心脏,检测缺血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梗死面积,观察缺血区凋亡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二氮嗪预处理组缺血心肌组织MDA含量、心肌梗死区占缺血区的重量百分比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与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其彬 喻田 +3 位作者 刘兴奎 傅小云 张琼 余志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02-2305,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特异性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缺血再灌注组(IR)、二氮嗪预处理组(DIA)、5-羟葵酸拮抗二氮嗪组(5HD-DIA)。NOR组在平衡灌注20 min后续灌100 min,IR组在平衡20 min后续灌30 min,继后全心缺血40 min,复灌30 min。DIA组在缺血前给予含二氮嗪50μmol/L的K-H液10 min后,全心缺血40 min,复灌30 min。5HD-DIA组在二氮嗪预处理之前先给予含5-羟葵酸100μmol/L K-H液10 min,其余同二氮嗪预处理组。分别于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注末取心肌并分离、制备线粒体,测定各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呼吸酶活性。结果:再灌注末DIA组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呼吸控制率、磷氧比、3态呼吸速率)和呼吸酶活性(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明显优于IR组和5HD-DIA组(P<0.05)但次于NOR组(P<0.01);而IR组和5HD-D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能够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线粒体,其机制与保护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链的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二氮嗪 线粒体 钾通道 ATP敏感性
下载PDF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mitochondrial K_(ATP) channels activated at different time 被引量:5
9
作者 魏珂 闵苏 龙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47-651,共5页
Backgroud Recent studies in adult hearts have indicated that K ATP channels in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c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opening of mitochondrial K ATP ... Backgroud Recent studies in adult hearts have indicated that K ATP channels in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c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opening of mitochondrial K ATP channels (mK ATP ) could provide myocardial protection for immature rabbits and determined its role in cardioprotection Methods Thirty-four 3-4-week-old rabbits, weighing 300-350 g,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five groups: Group Ⅰ (control group, n=8); Group Ⅱ [diazoxide preconditioning group; n=8; the hearts were pretreated with 100 μmol/L diazoxide for 5 minutes followed by 10-minute wash out with Krebs-Henseleit buffer (KHB)]; Group Ⅲ ; Group Ⅲ [diazoxide+5-hydroxydeconate (5-HD) preconditioning group; n=5; the hearts were pretreated with 100 μmol/L diazoxide and 100 μmol/L 5-HD); Group Ⅳ (diazoxide+cardioplegia group; n=8; cardioplegia containing 100 μmol/L diazoxide perfused the hearts for 5 minutes before ischemia); Group Ⅴ (diazoxide+5-HD+cardioplegia group; n=5; the cardioplegia contained 100 μmol/L diazoxide and 100 μmol/L 5-HD) All hearts were excised and connected to langendrff perfusion system and passively perfused with KHB at 38℃ under a pressure of 70 cmH 2O After reperfusion, the recovery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 (LVDP), ±dp/dt max , coronary flow (CF), the creatinine kinase (CK),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in coronary sinus venous effluent and the tissue ATP were measured Mitochondria were evaluated semiquantitatively by morphology Results After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R), the two groups that were treated by diazoxide only (Groups Ⅱ and Ⅳ)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LVDP, ±dp/dt max , and CF recovery AST, LDH, and CK were decreased, and the levels of tissue AT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Mitochondria was protected better in Group Ⅳ than i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s Activating mK ATP channels before and during ischemia can similarly protect i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ature heart · mitochondria · diazoxide · ATP-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 · CARDIOPROTECTION
原文传递
二氮嗪预处理大鼠海马脑片抗缺氧无糖损伤作用与激活PKC-ERK1/2通路有关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志萍 张兆航 +2 位作者 王胜 江山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损伤的作用及PKC、ERK1/2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海马脑片OGD损伤模型,分别以25、50、100μmol·L-1二氮嗪灌流海马脑片30min,或分别用mitoKATP...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损伤的作用及PKC、ERK1/2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海马脑片OGD损伤模型,分别以25、50、100μmol·L-1二氮嗪灌流海马脑片30min,或分别用mitoKATP通道、PKC、ERK1/2抑制剂5HD、chelerythrine、U0126灌流30min,再用二氮嗪(100μmol·L-1)预处理,观察OGD13min、复氧1h后顺向群峰电位(orthodromicpopulationspike,OPS)的变化。结果二氮嗪预处理组(50、100μmol·L-1)OPS消失时间明显延长,复氧供糖后OPS恢复良好;二氮嗪(100μmol·L-1)预处理抗OGD损伤作用可被5HD完全取消,可被chelerythrine或U0126部分取消。结论mitoKATP通道特异性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有抗海马脑片OGD损伤作用,该效应与激活PKC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缺氧无糖 海马脑片 群峰电位 蛋白激酶C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
下载PDF
mitoKATP通道开放剂对高氧诱导人A54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新艳 董文斌 +4 位作者 邹丹 李清平 雷小平 翟雪松 陈枫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mito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高氧诱导人A54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换液后通入900 mL/L氧气和50 mL/L二氧化碳高纯混合气,10 min后密闭培养)和二氮嗪组(用终... 目的探讨mito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高氧诱导人A54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换液后通入900 mL/L氧气和50 mL/L二氧化碳高纯混合气,10 min后密闭培养)和二氮嗪组(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二氮嗪培养液预处理24 h再进行高氧诱导)。3组分别于处理后12、24、48 h收集细胞进行检测。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48 h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Omi/HtrA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细胞受损明显,形态改变,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胞浆Omi/HtrA2表达增多(P<0.05)。与高氧组相比,二氮嗪组细胞损伤状况明显得到改善,细胞生长状况明显好转,形态明显变好;胞浆Omi/HtrA2表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 mito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具有降低Omi/HtrA2表达和A549细胞凋亡,从而减轻高氧诱导的肺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二氮嗪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凋亡 OMI/HTRA2 A549细胞
原文传递
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劲松 阎德民 +1 位作者 汪曾炜 来洪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成3组,每组10只:(1)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min后,缺血30min,再灌注1h。(2)缺血预适应组(IP... 目的探讨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成3组,每组10只:(1)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min后,缺血30min,再灌注1h。(2)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min,经2次缺血再灌注。(3)二氮嗪预适应组(D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min,给予2次含二氮嗪(100μmol/1)的K—H液灌注5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缺血30min,再灌注1h。各组取心尖肌做冰冻切片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标本对心肌线粒体行Flameng评分。结果IPC组、DPC组PGC-1α表达明显增高,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IPC及DP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meng评分:IPC组(0.44±0.13)、DPC组(0.47±0.10)、I/R组(1.78±0.14);IPC及DPC两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心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PGC-1α激活及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线粒体 缺血再灌注 过氧化物酶类 二氮嗪
原文传递
二氮嗪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炜健 刘荣国 +1 位作者 史春霞 李立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内膜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特异性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 (A组)、二氮嗪30/μmol/L组(B组)、二氮嗪100 μmol/L组(C组)、... 目的研究线粒体内膜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特异性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 (A组)、二氮嗪30/μmol/L组(B组)、二氮嗪100 μmol/L组(C组)、二氮嗪100 μmol/L+Mito-KATP特异性阻断剂5-羟葵酸100μmol/L组(D组),各组神经元每天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1 h,连续3 d,继而缺氧4 h 复氧24 h,观察神经元的活力、凋亡率、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其它3组比较,C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增强,凋亡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 100μmol/L二氮嗪预处理通过改善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失衡,降低神经元的凋亡,对大鼠海马缺氧复氧神经元产生了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细胞凋亡 细胞低氧 海马 神经元
原文传递
二氮嗪治疗无效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3例家系KCNJ1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桑艳梅 徐子迪 +2 位作者 闫洁 刘敏 倪桂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对3例二氮嗪治疗无效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及其家系进行KCNJ11基因突变分析,初步探讨中国儿童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敏感性钾通道型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例二氮嗪治疗无效的先天性高胰... 目的对3例二氮嗪治疗无效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及其家系进行KCNJ11基因突变分析,初步探讨中国儿童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敏感性钾通道型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例二氮嗪治疗无效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法对3例患儿及其亲属进行KCNJ11基因测序分析。结果于第1例患儿及其父亲的KCNJ11基因外显子中分别发现1个703C〉G(Q235E)杂合失活突变,患儿母亲该位点基因型正常(C/C)。未发现第2、3例患儿家系中出现KCNJ11基因突变。结论KCNJ11基因Q235E突变可以导致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敏感性钾通道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少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KCNJ11基因突变所致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敏感性钾通道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对二氮嗪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二氮嗪 基因 钾通道
原文传递
二氮嗪对幼龄大鼠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晓敏 莫绪明 +6 位作者 顾群 陈凤 张永生 彭卫 戚继荣 顾海涛 孙剑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氮嗪对幼龄大鼠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3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氮嗪组,每组18只,建立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24h处死大鼠,检测脑... 目的探讨二氮嗪对幼龄大鼠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3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氮嗪组,每组18只,建立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24h处死大鼠,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细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细胞质Caspase.3含量。结果模型组脑组织中SOD含量为(198±41)U/mg,低于假手术组的(321±36)U/mg(P〈0.01);丙二醛含量为(212±21)nmol/mg,高于假手术组的(100±23)nmol/mg(P〈0.01);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0.72±0.09)和Caspase-3蛋白表达(83±10)均高于假手术组(0.17±0.02和115±9)(P〈0.01)。二氮嗪组脑组织SOD含量为(264±34)U/mg,高于模型组(P〈0.05);而丙二醛含量(1744-19)nmol/mg、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0.414-0.05)和Caspase-3蛋白表达(99±11)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二氮嗪对幼龄大鼠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再灌注损伤 停循环 深低温诱导 活性氧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奥曲肽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子迪 刘敏 +4 位作者 梁学军 徐茜面 闫洁 吴玉筠 桑艳梅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667-671,共5页
目的对奥曲肽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CHI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确诊后均曾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 目的对奥曲肽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CHI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确诊后均曾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奥曲肽对CHI的疗效、副作用、预后等进行了分析。结果26例患儿中,16例(61.4%)对奥曲肽有效,5例(19.2%)对奥曲肽无效,5例(19.2%)对奥曲肽疗效待明确。16例对奥曲肽治疗有效的患儿中,有7例曾进行CHI相关致病基因的检测,结果检测到6例患儿携带ABCC8基因突变;有14例曾应用二氮嗪进行治疗,其中1例有效,8例无效,5例疗效待明确。26例患儿中,有4例曾进行胰腺18氟左旋多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其中3例局灶型患儿进行了胰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均获得治愈。应用奥曲肽后,有9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结论奥曲肽对二氮嗪无效的CHI患儿有着良好的疗效。对二氮嗪无效的CHI患儿,应尽快完善胰腺18氟左旋多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明确患儿的胰腺组织学类型,必要时可行不同程度的胰腺切除术来预防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二氮嗪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二氮嗪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其宏 张颖 +3 位作者 梁启胜 栾恒飞 叶英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二氮嗪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I/R组、二氮嗪(D组)、wortmannin组(W组)、二氮嗪+wortmannin组(D+W组)。建立大鼠在体心脏I/R模...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二氮嗪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I/R组、二氮嗪(D组)、wortmannin组(W组)、二氮嗪+wortmannin组(D+W组)。建立大鼠在体心脏I/R模型,除S组外,其余各组均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前5 min,5组分别依次经股静脉输注0.1%DMSO、0.1%DMSO、二氮嗪7mg.kg-1、wortmannin 15μg.kg-1和二氮嗪7 mg.kg-1,其中D+W组于给予二氮嗪前5 min输注wortmannin 15μg.kg-1。记录缺血前、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再灌注末,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p-Akt表达水平。结果各组缺血前心功能指标HR、LVDP、LVEDP无差异(P>0.05)。再灌注120 min后,与I/R组相比,D组和D+W组LVDP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P<0.01或<0.05),梗死面积与凋亡率降低(P<0.01或0.05),D组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D组比,D+W组LVDP降低(P<0.05),梗死面积与凋亡率增高(P<0.05),p-Akt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二氮嗪后处理部分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在体心肌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再灌注损伤 心肌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后处理
下载PDF
埃他卡林等三种结构类型的钾通道开放剂对非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选择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敏 王玉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研究新结构类型的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KCO)、抗高血压新药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胃、回肠和膀胱等非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影响,并比较Ipt与其结构完全不同的KCO、氰胍类的吡那地尔(pinacidil,Pin)和苯并噻二嗪类的二... 目的:研究新结构类型的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KCO)、抗高血压新药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胃、回肠和膀胱等非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影响,并比较Ipt与其结构完全不同的KCO、氰胍类的吡那地尔(pinacidil,Pin)和苯并噻二嗪类的二氮嗪(diazoxide,Dia)舒张作用的差异,为进一步明确Ipt舒张作用的选择性特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胃底、回肠和膀胱肌条3种组织,以10-5mol·L-1乙酰胆碱预收缩,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它们的舒张作用。结果:Ipt在10-8~10-4mol·L-1范围内对3种组织均无显著的舒张作用;Pin在10-8~10-4mol·L-1范围内对胃底条和膀胱平滑肌等均无显著的舒张作用,但在10-5和10-4mol·L-1时对回肠的舒张率分为28.8%和51.9%,诱发显著的舒张作用;Dia对3种组织的作用与Ipt相似,均不引起明显的舒张作用。结论:Ipt不影响胃、回肠和膀胱的舒张作用,选择性优于Pin,与Dia相似;化学结构类型不同的KCO对回肠、胃和膀胱的作用既相似也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他卡林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钾通道开放剂 非血管平滑肌 吡那地尔 二氮嗪 高血压 乙酰胆碱
下载PDF
自行缓解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子迪 吴玉筠 +5 位作者 桑艳梅 闫洁 刘敏 梁学军 张亚南 张微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对12例自行缓解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CHI患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且自行缓解的12例CH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对12例自行缓解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CHI患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且自行缓解的12例CH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后期随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儿的血糖不需要药物治疗,或者是停用药物后即可维持正常血糖至少3个月,提示该组为自行缓解的CHI患儿。其中4例患儿未服用任何药物仅需加强喂养即可自行缓解,另8例患儿均接受了二氮嗪治疗后逐渐减停药物后获得缓解,其中5例有效,3例无效;8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同时接受了二氮嗪及奥曲肽治疗,且均有效。12例患儿起病年龄均在1岁以内,且多于6个月以内起病(10/12),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7/12),另有巨大儿4例,足月小于胎龄儿1例。12例患儿中,有7例(7/12)于1岁以内低血糖症状缓解,最晚缓解年龄为6岁,其中有4例患儿检测出携带ABCC8基因突变。结论部分CHI患儿有自行缓解的趋势,应延长患儿的随访年龄,对二氮嗪治疗无效的CHI患儿应谨慎选择手术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二氮嗪
原文传递
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段忠心 刘兴奎 喻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 评价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成功建立Langendorff再灌注模型的64个心脏随机分为4组(n=16):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氮嗪后处理组(D组)和线粒... 目的 评价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成功建立Langendorff再灌注模型的64个心脏随机分为4组(n=16):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氮嗪后处理组(D组)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二氮嗪后处理组(5-HD+D组).采用K-H液平衡灌注20 min时,C组继续灌注K-H液70 min;I/R组、D组和5-HD+D组进行心肌缺血40 min,I/R组缺血前灌注4 ℃ ST.Thomas停跳液10 ml/kg;D组再灌注5 min时灌注含50μmol/L二氮嗪的K-H液5 min,然后再灌注20 min;5-HD+D组灌注二氮嗪前灌注含100 μmol/L 5-羟葵酸的K-H液5 min,再灌注20 min.分别于平衡灌注末与再灌注末时取8个心脏,记录心功能指标,然后提取线粒体,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氧自由基(ROS)生成量和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各组平衡灌注末时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再灌注末时其余3组心功能和线粒体呼吸功能减退,MMP降低,ROS生成量增加(P<0.05或0.01);与I/R组和5-HD+D组比较,D组心功能和线粒体呼吸功能改善,MMP升高,ROS水平降低(P<0.01).结论二氮嗪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而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心肌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