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白蛾生物学上的几个重要特性 被引量:41
1
作者 魏晓棠 肖海军 +4 位作者 杨东 吴少会 薛芳森 邵秀玲 吴兴海 《植物检疫》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对青岛市美国白蛾Hyphandriacunea种群的几个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如下有意义的结果。(1)在生态光周期范围内,该虫显示了一个典型的长日照型昆虫,临界日长为14h30min。然而在全光条件下,有41.2%的个体滞育;在全暗条件下... 本文对青岛市美国白蛾Hyphandriacunea种群的几个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如下有意义的结果。(1)在生态光周期范围内,该虫显示了一个典型的长日照型昆虫,临界日长为14h30min。然而在全光条件下,有41.2%的个体滞育;在全暗条件下则有83.7%的个体发育。(2)第1代蛹在自然条件下羽化的结果表明,部分个体的蛹期显著延长,呈现了夏季滞育。(3)滞育蛹置于25℃,LD16:8下滞育能够解除,但死亡率极高。(4)雄虫前翅黑斑的出现是由光周期控制的,只有在短日照下诱导的滞育蛹,滞育解除后羽化出来的雄虫才会出现黑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光周期反应 滞育诱导 滞育解除 雄虫前翅黑斑
下载PDF
温度在昆虫滞育期间的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薛芳森 李爱青 朱杏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7,共6页
强调昆虫滞育的完成有多种途径。昆虫种类不同 ,滞育完成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对具有夏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低温或中性的温度有利于滞育的发育 ;对专性夏季滞育的一化性昆虫 ,滞育前期的低温阶段对滞育的正常解除有重要作用。对仅具... 强调昆虫滞育的完成有多种途径。昆虫种类不同 ,滞育完成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对具有夏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低温或中性的温度有利于滞育的发育 ;对专性夏季滞育的一化性昆虫 ,滞育前期的低温阶段对滞育的正常解除有重要作用。对仅具有冬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中性温度或高温更有利于滞育的完成。当然 ,冬季低温是重要的 ,低温保存了昆虫越冬期间的代谢贮备物 ,有利于滞育的“健康发育” ;低温阻止了滞育解除后形态发生的开动 ,同步了昆虫的生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滞育发育 滞育解除 越冬 越夏 昆虫
下载PDF
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卓德干 李照会 +4 位作者 门兴元 于毅 张安盛 李丽莉 张思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了探讨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r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系统调查了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组合下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均为滞育卵,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的... 为了探讨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r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系统调查了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组合下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均为滞育卵,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解除均有影响。2℃的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其滞育解除,在0~65d范围内,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增长,其滞育解除时间缩短,未经低温处理的越冬卵T50为68.5d,低温处理65d的T50为12.25d,绿盲蝽越冬卵在2℃低温处理65d后完全解除滞育;在0~40d范围内,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越高,在25℃、全光照的条件下不经低温处理的孵化率为68.65%,低温处理40d后在25℃的条件下的孵化率达到99.46%。在20~26℃范围内,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随着光周期的延长而缩短。结果说明低温处理能够提高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率,但不是其滞育解除的必要条件,低温处理与自然变温对绿盲蝽滞育解除的作用相似;高温和长光照能够促进绿盲蝽的滞育解除,缩短发育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滞育 越冬卵 低温处理 光周期 滞育解除 发育历期
下载PDF
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两种光周期下滞育解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珍珍 赵楠 +2 位作者 印象初 张帆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光周期在昆虫滞育中起重要作用,而昆虫光敏感性差异导致了光在昆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为明确光周期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滞育解除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 光周期在昆虫滞育中起重要作用,而昆虫光敏感性差异导致了光在昆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为明确光周期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滞育解除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种群成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的干重、含水量、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结冰点(freezing point,FP)及蛋白质和糖原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雌成虫干重在长光照下处理30d低于短光照下,其他处理时间的干重均高于短光照下,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雄成虫在长光照下处理5d的干重高于短光照下,其余处理时间的干重均低于短光照下,其中处理30d时差异显著(P<0.05)。雌、雄成虫含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长光照下上升显著(P<0.05),短光照下上升不显著(P>0.05)。雌、雄成虫的SCP、FP在短光照下处理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长光照下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成虫蛋白含量在短光照条件下雄虫处理10d以及雌虫处理15d均显著低于长光照(P<0.05),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短光照处理成虫体内糖原含量均高于长光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的SCP、FP、糖原变化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干重、含水量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性别只对成虫FP与糖原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时间对干重、含水量、SCP、FP、蛋白及糖原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1)。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SCP、FP、蛋白及糖原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干重及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初产卵成虫体内物质含量变化测定发现,长光照(处理10d)下雌、雄成虫体内蛋白和糖原含量极显著低于短光照(处理25d)下(P<0.01),雄成虫体内含水量显著高于短光照下(P<0.05)。结果说明,中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越冬成虫 光周期 滞育解除 过冷却点 结冰点 蛋白质 糖原 含水量 体重
下载PDF
南京地区棉铃虫越冬蛹滞育的解除与发育 被引量:14
5
作者 蒋明星 张孝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3,共8页
南京地区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bner)越冬蛹滞育的解除时间及解除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越冬蛹于12月中旬前后解除滞育,1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处于休眠状态,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温度上升至约10℃~12℃后眼点... 南京地区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bner)越冬蛹滞育的解除时间及解除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越冬蛹于12月中旬前后解除滞育,1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处于休眠状态,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温度上升至约10℃~12℃后眼点开始移动。发现该虫在滞育后的发育中,眼点移动前期的发育速率、发育起始温度及血淋巴总蛋白含量动态明显不同眼点移动后期或非滞育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越冬蛹 滞育解除 发育
下载PDF
意大利蝗的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金龙 赵莉 葛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1-1212,共12页
【目的】明确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方法】2013-2014年间,通过室外胚胎发育进度检测和室内孵化培养观察,研究其胚胎发育等级、滞育和越冬的胚胎阶段及自然越冬滞育的解除。【结果】... 【目的】明确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方法】2013-2014年间,通过室外胚胎发育进度检测和室内孵化培养观察,研究其胚胎发育等级、滞育和越冬的胚胎阶段及自然越冬滞育的解除。【结果】意大利蝗的胚胎发育可划分为18个阶段;意大利蝗胚胎有反向移转、转旋和顺向移动3种胚胎转动方式;意大利蝗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为第Ⅻ阶段。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蝗卵发育至次年1月21日,仅部分卵解除滞育,解除滞育卵的发育历期最长;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解除滞育的卵逐渐增多,其发育历期逐渐缩短;直至次年3月29日卵基本完全解除滞育。意大利蝗雌成虫所产的早中期卵(7月27日-8月16日所产卵)以胚胎发育第Ⅻ阶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越冬,于翌年4月16日(侯地温平均值:7.59℃,最高温:15.95℃,最低温:2.67℃)继续发育;雌成虫所产的晚期卵(8月28日-9月4日所产卵),自11月4日(侯地温平均值:7.32℃,最高温:9.00℃,最低温:5.18℃)开始以胚胎第Ⅹ阶段越冬,于翌年3月29日(侯地温平均值:3.78℃,最高温:10.27℃,最低温:0.14℃)继续发育。【结论】意大利蝗雌成虫所产的早中期和晚期卵,其越冬胚胎发育阶段、开始越冬时间及越冬后继续发育的时间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胚胎发育 滞育 滞育解除
下载PDF
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诱导及解除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淑香 鲁新 +2 位作者 张国红 李丽娟 丁岩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为繁殖寄主,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滞育诱导及解除条件进行研究,以解决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中面临的的中、长期储存问题。【方法】通过观测不同发育阶段(寄生柞蚕卵在26℃培... 【目的】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为繁殖寄主,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滞育诱导及解除条件进行研究,以解决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中面临的的中、长期储存问题。【方法】通过观测不同发育阶段(寄生柞蚕卵在26℃培养40、96和144 h)、滞育诱导温度(10、13和16℃)和诱导时间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的影响,确定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诱导条件;通过观测滞育诱导温度和滞育后的贮藏温度对滞育解除的影响,确定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解除条件。【结果】在松毛虫赤眼蜂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其进行持续的低温刺激均能使其导入滞育,但以小幼阶段(26℃培养40 h)开始效果最佳,寄生卵在26℃培养40 h后,转入10℃和13℃下连续诱导31 d,滞育率可达100%和99.12%。滞育诱导温度和滞育后的贮藏温度对松毛虫赤眼蜂解除滞育所需时间和解除滞育后的羽化出蜂率有较大影响,10℃诱导滞育后置于1℃冷藏的赤眼蜂解除滞育所需时间最短,解除滞育后的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更高,更耐储存。此条件下冷藏约30 d开始打破滞育,在正常发育下温度下羽化出蜂,60 d羽化出蜂率达到95.24%,冷藏4个月后羽化出蜂率仍在60%以上,单卵出蜂数高于50头。【结论】松毛虫赤眼蜂最佳滞育诱导条件为26℃培养40 h后,转入10℃连续低温诱导31 d;最佳滞育解除条件为1℃低温储存,但储存期不能超过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滞育诱导 滞育解除
原文传递
柞蚕蛹解除滞育过程中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伶 孙良振 +7 位作者 王勇 汝玉涛 Muhammad IRFAN 姜义仁 石生林 杨瑞生 李喜升 秦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8-947,共10页
【目的】克隆柞蚕Antheraea pernyi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并对其进行组织表达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阐明柞蚕滞育期间碳水化合物代谢规律与蛹滞育解除的关系提供数... 【目的】克隆柞蚕Antheraea pernyi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并对其进行组织表达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阐明柞蚕滞育期间碳水化合物代谢规律与蛹滞育解除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PCR及3'RACE技术从柞蚕幼虫脂肪体组织中克隆得到TP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检测该基因在柞蚕幼虫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分析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该基因在脂肪体组织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柞蚕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并命名为ApTPS。其开放阅读框长2 487 bp,编码828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分子量为93.19 k D,等电点(p I)4.61;无信号肽,无跨膜区。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表明,ApTPS有两个保守功能区:TPS(第22-497位氨基酸)和TPP(第532-772位氨基酸)。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ApTPS基因在柞蚕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柞蚕解除滞育过程中,ApTPS在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均有所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淋巴中表达量的升高滞后于脂肪体。【结论】结果提示ApTPS参与了柞蚕蛹滞育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调控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柞蚕蛹滞育解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滞育 海藻糖合成酶 基因表达 滞育解除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家蚕滞育卵还原型与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丽 侯宜胜 +2 位作者 姚金美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保护和经5℃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滞育温度...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保护和经5℃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滞育温度条件下的蚕卵相比,5℃低温解除滞育的处理显著提高了蚕卵总谷胱甘肽含量、GSSG含量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而显著降低了GSH含量以及GSH/GSSG比值。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滞育卵TPX活性显著升高,间接地促进GSH氧化为GSSG,使GSH/GSSG比值显著下降,由此导致蚕卵处于过氧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卵 滞育解除 还原型谷胱甘肽 氧化型谷胱甘肽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豆天蛾越冬幼虫滞育解除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明明 李晓峰 +4 位作者 邓盼 李大维 李俊领 樊继伟 陈凤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6-972,共7页
【目的】豆天蛾Clanisbilineatatsingtauica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越冬,为探明豆天蛾滞育解除的机制。【方法】本研究设置4个不同温度梯度,在恒湿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处理下豆天蛾滞育持续时间、化蛹及羽化的差异。【结果】温度对豆天蛾滞... 【目的】豆天蛾Clanisbilineatatsingtauica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越冬,为探明豆天蛾滞育解除的机制。【方法】本研究设置4个不同温度梯度,在恒湿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处理下豆天蛾滞育持续时间、化蛹及羽化的差异。【结果】温度对豆天蛾滞育解除存在一定影响。随着温度升高,豆天蛾滞育持续时间和蛹期逐渐缩短,在35℃条件下滞育持续时间和蛹期最短,分别为(34.4±0.3)d和(6.7±1.2)d;而化蛹率、蛹重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在25℃时,化蛹率最高为(80.60±0.26)%,在30℃时,蛹重最大为(4.21±0.07)g/头。豆天蛾成虫羽化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25℃条件下,单雌产卵量最大,达到(204±9)粒。本室内条件下,豆天蛾滞育解除的有效积温为1111.1日·度。【结论】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最有利于豆天蛾滞育解除后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天蛾 温度 滞育解除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低温冷藏提高家蚕滞育卵NAD含量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启龙 万华星 +2 位作者 姚金美 司马杨虎 赵林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1036,共6页
为了调查5℃低温处理是否改变家蚕Bombyxmori卵滞育NAD代谢,本研究利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经25℃和5℃分别处理的滞育卵中NADH含量、NA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活性。结果表明:5℃处理的NAD(NADH+NAD+... 为了调查5℃低温处理是否改变家蚕Bombyxmori卵滞育NAD代谢,本研究利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经25℃和5℃分别处理的滞育卵中NADH含量、NA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活性。结果表明:5℃处理的NAD(NADH+NAD+)含量和cMDH活性分别增加了106%和53%,并且显著高于25℃处理(P<0.01);但是两种处理的NADH/NAD+比值和LDH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据此推测,5℃低温处理加强了家蚕滞育卵NAD+合成和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解除 辅酶NAD 乳酸脱氢酶 胞质苹果酸脱氢酶
下载PDF
温度对黑纹粉蝶滞育维持和终止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芳森 魏洪义 朱杏芬 《生物灾害科学》 1996年第1期15-19,4,共6页
通过将自然条件下的同龄滞育蛹周期性地转至不同恒温下的试验测定,表明了温度对黑纹粉蝶蛹滞育的维持和终止有重要作用。在越夏期间,高温维持了越夏的滞育;在越冬期间,冬季低温能促进滞育的发育,加速滞育的终止。结果还表明,在较... 通过将自然条件下的同龄滞育蛹周期性地转至不同恒温下的试验测定,表明了温度对黑纹粉蝶蛹滞育的维持和终止有重要作用。在越夏期间,高温维持了越夏的滞育;在越冬期间,冬季低温能促进滞育的发育,加速滞育的终止。结果还表明,在较高温度和较低温度的条件下,越冬和越复的滞育均能够终止,但在较高温度下,滞育的发育需要更长时间;在较低温度下,滞育发育的时间缩短。由此推断,该虫滞育发育的最适温度较低。最后,讨论了该虫滞育发育的温度机制在其生活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纹粉蝶 温度 滞育维持 滞育终止
下载PDF
棉铃虫江西种群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芳森 尹益寿 +2 位作者 赵凤霞 陈前武 汤建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1-333,共3页
在养虫室自然条件下系统观察了棉铃虫的化性。越冬蛹春季羽化的早批种群一年能繁殖 5代 ,少量不完全的 6代 ;迟批种群只繁殖 4代。影响化性波动 (第 4代和第 5代的发生比率 )的主要因素是越冬后成虫的羽化时间和秋季越冬蛹滞育诱导的时... 在养虫室自然条件下系统观察了棉铃虫的化性。越冬蛹春季羽化的早批种群一年能繁殖 5代 ,少量不完全的 6代 ;迟批种群只繁殖 4代。影响化性波动 (第 4代和第 5代的发生比率 )的主要因素是越冬后成虫的羽化时间和秋季越冬蛹滞育诱导的时间。越冬后成虫羽化的早晚与 4月份的温度密切相关 ;秋季越冬蛹滞育诱导的早晚取决于 9月下旬至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种群化性 滞育解除 滞育发生 预测预报
下载PDF
不同光照处理对柞蚕蛹滞育解除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良振 王国宝 +4 位作者 朱绪伟 张耀亭 姜义仁 杨瑞生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0,共6页
以自然光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光照时长与光照强度的日光灯照射河南一化性柞蚕品种豫大1号和辽宁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1号的蚕茧,探讨不同光照处理对柞蚕蛹滞育解除的影响以及柞蚕蛹滞育解除过程中体内海藻糖和糖原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40... 以自然光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光照时长与光照强度的日光灯照射河南一化性柞蚕品种豫大1号和辽宁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1号的蚕茧,探讨不同光照处理对柞蚕蛹滞育解除的影响以及柞蚕蛹滞育解除过程中体内海藻糖和糖原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400 lx、17 h/d的光照组合对豫大1号的滞育解除效果最好,羽化高峰期时间最早,校正羽化率为80.0%;沈黄1号在260 lx、17 h/d的光照条件下达到最高校正羽化率(89.9%),400 lx、17 h/d为羽化高峰期最早的光照组合。日光灯照射下,豫大1号的平均校正羽化率较沈黄1号低9.1百分点,羽化持续时间长19.16 d,但2种柞蚕蛹都在光照处理50 d左右达到羽化高峰期;自然光照射下,豫大1号的校正羽化率较沈黄1号的羽化率高9.4百分点。无论是在17 h/d日光灯照射还是自然光照射处理期间,豫大1号和沈黄1号滞育蛹的海藻糖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豫大1号滞育蛹在自然光照射处理期间糖原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在17 h/d日光灯照射处理期间,糖原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沈黄1号滞育蛹的糖原含量在17 h/d日光灯照射和自然光照射下都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阐明柞蚕蛹滞育解除过程中的糖类物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豫大1号 沈黄1号 滞育解除 海藻糖 糖原
下载PDF
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条件及其在广州市田间的越冬情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灿 夏玥 +1 位作者 张宝鑫 李敦松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0-1136,共7页
为明确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滞育解除的环境影响因子,于室内对不同光周期(10 L∶14 D和16 L∶8 D)、不同温度(17、24和27℃)及10℃低温刺激下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率和滞育解除历期进行对比,并在广州市田间对越冬代... 为明确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滞育解除的环境影响因子,于室内对不同光周期(10 L∶14 D和16 L∶8 D)、不同温度(17、24和27℃)及10℃低温刺激下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率和滞育解除历期进行对比,并在广州市田间对越冬代日本平腹小蜂自然羽化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均可以解除日本平腹小蜂滞育,但是相对于低温短光照,高温长光照的滞育解除率更高,滞育解除历期更短,其中温度27℃、光周期16 L∶8 D条件下日本平腹小蜂的滞育解除率最高,滞育解除历期最短,分别为98.09%和22.95 d。低温刺激不是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的必需条件,10℃下储存时间越长,滞育解除历期越短。日本平腹小蜂在田间以老熟幼虫越冬,当月平均气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缓慢羽化,在广州市的越冬时间长达4.5~7.0个月。表明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7℃和光周期16 L∶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平腹小蜂 滞育解除 越冬 温度 光周期
原文传递
水稻二化螟滞育解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小奇 李朝飞 +3 位作者 刘大军 封洪强 丁秀云 曲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8-302,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二化螟的滞育解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食料对二化螟的滞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不表现在化蛹率的提高,而在于缩短供试幼虫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可以通过主动吸收... 通过室内试验对二化螟的滞育解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食料对二化螟的滞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不表现在化蛹率的提高,而在于缩短供试幼虫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可以通过主动吸收或直接饮水两种方式获得,水分对滞育解除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越冬幼虫化蛹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表现在有水条件下越冬幼虫群体临界化蛹前期的明显缩短,但水分不是二化螟滞育解除的先决条件。在二化螟滞育解除过程中,有效积温法则是起作用的,初步求得滞育解除的起点温度为12±2.7℃、有效积温为409.5±95.8d℃。一化性和二化性的二化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方面的差异仅表现在群体临界化蛹前期的长短上,一化性CC品系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显著长于二化性PL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滞育解除 水稻
下载PDF
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长、短光周期下滞育解除中体内相关酶活力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珍珍 宋暖 +4 位作者 郭亚楠 于金凤 印象初 张帆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2-988,共7页
光周期信号在昆虫的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能够通过感受光周期的变化来调节体内生理生化过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明确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越冬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 光周期信号在昆虫的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能够通过感受光周期的变化来调节体内生理生化过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明确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越冬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重要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通草蛉雌、雄成虫CAT活性在长光周期处理5d达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短光周期处理CAT活性在处理5d达最高值,且高于长光周期处理,在处理10 d迅速下降至最低值,且均显著低于长光周期处理的CAT活性(P=0.005),后迅速上升并在处理15 d(P<0.05)和20 d(P<0.005)活性显著高于长光周期处理。雌、雄成虫SOD活性在长光周期下处理10d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P<0.001),且除处理5 d雄虫SOD活性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外(P=0.558)其余处理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雌成虫长光周期处理5 d的SOD活性显著低于短光周期(P<0.001),其余处理活性均显著高于短光周期;雄成虫长光周期下处理的SOD活性均高于短光周期下,且处理5 d(P=0.04),15 d(P<0.001)和20d(P=0.003)的活性差异显著。两种光周期条件下雌、雄成虫Na^+K^+-ATP酶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上下降-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处理0 d成虫酶活性(P<0.001);短光周期处理不同时间Na^+K^+-ATP酶活性均高于长光周期处理,且除雄成虫处理15 d无显著性差异(P=0.142)外,其余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光周期条件下雌、雄成虫LDH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P<0.001)。中华通草蛉越冬成虫在长、短两种光周期条件下体内酶活力的差异可能是影响两种光周期下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体内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生殖状态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越冬成虫 滞育解除 光周期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Na^+K^+-ATP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外源保幼激素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海艺 赵月明 +2 位作者 武晓亮 陈珍珍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2-39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滞育快速解除过程中的使用剂量及最佳使用时期。【方法】测定点滴不同剂量(0,5,15,25和35μg/成虫)外源JH后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产...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滞育快速解除过程中的使用剂量及最佳使用时期。【方法】测定点滴不同剂量(0,5,15,25和35μg/成虫)外源JH后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以及15μg/成虫外源JH处理对不同日龄(0,5,10,20,30和40日龄)滞育成虫处理后这4个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同点滴剂量处理中,15和25μg/成虫外源JH处理的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分别为6.82和6.29 d,显著短于点滴丙酮的对照组(10.55 d),且15μg/成虫外源JH处理组产卵历期、雌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均最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不同日龄的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点滴15μg/成虫外源JH,0,5,10和20日龄处理的成虫产卵前期均显著短于未经外源JH处理的对照组。10,20和30日龄处理的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均与未经外源JH处理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10,20和30日龄处理的成虫生殖力显著降低,而20日龄处理时对照组和外源JH处理组均有较高的生殖力。【结论】综合考虑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虫寿命4个指标,15μg/成虫的外源JH剂量是中华通草蛉快速解除滞育的最佳剂量;最佳使用时期为滞育20 d的成虫,此时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解除后的生殖能力影响最小。本研究解决了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耗费时间长的瓶颈问题,为成虫滞育天敌的高效存储利用与滞育的快速解除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外源保幼激素 滞育解除 滞育后发育 生殖潜能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中黑盲蝽滞育解除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培育 封洪强 +3 位作者 李国平 牛银亭 邱峰 强学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4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中黑盲蝽滞育卵经过4℃低温、35℃高温和全日照处理不同天数后的滞育解除情况。结果表明:4℃低温可以有效地解除中黑盲蝽卵的滞育,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中黑盲蝽滞育卵的孵化率逐渐上升,处理60d后孵化率可达80.00%以上。... 本文研究了中黑盲蝽滞育卵经过4℃低温、35℃高温和全日照处理不同天数后的滞育解除情况。结果表明:4℃低温可以有效地解除中黑盲蝽卵的滞育,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中黑盲蝽滞育卵的孵化率逐渐上升,处理60d后孵化率可达80.00%以上。全日照也能够有效地解除中黑盲蝽卵的滞育,滞育卵解除滞育后的孵化率也随处理天数增加而增加,处理40d,孵化率可达到40.00%以上。35℃高温不能解除中黑盲蝽卵的滞育。相对于非滞育卵,经4℃低温和全日照处理后,解除滞育的卵初孵时间有延迟现象,整个孵化历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黑盲蝽 滞育解除 温度 全日照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正己烷蒸气对菜蛾盘绒茧蜂滞育解除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艳红 施祖华 唐启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47,共7页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滞育茧在不同正己烷浓度、不同温度下暴露不同时间后对该蜂滞育解除、以及滞育解除后成虫羽化率和成蜂繁殖力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茧-成虫羽化历期、羽化率、单雌产卵量...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滞育茧在不同正己烷浓度、不同温度下暴露不同时间后对该蜂滞育解除、以及滞育解除后成虫羽化率和成蜂繁殖力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茧-成虫羽化历期、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对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温度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可以有效促进该蜂解除滞育,显著缩短羽化历期,提高羽化整齐度;但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和温度水平的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滞育解除后成蜂的繁殖力,过高的温度处理还会显著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基于回归模型的优化组合分析结果,提出将滞育茧置于27~29℃下、1.5mL.L?1的正己烷蒸气中暴露10~15min,对该蜂解除滞育后的生物学特性的不良影响将会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滞育解除 正己烷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