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S-DA模型四种诊断统计量在代谢组学应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柯朝甫 武晓岩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比较PLS-DA模型四种诊断统计量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中的检验效能和稳定性。方法采用双重交叉验证和置换检验的PLS-DA模型验证策略,并分别使用四种诊断统计量对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UC统计量较误判数(率)、Q2和DQ2统计... 目的比较PLS-DA模型四种诊断统计量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中的检验效能和稳定性。方法采用双重交叉验证和置换检验的PLS-DA模型验证策略,并分别使用四种诊断统计量对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UC统计量较误判数(率)、Q2和DQ2统计量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同时,AUC统计量与其他三种诊断统计量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结论 AUC统计量是PLS-DA模型验证过程中一种稳定有效的诊断统计量,推荐作为代谢组学研究中进行PLS-DA分析时的首选诊断统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S—DA 代谢组学 诊断统计量 双重交叉验证 置换检验
下载PDF
Logistic模型的统计诊断 被引量:6
2
作者 光琳 宗序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Logistic模型的统计诊断,将线性模型的诊断方法运用到Logistic模型。推导出数据删除模型一阶近似的参数估计公式,并给出数据删除模型与均值漂移模型的等价性;推导了判别强影响点或异常点的诊断统计量如Score统计量、广义Coo... 系统地分析了Logistic模型的统计诊断,将线性模型的诊断方法运用到Logistic模型。推导出数据删除模型一阶近似的参数估计公式,并给出数据删除模型与均值漂移模型的等价性;推导了判别强影响点或异常点的诊断统计量如Score统计量、广义Cook距离、似然距离等。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统计诊断 诊断统计量
下载PDF
Stein岭型主成分估计下多个数据删除模型的强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宁 严冠东 刘庆华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0-27,共8页
基于Stein岭型主成分估计下研究多个数据删除模型,探讨数据删除模型估计量的有关性质,并给出了多个数据删除模型的CRi统计量、APi统计量、Di统计量的新表达式.
关键词 Stein岭型主成分估计 多个数据删除模型 多个强影响点 诊断统计量
下载PDF
2020—2021年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全科医学科出院患者诊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佩芬 金沈樱 +4 位作者 高圆圆 王孟 王真 李琪 任天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全科医学科出院患者诊疗情况,总结全科医疗上的优势和不足,探索符合全科医学发展规范并适应当今医疗背景的全科医疗发展之路。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全科医学科2020年、2021年出院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全科医学科出院患者诊疗情况,总结全科医疗上的优势和不足,探索符合全科医学发展规范并适应当今医疗背景的全科医疗发展之路。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全科医学科2020年、2021年出院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入院及出院诊断、住院费用等信息。结果:全科医学科2年内共出院患者2217例,其中男性1054例,女性1163例,平均年龄(60.21±12.11)岁,平均住院时间为(6.81±2.41)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1341.50±5015.97)元,平均出院诊断数为(6.24±2.33)个。出院第一诊断排在前5位的是:慢性胃炎、后循环缺血、肺部感染、脑梗死、2型糖尿病;出院第一诊断按疾病所在系统分类,排在前5位的是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以某一症状或健康问题入院的患者占48.22%;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梗死或脑动脉供血不足、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肾功能不全6种常见慢性病中,至少患有1种疾病的患者占57.37%,慢性病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随患慢性病的个数增加而上升。结论:全科医学科的诊疗对象涵盖各个年龄,疾病谱涉及多个系统,且涵盖了常见病、未分化疾病、慢性病,多病共存患者比例高,符合全科医学的发展方向。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多种慢性病共存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较高,提示全科医生仍需以预防为主,控制慢性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产生,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科 诊断分析 未分化疾病 慢性病 住院费用
下载PDF
一类异方差半参回归模型的估计理论
5
作者 何灿芝 田茂再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共8页
考虑一类异方差半参回归模型Y =m(X) +σ(X)ε ,其中X是随机解释变量 ,Y是响应变量 .均值函数m(x) =E(Y|X =x)和方差函数σ(x)二者未知 .许多事实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σ2 (x) =γ0 +γ1(m(x) ) a1+… +γs(m(x) ) as ψ(x)γ ,其... 考虑一类异方差半参回归模型Y =m(X) +σ(X)ε ,其中X是随机解释变量 ,Y是响应变量 .均值函数m(x) =E(Y|X =x)和方差函数σ(x)二者未知 .许多事实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σ2 (x) =γ0 +γ1(m(x) ) a1+… +γs(m(x) ) as ψ(x)γ ,其中 ψ(x) =(1,(m(x) ) a1,… ,(m(x) ) as) ,γ =(γ0 …γs) T.运用局部核权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给出了异方差情况下m(x) ,σ(x)和γ的估计 ^m(x) ,^σ和 ^γ ,证明了 ^γ的渐近正态性 ,得到了 ^m(x)和 ^σ2 (x)的最优收敛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方差性 多项式方差模型 诊断统计量 最优收敛速度 局部核权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The Response of Climatic Jump in Summer in North China to Global Warming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嘉佑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4-192,共9页
To reveal climatic variation over North China, the climatic jumps in summer in Beijing are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f precipitation of summer (June, July, August) during the period of 1841-1993, in which those missed ... To reveal climatic variation over North China, the climatic jumps in summer in Beijing are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f precipitation of summer (June, July, August) during the period of 1841-1993, in which those missed before 1950 were reconstructed by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with minimum forecast error. The climatic jumps at different scales are analyzed using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with different decade (10-100 years) windows. Some new methods and ideas are proposed. The variance difference, the linear tendency difference, and the difference of power spectral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at the moving point in the center of the series are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for example, Mann—Kendall test, t— test, and accumulative anomaly etc.).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atistics above, a synthetic jump index is also proposed in order to get the definite jump points in the moving se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matic jumps in the area occurred in the 1890s, the 1910s and the 1920s, and mostly in the 1920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ocal climatic jumps in North China have a simultaneous response to the global warming in the hundred-year scales. Key words Climatic jump - New diagnostic statistics - Synthetic jump index -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 National Key Programme for Developing Basic Sciences” G19980409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ic jump New diagnostic statistics Synthetic jump index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下载PDF
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演变、影响与展望 被引量:51
7
作者 卜凡帅 徐胜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5,共6页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组织出版的DSM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精神类障碍诊断标准之一,为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认知与行为科学以及残疾研究等领域的工作者对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新版DSM-5有关自闭症谱...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组织出版的DSM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精神类障碍诊断标准之一,为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认知与行为科学以及残疾研究等领域的工作者对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新版DSM-5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障碍分类合并、诊断标准简化以及依障碍程度划分等三方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临床研究以及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纳入社会——心理性因素的考量、与ICD-11的兼容互补以及DSM本土化则可能是未来DSM系列研究的主要推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双相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循证依据 被引量:48
8
作者 陈美英 张斌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探讨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修正双相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循证依据,主要涉及了四个方面:(1)基因和家系研究证实了抑郁发作与双相障碍是异质性疾病,所以抑郁障碍从双相障碍中独立出来;(2)一系列研究... 本文探讨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修正双相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循证依据,主要涉及了四个方面:(1)基因和家系研究证实了抑郁发作与双相障碍是异质性疾病,所以抑郁障碍从双相障碍中独立出来;(2)一系列研究表明活动增加与情绪高涨有强关联,对预测双相障碍Ⅱ型敏感性高达90.5%,所以躁狂/轻躁狂诊断标准A增加了活动增加;(3)研究显示2 d的轻躁狂发作时可以很好地区分抑郁发作与双相障碍,但是这可能带来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的重大变化,所以DSM-5维持了“至少4 d”的时间标准,将“2~3 d”归类到“其他特定的双相相关障碍”;(4) DSM-5采用了“具有混合发作的特征”的概念,既切合临床实践的要求,又桥接了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体现了“双相障碍谱系”的本质。其可行性得到了多个研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双相障碍 诊断分类 活动增加 持续时间 混合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ICD-11和DSM-5解读 被引量:20
9
作者 唐久来 方玲玲 +1 位作者 朱静 李晓捷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281-1286,共6页
解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版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并参考近10年的相关文献,将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进行归纳分类,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便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 神经发育障碍 智力发育障碍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版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诊断分类 解读
原文传递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与DSM-Ⅳ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姜林 苏渊 +3 位作者 张伟 刘鲜 张宏生 沐云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 通过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 (integratedvisualandauditorycontinuousperformancetest ,IVA CPT)与DSM Ⅳ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的对照研究 ,探讨IVA CPT的应用价值。 【... 【目的】 通过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 (integratedvisualandauditorycontinuousperformancetest ,IVA CPT)与DSM Ⅳ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的对照研究 ,探讨IVA CPT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专科门诊 13 0例ADHD儿童同时行IVA CPT和DSM Ⅳ诊断 ,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评价其临床意义。 【结果】 DSM Ⅳ和IVA CPT对ADHD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7.69%和 5 9.2 3 % ,经 χ2 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 ,χ2 相差分析差异不明显 ;对ADHD临床分型的诊断两方法同样呈正相关和相差不明显。 【结论】 I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 DSM—Ⅳ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群及其心理易感因素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会会 刘莹莹 +3 位作者 林萍珍 孙继伟 邵頔 曹枫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9-484,共6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群的发生情况,探讨PTSD症状群的心理易感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量表第五版对94名COPD患者进行...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群的发生情况,探讨PTSD症状群的心理易感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量表第五版对94名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中PTSD的阳性率为25.5%,分别有58人(61.7%)、36人(38.3%)、57人(60.6%)、60人(63.8%)存在再体验、回避、认知与情绪的负性改变、唤醒症状群。分层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知觉压力、症状反刍均是回避[β=0.34(P=0.001),β=0.46(P=0.009)]、认知与情绪的负性改变[β=0.38(P<0.001),β=0.54(P=0.001)]、唤醒[β=0.21(P=0.044),β=0.64(P=0.001)]症状群的危险因素。此外,知觉压力还是再体验[β=0.33(P=0.001)]症状群的危险因素。结论:知觉压力、症状反刍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PTSD症状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群 知觉压力 症状反刍 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
原文传递
Valid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 Diagnostic Interview-3.0 in Psychiatric Settings 被引量:15
12
作者 Jin Lu Yue-Qin Huang Zhao-Rui Liu Xiao-Lan C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8期2462-2466,共5页
Background: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3.0 (CIDI-3.0) is a fully structured lay-administered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the assess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according to ICD-10 and Diagnostic and ... Background: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3.0 (CIDI-3.0) is a fully structured lay-administered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the assess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according to ICD-10 and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 criteria.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CIDI in diagnosing mental disorders in psychiatric settings. Methods: We recruited 208 participants, of whom 148 were patients from two psychiatric hospitals and 60 healthy people from communities. These participants were administered with CIDI by six trained lay interviewers and 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 Disorders (SCID-I, gold standard) by two psychiatrists. Agreement between CIDI and SCID-I was assessed wit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Individual-level CIDI-SCID diagnostic concord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Cohen's K. Results: Substantial to excellent CIDI to SCID concordance was found for any substance use disorder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 = 0.926), any anxiety disorder (AUC = 0.807) and any mood disorder (AUC = 0.806). The concordance between the CIDI and the SCID for psychotic and eating disorders is moderate. However, for individual mental disorders, the CIDI-SCID concordance for bipolar disorders (AUC = 0.55) and anorexia nervosa (AUC = 0.50) was insufficient. Conclusions: Overall,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lDI-3.0 has acceptable validity in diagnosing the substance use disorder, anxiety disorder and mood disorder among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However, we should be cautious when using it for bipolar disorders and anorexia nerv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ONCORDANCE Mental Disorder Reliability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for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Axis l Disorder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Validity
原文传递
整合视听持续测试诊断不同年龄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潘学霞 万彬 +1 位作者 麻宏伟 戴晓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测试(IVA-CPT)对不同年龄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参照,对309例临床怀疑ADHD患儿进行IVA-CPT诊断,并按年龄将患儿分为6.0~6.9岁组、7.0~7....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测试(IVA-CPT)对不同年龄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参照,对309例临床怀疑ADHD患儿进行IVA-CPT诊断,并按年龄将患儿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9.9岁组、10.0~10.9岁组、11.0~11.9岁组和12.0~15.0岁组,共7组,分别进行临床诊断评价,对比、评价IVA-CPT诊断不同年龄段ADHD临床价值。结果以DSM-Ⅳ为参照标准,IVA-CPT诊断ADHD各组的特异度不超过52.9%;7.0~7.9、8.0~8.9岁组敏感度最高(84.6%、85.4%),6.0~6.9、9.0~9.9岁组次之(76.9%、79.5%),10.0岁以上组敏感度最低(57.1%、61.5%、60.0%)。IVA-CPT与DSM-Ⅳ二种诊断方法对ADHD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按年龄分组后二种诊断方法的ADHD的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a>0.05);6.0~6.9岁组及10岁以上组在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二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均<50%;7.0~7.9、8.0~8.9、9.0~9.9岁组符合率>60%,二种方法对分型诊断之间符合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a<0.01)。二种方法在注意缺陷型诊断中符合率最高。结论IVA-CPT对7.0~8.9岁ADHD诊断价值较高,对较小及较大儿童还要结合临床行DSM-Ⅳ量表或其他量表评分,综合评定。IVA-CPT在分型诊断中建议只用于注意缺陷型的测定,对多动/冲动型的诊断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视听持续测试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 年龄
下载PDF
双相障碍的诊治与研究——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贻儒 吴志国 陈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416,共4页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多变,常导致临床识别不足、诊断不确定以及治疗困难。由此,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病的特征与本质,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践行有关诊断标准的修正以及治疗理念的纠正。该文从概念与诊断、神经生物学研究...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多变,常导致临床识别不足、诊断不确定以及治疗困难。由此,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病的特征与本质,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践行有关诊断标准的修正以及治疗理念的纠正。该文从概念与诊断、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境稳定剂治疗等方面对双相障碍的探索现状和前景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诊断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神经生物学 心境稳定剂
下载PDF
CCMD-3和DSM-Ⅳ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雪蓉 康传媛 +2 位作者 刘瑞湘 丁凯景 万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2-904,908,共4页
【目的】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th ed,DSM-Ⅳ)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3)在诊断注意缺... 【目的】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th ed,DSM-Ⅳ)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3)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上的异同。【方法】以172例由高年资精神科医生诊断为ADHD的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由两个诊断标准制成的量表,按照两个诊断标准对患儿进行诊断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中,162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而所有样本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对同时符合两个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为主型或混合型的156例患儿进行两量表分型的吻合度检验显示中等吻合度(Kappa=0.587),McNemar检验显示两个诊断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两个量表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的构成比比较显示CCMD-3中混合型的构成比高于DSM-Ⅳ(P=0.023);CCMD-3的条目阳性率比DSM-Ⅳ高,两者均在学习问题描述的条目阳性率高。【结论】CCMD-3较DSM-Ⅳ在诊断ADHD上更为宽松,且更多的将患儿判定为混合型;就诊患儿中注意缺陷症状较多动冲动症状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孤独症谱系障碍标准的演变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标准的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艳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已逐渐被大家熟知,其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变化及意义对临床工作非常重要。现就该术语的产生、演变及最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该术语的变化及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标准
原文传递
持续性注意测试与DSM-Ⅳ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灵 吕晔 +3 位作者 杨玉凤 雷晓梅 王亚萍 张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注意测试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4版(DSM-IV)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由专业医师采用持续性注意测试与和DSM-Ⅳ对行为发育儿科门诊... 【目的】探讨持续性注意测试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4版(DSM-IV)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由专业医师采用持续性注意测试与和DSM-Ⅳ对行为发育儿科门诊以ADHD之主诉就诊的178例儿童进行诊断并分析结果。【结果】持续性注意测试和DSM-Ⅳ诊断ADHD的阳性率分别为79.12%和74.16%,经χ2检验,两者呈正相关(r=0.34,P<0.01)。以DSM-Ⅳ为参照标准,持续性注意测试对ADHD诊断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度为45.65%,假阴性率为12.12%,假阳性率为56.52%。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为10.989,Kappa值为0.245(P<0.001),提示两者阳性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诊断符合率为82.27%,经χ2检验,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性注意测试与DSM-Ⅳ诊断ADHD的符合率较高,可作为ADHD的有效辅助诊断工具,但仍需结合临床及DSM-IV等量表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注意测试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原文传递
Conne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ccording to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被引量:6
18
作者 Bo-yong Park Hyunjin Park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19-125,共7页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is a pervasive psychiatric disorder that affects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Adult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ADHD are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ut few studies have ex...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is a pervasive psychiatric disorder that affects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Adult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ADHD are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ut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ADHD based on neuroimaging and connectivity analysis.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s were obtained and preprocessed in 82 patients. Group-wis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ere quantified using degree centrality for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The medial-, middle-, and inferior-frontal gyrus, superior parietal lobule, precuneus, supramarginal gyrus, superior- and middle-temporal gyrus, middle occipital gyrus, and cuneus were identified as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group-wise differences. The identified reg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scores reflect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dult ADHD patients exhibit different level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epending on sex, and our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changes in brain circuitry might differentially impact male and female ADH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connectivity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sex differenc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pression anxiety network analysis degree centrality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score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侯静红 张瑜 徐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6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门诊怀疑ADHD的99例儿童同时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DSM-IV)和IVA-CPT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精神障碍诊...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门诊怀疑ADHD的99例儿童同时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DSM-IV)和IVA-CPT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和IVA-CPT对ADHD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2.73%和63.64%,χ2检验两者具有相关性,相差分析差异不明显,对ADHD分型的诊断同样具有相关性,相差不明显。结论: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对ADHD的诊断具有客观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 儿童
下载PDF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跨界症状量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症状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园园 张红霞 +2 位作者 马丽华 刘文娟 季建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跨界症状量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症状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DSM-5跨界症状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243例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 目的:探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跨界症状量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症状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DSM-5跨界症状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243例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DSM-5跨界症状量表评估显示142例(58.44%)出现精神症状,>40%的患者出现≥2种精神症状;精神症状出现的频率依次是焦虑(27.16%)、抑郁(25.10%)、躯体症状(25.10%)、躁狂症状(24.69%)、睡眠问题(21.40%)及物质使用(11.11%);焦虑症状出现率大于GAD-7评估结果(18.52%),抑郁症状出现率与PHQ-9评估相似(25.11%);有精神症状组对疾病了解程度明显多于无精神症状组(χ^2=6.651,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比率高,抑郁、焦虑、躯体症状、睡眠问题为主要症状,精神症状出现可能与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精神症状 DSM-5跨界症状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