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_6放电分解组分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94
1
作者 汲胜昌 钟理鹏 +5 位作者 刘凯 李金宇 崔彦捷 王圆圆 郭锦龙 冀国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18-2332,共15页
SF6绝缘类电力设备具有体积小、安全性高、维修周期长等众多优点,随着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SF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分析及其应用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SF6气体分解过程及机制、分解产物检测方法、不同条件下的... SF6绝缘类电力设备具有体积小、安全性高、维修周期长等众多优点,随着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SF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分析及其应用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SF6气体分解过程及机制、分解产物检测方法、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及电力设备绝缘缺陷诊断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纳。SF6在放电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生成多种类型的气体产物,其分解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受到电流、电极材料、微水微氧含量、气压、吸附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SF6的分解过程与放电类型及放电能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将SF6放电分解组分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之中。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气体分解产物 分解机制 检测方法 分解特性 诊断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张海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集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患有肝细胞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分析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应用价...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集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患有肝细胞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分析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1)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共诊断出14例患者伴有肝硬化,共检出肝癌病灶82个,病灶在CT平扫上显示为稍低密度,在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病灶为"快进快出"式典型强化,具体表现为动脉期强化,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未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延迟期呈低密度。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64排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三期综合检出率高达100%。(2)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动脉期检出率达为96.34%,门脉期的检出率为82.92%,延迟期的检出率为87.80%。结论在临床肝细胞癌诊断中,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反映肝细胞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细胞癌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肝细胞癌诊断以及病情监测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平扫 增强扫描 肝细胞癌 诊断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尹学青 胡红杰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主动脉夹层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近年来,由于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大幅提高。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术后的随访过程中。不断改进的主动脉CT扫描方案... 主动脉夹层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近年来,由于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大幅提高。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术后的随访过程中。不断改进的主动脉CT扫描方案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更为准确,为临床干预提供了充足的依据。针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血管成像技术 图像后处理 诊断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运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69例,患者均于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对CT扫描中肿瘤的大小、数目...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69例,患者均于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对CT扫描中肿瘤的大小、数目以及病灶的强化程度进行分析,通过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判断CT对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膀胱癌患者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照,CT对膀胱癌患者病变检出的准确性高达94.20%;且对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以及强化程度显示良好,能清楚区分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临床医生实施外科干预,可作为为膀胱癌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 膀胱癌 诊断应用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支原体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曾令志 林坚全 郝敬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16-18,58,共4页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的多排螺旋CT(HRCT)影像征象,探讨HR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经病理、病原学检验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者72例,收集7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的多排螺旋CT(HRCT)影像征象,探讨HR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经病理、病原学检验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者72例,收集7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其CT的检查特征,并对CT用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37例为单侧病变,35例为双侧病变,19例病灶位于左上肺叶,24例病灶位于左下肺叶,21例病灶位于右上肺叶,13例病灶位于右中肺叶,25例病灶位于右下肺叶。治疗前病变部位的主要CT表现为出现大面积的斑片状、斑点状阴影,及条索状或磨玻璃样阴影。治疗后病变部位的主要CT表现为病灶密度降低,病灶范围减少。结论 CT能清楚显示支原体肺炎的肺内病变,其特有的影像征象能为临床提高诊断准确性;此外,CT扫描能根据病灶特征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hs-CRP和PCT水平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洁新 杨立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hs-CRP和PCT水平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和同期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和PCT水平的变化,以及... 目的探讨hs-CRP和PCT水平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和同期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和PCT水平的变化,以及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误诊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性脑膜炎hs-CR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5.0%和97.2%,误诊率为25.0%,PC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66.7%和94.6%,误诊率为33.3%;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hs-CR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0.0%和77.8%,误诊率为50.0%,PC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40.0%和74.6%,误诊率为60.0%。结论 hs-CRP和PCT是临床上常用的感染性炎症标志物,因此联合检测hs-CRP和PCT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细菌性脑膜炎 诊断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膀胱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敏明 张杰 苏显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97-99,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34例患者CTU图像结果进行分析,从CTU对膀胱疾病患者的确诊率、CTU平扫、CTU多期增强和CTU后期的重建技术分析多层螺旋CTU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34例患者CTU图像结果进行分析,从CTU对膀胱疾病患者的确诊率、CTU平扫、CTU多期增强和CTU后期的重建技术分析多层螺旋CTU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4例患者通过CTU检查出共34个病灶,CTU对膀胱疾病的确诊率为97.14%(34/35),其中膀胱结核1(2.94%)个,膀胱结石13(38.23%)个,膀胱肿瘤6(17.64%)个,膀胱憩室4(11.76%)个,前列腺增生10(29.41%)个。CTU平扫、多期增强、后重建技术能对膀胱憩室进行很好的图像显示,能直观的观察膀胱与周围器官的解剖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U技术能多角度立体的显示膀胱解剖结构,操作简单、无创伤、适应人群广、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 膀胱疾病 诊断应用
下载PDF
313例甲状腺疾病核素显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慧 李广宙 +6 位作者 李洪忠 刘志翔 于霞 朱雁冬 孙涛 张磊 谢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核素显像的特点,探讨核素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核素显像检查的313例患者,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各11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不包含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 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核素显像的特点,探讨核素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核素显像检查的313例患者,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各11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不包含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93例,根据各种甲状腺炎的放射功能特点进行分组,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中,放射性摄取程度为0、1、2、3的患者分别为6例、90例、11例、3例。桥本氏甲状腺病中,75.2%的患者甲状腺静态显像表现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甲状腺功能亢进、正常及减低组分别有33.1%、62.0%、85%的患者表现为"峰""谷"样改变。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3种疾病,其"冷"、"凉"、"温"、"热"数分别为104、15和14,"冷"结节的发生率分别为49.28%、0.00%、64.29%,"温"结节的发生率分别为13.46%、33.33%、7.14%,"热"结节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60.00%、0.00%。结论甲状腺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情发展及疗效的监测、功能正常和减低的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表现为"冷""热"结节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放射性核素成像 99mTcO4- 甲状腺功能 诊断应用
下载PDF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血管搭桥及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京顺 周铁力 +1 位作者 秦笑乙 王清河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血管搭桥及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丹东市第一医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搭桥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扫描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冠...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血管搭桥及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丹东市第一医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搭桥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扫描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管腔狭窄的显示情况,并对桥血管的闭塞狭窄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显示,患者共搭桥136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对133支桥血管成功显像,显像率为97.79%。45例共置入97枚冠状动脉支架。其中,42枚支架评为3级,43枚支架评为2级,12枚支架评为1级。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植入的97枚支架中,仅5枚支架不能作为影像学诊断评价依据。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对冠状动脉支架及其管腔狭窄显示良好,以及对冠状动脉的走行进行准确反映,可以用于管冠状动脉血管搭桥及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中的血管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血管搭桥 支架植入 诊断应用
下载PDF
3.0T MRI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法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文尚 陆莹莹 +1 位作者 梁波 王新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法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90例(101个病灶)的临床资料。结果临界值为每秒平均流出斜率的0.03%的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对乳腺良... 目的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法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90例(101个病灶)的临床资料。结果临界值为每秒平均流出斜率的0.03%的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显著高于0.06%/s、5%、10%(P<0.05);临界值为每秒平均流出斜率的0.03%的动态增强曲线联合ER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显著高于0.06%/s、5%、10%(P<0.05)。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法的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界值为每秒平均流出斜率的0.03%时对曲线类型进行划分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动态增强曲线半定量分型法 乳腺病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肺脓肿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脓肿诊断及疗效随访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肺脓肿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检查,收集62例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对MSCT肺脓肿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脓肿诊断及疗效随访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肺脓肿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检查,收集62例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对MSCT肺脓肿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价值进行分析。结果62例肺脓肿患者经MSCT扫描结果显示:脓肿均以单发为主,且具有较为完整的包膜,脓肿直径约4.01~10.98cm,脓腔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脓肿11例分布于左上肺叶,16例位于左下肺叶,15例位于右上肺叶,7例位于右中肺叶,13例位于右下肺叶。治疗前病变的主要CT表现为斑片样、片样高密度影,小部分区域呈低密度影;部分病灶内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空洞影,并有气液平面,少数脓肿周围可见索条状影;少数患者胸膜出现增厚,且胸腔内不同程度积液。治疗后CT显示病变缩小,且斑片影吸收减少。结论MSCT在诊断肺脓肿病灶的大小、形态以及性质均能得以初步判定;且能客观反映治疗后脓肿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肺脓肿 诊断应用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祥 郭春丽 +2 位作者 程西安 宁红娟 董翠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在对支气管结核诊断的应用,以及支气管和其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标准的2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采取全身抗结核药利福平治疗,介入组使用支气管镜对病变位置灌注异烟肼...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在对支气管结核诊断的应用,以及支气管和其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标准的2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采取全身抗结核药利福平治疗,介入组使用支气管镜对病变位置灌注异烟肼治疗。二组治疗时长均为6个月,每个月末记录对比二组气道直径、气促指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临床症状数据以及是否有支气管扩张症、肺不张、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的发生,将二组组间并发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疗效对比,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第六个月为81.82%;并发症发病率在6个月为63.64%;介入组的治疗有效率在6个月为90.91%,并发症发病率在6个月为33.33%,远低于常规组发病率数据、气道直径、气促指数和FEV1对比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介入诊断和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方案对于支气管结核以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具有很好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并发症的预防 诊断应用
原文传递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诊断单采血小板铁缺乏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月华 马玉琳 +1 位作者 任爱莉 张月靖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33-37,共5页
目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诊断单采血小板铁缺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东营市中心血站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观察组采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检... 目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诊断单采血小板铁缺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东营市中心血站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观察组采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有效率、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检测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铁代谢指标及红细胞数量相比,网织红血红蛋白含量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贫血状态,检验所需标本较少,检测速度快,检查费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 单采血小板铁缺乏 诊断应用
下载PDF
鼻咽癌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建新 陈正炎 +3 位作者 陈菲 彭剑雄 李志坚 刘连红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采用Kim 等建立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内标技术对58 例患者的鼻咽活检标本进行其端粒酶活性测定. 43 例鼻咽癌确诊患者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90.7% ,15 例鼻咽部慢性炎症(对照组)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6.7% . 3 例... 采用Kim 等建立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内标技术对58 例患者的鼻咽活检标本进行其端粒酶活性测定. 43 例鼻咽癌确诊患者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90.7% ,15 例鼻咽部慢性炎症(对照组)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6.7% . 3 例复发的鼻咽癌标本均呈阳性, 2 例治愈的鼻咽癌标本则属阴性.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样本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于鼻咽癌组织的端粒酶活化现象普遍存在,其活性检测可望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鼻咽癌 诊断 检测 重复序列扩增
下载PDF
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周围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海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9期128-130,15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周围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集的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神经纤维瘤患者的CT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针对性分析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分析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周围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集的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神经纤维瘤患者的CT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针对性分析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周围神经纤维瘤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1)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2例患者肿瘤位于眼眶,9例患者肿瘤位于后纵隔,1例患者肿瘤位于后腹膜,1例患者肿瘤位于会阴,3例患者肿瘤位于四肢,大多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半球状,且肿块边缘光滑,分界清晰。(2)双侧听神经瘤在CT扫描图像上呈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出明显强化,且强化不均匀;双侧听神经瘤伴脑膜瘤、脊膜瘤在CT扫描图像上显示为等密度影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现出明显强化,且强化均匀。结论在临床周围神经纤维瘤诊断中,运用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分布情况以及肿瘤的形状大小,还能清晰显示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三期增强扫描 神经纤维瘤 诊断应用
下载PDF
CT和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刘常锋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12-15,29,共5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6例ACL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6例ACL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患者均经关节镜检查,14例正常,30部分撕裂,42例完全撕裂.其中,MRI共检出14例正常,28部分撕裂,40例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为97.67%;CT共检出10例正常,21部分撕裂,34例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为75.58%,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表现中,CT检测ACL撕裂呈现低密度表现,患者可见韧带增宽、挛缩、交叉韧带有断裂.MRI检测若可见T1、T2分别为低信号、高信号,表明患者ACL撕裂处于急性发作期;若可见T1信号长过T2,关节韧带扭曲、增粗,且撕裂断端边缘较模糊,或断痕情况显著,表明ACL撕裂处于慢性发作期,信号异常明显.结论:给予ACL撕裂患者MRI进行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等指标均高于CT检测,且影像学特征明显,对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有较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 CT MRI 诊断应用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心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章映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对心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132例确诊为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冠心病的门诊与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132例健康查体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与酶... 目的对心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132例确诊为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冠心病的门诊与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132例健康查体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与酶法进行对两组心脏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阳性比例分别为79.5%、15.2%、20.5%、68.2%,对照组人群四项指标检测均为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损伤诊断中,心肌钙蛋白I(cTn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具有极高的疗效评价价值,值得临床诊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钙蛋白I 心肌损伤 心肌梗塞 诊断应用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晓红 阴正勤 +1 位作者 余涛 王仕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特征。方法 利用TOPCON 5 0IA眼底荧光照相系统分别对 2 5例44只高度近视眼、16例 2 0只中低度近视眼和 19例 2 4只眼正常组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和吲哚...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特征。方法 利用TOPCON 5 0IA眼底荧光照相系统分别对 2 5例44只高度近视眼、16例 2 0只中低度近视眼和 19例 2 4只眼正常组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 ,ICGA)检查。将各组主照眼早期脉络膜荧光充盈时间、脉络膜血管荧光充盈情况进行比较 ,以及对高度近视组脉络膜异常荧光形态和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与矫正视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早期荧光充盈时间和黄斑区脉络膜荧光充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4只高度近视眼中有 3 2眼黄斑区局限性和广泛性脉络膜充盈不良 ,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荧光充盈程度与矫正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ICGA可清楚显示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血流灌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诊断 吲哚花青绿/诊断应用 脉络膜血循环
下载PDF
低场MRI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应用(附5例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小检 申光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为病变早期诊断及定位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中4例有多次宫腔操作史,1例合... 目的 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为病变早期诊断及定位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中4例有多次宫腔操作史,1例合并有盆腔软组织粘连。3例病灶位于后壁,1例位于侧壁,1例位于宫角。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2.2×1.4×1.4)cm~(2.7×2.7×2.1)cm,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T_(1)WI低、T_(2)WI等-高信号影,内均可见囊泡状T_(1)WI低、T_(2)WI高信号,2例周围见斑片状T_(1)WI高信号提示出血。病灶主体位于子宫壁内,子宫内膜高信号及联合带低信号连续,子宫肌层中高信号中断,呈膨胀性生长,未突破浆膜层。结论 低场MRI检查能对子宫肌壁间妊娠进行早期诊断及准确定位,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肌壁间 磁共振成像 低场 影像诊断
下载PDF
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治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检查的79例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组,并选择同期检查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性激素6项检测,并对检查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卵泡期的不孕组与对照组在FSH、PRL、... 目的探讨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检查的79例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组,并选择同期检查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性激素6项检测,并对检查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卵泡期的不孕组与对照组在FSH、PRL、E_2、P及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期不孕组与对照组在FSH、LH、PRL、E_2及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不孕组与对照组在LH、PRL及P及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6项指标中的性激素水平与不孕症存在密切的关系,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对不孕症患者综合性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不孕症 诊断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