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酸亚铁对比生血宁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瑾 郭风玲 +1 位作者 段书众 黄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777-3779,共3页
目的:比较琥珀酸亚铁与生血宁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CAP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糖尿病肾病CAPD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餐前血糖... 目的:比较琥珀酸亚铁与生血宁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CAP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糖尿病肾病CAPD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餐前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高血压者积极控制血压,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12,同时持续非卧床CAPD,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初始剂量为100~150U/(kg·周),分2~3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生血宁片1g,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0.2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6周。治疗过程中每月调整1次rhEPO的用量,使血红蛋白(Hb)为100~120g/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前、治疗第4、8、12、16周Hb、血细胞比容(H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rh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Fib、Hc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血清铁蛋白、hs.CR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12周、16周后及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rhEPO用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4周后,且观察组治疗12周、16周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琥珀酸亚铁与生血宁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CAPD肾性贫血的疗效均较好,均能改善患者贫血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亚铁 生血宁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肾性贫血
下载PDF
湘潭地区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况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成建钊 余美春 +6 位作者 郭自炎 陈跃俊 李迅 李鸿志 张爱民 齐中意 甄上照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2期701-704,共4页
目的 了解湘潭市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病因构成、年龄分布、并发症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阳性率和医疗负担现状.方法 收集2014年11~12月湘潭市所有血液... 目的 了解湘潭市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病因构成、年龄分布、并发症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阳性率和医疗负担现状.方法 收集2014年11~12月湘潭市所有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1166例,采用问卷调查、查阅病历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采集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原发病诊断、并发症及合并症、血液透析治疗信息、药物治疗信息、透析前血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磷、血钙、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液传播性疾病、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模式等信息)并进行分布特征描述.结果 11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3∶1,平均年龄(54.4±13.2)岁,透析龄范围3个月~20年,透析龄中位数2.0年;前5位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87例(41.8%),糖尿病肾病279例(23.9%),高血压肾损害260例(22.3%),梗阻性肾病51例(4.4%),多囊肾33例(2.8%),近2年的新发病例中糖尿病肾病比例29.7%;患者每周平均透析治疗时间6~10h者占54.2%,≥10h者占38.2%;并发症治疗达标情况:高血压达标率35.8%;血红蛋白达标率41.4%;血磷达标率30.1%,血钙达标率58.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46.8%.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事件(42.4%)、感染(21.6%)、脑血管事件(12.9%).患者月均医疗费用为(4746.1±1094.1)元;患者医疗保险模式以农合医疗(48.2%)以及职工医保(40.6%)为主,全自费仅仅占1.3%;血液传播性疾病阳性率:乙型肝炎6.69%,丙型肝炎3.52%,梅毒1.03%;所有被调查患者中血液透析后丙型肝炎转阳2例,乙型肝炎及梅毒均为0例.结论 湘潭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原发疾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首次透析年龄集中在36~59岁年龄段,每周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左彦方 龙爱梅 +1 位作者 黄晓青 沈明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9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估小样本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EMbase、PubMed、CHKD、CNKI、CBM、VIP和WanFa...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估小样本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EMbase、PubMed、CHKD、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中关于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辅以文献追溯。检索时限均从1994年1月至2011年3月18日。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0.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1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9 97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 252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DD+ID基因型相比,Ⅱ基因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的风险较低[OR=0.65,95%CI(0.57,0.7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日本和巴西2型糖尿病患者中,Ⅱ基因型有较低的DN发病风险,而在高加索、中东、印度、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DN相关,Ⅱ基因型个体DN患病率相对其他基因型更低,但不同种族间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及髓样分化蛋白-2与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哲 徐丹丹 +2 位作者 于萍 徐海波 谭丽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在肾脏损害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两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LR4及MD-2在健康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同时测...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在肾脏损害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两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LR4及MD-2在健康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尿肌酐。结果:4组受检者血清TLR4和MD-2的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和MD-2分别与病程、FPG、TG、TC、LDL-C、BUN、SCr、UACR、尿白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HDL-C、尿肌酐呈负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LR4与MD-2显著升高,并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MD-2 炎性反应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真武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曦旭 张珊珊 +3 位作者 代玉 杨潇 江红 王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析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不同疗法纳入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不同疗法纳入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试验组予以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5.56%,34/35)(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12.7±2.4)分低于对照组(15.9±2.7)分(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22±0.60)mmol/L、(1.15±0.24)mmol/L、(1.68±0.32)mmol/L、(2.25±0.43)mmol/L]均优于对照组[(5.75±0.83)mmol/L、(2.68±0.32)mmol/L、(1.25±0.35)mmol/L、(3.88±0.96)mmol/L](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11±1.85)mmol/L、(8.14±1.77)mmol/L、(6.40±1.15)%]均低于对照组[(8.24±2.02)mmol/L、(10.69±2.11)mmol/L、(7.51±1.20)%](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172.7±32.4)pg/mL]低于对照组[(265.9±72.7)pg/mL](P<0.05)。结论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总有效率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助于调节血脂、血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盐酸二甲双胍 痰瘀互结型 2型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桢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8期85-86,8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糖尿病教育、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西医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分别为(14.52±9.16)mg/L、(3.39±1.58)mg/mmol,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常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较好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起到延缓肾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 复方血栓通胶囊 2hBG HBA1C
原文传递
空腹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结合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欧双余 唐宝佳 李微微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 分析空腹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8... 目的 分析空腹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空腹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和hs-CRP水平,并对不同程度患者各参数予以对比;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指标联合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空腹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图显示,空腹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 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85%和93.7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项血清指标异常,联合检测可对疾病予以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胰岛素 C肽 尿微量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肾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miR-21和miR-25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靳思思 靳绵绵 张一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21和miR-25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月于作者医院就诊的DN患者76例为DN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76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 目的探讨血清miR-21和miR-25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月于作者医院就诊的DN患者76例为DN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76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测定miR-21和miR-25的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miRNA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miR-21和miR-25对2型DN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DN的因素。结果 DN组miR-2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03±0.44 vs.0.88±0.26,t=2.584,P=0.011),而miR-25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1.58±0.44 vs.2.14±0.52,t=7.022,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中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血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胱抑素C(cystatinC,Cys C)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miR-25表达水平Cr、BUN、UA、Cys C呈负相关(P<0.05),与FBG和HbA1c不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联合检测血清miR-21和miR-25预测DN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4(95%CI:0.895~0.975)。灵敏度为94.70%,特异度为96.10%。两者联合检测DN的AUC显著高于miR-21单独检测的AUC值0.600(95%CI:0.517~0.678)和miR-25单独检测的AUC值0.775(95%CI:0.700~0.8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1是DN的危险因素,miR-25是DN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miR-21在2型DN中高表达,miR-25低表达,是诊断2型DN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miR-25 2型糖尿病肾病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左归降糖益肾方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MKR小鼠肾损害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印红爱 向家强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2-647,652,共7页
目的探究左归降糖益肾方能否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保护肠道菌群稳态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MKR小鼠肾损害机制。方法将30只MKR小鼠随机分为DN+MKR组、ZGJTYSF组和ZGJTYSF+LY294002组,每组10只;将10只FBV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测... 目的探究左归降糖益肾方能否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保护肠道菌群稳态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MKR小鼠肾损害机制。方法将30只MKR小鼠随机分为DN+MKR组、ZGJTYSF组和ZGJTYSF+LY294002组,每组10只;将10只FBV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测定小鼠血糖和24 h尿蛋白总量;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和血清中肾损伤指标;16S-rDNA肠道菌群测序检测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DN+MKR组小鼠FBG、UACR、血清中Scr、BUN、β2-MG水平、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OTU数、Shannon、Chao1、ACE指数及肾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和DN+MKR组相比,ZGJTYSF组小鼠FBG、UACR、血清中Scr、BUN、β2-MG水平、Simpson指数明显降低,OTU数、Shannon、Chao1、ACE指数及肾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比值增加(P<0.05);和ZGJTYSF组相比,ZGJTYSF+LY294002组小鼠FBG、UACR、血清中Scr、BUN、β2-MG水平、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OTU数、Shannon、Chao1、ACE指数及肾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比值降低(P>0.05)。和DN+MKR组相比,ZGJTYSF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普雷沃菌属和拟杆菌属菌落相对丰度明显降低,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及乳酸菌属菌菌落明显升高(P<0.05);和ZGJTYSF组相比,ZGJTYSF+LY294002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普雷沃菌属和拟杆菌属菌落相对丰度明显升高,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及乳酸菌属菌菌落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归降糖益肾方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减轻2型糖尿病肾病MKR小鼠肾损害,保护肾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益肾方 PI3K/AKT信号通路 2型糖尿病肾病MKR小鼠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志新 邱明才 +1 位作者 郭志新 邱明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糖尿病 (DM )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M组 )和DM洛沙坦治疗组 (DL组 ) ,每组 10只。观察 8周后用半定量RT PCR检测各组...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糖尿病 (DM )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M组 )和DM洛沙坦治疗组 (DL组 ) ,每组 10只。观察 8周后用半定量RT PCR检测各组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Ⅱ型受体 (TβRⅡ)和纤维连接蛋白 (FN)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TβRⅡ和FNmRNA的表达。检测血糖 (BG )、尿素氮 (BUN )、肌酐 (Cr)、血胰岛素 (Ins)、Ang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结果 DM组 8周出现平均肾小球体积、肾重 /体重增加 ,UAER、血BUN和Cr水平上升(P <0 .0 5)。DM组肾皮质TβRⅡ和FN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TGF β1、TβRⅡ和FNmRNA的表达也显著增加 (P <0 .0 5)。洛沙坦治疗 8周后 ,DL组平均肾小球体积、肾重 /体重减少 ,UAER、血BUN和Cr水平下降 (P <0 .0 5)。肾皮质TβRⅡ和FNmRNA的表达降低 ,TGF β1、TβRⅡ和FNmRNA的表达也降低 (P <0 .0 5)。 结论 洛沙坦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洛沙坦下调TGF β系统的表达 ,后者抑制肾细胞肥大、减少细胞外基质 (E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沙坦 糖尿病 大鼠 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 Ⅱ型受体 表达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忠心 马丽洁 +3 位作者 李艳春 刘婧 申珅 赵素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048-1051,1055,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4 h 尿蛋白定量大于1 g 且肾小球滤过率(eGFR)稳定在30 mL/( min·1.73 m^2)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入 A 、B ...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4 h 尿蛋白定量大于1 g 且肾小球滤过率(eGFR)稳定在30 mL/( min·1.73 m^2)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入 A 、B 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治疗(A 组)和雷公藤总苷+厄贝沙坦治疗(B 组),疗程6个月,观察其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TCM score)变化。【结果】①在治疗6个月时 B 组尿蛋白下降率明显高于 A 组(46.3% vs 13.4%,P <0.05),血浆白蛋白及 eGFR 上升幅度明显高于 A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② B 组 C 反应蛋白(CR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 A 组[(2.44±0.54)mg/mL vs (1.79±0.23 mg /mL),P <0.05)]。③两组在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 组:19.62±4.12 vs 16.28 ± 2.03;B 组:20.31 ± 3.67 vs 12.39 ± 1.98,均 P <0.05),B 组下降较 A 组更显著( P <0.05)。④ B 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 A 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3.6% vs 29.2%,P <0.05)。【结论】雷公藤总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中期糖尿病肾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治疗应用 抗高血压药/治疗应用 糖尿病肾病/药物疗法 蛋白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