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面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85
1
作者 马建 赵祥模 +9 位作者 贺拴海 宋宏勋 赵煜 宋焕生 程磊 王建锋 袁卓亚 黄福伟 张健 杨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37,共17页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到20世纪末的半自动化检测,发展到目前的无损自动检测;无损自动检测的主要特点是快速与智能化,采用多源传感器协同工作,并且集成在多功能道路检测车上,能够同时检测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以及道路线形与沿线设施等;在路面损坏检测方面,采用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实现了路面裂缝的快速检测;在路面平整度检测方面,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实现了快速自动化检测;在路面车辙检测方面,采用激光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非接触智能化检测;在路面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检测方面,建立了铺砂法与贝克曼梁法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实现了基于激光技术的路面构造深度与弯沉快速检测;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现有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干扰,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应该开发适合各种工况下的路面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现路面检测高效化与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检测 平整度 车辙 构造深度 裂缝 弯沉
原文传递
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目标时的波速估计 被引量:42
2
作者 于景兰 王春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477-480,共4页
 在利用探地雷达(GPR)进行工程检测过程中,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影响埋深计算精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通过吸取几种波速求取方法的优点,给出一种精度高、操作性强的波速求取法—刚性界面反射系数法;并利用此法,由LTD探地雷...  在利用探地雷达(GPR)进行工程检测过程中,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影响埋深计算精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通过吸取几种波速求取方法的优点,给出一种精度高、操作性强的波速求取法—刚性界面反射系数法;并利用此法,由LTD探地雷达实测数据求得整条测线的速度曲线.经检验,借助于少量钻芯数据,利用此法可使公路面层厚度检测的相对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工程检测 电磁波传播速度 双程走时 埋藏深度 地下目标
下载PDF
基于直线边缘识别的图象区域定位算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昱 赵正校 杨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1-62,8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直线边缘识别的图象区域定位算法。算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基于样本线对边缘点进行搜索的边缘检测算法,其二为利用层次逼近的霍夫变换对所得到的边缘图象中车牌区域的边界直线段进行提取以对其定位的算法。算法充... 介绍了一种基于直线边缘识别的图象区域定位算法。算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基于样本线对边缘点进行搜索的边缘检测算法,其二为利用层次逼近的霍夫变换对所得到的边缘图象中车牌区域的边界直线段进行提取以对其定位的算法。算法充分利用了原始图象的灰度分布特征,同时在霍夫变换中采取了深度优先的递归搜索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实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图象处理 图象区域定位 算法
下载PDF
由地震探测揭示的青藏高原莫霍面深度 被引量:47
4
作者 高锐 熊小松 +1 位作者 李秋生 卢占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1-773,共13页
全球最新、规模最大的青藏高原造山带是研究陆陆汇聚、板块俯冲和高原隆升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积累大量被动源地震观测和主动源地震探测资料用于揭示青藏高原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勾勒出青藏高原的壳... 全球最新、规模最大的青藏高原造山带是研究陆陆汇聚、板块俯冲和高原隆升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积累大量被动源地震观测和主动源地震探测资料用于揭示青藏高原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勾勒出青藏高原的壳幔结构的基本特征。本文在汇总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深地震测深、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宽频地震观测三种地震方法资料的梳理,探讨青藏高原的莫霍面深度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形态复杂,深度变化很大,分布总体特征呈现出中间浅,南部较深,北部较浅,西部较深,东部较浅的趋势,最深的和最浅的莫霍面可以相差40km。这种变化趋势记录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使高原地壳增厚、减薄过程,并驱使地壳物质由西向东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探测 莫霍面深度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深地震探测揭示的华北及东北地区莫霍面深度 被引量:43
5
作者 熊小松 高锐 +2 位作者 张兴洲 李秋生 侯贺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6,共11页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深地震探测研究。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深地震探测研究的总结和梳理,探讨了该区的莫霍面深度与变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内蒙褶皱带内,最浅的莫...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深地震探测研究。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深地震探测研究的总结和梳理,探讨了该区的莫霍面深度与变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内蒙褶皱带内,最浅的莫霍面出现在渤海湾盆地。东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大兴安岭地区,最浅的莫霍面出现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内;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为一重要的莫霍面陡变带,其西侧的莫霍面一般大于40km,东侧的莫霍面一般小于36km,郯庐断裂带及其北延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内,莫霍面沿线均有隆起,但幅度不一。渤海湾盆地及方正断陷(位于依兰-伊通断裂带内)莫霍面上隆显著,敦密断裂带有莫霍错断现象;在出露古老结晶基底岩石的块体内,其莫霍面深度要深于相邻盆地;莫霍面在太行及燕山山前深度明显加大。这些特征说明华北及东北地区拼合到一起后共同经历了太平洋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大兴安岭-太行山梯度带限定了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范围,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的前缘可能位于太行山以东,郯庐断裂带以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 深地震探测 莫霍面深度 太平洋构造运动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强地震附近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探测深度 被引量:40
6
作者 杜学彬 叶青 +3 位作者 马占虎 李宁 陈军营 谭大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43-1949,共7页
针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固定地点和固定观测装置及参数的视电阻率观测,给出了半空间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理论探测深度,研究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深度问题,得到:(1)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中区及附近可检测到地... 针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固定地点和固定观测装置及参数的视电阻率观测,给出了半空间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理论探测深度,研究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深度问题,得到:(1)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中区及附近可检测到地壳近地表较深部介质的电阻率变化,其深度大于或远大于均匀介质之;(2)震级、震中距、观测方向不同或在不同的孕震阶段,探测深度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大的差异,且是动态变化的.并依据理论探测深度讨论了地震视电阻率前兆变化的复杂性、地电台址电性条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震 附近 孕震晚期 视电阻率 对称四极 各向异性 探测深度
下载PDF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技术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薛国强 闫述 +4 位作者 底青云 李貅 王若 李海 钟华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具有深度大且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电磁法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推进多道瞬变电磁法深部探测系统的研发,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及地球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其特点...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具有深度大且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电磁法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推进多道瞬变电磁法深部探测系统的研发,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及地球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其特点包括:采用大功率接地源形式;编码发射;多道观测;类地震资料处理。然后,指出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地球物理实质:多道瞬变电磁法属于近源测深,即通过改变偏移距达到测深目的;接收信号包括系统响应和大地脉冲响应(即含有一次场与二次场的混合场)信号,采用反卷积方法获取大地脉冲响应。最后,针对中国复杂环境下的深部探测,对现有的多道瞬变电磁法提出改进思路:1把二维观测系统改进成三维观测系统,即三维数据采集系统,使其应用性更强且更方便,探测深度大,精度高;2把常规一维拟地震资料简单处理改进成三维拟地震成像解释;3从油气勘探领域拓展到复杂的深部矿产资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地球物理学 接地源 近源 短偏移 探测深度 三维
下载PDF
基于Kinect体感传感器的老年人跌倒自动检测 被引量:27
8
作者 瞿畅 孙杰 +1 位作者 王君泽 朱小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3,共6页
跌倒是独居老人最主要的意外风险之一,为快速有效获取跌倒信息,使老年人得到及时救助,提出一种基于Kinect体感传感器的人体跌倒自动检测方法,利用Kinect深度图像技术获取人体深度图像前景图,建立前景图三维包围盒,通过实时计算的三维包... 跌倒是独居老人最主要的意外风险之一,为快速有效获取跌倒信息,使老年人得到及时救助,提出一种基于Kinect体感传感器的人体跌倒自动检测方法,利用Kinect深度图像技术获取人体深度图像前景图,建立前景图三维包围盒,通过实时计算的三维包围盒的长、宽、高数值以及该数值的变化速度,判断人体跌倒是否发生。利用遮挡融合算法,解决了人体躯干被障碍物部分遮挡时,跌倒事件的检测和判定。在室内居家环境下进行了26种测试场景实验,检测误报率为2.0%~6.0%,漏报率为0~4.0%。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人体跌倒自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应用 跌倒检测 深度图像 三维包围盒 体感传感器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距离图像的边缘检测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赖旭东 万幼川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446,共3页
将机载激光雷达的距离数据转换成距离灰度图像,运用经典边缘检测算子加以处理并比较各种算子处理后的结果。结果证明了本方案可行,为处理LIDAR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距离图像 激光雷达
下载PDF
融合毫米波雷达与深度视觉的多目标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24
10
作者 甘耀东 郑玲 +1 位作者 张志达 李以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2-1029,1056,共9页
针对现有融合毫米波雷达与传统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算法准确率较低与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中对多目标检测与跟踪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阈值筛选和前后帧数据关联方法对毫米波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而提出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数据跟踪的自... 针对现有融合毫米波雷达与传统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算法准确率较低与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中对多目标检测与跟踪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阈值筛选和前后帧数据关联方法对毫米波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而提出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数据跟踪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然后,为提高目标检测精度与速度,基于采集到的实车数据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深度视觉的多车辆检测。最后,采用决策级融合策略融合毫米波雷达与深度视觉信息,设计了一种用于复杂交通环境下前方车辆多目标检测与跟踪的框架。为验证所设计的框架,进行了不同交通环境下的实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时检测跟踪前方车辆,具有比融合毫米波雷达与传统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方法更好的可靠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目标跟踪 毫米波雷达 深度视觉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激光焊接声信号与熔深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京雷 陈彦宾 徐庆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80,共5页
激光焊接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声信号,这些声信号中包含焊接过程的重要信息,反映了焊缝质量。以平板激光堆焊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焊接过程声信号的特征。研究发现,声信号的强度和功率频谱分布与焊缝熔深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声信号... 激光焊接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声信号,这些声信号中包含焊接过程的重要信息,反映了焊缝质量。以平板激光堆焊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焊接过程声信号的特征。研究发现,声信号的强度和功率频谱分布与焊缝熔深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声信号功率频谱主要集中在2~10kHz之间,并且具有明显的谱线族。随焊缝熔深的减小,声信号强度减弱,并且声信号频谱族由相对集中单一向分散多族化变化。以激光焊接过程产生的声信号特征作为传感信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声信号与焊缝熔深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根据声信号特征定量地检测焊缝的熔深,为激光非熔透焊接熔深的实时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质量检测 声信号 熔深
下载PDF
基于加权暗通道的图像去雾方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楠 程咏梅 赵永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5,共6页
传统基于暗通道图像去雾中仅考虑初始透射图对于透射图优化的影响,而未充分考虑深度信息对于透射图优化贡献不同的特点,造成去雾结果在深度不连续处出现"晕"且离视点较远区域的去雾效果有明显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 传统基于暗通道图像去雾中仅考虑初始透射图对于透射图优化的影响,而未充分考虑深度信息对于透射图优化贡献不同的特点,造成去雾结果在深度不连续处出现"晕"且离视点较远区域的去雾效果有明显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加权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该方法根据边缘特征的位置估计深度信息的连续性,将边缘点及非边缘点赋予不同权值,对加权透射图优化求解.仿真实验表明,新的去雾算法在恢复图像细节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抑制"晕"的产生,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暗通道先验 边缘检测 深度估计
下载PDF
基于K-means和近邻回归算法的Kinect植株深度图像修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沈跃 徐慧 +1 位作者 刘慧 李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8-194,共7页
针对Kinect传感器应用于农业植株检测产生的图像噪声问题,特别是由光线以及传感器自身局限导致的匹配图像目标植株数据的缺失,提出一种基于K-means和近邻回归算法的植株深度检测图像修复方法。首先对Kinect传感器获取的彩色RGB图像进行... 针对Kinect传感器应用于农业植株检测产生的图像噪声问题,特别是由光线以及传感器自身局限导致的匹配图像目标植株数据的缺失,提出一种基于K-means和近邻回归算法的植株深度检测图像修复方法。首先对Kinect传感器获取的彩色RGB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预处理提取植株目标区域,再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去除背景噪声,使得植株目标区域轮廓更加清晰;然后基于配准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对获取的深度图像中可疑像素点的深度数据采取近邻回归算法进行修复,再将修复后的深度图像与目标分割后的彩色图像进行植株区域的匹配,并进行二次近邻回归算法修正错误的深度数据,最后获取目标植株深度信息的检测图像。试验结果证明,采用RGB阈值分割和K-means聚类算法植株目标区域分割误差均值为12.33%,比单一RGB阈值分割和K-means聚类分割误差降低了12.12和41.48个百分点;同时结合聚类后的彩色图像对深度数据进行两次近邻回归算法修复深度数据,能够提高深度数据边缘的清晰度,单帧深度数据空洞点进行修复数据的准确度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植株检测、植株三维重构、精准对靶喷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算法 植株检测 深度数据 图像修复 K-MEANS聚类 近邻回归
下载PDF
基于图像空间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于海军 马纯永 +1 位作者 张涛 陈戈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0-533,共4页
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虚拟环境中碰撞检测的高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空间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有效利用了图形处理器(GPU)的加速功能。该算法以基于物体空间的凸块层次二叉树技术及方向包围盒(OBB)之间的碰撞检测为前提,可快速排除... 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虚拟环境中碰撞检测的高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空间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有效利用了图形处理器(GPU)的加速功能。该算法以基于物体空间的凸块层次二叉树技术及方向包围盒(OBB)之间的碰撞检测为前提,可快速排除场景中明显不相交的凸块;然后通过生成的凸块潜在碰撞检测集,在RECODE算法的基础上,得到一种运行效率更高的碰撞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复杂的虚拟环境中,尤其是复杂度较高的虚拟环境中,该算法具有更高的碰撞检测实时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检测 图像空间 层次二叉树 方向包围盒 深度缓存 模板缓存
下载PDF
随钻方位电磁波界面探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震 杨锦舟 +1 位作者 韩来聚 李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0-938,共9页
随钻方位电磁波仪器界面探测性能主要受仪器线圈排布、小信号分辨精度以及地层模型等因素影响。以研发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AMR)为例,计算分析了噪声信号对探测能力的影响;在确定仪器结构和电气性能的情况下,重点模拟分析不同地层条... 随钻方位电磁波仪器界面探测性能主要受仪器线圈排布、小信号分辨精度以及地层模型等因素影响。以研发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AMR)为例,计算分析了噪声信号对探测能力的影响;在确定仪器结构和电气性能的情况下,重点模拟分析不同地层条件下AMR仪器的界面探测能力以及对薄层的识别和分辨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反映界面距离的定向信号幅度主要受界面两侧的电导率差影响;地层界面渐变时定向信号幅度小于阶跃模型模拟幅度;各向异性地层模型中,定向信号幅度及界面探测能力主要受水平电阻率的影响。在界面距离反演过程中,噪声信号对远距离界面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合理选取各向同性地层中低阻地层的电阻率以及各向异性地层中的水平电阻率是界面距离预测结果精确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电磁波 界面探测 反演 各向异性 探测深度
下载PDF
基于Kinect深度数据的人物检测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露丹 严利民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年第4期119-121,125,共4页
为了实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首先必须实现人物检测,过去的几年中,有很多关于人物检测的研究和方法。而在文中,介绍了一种较新的人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微软Kinect体感器作为人物场景采集器,将其采集到的深度数据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首先必须实现人物检测,过去的几年中,有很多关于人物检测的研究和方法。而在文中,介绍了一种较新的人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微软Kinect体感器作为人物场景采集器,将其采集到的深度数据进行处理,将人物与背景分割,去除背景深度区域,保留人物所在深度区域,进一步检测出人物。该方法已经在matlab实验平台中得到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背景能够被完全去除,并且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由此得出结论,基于Ki-nect深度数据的人物检测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人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检测 背景去除 KINECT 深度数据 matlab测试
下载PDF
多梯度融合的RGBD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江明 余烨 +1 位作者 金强 李冰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2,共7页
基于单一的属性变化进行边缘检测往往会损失部分边缘信息,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完整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梯度融合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针对RGB图像,首先转换到YCbCr颜色空间下,分别提取亮度分量Y颜色分量Cb、Cr针对提取的亮度分量Y颜色... 基于单一的属性变化进行边缘检测往往会损失部分边缘信息,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完整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梯度融合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针对RGB图像,首先转换到YCbCr颜色空间下,分别提取亮度分量Y颜色分量Cb、Cr针对提取的亮度分量Y颜色分量Cb、Cr,结合深度图像D,分别使用多方向的圆形边缘检测算子进行梯度计算,对所获得的4种梯度图像进行融合获得边缘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获得的边缘检测结果更加清晰完整,有效的提高了边缘检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梯度算子 YCbCr图像 深度图像 多梯度融合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路面裂缝类病害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郎洪 温添 +2 位作者 陆键 丁朔 陈圣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在路面三维图像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完整地识别裂缝,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裂缝类病害自动检测方法.首先,以子块图像为处理单元,将三维图像划分为裂缝面元和背景面元,其中背景面元包含了路面标线、不同纹理和桥接缝等复杂场景... 为了在路面三维图像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完整地识别裂缝,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裂缝类病害自动检测方法.首先,以子块图像为处理单元,将三维图像划分为裂缝面元和背景面元,其中背景面元包含了路面标线、不同纹理和桥接缝等复杂场景.根据对面元图像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PCCNet分类模型,用于路面背景面元和路面裂缝面元的自动识别.然后,为了进一步提取裂缝面元内裂缝的完整轮廓,考虑路面三维图像中裂缝像素级邻域特征,利用PCCNet模型结合裂缝高程检查方法对路面裂缝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训练集4300张高精度三维图像的训练,模型在3850次迭代之后出现过拟合,且此时PCCNet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总体F值达到最大,为92.9%;将PCCNet模型结合裂缝高程检查方法应用在测试集的200张三维图像上,方法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分别为87.8%、90.1%和88.9%.与改进Canny方法和种子识别方法对比,所提出的方法在抑制噪声和检测细小裂纹方面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裂缝检测 三维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高程检查
下载PDF
基于SSM/I被动微波数据的中国积雪深度遥感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延昊 张佳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对积雪和其他地物的被动微波辐射计SSM/I的微波亮温进行波谱分析,提出了一个识别积雪的SSM/I微波检测方法,与MODIS的5d合成积雪范围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SM/I的积雪范围与MODIS基本一致。对提出的SSM/I的微波积雪深度反演方法... 通过对积雪和其他地物的被动微波辐射计SSM/I的微波亮温进行波谱分析,提出了一个识别积雪的SSM/I微波检测方法,与MODIS的5d合成积雪范围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SM/I的积雪范围与MODIS基本一致。对提出的SSM/I的微波积雪深度反演方法进行了验证,与2006年冬季每日的中国地面积雪深度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R的平方为0.46~0.54,偏差为-0.3~0.8cm,均方根误差rmse为4.4~6.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识别 积雪深度 被动微波辐射计SSM/I MODIS
下载PDF
星载海洋激光雷达最佳工作波长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群 刘崇 +6 位作者 朱小磊 周雨迪 乐成峰 白剑 贺岩 毕德仓 刘东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5,共8页
星载激光雷达是实现海洋垂直剖面探测的有效工具,也是目前迫切需求的海洋光学遥感手段。对星载海洋激光雷达的波长参数进行评估对保证探测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探测深度和信噪比两方面分析了星载海洋激光雷达探测全球海洋的最佳... 星载激光雷达是实现海洋垂直剖面探测的有效工具,也是目前迫切需求的海洋光学遥感手段。对星载海洋激光雷达的波长参数进行评估对保证探测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探测深度和信噪比两方面分析了星载海洋激光雷达探测全球海洋的最佳波长。利用MODIS 10个波段的水体光学特性数据,估算全球海水探测深度及相应的最优波长;并根据太阳夫琅禾费暗线特性,对信号信噪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探测深度方面,最优探测波长在488 nm波段的海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0%左右,并且全球95%以上的海域在488 nm波段的探测深度优于0.8倍的真光层深度;在信噪比方面,相对于488 nm波段,486.134 nm夫琅禾费暗线处采用0.1 nm带宽的滤光片可以将背景光强度降低70%,相应地回波信噪比整体提升了约5.0%。就全球海洋探测来说,使用486.134 nm作为探测波长可以提高探测深度,有效抑制太阳背景光,提高信噪比,因此,486.134 nm是星载海洋激光雷达的最佳工作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海洋激光雷达 探测深度 太阳夫琅禾费暗线 信噪比 工作波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