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华北克拉通中、西部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探讨克拉通破坏 被引量:60
1
作者 陈凌 危自根 程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228,共17页
详细的深部结构信息是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显生宙改造和破坏的重要依据。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和固定台网记录的远震P波和S波接收函数资料,获得了跨越华北克拉通东、中、西部的3条剖面的岩石圈和上地幔结构图像,揭示了克拉通不同区域深... 详细的深部结构信息是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显生宙改造和破坏的重要依据。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和固定台网记录的远震P波和S波接收函数资料,获得了跨越华北克拉通东、中、西部的3条剖面的岩石圈和上地幔结构图像,揭示了克拉通不同区域深部结构特征的显著差异。与东部普遍减薄的岩石圈(60~100km)相比,中、西部表现出厚、薄岩石圈共存的强烈横向非均匀性,既在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之下保留着厚达200km的岩石圈,又在新生代银川—河套和陕西—山西裂陷区存在厚度<100km的薄岩石圈,差异最大的厚、薄岩石圈仅相距约200km。岩石圈厚度在东、中部边界附近的约100km横向范围内显示出20~40km的迅速增加。岩石圈厚度的快速变化与地表地形从东向西的突然改变以及南北重力梯度带的位置大致吻合,并对应于地壳结构、地幔转换带厚度和660km间断面结构的快速变化。这种从地表到上地幔底部深、浅结构的耦合变化特征表明,东西两侧区域在显生宙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岩石圈构造演化和深部地幔动力学过程。克拉通东部薄的地壳、岩石圈和厚的地幔转换带以及复杂的660km间断面结构可能与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深俯冲及其相关过程对这一地区岩石圈的改造和破坏有关;而中、西部存在显著减薄的岩石圈这一观测结果,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克拉通岩石圈改造和减薄不仅发生在东部,而且可能影响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更广泛的区域。岩石圈薄于100km的中、西部裂陷区可能与先前存在于岩石圈中的局部构造薄弱带相联系。这些古老岩石圈薄弱带可能经历了后期构造事件的多次改造,并在新生代印度—欧亚陆陆碰撞过程中被进一步弱化、减薄,最终造成地表裂陷。另一方面,中、西部总体较厚的地壳、岩石圈以及正常偏薄的地幔转换带表明,同太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 岩石圈厚度 地幔转换带 古老岩石圈薄弱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热结构特征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启示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方 何丽娟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71-3686,共16页
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东西向横穿鄂尔多斯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解释大剖面进行了深部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下伏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地幔热流变化范围:21.2~24.5mW·m... 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东西向横穿鄂尔多斯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解释大剖面进行了深部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下伏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地幔热流变化范围:21.2~24.5mW·m^-2,体现为东高西低特征.壳幔热流比(Qc/Qm)介于1.51~1.84之间,为"热壳冷幔".与华北东部地幔热流对比表明,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相对处于稳定的深部动力学环境.在岩石圈热结构研究基础上,对克拉通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约达140km,而东部的汾渭地堑,渤海湾盆地二者差异逐渐减小.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地震岩石圈厚度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不断减小,意味着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地幔黏性系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本文从地热学角度可能印证了太平洋俯冲脱水作用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热结构 热岩石圈 华北克拉通破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大别山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结构与演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冀文斌 林伟 +2 位作者 石永红 王清晨 褚杨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80,共20页
大别山中部混合岩—片麻岩穹隆的构造属性认识方面一直众说纷纭。通过对中大别杂岩及其边界剪切带或断裂带的构造解析,并结合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总结,我们将中大别杂岩厘定为早白垩世的变质核杂岩,其中商麻断裂与晓天—磨子潭断裂和水吼... 大别山中部混合岩—片麻岩穹隆的构造属性认识方面一直众说纷纭。通过对中大别杂岩及其边界剪切带或断裂带的构造解析,并结合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总结,我们将中大别杂岩厘定为早白垩世的变质核杂岩,其中商麻断裂与晓天—磨子潭断裂和水吼—五河剪切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拆离断层带,并将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限定在145~120 Ma。中大别杂岩与拆离断层具有统一的北西—南东向矿物拉伸线理和上部指向北西的剪切变形,推测在早白垩世早期大别山中下地壳岩石与其上部早期折返的高压—超高压板片之间存在一个解耦面。早白垩世混合岩化作用和岩浆作用为同期构造—热事件产物,造山带规模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强烈地改造了大别山早中生代的构造格局。综合大别山及整个中国东部发育的早白垩世伸展构造,认为大别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具有相同的动力学背景,是在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区域伸展作用下,由于造山带根部的垮塌与拆沉去根作用、中下部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向南东方向的塑性流动以及顶部上盘岩系的拆离与揭顶剥蚀作用,3个不同层次地质过程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变质核杂岩 伸展构造 超高压变质作用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下载PDF
鲁西郗山稀土矿石英正长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兰君 付瑞鑫 +4 位作者 张鹏 邢楠 李得建 王健 徐洪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6,共10页
郗山矿床是山东最重要的稀土矿床,也是除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牦牛坪以外的第三大稀土矿床。本文对控制该矿床稀土矿化的石英正长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限定了该岩石的源区特征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并通过与四川牦牛坪稀土... 郗山矿床是山东最重要的稀土矿床,也是除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牦牛坪以外的第三大稀土矿床。本文对控制该矿床稀土矿化的石英正长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限定了该岩石的源区特征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并通过与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石英正长岩的对比,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潜力。研究结果显示,郗山稀土矿床石英正长岩是典型的橄榄粗安岩系岩石,它与牦牛坪石英正长岩具有相似的地幔源区特征,但其地幔源区流体作用的强度/规模不如后者,这可能是造成郗山稀土矿化规模较小的原因之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还显示,与超大型牦牛坪稀土矿床的石英正长岩一样,郗山石英正长岩的地幔源区受到碳酸盐化的影响,同样具有形成超大型碳酸岩型稀土矿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郗山稀土矿床 石英正长岩 橄榄粗安岩系岩石 地幔源区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下载PDF
华北中生代火山作用:对克拉通破坏深部过程和浅部响应的制约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强 郭建芳 +1 位作者 徐义刚 郑建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6-787,I0003,共13页
强烈的晚中生代火山活动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对华北中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分布、不同时空背景下火山岩的性质与岩浆起源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火山作用与克拉通破坏深部动力学过程和浅表系统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包括:(1... 强烈的晚中生代火山活动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对华北中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分布、不同时空背景下火山岩的性质与岩浆起源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火山作用与克拉通破坏深部动力学过程和浅表系统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包括:(1)华北中生代时期经历了5期火山活动,其中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最为强烈,与克拉通破坏过程关系最为密切;(2)中晚侏罗世火山活动自海沟向内陆迁移,岩石组合、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是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前端位置上覆的古老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早白垩世火山活动自内陆向海沟回迁,岩石组合、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较大的时空不均一性,是古太平洋板块回转后撤与东亚大地幔楔形成过程中地幔楔与上覆岩石圈强烈相互作用造成深部岩石圈广泛部分熔融的结果;(3)华北中生代火山作用是联系克拉通破坏深部过程与陆地生物群演化的关键纽带,火山活动的空间差异性及成因、环境气候效应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作用 华北克拉通破坏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陆地生物群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库及其科学意义
6
作者 姚志祥 欧阳飚 +3 位作者 吴建平 郑秀芬 黄静 黎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97-1600,共4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在华北克拉通开展了宽频带地震流动台阵观测和人工源地震剖面探测,以及与克拉通破坏相关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观测实验研究,产生了多种类型的海量地学观测数据.为了统一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在华北克拉通开展了宽频带地震流动台阵观测和人工源地震剖面探测,以及与克拉通破坏相关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观测实验研究,产生了多种类型的海量地学观测数据.为了统一管理和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观测数据,建立了共享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基于Oracle大型数据库技术、ArcGIS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进行设计,采用成熟的B/S结构并遵循J2EE的MVC三层架构模式以Java语言进行了开发.系统实现了对相关观测数据的汇集、管理、处理和共享服务功能,提供了基于Internet的方便快捷的检索下载,以及基于WebGIS的图形化服务."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系统的建立和数据共享,将有利于科学观测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实现该计划提出的研究目标及相关地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 重大研究计划 共享数据库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原文传递
对比地幔物质在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机理的应用
7
作者 邹岩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华北克拉通破坏或岩石圈变薄使得华北成为了研究大陆形成和演化的最理想区域,在该地区可以直接研究不同时代由深部岩浆捕获的地幔物质(捕虏岩或捕获晶)。特别是将它们与周围造山带的橄榄岩地块对比,可获得次大陆岩石圈地幔特性和地质历... 华北克拉通破坏或岩石圈变薄使得华北成为了研究大陆形成和演化的最理想区域,在该地区可以直接研究不同时代由深部岩浆捕获的地幔物质(捕虏岩或捕获晶)。特别是将它们与周围造山带的橄榄岩地块对比,可获得次大陆岩石圈地幔特性和地质历史过程中各段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在华北克拉通之下的岩石圈地幔被破坏,使它成为了研究大陆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区域。然而,破坏的机制、时间、范围和动力原因仍旧充满争议。在对比了与橄榄岩直接相关的岩石圈地幔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克拉通复杂的破坏机理和岩石圈变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 地幔物质 橄榄岩 岩石圈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库系统设计
8
作者 姚志祥 欧阳飚 +3 位作者 吴建平 郑秀芬 黄静 黎明 《国际地震动态》 2013年第9期14-18,共5页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系统是为了管理该计划产生的天然地震等多种类型的海量观测数据而建立,在实现对观测数据的统一管理的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基于Oracle大型数据库技术、ArcGIS技术和现代网...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系统是为了管理该计划产生的天然地震等多种类型的海量观测数据而建立,在实现对观测数据的统一管理的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基于Oracle大型数据库技术、ArcGIS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对共享数据库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并采用成熟的B/S结构、MVC三层架构模式和Java语言作为系统开发基础。本文对共享数据库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设计,以及系统开发体系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 共享数据库 系统设计 系统架构
下载PDF
冀北金台子盆地早白垩世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戚国伟 张进江 +2 位作者 王盟 刘江 王晓先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4-1153,共20页
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以来遭受了显著破坏。前人的研究对克拉通破坏的机制和峰期取得了较大共识,但是关于克拉通破坏的启动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冀北金台子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填充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进行分析,为华北克... 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以来遭受了显著破坏。前人的研究对克拉通破坏的机制和峰期取得了较大共识,但是关于克拉通破坏的启动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冀北金台子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填充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进行分析,为华北克拉通破坏启动时间提供新的约束。研究表明,金台子盆地为一伸展断陷盆地。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东侧被正断层控制,西侧为地层超覆边界。盆地内自下而上发育后城组、白旗组、啕北营组、九佛堂组火山—沉积组合。后城组是一套稳定的河流相红色砂砾岩沉积地层;白旗组和啕北营组主体为巨厚层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局部夹安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九佛堂组是一套以砾岩、砂砾岩等为主体的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金台子盆地中发育的酸性火山岩源于地壳重熔。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金台子盆地内流纹岩自约145 Ma开始广泛喷发并形成巨厚层的酸性火山岩地层,表明此时在华北北缘地区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可能就已非常剧烈,据此华北克拉通在其北缘的破坏至少应早于14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 启动时间 断陷盆地 火山岩 金台子盆地
下载PDF
Destruction geodynamic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Paleoproterozoic plate tectonics 被引量:93
10
作者 ZHU RiXiang ZHENG TianY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9期3354-3366,共13页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geodynamics of this vari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study the state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ic crust and mantl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as an integrated unit. Based o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constrained from seismological studies, this paper presents various available geophysical results regarding the lithosphere thickness, the nature of crust-mantle boundary, the upper mantle structur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ir tectonic features and evolution systematics. Combined with the obtained data from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 mantle flow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uring the Mesozoic-Cenozoic. We suggest that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made the mantle underneath the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unstable and able to flow faster. Such a regional mantle flow system would cause an elevation of melt/fluid content in the upper mantl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 lithospheric softening, which, subsequently 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different ways of delamination and thermal erosion in Yanshan, Taihang Mountains and the Tan-Lu Fault zone.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recorded in the crus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such as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Archean eastern and western blocks, the subduction of Paleo-oceanic crust and Paleo-continental residue, indicate that the Earth in the Paleoproterozoic had already evolved into the plate tectonic system similar to the present plate tect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筑造学 研究 调查
原文传递
地壳的拆离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约束 被引量:85
11
作者 刘俊来 Gregory A.Davis +2 位作者 纪沫 关会梅 白相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81,共10页
伸展条件下的地壳拆离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重要浅部构造响应。晚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包括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陷盆地)在华北、华南、东北和东蒙古及贝加尔地区普遍发育,它们切过上部地壳(断陷盆地)、中、上地壳(拆离断... 伸展条件下的地壳拆离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重要浅部构造响应。晚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包括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陷盆地)在华北、华南、东北和东蒙古及贝加尔地区普遍发育,它们切过上部地壳(断陷盆地)、中、上地壳(拆离断层)或中部地壳(变质核杂岩)。地壳拆离作用具有运动学极性(NWW或SEE)、几何学宏观(区域)对称与微观(局部)不对称性、遍布全区但不均匀性,以及形成时间的跨越性(140~60Ma)等特点,并使得地壳和岩石圈发生显著的减薄。本文研究揭示出现令岩石圈厚度变化与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发育程度和分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是,除新生代裂陷发育区岩石圈厚度明显较小且厚度有迅速变化外,从华北向贝加尔地区总体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加厚,也即东亚地区岩石圈具有楔形形态。晚中生代时期的地壳(或地幔)拆离作用伴随着广泛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区域岩石圈同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破坏,华北克拉通在这一时期的破坏仅仅是区域岩石圈减薄在华北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拆离 伸展构造 岩石圈减薄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下载PDF
Genetic causes of oil-rich and oil-poor reservoirs: Implications from two Cenozoic basins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2
12
作者 Chiyang LIU Lei HUANG +4 位作者 Dongdong ZHANG Junfeng ZHAO Yu DENG Pei GUO Yijian HUANG &Jianqiang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910-1931,共22页
The Bohai Bay and Hehuai(southern North China) rift basi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re southnorth-adjacent. They have shown synchronous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possess generally identical sup... The Bohai Bay and Hehuai(southern North China) rift basi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re southnorth-adjacent. They have shown synchronous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possess generally identical superficial and shallow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similar basin areas. However, there is a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richness of oil resources between the two basins. The Bohai Bay Basin has extremely abundant oil reserves, while commercial oil reserves have not been found in the Hehuai Basin. The deep tectonic structures, magmatic activities, and modern and paleo-geothermal fields of the two basi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Hehuai Basin, the Bohai Bay Basin has a thinner crust and more complex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low-velocity layers. It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magmatic activity, high modern and paleogeothermal fields, frequent seismic activity, and active deep interactions, small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the isotropic lithosphere, and shorter balanced transformation wavel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with a high likelihood of local compensation. The Hehuai Basin has a simple deep structure and homogeneous crustal composition, with a high likelihood of regional compens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structures mentioned above are general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table Ordos Basin, except for the smaller crust thickness. This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ces in Mesozoic destruction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zon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northern zone was subjected to significant destruction, while the southern zone was subjected to modifications, primarily in the form of local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s and/or properties of the crust or lithospheric mantle, with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craton kept intact.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is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abnormal flourishment of organisms in water bodies during the syndepositional period, and is al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CAUSES of oil-rich and oil-poor RESERVOIRS Bohai Bay Basin Hehuai Basin destruction of north china craton Deep processes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formation
原文传递
辽东半岛新房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璟 杨中柱 +7 位作者 成龙 王宇利 李伫民 杨仲杰 骆念岗 马维 王然 Patrice Rey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14-4026,共13页
辽东半岛广泛分布变质核杂岩构造,作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浅部响应,具有重要的构造演化研究意义.新房变质核杂岩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伸展构造单元,具备典型的三层结构:上盘主要包括新元古代-古生代弱变形沉积岩层和早白垩世庄河断陷盆地,下... 辽东半岛广泛分布变质核杂岩构造,作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浅部响应,具有重要的构造演化研究意义.新房变质核杂岩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伸展构造单元,具备典型的三层结构:上盘主要包括新元古代-古生代弱变形沉积岩层和早白垩世庄河断陷盆地,下盘包括新太古代变质基底和同构造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体,二者接触部位为拆离断层带.野外宏观运动学及显微构造特征明显,均指示上盘具由SEE向NWW的运动学特征,与太平洋板块早白垩世早-中期运动方向相吻合.本次工作通过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及常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将新房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代大致限定于早白垩世早期(123~125 Ma),并进一步明确为华北克拉通破坏事件的早期产物.该变质核杂岩控制了区内新房大型金矿的生成,在辽东半岛变质核杂岩控矿、成矿较差的现状下,研究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新房金矿 克拉通破坏 辽东半岛 矿床学
原文传递
基于断层滑动数据反演的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对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应力状态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健翁 林逸 +3 位作者 张长厚 丁照月 侯丽玉 黄滢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936,共18页
在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岩体中的116个观测点中共采集到2 321组断层和破裂面滑动数据,利用Tensor软件进行古构造应力状态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区域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相结合,发现研究区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以来存在5期可识别的... 在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岩体中的116个观测点中共采集到2 321组断层和破裂面滑动数据,利用Tensor软件进行古构造应力状态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区域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相结合,发现研究区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以来存在5期可识别的构造应力场:(1)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近N-S向挤压应力场(D1,148~127 Ma);(2)早白垩世NW-SE向挤压应力场(D2,143~127 Ma);(3)垂向挤压主导的多向水平伸展应力场(D3,120~110 Ma);(4)NE-SW向挤压(D4);(5)E-W向挤压的应力场(D5)。D1和D2可能分别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消减关闭作用的远程构造效应,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的俯冲作用有关,且这两大构造系统在该时期可能同时作用于燕山地区。D3期应力场可能反映源自壳下深部地幔活动引起的垂向挤压动力作用。D4、D5期应力场相对较弱,其动力学背景尚待今后研究进一步分析。本区古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期间,主要的伸展作用并不完全符合西太平洋板块后撤主导的被动伸展裂谷模型,而是表现为深部地幔活动引起的垂向挤压作用主导的水平方向多向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动数据 古构造应力场 晚中生代 华北克拉通破坏 燕山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中生代地壳减薄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伟 罗安 李粒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2年第2期30-41,共12页
华北中生代克拉通破坏是现今地学界研究的前沿热点,然而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未解决,本文对现今关于华北地台中生代地壳减薄、克拉通破坏的证据、幅度、时间、成因机制等进行了总结,对各种模型存在的问题浅要分析。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 华北中生代克拉通破坏是现今地学界研究的前沿热点,然而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未解决,本文对现今关于华北地台中生代地壳减薄、克拉通破坏的证据、幅度、时间、成因机制等进行了总结,对各种模型存在的问题浅要分析。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中生代华北地台地壳减薄的机制,提出地球深部的动力学效应与浅部的表现存在时空上的耦合效应,同样华北地台地壳减薄与中生代其岩浆、成矿大爆发亦是相互耦合的,寻求减薄的成因机制将有助于了解地球深部的动力效应,并为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华北地区岩石圈的减薄应该是拆沉作用、机械—化学侵蚀作用、地幔柱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将华北岩石圈减薄的时空分布划分为酝酿期—高峰期—衰弱期—寂灭期四个时期;文章末就将来研究的方向提供了一点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中生代 减薄 时空耦合 成矿大爆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