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双相抑郁评估量表信效度及最佳界值 被引量:35
1
作者 魏艳艳 尹璐 +3 位作者 徐海婷 张索远 黄文倩 陈景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0-715,共6页
目的将双相抑郁评估量表(bipolar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RS)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中评估其信效度,并探讨其判断BD缓解的最佳界值。方法在取得原作者同意后,对英文版BDRS进行翻译、回译、修订等,形... 目的将双相抑郁评估量表(bipolar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RS)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中评估其信效度,并探讨其判断BD缓解的最佳界值。方法在取得原作者同意后,对英文版BDRS进行翻译、回译、修订等,形成中文版BDRS(BDRS-C)。选取18~65岁的BD患者176例,采用BDRS-C、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蒙哥马利和阿斯伯格抑郁量表(Montgomery and Asberg depression scale,MADRS)和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进行评定,并抽取47例患者在5 d内重测BDRS-C。根据患者HAMD-17总分≤7分并且YMRS评分<6分判定为缓解期。结果BDRS-C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40,BDRS-C评估者间信度(组内相关系数)为0.952,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为0.939。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为3因子结构,因子分别为原发性抑郁症状群、继发性抑郁症状群、混合症状群,解释方差64.6%。BDRS-C评分与HAMD-17(r=0.883,P<0.001)、MADRS(r=0.906,P<0.001)、YMRS(r=0.355,P<0.001)评分均呈正相关。176例BD患者中63例为缓解期,BDRS-C判断BD缓解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最佳界值为8分,此时敏感度95.27%,特异度87.61%。结论BDRS-C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判断BD缓解的最佳分界为≤8分。该量表不仅能评估BD抑郁发作的症状严重程度,也是评估BD干预治疗有效性的可靠工具,可在我国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评估量表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林承凤 赵俊雄 黄惠舜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安非他酮组和喹硫平组,每组34例,分别口服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临床疗效,用生活...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安非他酮组和喹硫平组,每组34例,分别口服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临床疗效,用生活质量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第1、2、4、6、8周,喹硫平组较安非他酮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显效率高于安非他酮组(P<0.05)。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GQOLI总分提高(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评分低于安非他酮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安非他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安非他酮 喹硫平
下载PDF
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湘湘 方政华 +2 位作者 周志强 张婵娟 周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8-20,2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18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 目的观察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18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患者采取丙戊酸镁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实验室指标[血清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3%vs.64.44%,χ^(2)=8.322,P=0.004)。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2组血清PRL、TSH、FT_(4)、FT_(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2组血清PRL、TSH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FT_(4)、FT_(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8周后,2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期间均发生不良反应,但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89%vs.12.22%,χ^(2)=0.530,P=0.467)。结论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抑郁症状,可更好地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较小,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发作 富马酸喹硫平 丙戊酸镁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1例
4
作者 向伟 陈妍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17岁女性患者,因“情绪欠佳、易烦躁5月+”来院治疗。患者5岁时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此次入院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为:①肝豆状核变性;②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给予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17岁女性患者,因“情绪欠佳、易烦躁5月+”来院治疗。患者5岁时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此次入院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为:①肝豆状核变性;②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给予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后病情好转。目前,鲜有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报道,诊断考虑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是两者共病,存在争议。另外,在对患者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往往忽视躯体情况。本案例综合考虑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情况,对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提示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既要关注精神症状,也要密切重视患者既往躯体疾病病史,进行合理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兰寒菊 韦玉辉 杨照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548-1553,共6页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10—2022-12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7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10—2022-12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7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及改良电休克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抑郁程度、认知功能、神经递质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治疗后PANSS评分[(34.96±5.23)分]、HAMD-17评分[(13.47±2.29)分]、TMT[(131.42±8.97)s]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42±5.58)分、(15.51±2.44)分、(148.96±10.81)s],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仪(EFG)检测神经递质功率多巴胺[(14.96±1.39)Hz]、5-HT[(51.50±4.92)Hz]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79±1.15)Hz、(45.04±4.20)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73%、43.2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抑郁程度,改善认知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精神症状 改良电休克疗法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下载PDF
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疗效及血清TSH、PRL、DA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刘晓燕 敖玲 +1 位作者 郭洋达 陈腊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疗效,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疗的BPD抑郁发作的120例青少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疗效,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疗的BPD抑郁发作的120例青少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60例。低剂量组给予采用低剂量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高剂量组采用高剂量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n=6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TSH、PRL、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的TSH、PRL、D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SH、PRL、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BPD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发作程度,且低剂量的喹硫平对血清TSH、PRL、DA水平无明显影响,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促甲状腺激素 丙戊酸镁 抑郁发作 催乳素 双相情感障碍 多巴胺
下载PDF
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吴涵 王雪 +4 位作者 王丹 王雯 金文青 姜玮 任艳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差异性,探索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发作患者133例,依据两周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分为以下3组:无自杀症状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差异性,探索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发作患者133例,依据两周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分为以下3组:无自杀症状的抑郁对照组(depression control,DC组)、伴自杀意念组(suicidal ideation,SI组)和伴自杀行为组(suicide attempt,SA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自杀意念量表(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和精神分裂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组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61,P<0.001),事后比较发现SA组和SI组HAMD-17总分显著高于DC组。MCCB结果显示,DC组言语学习和记忆分数显著高于SI组(P<0.05),DC组和SA组推理和问题解决分数显著高于SI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P=0.022,OR=1.067,95%CI:1.009~1.127)、认知障碍因子(P=0.001,OR=1.739,95%CI:1.238~2.443)是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P=0.003,OR=0.100,95%CI:0.022~0.458)和社会认知(P=0.033,OR=0.953,95%CI:0.912~0.996)是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认知功能缺陷是影响抑郁发作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发作 认知功能 自杀意念 自杀行为
下载PDF
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与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的关系
8
作者 缪楹 徐晓津 +1 位作者 徐艳芩 房茂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9期501-504,517,共5页
目的:探究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与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160例抑郁发作患者,使用一般人口学问卷、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与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160例抑郁发作患者,使用一般人口学问卷、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自杀意念与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的关系。结果:有无自杀意念的抑郁发作患者在受教育年限、职业、婚姻、受虐待史、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杀意念强度与认知融合(OR=0.287,P<0.05)和经验性回避(OR=0.349,P<0.05)呈正相关。在认知融合方面,“中等到强烈”的“被动尝试自杀的愿望”与“无”和“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验性回避方面,“中等到强烈”的“主动尝试自杀的愿望”和“被动尝试自杀的愿望”与“无”和“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受教育年限越短,自杀意念发生率越高(OR=0.781,95%CI 0.661~0.922,P=0.004),经验性回避越高,自杀意念发生率越高(OR=1.150,95%CI 1.055~1.255,P=0.002)。结论: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均与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意念强度呈正相关,经验性回避是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认知融合 经验性回避 抑郁发作
下载PDF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的再入院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 吴涵 +2 位作者 袁晓菲 仲捷 张玲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8期563-569,共7页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的再入院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且急性期治疗有效的315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的再入院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且急性期治疗有效的315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特征等资料。随访3年,追踪再入院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8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9.45%(114/289)的患者治疗后3年内再次入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发作次数多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R=1.081,95%CI:1.040~1.124,P<0.01),基线治疗方式为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保护因素(HR=0.471,95%CI:0.321~0.692,P<0.01)。结论发作次数多、急性期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再入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双相情感障碍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
10
作者 郝楷荣 纪家武 +2 位作者 黄少雅 郑明坚 王佳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特征并探讨疾病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进行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7例,将31例抑郁发作患者归入抑郁组,将36例躁狂发作患者归入躁狂...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特征并探讨疾病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进行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7例,将31例抑郁发作患者归入抑郁组,将36例躁狂发作患者归入躁狂组,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者并归入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总评分及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总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甲状腺素(thyroxine,T_(4))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id hormone,FT_(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躁狂组及对照组患者,抑郁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显著更低(P<0.05),抑郁组及躁狂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抑郁组与躁狂组F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_(3))水平低于躁狂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组与对照组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RDS总评分及躁狂发作患者TSH、T_(3)、T_(4)、FT_(3)水平与YMRS总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仅躁狂发作患者FT_(4)与YMRS总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现象,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风险较高,躁狂发作患者FT_(4)与YMRS总评分具有相关性,而甲状腺激素其余指标T_(3)、T_(4),FT_(3)和TSH与双相情感障碍均无明显关联,但是甲状腺功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及发展仍存在重要关联,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特征 血清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相关性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
11
作者 张婧 陈明 《蛇志》 202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征,探讨疾病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泉州第三医院和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7例,将其中31例抑郁发作患者分为抑郁组,36例躁狂发作患者...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征,探讨疾病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泉州第三医院和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7例,将其中31例抑郁发作患者分为抑郁组,36例躁狂发作患者分为躁狂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分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甲状腺激素(TSH)、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水平],并采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对抑郁组和躁狂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采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对抑郁组和躁狂组患者的躁狂情绪进行评估,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DRS、YMRS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T_(4)及FT_(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组的TSH水平低于躁狂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组及躁狂组患者的FT_(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抑郁组与躁狂组的FT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的T_(3)水平低于躁狂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躁狂组与对照组的T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RDS、YMRS总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躁狂发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YM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现象,甲状腺功能衰退风险较高;甲状腺激素与双相情感障碍无明显相关系,但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特征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茅卫兵 李鹏飞 徐健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6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双相Ⅰ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碳酸锂750~1500 mg/d,研究组加用8周288 mg/d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双相Ⅰ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碳酸锂750~1500 mg/d,研究组加用8周288 mg/d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际完成观察63例,其中研究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2周末,研究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即有明显下降(P<0.01),有效率及减分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在第4周末起HAMD总分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第2、4、6、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6、8周末研究组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均较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起效更快,疗效肯定,治愈率高,转躁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碳酸锂 舒肝解郁胶囊
下载PDF
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杰 阎锐 +3 位作者 陈瑜 史家波 卢青 姚志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下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特征。方法:招募58例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62例不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及84名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下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特征。方法:招募58例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62例不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及84名健康对照者。将3组受试进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全脑ALFF,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高斯随机场(GRF)的方法进行多重比较矫正,在有差异脑区的基础上两两比较。结果:3组ALFF有显著差异的脑区是右海马旁回、左枕中回、左后扣带回、右额上回、左中央后回和左额上回(P<0.05,GRF矫正)。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较不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左枕中回、左后扣带、左缘上回、左额上回和左中央后回ALFF增高;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较健康对照者左枕中回、左中央后回ALFF增高;不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较健康对照者在右海马旁回、右额上回ALFF增高,在左后扣带、左额上回ALFF降低(P<0.05,GRF矫正)。结论: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脑活动特征在左枕中回、左后扣带、左缘上回、左额上回和左中央后回局部脑功能存在异常,支持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在基础状态下执行控制相关脑区存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发作 非自杀性自伤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下载PDF
混合特征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影响的1年随访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艳霞 倪照军 +5 位作者 赵康卿 杜晶阁 杜霞 牛雅娟 陈林 孙洪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混合特征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1日-2017年9月30日,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选取符合DSM-Ⅳ标准的抑郁发作患者357例进行基线测查并在基线后1年进行随访评估其复发情况...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混合特征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1日-2017年9月30日,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选取符合DSM-Ⅳ标准的抑郁发作患者357例进行基线测查并在基线后1年进行随访评估其复发情况。基线测查包括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治疗情况和是否具有混合特征及其数目,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杨氏躁狂量表等量表评估病情。单因素初步分析混合特征及其他因素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风险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31.1%的患者一年内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2月末的服药依从性是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OR=0.53,95%CI:0.28~0.99),既往发病次数(OR=1.19,95%CI:1.01~1.39)、具有混合特征的个数(OR=1.54,95%CI:1.19~2.00)是抑郁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发病次数及抑郁发作时具有的混合特征个数是患者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特征 抑郁发作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女性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峰 唐光政 +3 位作者 李猛 阎琳 邵玉单 宋延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70例入观察组,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70例健康志愿者入对照组。观察组测定基线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目的研究女性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70例入观察组,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70例健康志愿者入对照组。观察组测定基线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4周末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给予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17)和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对照组测定基线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基线期观察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t=1.99、1.41、2.47、3.34);观察组治疗4周末较基线期FT4水平有所升高(P<0.05,t=3.687)。观察组FT3、FT4水平与HAMA-17、HAMD-14评分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TSH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功能发生改变,可能与病程、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发作 甲状腺功能 艾司西酞普兰 相关性
原文传递
CBT对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忠 合浩 +4 位作者 李晓霞 王永江 邢崴 易志凯 柳贵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492-1494,共3页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改善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间首次发病并入住云南省精神病医院的抑郁发作伴有失眠的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改善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间首次发病并入住云南省精神病医院的抑郁发作伴有失眠的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9)。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CBT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CBT对抑郁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入组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G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和第8周观察组的PSQI、GW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进行CBT治疗后,患者能够更好地处理消极观念,建立合理的睡眠预期、缓解睡前焦虑,激活行为,监控自我,进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睡眠满意度,减少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剂量,缩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使用疗程。所以药物联合CBT治疗对改善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发作 失眠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绝经前后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文文 史晓红 +5 位作者 李猛 蔡文艳 王体宾 阎琳 刘小俊 孔德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绝经前后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33例围绝经期抑郁发作患者根据绝经前后分为绝经前组70例(脱落16例,完成研究54例),绝经后组63例(脱落18例,完成研究45例),抽...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绝经前后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33例围绝经期抑郁发作患者根据绝经前后分为绝经前组70例(脱落16例,完成研究54例),绝经后组63例(脱落18例,完成研究45例),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女性健康志愿者40名设为对照组。患者组单一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变化,同时检测3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绝经前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躯体化、体重变化、绝望感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绝经后组(P<0.05或0.01),认知障碍因子分显著低于绝经后组(P<0.01)。3组血清甲状腺素FT4水平组间效应(F=7.38,P<0.01)及组内时点效应(F=3.58,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FT4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逐渐下降,且在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组内时点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12,P<0.05),但组间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治疗前血清FT4水平与体重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4周末及8周末的变化值分别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体重、睡眠障碍、绝望感的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体重因子评分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围绝经期绝经前后抑郁发作患者各项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抑郁症状的变化与血清甲状腺素FT4水平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发作 绝经前 绝经后 甲状腺激素 汉密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帕利哌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的影响
18
作者 郭应丽 阿怀红 +2 位作者 廖东升 赵成玉 韩春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2171-2175,共5页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帕利哌酮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精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BDNE、神经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清BDNE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且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较高(P<0.05),但血清BDN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SDSS、ADL评分对比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两组患者的BPRS、SDSS皆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将帕利哌酮应用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当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血清BDNE水平,并降低神经病性和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 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发作 神经功能 血清BDNF
原文传递
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伴有和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全球 陈扎生 +4 位作者 温全胜 程容溪 沐楠 陈建平 黄若燕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5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T )1A受体、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伴有和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阿尔茨海默病(AD )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0例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85例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和120... 目的: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T )1A受体、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伴有和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阿尔茨海默病(AD )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0例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85例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和120名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检测5-HT1A C(-1019)G和5-HT2A T102C多态性。结果(1)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携带5-HT1AG等位基因、G/C基因型、G/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与对照组比较,5-HT1A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携带5-HT2A C等位基因、C/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C/C基因型频率更高(P<0.05),等位基因及其他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5-HT2A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HT1AC(-1019)G、5-HT2AT102C基因多态性在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HT1A G等位基因、5-HT2A C等位基因可能均是其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受体 血清素 5-HT1A 受体 血清素 5-HT2A 抑郁发作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喹硫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20
作者 龚越鹏 邵辉 +2 位作者 刘凤霞 栾明友 徐玉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8期2190-2190,2195,共2页
目的:评价喹硫平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抑郁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与氟西汀组各30例,进行对照治疗研究,以HAMD抑郁量表、治疗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及临床评定标准分别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后HAMD... 目的:评价喹硫平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抑郁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与氟西汀组各30例,进行对照治疗研究,以HAMD抑郁量表、治疗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及临床评定标准分别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两种药物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喹硫平组副作用比氟西汀组少见(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抑郁发作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氟西汀 抑郁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