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图书馆法》与国家图书馆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东波 张若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5,共6页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通过。该法是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对照国外关于国家图书馆立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通过。该法是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对照国外关于国家图书馆立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关于国家图书馆履行独特职能、接受出版物缴送、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等相关规定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国家图书馆 出版物缴送
下载PDF
英国数字出版物呈缴立法实践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清文 《嘉兴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介绍了英国呈缴本制度立法的发展过程,针对《英国2003年呈缴本图书馆法》中有关数字出版物呈缴立法及实践的最新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数字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 呈缴本 呈缴立法 数字出版物呈缴 英国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理论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13
3
作者 代波 齐沁霞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由于在立法上对犯罪的客观方面规定不明确,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认识上的分歧,导致部分案件的判决出现很大的争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的扩大化导致金融机构垄断的强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由于在立法上对犯罪的客观方面规定不明确,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认识上的分歧,导致部分案件的判决出现很大的争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的扩大化导致金融机构垄断的强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应该从非法从事资本、货币经营的角度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借贷 界定
下载PDF
网络借贷平台视角下我国网络金融的法律风险与规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晶明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32,共8页
网络借贷平台弥补了传统资金融通方式的不足,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的小额信贷理论。由于网贷平台存在法律定性、资金安全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风险,国内问题平台数量呈现三年连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使得对网贷平... 网络借贷平台弥补了传统资金融通方式的不足,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的小额信贷理论。由于网贷平台存在法律定性、资金安全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风险,国内问题平台数量呈现三年连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使得对网贷平台的法律规制成为必需。规制的具体方式包括网贷平台监管体系的重构、制定网贷平台监管细则、缩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范围以及提升网贷行业自律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金融 借贷平台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金融监管
原文传递
非法集资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海泉 徐华玲 王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财富迅速增加,百姓的投资意识和欲望强烈,但投资渠道不畅通,因此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群众的投资需求,违反国家禁令,不择手段地募集资金,造成非法集资类犯罪时有发生。这类犯罪的危害性不仅表现在给众多...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财富迅速增加,百姓的投资意识和欲望强烈,但投资渠道不畅通,因此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群众的投资需求,违反国家禁令,不择手段地募集资金,造成非法集资类犯罪时有发生。这类犯罪的危害性不仅表现在给众多受害人造成了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涉面广,影响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非法集资类犯罪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立足现有法律,结合典型案例,从实践的角度对非法集资类犯罪的诸多疑难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可以为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集资 集资诈骗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占有目的 单位犯罪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开性特征的具体认定
6
作者 张烁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14,共3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开性是该罪认定上的难点,也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的相关问题应得到进一步明确。首先,公开性的本质是宣传对象的不特定性,即针对不特定多数的人进行宣传。其次,公开性与社会性存在交集和重叠,同时也各具独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开性是该罪认定上的难点,也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的相关问题应得到进一步明确。首先,公开性的本质是宣传对象的不特定性,即针对不特定多数的人进行宣传。其次,公开性与社会性存在交集和重叠,同时也各具独立价值。第三,在口头传播的性质认定上,应区分是否为集资人授意及集资人对集资信息的扩散持何种心态。第四,公开性不以虚假宣传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公开性 口头传播 虚假宣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