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飞 谭颖徽 张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研究第三恒磨牙来源的人牙髓干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方法 从成人健康阻生牙中获取牙 髓,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牙髓干细胞,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CFU_F);免疫组化、RT_PCR法检测细胞的表面分子表达;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目的 研究第三恒磨牙来源的人牙髓干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方法 从成人健康阻生牙中获取牙 髓,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牙髓干细胞,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CFU_F);免疫组化、RT_PCR法检测细胞的表面分子表达;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体外分化诱导实验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 分离获得的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具 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诱导条件下部分牙髓干细胞可向脂肪、肌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符合干细胞的特 征。结论 成功的从人第三恒磨牙牙髓中分离得到牙髓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牙髓 干细胞
下载PDF
Tooth regeneration: a revolution in stomatology and evolution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被引量:17
2
作者 Sibel Yildirim Susan Y. Fu +6 位作者 Keith Kim Hong Zhou Chang Hun Lee Ang Li Sahng Gyoon Kim Shuang Wang Jeremy J. M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A tooth is a complex biological organ and consists of multiple tissues including the enamel, dentin, cementum and pulp. Tooth loss is the most common organ failure. Can a tooth be regenerated? Can adult stem cells be... A tooth is a complex biological organ and consists of multiple tissues including the enamel, dentin, cementum and pulp. Tooth loss is the most common organ failure. Can a tooth be regenerated? Can adult stem cells be orchestrated to regenerate tooth structures such as the enamel, dentin, cementum and dental pulp, or even an entire tooth? If not, what are the therapeutically viable sources of stem cells for tooth regeneration? Do stem cells necessarily need to be taken out of the body, and manipulated ex vivo before they are transplanted for tooth regeneration? How can regenerated teeth be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with dental implants? Would it be possible to make regenerated teeth affordable by a large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worldwide? This review article explores existing and visionary approaches that address some of th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s. Tooth regeneration represents a revolution in stomatology as a shift in the paradigm from repair to regeneration: repair is by metal or artificial materials whereas regeneration is by biological restoration. Tooth regeneration is an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s in the broad field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to restore a tissue defect to its original form and function by biological substit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cells bioactive cues BIOMATERIALS cell homing dental pulp tooth regeneration growth factors SCAFFOLD dental implants pulp regeneration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柳鑫 肖燕 +3 位作者 江川 郭倩 郭翠红 何文喜(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s)来源外泌体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人健康恒牙并分离培养h DPSCs,然后对h DPSCs表面分子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收集h DPSCs来源的外泌体,并配制0(对照组)、10、20、40μg/m L的h DPSCs...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s)来源外泌体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人健康恒牙并分离培养h DPSCs,然后对h DPSCs表面分子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收集h DPSCs来源的外泌体,并配制0(对照组)、10、20、40μg/m L的h DPSCs外泌体后,采用MTT、Ed U及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外泌体对内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检测外泌体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h DPSCs外泌体可提高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其增殖促进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h DPSCs外泌体可增强内皮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成管结果表明,20、40μg/m L的h DPSCs外泌体能显著诱导内皮细胞形成管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 DPSCs来源的外泌体可促进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外泌体 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三氧化聚合物MTA在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对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光 尹雪莲 +5 位作者 马东杰 王鹏 王敬 张海龙 苏哲君 霍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三氧化聚合物MTA在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对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行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术的34例患者,48颗年轻恒牙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三氧化聚合物MTA在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对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行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术的34例患者,48颗年轻恒牙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MTA修复。对照组牙髓干细胞采用常规培养,观察组采用0.2g/L MTA浸提液处理,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不同时间点活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12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牙齿PAI≤2级牙齿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2(91.7%)vs 15(62.5%),χ2=4.652];观察组细胞经MTA处理后3d、5d、7d细胞增值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MTA进行年轻恒牙修复成功率较高,MTA具有增强牙髓干细胞活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聚合物 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术 牙髓干细胞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_3和牙髓干细胞在兔面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庄友梅 木合塔尔.霍加 +2 位作者 许辉 马蓉 张晓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再生室内联合应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修复兔面神经横断性损伤的可行性,比较各时间段不同药物干预后面神经的恢复情况。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 目的探讨再生室内联合应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修复兔面神经横断性损伤的可行性,比较各时间段不同药物干预后面神经的恢复情况。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DPSCs+TGF-β3组(实验组)、TGF-β3组和PBS组,每组各12只,3组均于兔左面颊部分离面神经上颊支并切断,利用硅胶管作为再生室桥接离断的神经上颊支,建立面神经上颊支横断伤模型。实验组在再生室内加入100ng/μL TGF-β3液和1×108/LDPSCs悬液0.1mL,TGF-β3组加入等量100ng/μL TGF-β3液,PBS组加入等量PBS液,术后4、12周比较3组兔面神经修复再生情况。结果4、12周时实验组神经纤维数[(1 034.58±94.28)、(1 425.92±188.98)根]和纤维直径[(2.05±0.14)、(7.18±0.40)μm]高于TGF-β3组[(935.00±44.60)、(1 053.42±135.26)根,(1.56±0.12)、(6.21±0.47)μm]和PBS组[(555.50±80.20)、(694.36±24.11)根,(1.26±0.08)、(3.64±0.56)μm](P<0.05);12周时3组再生神经纤维总数和纤维直径均高于4周时(P<0.05)。结论 TGF-β3与DPSCs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面神经再生,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用TGF-β3修复效果好;DP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面神经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原文传递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宏胜 白小文 +1 位作者 杨媛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 干细胞 儿童口腔医学
下载PDF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 is a promising autologous seed cell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被引量:14
7
作者 LI Jing-hui LIU Da-yong ZHANG Fang-ming WANG Fan ZHANG Wen-kui ZHANG Zhen-t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4022-4028,共7页
Background The seed cell is a core problem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hDP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in vitro, which suggests that t... Background The seed cell is a core problem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hDP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in vitro, which suggests that they may become a new kind of seed cell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DPSCs in vitro and bone-like tissue formation when transplan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gelatin scaffolds in vivo, and hDPSCs may become appropriate seed cell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Methods We have utilized enzymatic digestion to obtain hDPSCs from dental pulp tissue extracted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After culturing and expansion to three passages, the cells were seeded in 6-well plates or on three-dimensional gelatin scaffolds and cultured in osteogenic medium. After 14 days in culture, the three-dimensional gelatin scaffolds were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in nude mice for 4 weeks. In 6-well plate culture, osteogenesis was assessed by 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ing, Von Kossa staining,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alysis of the osteogenesis-specific genes type I collagen (COL I), bone sialoprotein (BSP), osteocalcin (OCN), RUNX2, and osterix (OSX). In three-dimensional gelatin scaffold culture, X-rays,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re used to examine bone formation. Results In vitro studies revealed that hDPSCs do posses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In vivo studies revealed that hDPSCs seeded on gelatin scaffolds can form bone structures in heterotopic sites of nude mice.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hDPSCs may be valuable as seed cell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s a special stem cell source, hDPSCs may blaze a new path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pulp stem cells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gelatin scaffolds
原文传递
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的诱导分化实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贺慧霞 金岩 +4 位作者 史俊南 罗玉庆 周艳妮 彭智 许玉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克隆化培养分离的人牙髓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并确定其诱导条件。方法克隆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预诱导24h,然后换含一定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丁羟基茴香醚(BHA)、forskolin、β-巯基乙醇(β-ME)和氢化可的... 目的探讨克隆化培养分离的人牙髓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并确定其诱导条件。方法克隆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预诱导24h,然后换含一定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丁羟基茴香醚(BHA)、forskolin、β-巯基乙醇(β-ME)和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的联合诱导液连续诱导4d,对诱导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非特异性酯酶(NSE)免疫组化染色和GFAP mRNA RT-PCR检测。同时,以未诱导细胞为对照。结果诱导12h时细胞形态开始改变,24h时分化为较为典型的神经细胞样细胞,继续诱导分化细胞数量增多;诱导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特异性标志NSE和GFAP蛋白;RT-PCR检测诱导细胞表达GFAP mRNA,而未诱导细胞均无上述改变和表达。结论人牙髓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横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人龋损牙髓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麻丹丹 高杰 吴补领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1-374,共4页
目的:比较3种方法培养人龋损牙髓干细胞的成功率和细胞生长状态,以探求人龋损牙髓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取18~22岁成人新鲜正常和龋损离体第三磨牙各25个,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牙髓干细胞。通过倒置... 目的:比较3种方法培养人龋损牙髓干细胞的成功率和细胞生长状态,以探求人龋损牙髓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取18~22岁成人新鲜正常和龋损离体第三磨牙各25个,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牙髓干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组织块的贴壁以及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并记录培养所需时间;有限稀释法纯化牙髓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和龋损牙髓干细胞表面标记物Stro-1、CD 90的表达情况,绘制正常和龋损牙髓干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组织块法、酶消化法和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均可以培养出人龋损牙髓干细胞,其中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多,状态好,形态多样的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的龋损牙髓干细胞生长速率高于正常牙髓干细胞(P<0.05)。结论: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原代培养人龋损牙髓干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损 牙髓干细胞 第三期牙本质 原代培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3对兔牙髓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晓文 木合塔尔.霍加 +4 位作者 麦麦提依明.哈力克 帕尔哈提.阿布肚热合曼 庄友梅 张晓莉 买布拜木.买买提依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ils,DP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将兔DPSCs分离培养获得DPSCs,光镜下行形态学观察;将体外培养的...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ils,DP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将兔DPSCs分离培养获得DPSCs,光镜下行形态学观察;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DPSCs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20μg/LTGF-β3组、40μg/LTGF-β3组、80tag/LTGF-β3组和100μg/LTGF-β3组,分别加入0、20、40、80、100μg/LTGF-β3;采用MTT法检测5组DPSCsA490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胶原酶(collagenI,Col—I)、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表达情况,采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出现矿化结节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兔DPSCs呈集落状生长,在体外有一定克隆形成能力;对照组及20、40、80、100μg/LTGF-β3组兔DPSCsA490值分别为0.34±0.55、0.34±0.19、0.33±0.47、0.334±0.30、0.34±0.47,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100μg/LTGF—B3组诱导后第3天出现Col—I阳性表达,第7天开始消失,第5-7天出现BSP阳性表达,第7-14天出现0c阳性表达,第7天出现矿化结节;40μg/LTGF-β3陆组第5-7天均有Col—I阳性表达,第7天出现BSP阳性表达,第14天出现OC阳性表达,第14天出现矿化结节;20μg/L组第7天出现Col—I阳性表达,第14天消失,第14天出现BSP阳性表达,第21天出现OC阳性表达,第21天出现矿化结节;对照组Col-I、BSP和OC均为阴性,未出现矿化结节。结论TGF-β3风对体外培养的兔DPSCs增殖无影响,但对兔D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增殖 骨分化
原文传递
人牙髓干细胞培养及其细胞表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亦菁 金岩 +4 位作者 史俊南 贺慧霞 杨锐 周泽渊 王彦亮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分离培养来源于人体牙髓组织的干细胞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 ,14d后挑取细胞克隆传代培养 ,随机选取 2株细胞克隆扩大培养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参照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通... 目的 :分离培养来源于人体牙髓组织的干细胞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 ,14d后挑取细胞克隆传代培养 ,随机选取 2株细胞克隆扩大培养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参照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与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对其表型进行分析。结果 :人的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有细胞克隆形成 ,细胞表达多种细胞表面标志。结论 :人牙髓组织中存在有呈克隆样生长的成体干细胞 ,细胞表型呈现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克隆化 细胞表型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骨组织工程中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晓锋 吴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9期3558-3565,共8页
背景:是否可以通过改进对已知的可以分化成骨的干细胞的培养方式或者寻找到新的干细胞,为骨组织工程找到更为合适的种子细胞。目的: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标志物等方面对各类干细胞的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以... 背景:是否可以通过改进对已知的可以分化成骨的干细胞的培养方式或者寻找到新的干细胞,为骨组织工程找到更为合适的种子细胞。目的: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标志物等方面对各类干细胞的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以英文检索词为"bone tissue engineering,seed cells,stem cell,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及中文检索词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干细胞,成骨分化",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年至2012年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数据库,查阅近年种子细胞相关文献,最终保留50篇文献,从分离培养方法、基本特性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3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文章分别对各类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人羊膜基质细胞、牙髓干细胞)的分离方法、生物学特性、标志物等相关实验研究进行了探讨。目前用于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主要有4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法。研究证实各类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均有分化成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间充质干 细胞 外周血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 人羊膜基质细胞 牙髓 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成骨分化 省级基金
下载PDF
牙髓培养细胞特性与牙髓干细胞定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少华 魏奉才 +2 位作者 孙善珍 张春艳 刘云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比较人牙根髓与冠髓培养细胞的特性,探讨牙髓干细胞在牙髓中的定位。方法:用组织块法分别培养人根髓、冠髓细胞,观察并比较两者的培养成功率、细胞贴壁率、细胞活性、增殖特性、细胞形态以及细胞诱导矿化能力,以探讨牙髓干细胞在... 目的:比较人牙根髓与冠髓培养细胞的特性,探讨牙髓干细胞在牙髓中的定位。方法:用组织块法分别培养人根髓、冠髓细胞,观察并比较两者的培养成功率、细胞贴壁率、细胞活性、增殖特性、细胞形态以及细胞诱导矿化能力,以探讨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培养的根髓细胞比冠髓细胞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贴壁率、较强的细胞活性以及相同的增殖活性,根髓细胞比冠髓细胞的形态更具有原始性,根髓比冠髓更易诱导矿化。结论:牙髓干细胞可能存在于全部牙髓之中,在根髓中比冠髓中具有更高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细胞培养 定位 根髓 冠髓
下载PDF
再生牙髓病学——牙髓再生的新方向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懋彬 曾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再生牙髓病学主要采用引导组织再生原理,通过组织工程学技术促进根管内牙髓再生,是牙髓再生治疗的新方向和新选择。在再生牙髓病学中,牙源性干细胞、生物支架以及生长因子是3个关键因素,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牙髓再生 组织工程学 牙髓干细胞 组织支架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miRNAs表达谱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萍 朱聪惠 +1 位作者 张纲 谭颖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筛选人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人牙髓干细胞,miRNAs芯片筛选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通过TargetScan数据... 目的:筛选人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人牙髓干细胞,miRNAs芯片筛选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靶基因,实时定量PCR法对结果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人牙髓干细胞vimentin、nestin、GFAP和I型胶原4种细胞表型均表达;成脂诱导3周后细胞内有油红O染色阳性脂滴出现;成牙本质诱导可见钙结节形成;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2倍以上表达变化的miRNAs有6条,其中上调3条,下调3条。通过miRNA靶标预测工具预测靶基因,发现hsa-miR-633和hsa-miR-210有与牙髓干细胞分化相关的靶基因;real time-PCR验证hsa-miR-633和hsa-miR-210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结论:人牙髓干细胞经诱导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s表达谱具有显著变化,为牙髓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牙髓干细胞 芯片 定向分化 成牙本质细胞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苏晓磊 汪坤 +4 位作者 刘月 肖凤君 吴祖泽 张庆林 靳继德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观察牙髓干细胞(DPSC)来源的外泌体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DPSC培养至第6代后,换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收集上清液,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 目的观察牙髓干细胞(DPSC)来源的外泌体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DPSC培养至第6代后,换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收集上清液,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AM)NR8383接种于12孔板,分别用1μg/ml LPS或联合外泌体处理细胞。在细胞处理前(0 h)和处理后6、12、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裂解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44/42)、转录因子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量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处理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增高(P<0.05),提示LPS诱导ALI细胞造模成功。与LPS处理组相比,高剂量外泌体处理后,TNF-α和IL-1β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IL-6在低剂量和高剂量的外泌体处理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DPSC来源的外泌体能降低转录因子NF-κB(p65)、IκBα以及p44/42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DPSC来源的外泌体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 干细胞 外泌体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仵韩 木合塔尔.霍加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1期1128-1130,共3页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缺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发育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是骨组织工...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缺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发育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优选种子细胞。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加快DPSCs成骨向分化,可缩短骨缺损的修复时间。转化生长因子-β是通过细胞间信号转导调节细胞活动的一类多肽因子,可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和基因表达,在促进DPSCs成骨向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DPSCs成骨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技术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_3联合兔牙髓干细胞对兔骨缺损处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腾 木合塔尔.霍加 白惠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3,TGF-β3)联合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对兔骨缺损处成骨细胞TGF-β_3表达的影响。方法 37只新西兰大白兔,取其中1只兔牙髓组织采用酶解组织...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3,TGF-β3)联合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对兔骨缺损处成骨细胞TGF-β_3表达的影响。方法 37只新西兰大白兔,取其中1只兔牙髓组织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分离培养获得DPSCs,体外培养,光镜下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将DPSCs传代至第3代,冷冻储存待用。余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PBS组、DPSCs组、TGF-β_3+DPSCs组,每组12只。在兔下颌前牙及磨牙区颊侧随机人工制备约8mm×2mm×3mm骨缺损区域,PBS组植入Bio-Oss粗颗粒骨粉0.30g+PBS 20μL,DPSCs组植入Bio-Oss粗颗粒骨粉0.30g+1×108/L DPSCs 20μL,TGF-β3+DPSCs组植入Bio-Oss粗颗粒骨粉0.30g+1×108/L DPSCs20μL+80ng/L TGF-β320μL。术后第4、8周3组分别处死6只兔,在骨缺损处行锥形束CT检查观察牙槽骨长度、宽度和高度丧失情况,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骨缺损处骨愈合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种植体骨缺损处成骨细胞TGF-β_3表达水平。结果原代培养的兔DPSCs呈集落生长,多呈梭形,少数呈多角形或纺锤形;术后4周TGF-β_3+DPSCs组茜素红染色较PBS组、DPSCs组出现更多红色钙化结节,术后8周钙化结节进一步增多;术后4、8周,TGF-β_3+DPSCs组牙槽骨长度、宽度和高度丧失均少于DPSCs组和PBS组,DPSCs组少于PBS组(P<0.05);术后4周,TGF-β_3+DPSCs组成骨细胞TGF-β_3表达水平(0.33±0.02)明显高于DPSCs组(0.15±0.01)和PBS组(0.09±0.03)(P<0.05),DPSCs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TGF-β_3+DPSCs组成骨细胞TGF-β_3表达水平(0.46±0.01)明显高于PBS组(0.29±0.02)(P<0.05),与DPSCs组(0.38±0.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SCs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SCs具有高度增殖的生物学特性,并具有成骨向分化潜能;外源性TGF-β_3联合DPSCs可增强内源性TGF-β_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骨缺损 成骨细胞
原文传递
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亦菁 金岩 +2 位作者 史俊南 刘源 轩东英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来源于人成体牙髓组织的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分析研究其在未分化状态及在矿化诱导液中基因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 14d后挑取细胞克隆,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矿化诱导... 目的:分离培养来源于人成体牙髓组织的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分析研究其在未分化状态及在矿化诱导液中基因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 14d后挑取细胞克隆,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矿化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RT-PCR,图像分析检测细胞基因表型变化。结果:未诱导的DPSC不表达牙本质特异性蛋白 (dentinphosphprotein,DSPP)及骨涎蛋白 (Bonesialoprotein,BSP),表达部分成骨(osteocalcin,OCN;alkalinephosphatase,ALP)相关表型,低表达转录因子核心结合因子 (Cbfa-1);与未诱导的DPSCs相比较,在成骨诱导中DPSCs表达DSPP和BSP,骨相关基因表达也相应上调。结论:DPSCs在矿化诱导液的作用下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其过程有可能是通过谱系特异表型的表达或表达上调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细胞表型 矿化诱导 逆转录PCR
下载PDF
生长因子诱导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木合塔尔.霍加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牙髓干细胞是外胚间充质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在各类生长因子诱导下成骨向分化体内外形成骨组织相关的研究愈来愈深入。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特性,能够诱导其成骨分化的生长因子的... 牙髓干细胞是外胚间充质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在各类生长因子诱导下成骨向分化体内外形成骨组织相关的研究愈来愈深入。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特性,能够诱导其成骨分化的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成骨向分化 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