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30年狂犬病流行学特征和防制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英 徐勇 +2 位作者 徐耘 张培 何梅 《医学动物防制》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分析宜昌市30年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年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例473例,死亡473例,病死率100.0%。以10年为一个监测周期,... 目的分析宜昌市30年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年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例473例,死亡473例,病死率100.0%。以10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我市狂犬病平均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40~7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占67.94%,发病以农民和学生为主。肇事动物以犬为主,占96.15%;致伤动物均无疫苗免疫史。84.05%的暴露人群的致伤动物是犬;潜伏期时间为头面部〈上肢、躯干〈下肢(2χ=90.29,P〈0.01)。结论犬只管理不规范,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未注射疫苗是狂犬病流行的因素;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与预警、加强犬类"管、免、灭"、做好暴露人群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加强已确诊狂犬病患者隔离治疗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犬密度 预警模式
原文传递
降低流浪犬密度对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柳 何伟 +11 位作者 王奇 喻文杰 钟波 刘阳 肖通光 谢飞 姚人新 黄燕 李汭芮 廖沙 张光葭 王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0,165,共6页
目的了解降低流浪犬密度对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20年6月,采取聘请专业捕犬人员或由公安部门搜捕流浪犬等办法在石渠县全县范围内全年搜捕流浪犬并进行集中管理(实施安乐死)。2015-2020年,每年1次从... 目的了解降低流浪犬密度对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20年6月,采取聘请专业捕犬人员或由公安部门搜捕流浪犬等办法在石渠县全县范围内全年搜捕流浪犬并进行集中管理(实施安乐死)。2015-2020年,每年1次从石渠县境内的国营牧场驾车至尼呷镇(乡)(行驶距离130.5 km),沿公路观察两侧视野范围内的流浪犬,记录沿途流浪犬数量。按流浪犬数量(只)/行驶距离(km)计算流浪犬密度。分别于2016年7月、2020年7-8月,于石渠县俄多玛、温波、宜牛、虾扎、尼呷、蒙宜、格孟等乡(镇)捕捉小型哺乳类动物,现场剖检获取脏器带回实验室,取疑似棘球蚴病灶组织提取基因组DNA, 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测序并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以明确棘球绦虫虫种。根据PCR检测及测序比对结果计算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率的95%置信区间采用Clopper&Pearson精确法进行计算,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4月-2020年6月,石渠县全县累计搜捕并集中管理流浪犬41 446只,每年集中管理流浪犬数量分别为26 570、4 377、5 656、4 100、743只。2015-2020年,石渠县的流浪犬密度分别为0.80、0.04、0.06、0.04、0.05和0.05只/km。2016年7月,共捕获小型哺乳类动物261只,其中鼠兔192只,田鼠69只。PCR检测结果显示,棘球蚴阳性14只,其中田鼠8只,鼠兔6只;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11.6%(8/69, 95%CI:5.1%~21.6%);鼠兔多房棘球蚴感染率和石渠棘球蚴感染率均为1.6%(3/192, 95%CI:0.3%~4.5%)。2020年7-8月,共捕获小型哺乳类动物270只,其中田鼠223只,鼠兔47只,PCR检测结果显示,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5%(1/223, 95%CI:0~2.5%);鼠兔未检测到棘球蚴感染。2020年石渠县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率较2016年显著下降(P<0.01),鼠兔多房棘球蚴感染率及石渠棘球蚴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病 流浪犬密度 小型哺乳类动物 石渠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