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纹板除雾器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淑君 姚征 朱懿渊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波纹板除雾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液滴直径、进气速度与叶片间距下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和压降,并分析总结了各参数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还显示了液滴的运动轨迹以及液... 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波纹板除雾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液滴直径、进气速度与叶片间距下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和压降,并分析总结了各参数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还显示了液滴的运动轨迹以及液滴浓度、压力、速度和旋涡的分布情况,这对除雾器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研究表明CFD方法可以成为除雾器设计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雾器 两相流动 数值模拟 除雾效率 压降
下载PDF
喷淋脱硫塔内除雾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2
作者 石振晶 陶明 +2 位作者 何育东 何仰朋 郭浩然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7,104,共7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不同叶片形式除雾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烟气流速、叶片间距、液滴直径等参数对除雾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雾效率随烟气流速和液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除雾器叶片间距的增大而降低;...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不同叶片形式除雾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烟气流速、叶片间距、液滴直径等参数对除雾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雾效率随烟气流速和液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除雾器叶片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弧形板除雾器对液滴的脱除效率最低,但压力损失最小,其次是折形板除雾器,弧形板带单钩和双钩除雾器对液滴的脱除效率较高,但压力损失也较高;弧形板大间距板型,适合作为塔内一级除雾器,用来控制二级除雾器入口液滴质量浓度;弧形板带钩小间距板型,适合作为塔内二级除雾器,用来控制整个吸收塔液滴排放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塔 除雾器 烟气流速 叶片间距 液滴粒径 除雾效率 压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堵塞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海平 张千 孙保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研究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GGH)堵塞的机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GGH结垢物的物相组成,测量了脱硫系统除雾器入口烟气流速、出口烟气携带的小液滴浓度以及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效率.结果表明:垢的主要成分为石膏和CaSO4,飞灰参... 研究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GGH)堵塞的机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GGH结垢物的物相组成,测量了脱硫系统除雾器入口烟气流速、出口烟气携带的小液滴浓度以及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效率.结果表明:垢的主要成分为石膏和CaSO4,飞灰参与了垢的形成过程;除雾器后净烟气携带的浆液粒径主要分布在10~30μm;随着气流速度的加快,除雾效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烟气流速高于8 m/s后,除雾器出现严重的二次携带,除雾效率急剧下降;除雾器入口烟气流速分布不均,整体流速偏高,整体除雾效率为68.67%;净烟气从脱硫塔携带出的脱硫浆液是造成堵塞的主要物质,除雾器脱除效率偏低,使得小粒径的脱硫浆液流经除雾器进入GGH,造成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气-气换热器 除雾器 除雾效率 结垢 堵塞机理
下载PDF
折线型三通道除雾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除雾效率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洪文鹏 邓广强 雷鉴琦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132,共5页
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折线型三通道除雾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除雾器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对气相采用基于雷诺时均方程的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对液相采用基于Euler-Lagrange方法的DPM(固液离散相)模型模拟。研究表明:除雾... 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折线型三通道除雾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除雾器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对气相采用基于雷诺时均方程的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对液相采用基于Euler-Lagrange方法的DPM(固液离散相)模型模拟。研究表明: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受自身板型、气流速度、液滴直径因素影响;随两板间距的增大,除雾效率降低;随液滴直径和气流速度的增大,除雾效率均增大;折线型三通道除雾器效率一般要高于两通道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当气流速度小于2 m/s或大于5 m/s时,两种除雾器效率相差不是很明显,当气流速度大于2 m/s且小于5 m/s时,折线型三通道除雾器则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两相流 除雾器 除雾效率
原文传递
自由旋线除雾器除雾效率和压力损失变化规律 被引量:7
5
作者 向晓东 钟杰 +1 位作者 石格 张雪悠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318,共6页
为明确自由旋线除雾器的性能,研究了自由旋线根数和自由旋线转速对除雾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除雾效率随自由旋线根数的增加呈指数提高,当自由旋线为100根、自由旋线转速超过900 r/min时除雾效率超过95%;当自由... 为明确自由旋线除雾器的性能,研究了自由旋线根数和自由旋线转速对除雾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除雾效率随自由旋线根数的增加呈指数提高,当自由旋线为100根、自由旋线转速超过900 r/min时除雾效率超过95%;当自由旋线转速小于等于900 r/min时,除雾效率与自由旋线转速近似呈线性关系;当自由旋线转速超过900 r/min时,除雾效率增幅变缓,其原因是过高的自由旋线转速加剧了雾滴的撞击破碎和二次脱落,抑制了除雾效率的提高;压力损失与自由旋线根数呈线性关系,而与自由旋线转速呈4.42次方关系,表明提高自由旋线转速会导致压力损失快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烟气 自由旋线 除雾效率 压力损失 自由旋线转速
下载PDF
管束式除雾器结构优化数值模拟及高效除雾器研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邱桂芝 张志刚 +4 位作者 宋寅 郭婷婷 王海刚 贾嘉 王鹤麒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40,共7页
为配合烟尘超低排放改造,基于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管束式除雾器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将双筒结构引入管束式除雾器,通过改变筒体结构和叶片结构参数,分析得到了管束式除雾器对不同粒径液滴的脱除... 为配合烟尘超低排放改造,基于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管束式除雾器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将双筒结构引入管束式除雾器,通过改变筒体结构和叶片结构参数,分析得到了管束式除雾器对不同粒径液滴的脱除效率和除雾器压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筒结构+多级串联是提高除雾效率,特别是提高小液滴脱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曲线型叶片出口角、叶长和叶片数变化会对除雾效率和压降造成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3种高效管束式除雾器型式并经冷态试验台验证,其中1种优选构型已在某电厂300 MW机组除雾器改造中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除雾器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在机组50%~100%的宽负荷范围内,烟尘排放质量浓度均小于5 mg/m3(标态,干基,6%O_2),机组满负荷时除雾器最大阻力小于30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束式除雾器 数值模拟 烟气脱硫 除雾效率 烟尘超低排放
下载PDF
船舶iCER系统除雾器模拟计算与性能优化
7
作者 杨智远 张晓亮 +2 位作者 易辉 申博涵 沈宇航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2,116,共8页
为了得到折流板除雾器的最优运行工况,并对除雾器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智能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除雾需求,选择2种转折角度(120°和135°)的除雾器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转折角度、液滴速度和液滴粒径等3种因素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 为了得到折流板除雾器的最优运行工况,并对除雾器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智能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除雾需求,选择2种转折角度(120°和135°)的除雾器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转折角度、液滴速度和液滴粒径等3种因素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粒径越大,除雾器的除雾效果越好;液滴速度越大,除雾器的除雾效果越好;转折角度为120°的除雾器相比转折角度为135°的除雾器除雾效果更好,但压降更大。研究除雾器的优缺点,设计一种带半圆板的新型除雾器,试验结果证明其具有高效率、低压降的特点,是一种符合iCER系统试验要求的除雾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废气再循环系统 折流板除雾器 除雾效率 压降 新型除雾器
原文传递
叶片式气液分离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聂傲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1年第1期28-32,37,I0002,共7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叶片式气液分离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气相速度以及旋流叶片的倾角对气液分离器压降以及液滴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分离器压降与气相进口速度的平方呈正比;大直径液滴在气液分离器内呈现“...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叶片式气液分离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气相速度以及旋流叶片的倾角对气液分离器压降以及液滴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分离器压降与气相进口速度的平方呈正比;大直径液滴在气液分离器内呈现“V”型分布,且气相速度以及旋流叶片角度对其影响显著,除雾效果高;小直径液滴在气液分离器内呈现较为均匀的分布,相较于气相速度,旋流叶片角度(15°)更能显著影响其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气液分离器 数值模拟 除雾效率
下载PDF
台山电厂水平布置除雾器性能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志春 肖海平 +1 位作者 孙保民 杨勇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9-894,共6页
为提高除雾器对液滴的脱除效果,减轻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堵塞,在冷态试验台上采用水平衡法研究了除雾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板间距的减小,单级除雾器的最佳流速增大;折形板和弧形带倒钩板均在板间距为26 mm时获得最高除雾效率;弧形... 为提高除雾器对液滴的脱除效果,减轻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堵塞,在冷态试验台上采用水平衡法研究了除雾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板间距的减小,单级除雾器的最佳流速增大;折形板和弧形带倒钩板均在板间距为26 mm时获得最高除雾效率;弧形带倒钩板除雾器的除雾效率略高于折形板除雾器.两级除雾器性能试验表明:第2级除雾器效率较高,而第2级除雾器在低速下基本没有除雾效果.钩26-折20组合在3~10 m/s烟气流速内的平均除雾效率约为84.2%,在4~8 m/s的高效除雾流速内的除雾效率高达91%,其整体除雾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雾器 脱硫系统 气-气换热器 除雾效率 性能试验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弧形板带钩除雾器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建民 夏寅波 +2 位作者 彭坤 胡小霞 程军明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除雾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主要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离散相模型。流体被当做连续相,其流场可通过时均N-S方程求得,而离散相液滴的轨迹则可通过已经计算的流场追踪得到。通...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除雾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主要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离散相模型。流体被当做连续相,其流场可通过时均N-S方程求得,而离散相液滴的轨迹则可通过已经计算的流场追踪得到。通过计算不同工作参数下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和压降,分析并总结了不同参数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规律,对除雾器的优化设计和选型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两相流 除雾器 除雾效率 压降
下载PDF
湿式振弦除尘器气液分离机理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军 晋树青 +1 位作者 袁文博 向晓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以直径为0.2mm不锈钢丝为振弦,研究风速、振弦丝层数、振弦丝间距对振弦栅除雾效率的影响,并将纤维过滤理论引入湿式振弦除雾机理研究中,认为单根振弦丝的气液分离机理主要是惯性碰撞和拦截效应的共同作用,给出了整个振弦栅的除雾效率... 以直径为0.2mm不锈钢丝为振弦,研究风速、振弦丝层数、振弦丝间距对振弦栅除雾效率的影响,并将纤维过滤理论引入湿式振弦除雾机理研究中,认为单根振弦丝的气液分离机理主要是惯性碰撞和拦截效应的共同作用,给出了整个振弦栅的除雾效率理论式。结果表明,在3~5m/s风速范围内,风速对振弦栅气液分离效果影响较小;随着振弦丝层数的增加和振弦丝间距的减小,振弦栅除雾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振弦除尘器 气液分离 除雾效率
下载PDF
冷凝超细雾滴除雾器优化设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晓蒙 赵虹 +5 位作者 陈永辉 蒋狄希 赵敏 陈理帅 王晨辉 杨建国 《能源工程》 2019年第1期61-68,共8页
烟气脱水技术需要将冷凝超细雾滴进行有效分离,针对普通除雾器效率低、勾板除雾器阻力大的问题,且为提高除雾器对冷凝超细雾滴的综合性能,设计了一种百叶窗除雾器,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种除雾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普通除雾器难以将... 烟气脱水技术需要将冷凝超细雾滴进行有效分离,针对普通除雾器效率低、勾板除雾器阻力大的问题,且为提高除雾器对冷凝超细雾滴的综合性能,设计了一种百叶窗除雾器,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种除雾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普通除雾器难以将粒径小于15μm的雾滴脱除;勾板除雾器能够较大程度改善细雾滴的除雾效率,但对于5μm以下的超细雾滴的脱除率仍然很低,且系统阻力较大;百叶窗除雾器具有接近于勾板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尤其是对超细雾滴有更优越的脱除效率,且在低风速下的表现也更加突出。百叶窗除雾器的系统阻力介于普通除雾器和勾板除雾器之间,因此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对于烟气脱水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水 冷凝超细雾滴 百叶窗除雾器 除雾效率 系统阻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旋流板式除雾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欣欣 郑筱凯 +1 位作者 王丽梅 张英斌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523-526,555,共5页
本文以某脱硫装置所用旋流板式除雾器为分析对象,采用CFD对烟气通过除雾器的两相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烟气流速、液滴粒径和板片数量的增加,除雾器除雾效率也随之增加;但烟气流速和板片数量的增加,将导致除雾器的... 本文以某脱硫装置所用旋流板式除雾器为分析对象,采用CFD对烟气通过除雾器的两相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烟气流速、液滴粒径和板片数量的增加,除雾器除雾效率也随之增加;但烟气流速和板片数量的增加,将导致除雾器的压降增加。研究结果对旋流板片式除雾器的设计和改进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板式除雾器 液滴捕集 数值模拟 湿法脱硫 除雾效率 两相流动
下载PDF
旋线除雾技术的理论建立与应用检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晓东 詹旻钧 +1 位作者 钟杰 刘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68-2677,共10页
基于孤立圆柱状纤维对颗粒捕集机理和颗粒运动方程,分别建立了拦截、惯性碰撞以及离心分离除雾效率及其复合机理除雾效率理论表达式。为验证其合理性,实验中采用筒径500 mm双层旋线除雾器,旋线采用直径3 mm聚酯纤维,每层分别布置100根和... 基于孤立圆柱状纤维对颗粒捕集机理和颗粒运动方程,分别建立了拦截、惯性碰撞以及离心分离除雾效率及其复合机理除雾效率理论表达式。为验证其合理性,实验中采用筒径500 mm双层旋线除雾器,旋线采用直径3 mm聚酯纤维,每层分别布置100根和200根旋线,旋线转速250~800 r·min^(−1),在水雾中位径20.1μm、水雾入口浓度约4100 mg·m^(−3)、除雾器断面风速2.5 m·s^(−1)的条件下,当转速500 r·min^(−1)时,每层100根旋线的除雾器总效率约95%,每层200根旋线的除雾器总效率超过98%,表明增加旋线层根数的提效作用显著。根据总捕集效率与分级效率的经验关系式,得出旋线除雾器的分级效率经验预估值,并与所建立的旋线除雾器复合机理分级效率理论值比较,结果表明,旋线除雾器复合机理分级效率理论值与分级效率经验预估值相当吻合,在雾径0~40μm范围内,双层旋线除雾器分级效率理论值和实验预估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4%。对不同机理的除雾作用进行比较,发现旋线的惯性碰撞效应起主导作用,旋流分离次之,拦截效率极低,当每层200根旋线时,对20μm雾滴的拦截效率仅2.5%左右,旋流离心分离除雾效率服从指数规律,且是雾径的平方和转速的平方的函数,对较大雾滴的提效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线除雾器 拦截 惯性碰撞 离心分离 除雾效率
原文传递
旋线除雾器切向速度分布建模及除雾效率影响分析
15
作者 向晓东 詹旻钧 +1 位作者 钟杰 刘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20-2827,共8页
旋线除雾器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纤维线(旋线)实现气液分离的除雾设备,其除雾机理是旋线与雾滴的惯性碰撞和旋线产生的旋流离心分离。为定量分析旋流的离心分离作用,必须给出切向速度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此,利用Fluent 18.1软件对旋线... 旋线除雾器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纤维线(旋线)实现气液分离的除雾设备,其除雾机理是旋线与雾滴的惯性碰撞和旋线产生的旋流离心分离。为定量分析旋流的离心分离作用,必须给出切向速度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此,利用Fluent 18.1软件对旋线除雾器内切向速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发现,旋流切向速度随半径的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随旋线转速和旋线根数的变化呈幂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超过0.999。通过上述函数关系建立了切向速度分布数学模型,进而确定了旋线除雾器离心分离效率的计算公式。最后探讨了旋线除雾器除雾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旋线的惯性碰撞占主导地位,离心分离对除雾效率的贡献低。对于粒径20μm的雾滴,惯性碰撞除雾效率为77%,离心分离除雾效率为5%;旋流段长度的改变对旋线除雾器的效率影响很小;增加旋线转速或旋线根数是提高旋线除雾器除雾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旋线除雾器 数值模拟 切向速度 离心分离 除雾效率
下载PDF
鼓泡脱硫塔除雾器除雾特性数值研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5
16
作者 孙志春 郭永红 +4 位作者 肖海平 王政允 孙保民 杨勇平 许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5,共8页
为提高除雾器对不同粒径小液滴的脱除效果,减轻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堵塞程度,对鼓泡脱硫塔除雾器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数值分析表明:除雾效率随液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进气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除雾器叶片间距的增大而降低;... 为提高除雾器对不同粒径小液滴的脱除效果,减轻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堵塞程度,对鼓泡脱硫塔除雾器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数值分析表明:除雾效率随液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进气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除雾器叶片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带倒钩的弧形板除雾器比折形板除雾器的除雾效率高;粒径小于20μm的小液滴脱除效率较低。冷态实验台上的除雾器性能实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的结果。为除雾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雾器 除雾效率 两相流动 液滴粒径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一种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表计除雾除尘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磊 徐永进 +2 位作者 鲁然 郭励 丁徐楠 《电气自动化》 2018年第3期91-93,108,共4页
针对电能表表面水雾和灰尘影响自动化检定效率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表计除雾除尘装置;对装置的软件、硬件及器件选型进行了分析,对装置除雾除尘的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雾除尘装置提高了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检定效率,产生了... 针对电能表表面水雾和灰尘影响自动化检定效率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表计除雾除尘装置;对装置的软件、硬件及器件选型进行了分析,对装置除雾除尘的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雾除尘装置提高了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检定效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自动化检定 软件 除雾除尘装置 检定效率
下载PDF
自由旋片除雾器脱水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明礼 刘娟 +3 位作者 盖龄同 向晓东 魏智 宋树帜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67-1870,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除雾装置——自由旋片除雾器。在实验室条件下,从除雾效率、压力损失两方面研究了自由旋片除雾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在11 m/s左右时,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达到最大值。对比实验发现,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远... 提出一种新型除雾装置——自由旋片除雾器。在实验室条件下,从除雾效率、压力损失两方面研究了自由旋片除雾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在11 m/s左右时,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达到最大值。对比实验发现,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远高于固定叶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二者的除雾效率最大值相差约10%。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变化曲线在6~13 m/s的流速范围内相当平滑,说明自由旋片除雾器对含雾气流流速的波动有很好的适应性。另外,增加液气比和雾滴粒径会提高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自由旋片除雾器压力损失系数仅为4.3,而固定叶片除雾器压力损失系数为6.6。所以,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阻力特性远优于固定叶片除雾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雾器 自由旋片 除雾效率 液气比 压力损失
原文传递
水平流除雾器运行特性及二次夹带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艳 《节能》 2021年第5期63-65,共3页
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以水平流除雾器为研究对象,针对普通波形除雾器和向前倾角为10°的波型除雾器,对其压力降和除雾效率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二次夹带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倾斜布置的... 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以水平流除雾器为研究对象,针对普通波形除雾器和向前倾角为10°的波型除雾器,对其压力降和除雾效率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二次夹带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倾斜布置的除雾器在压力降、除雾效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研究结果为水平流除雾器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流除雾器 压力降 除雾特性 二次夹带
原文传递
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阳 向晓东 姚敢英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147,60,共4页
提出一种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器,阐述了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机理。通过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和普通振弦栅除雾的对比实验,研究了过滤风速、液气比、振弦栅层数对振弦栅除雾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实验表明:双极电晕振弦栅的除雾性能明显优于... 提出一种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器,阐述了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机理。通过双极电晕振弦栅除雾和普通振弦栅除雾的对比实验,研究了过滤风速、液气比、振弦栅层数对振弦栅除雾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实验表明:双极电晕振弦栅的除雾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振弦栅。当液气比超过0.015 L/m3,双极电晕振弦栅具有优良的除雾特性,研究结果将为实现高效除雾提供一条重要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 振弦栅 除雾率 压力损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