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0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作用机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38
1
作者 陈勇 柏建彪 +3 位作者 朱涛垒 闫帅 赵社会 李学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7-1432,共6页
巷旁支护体稳定是沿空留巷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巷旁支护体在3个阶段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得到了巷旁支护体的作用机制,即巷旁支护体设置后快速增阻,即时支撑巷内顶板,工作面后方周期来压前达到切顶阻... 巷旁支护体稳定是沿空留巷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巷旁支护体在3个阶段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得到了巷旁支护体的作用机制,即巷旁支护体设置后快速增阻,即时支撑巷内顶板,工作面后方周期来压前达到切顶阻力切落采空区一定高度的顶板,上覆岩层剧烈活动稳定前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及稳定后有较高的后期强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九里山矿24021工作面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在巷内支护和巷旁充填材料确定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巷旁支护体宽度时的沿空留巷维护效果,确定了合理的巷旁支护体宽度。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 变形特征 支护体宽度 FLAC3D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两种含瓦斯煤样变形特性与抗压强度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93
2
作者 尹光志 王登科 +1 位作者 张东明 王维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0-417,共8页
介绍型煤煤样和原煤煤样的制作过程,设计含瓦斯煤样的三轴实验方法和步骤。利用自行研制的三轴蠕变瓦斯渗流装置和材料实验机组成含瓦斯煤样三轴压缩实验装置,对型煤煤样和原煤煤样进行含瓦斯三轴实验,获得大量不同围压和不同瓦斯压力... 介绍型煤煤样和原煤煤样的制作过程,设计含瓦斯煤样的三轴实验方法和步骤。利用自行研制的三轴蠕变瓦斯渗流装置和材料实验机组成含瓦斯煤样三轴压缩实验装置,对型煤煤样和原煤煤样进行含瓦斯三轴实验,获得大量不同围压和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系统地研究含瓦斯煤样两种煤样在三轴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和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和瓦斯压力对含瓦斯煤样的变形特性和抗压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型煤煤样和原煤煤样的变形特性和抗压强度具有规律上的共性,但是其力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在含瓦斯煤样的变形过程中不是定值,而是动态变化的,且2种煤样的弹性模量差别很大,泊松比也不相等;相同载荷条件下型煤煤样的变形比原煤煤样的要大得多,其形状改变也比原煤煤样的大。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识含瓦斯煤样的力学性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含瓦斯煤样 三轴实验 变形特性 抗压强度 瓦斯压力
下载PDF
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被引量:95
3
作者 卢书强 易庆林 +2 位作者 易武 黄海峰 张国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3-1130,1202,共9页
树坪滑坡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就一直持续变形。为了对其稳定性及变形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预测,有必要对其变形失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采用现场地质调查和勘探的方法确定了滑坡的形态和性质;充分挖掘变形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 树坪滑坡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就一直持续变形。为了对其稳定性及变形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预测,有必要对其变形失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采用现场地质调查和勘探的方法确定了滑坡的形态和性质;充分挖掘变形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变形失稳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滑坡区地形、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控制了树坪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库水位下降和大气降雨进一步激励了滑坡的变形。库水位下降,坡体内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但其速度远小于库水位下降速度,导致坡体内水力梯度和渗透力明显增大,从而使滑坡稳定性急剧下降,并且库水位下降速度越快,滑坡的位移速率也越大,是典型的水库下降型滑坡。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若出现明显的降雨过程,更加剧了滑坡的变形,有产生大规模滑动的可能性,须采取防护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树坪滑坡 变形特征 失稳机制 稳定性预测
下载PDF
RC框架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吕西林 郭子雄 王亚勇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进行了 6个 1/ 2比例框架梁柱组合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重点研究了按我国规范设计的 RC框架结构的典型受力单元 (梁柱组合件 )的变形性能及恢复力特征。试件的主要研究参数为梁纵向钢筋配筋率、梁塑性铰区配箍率以及节点核... 本文进行了 6个 1/ 2比例框架梁柱组合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重点研究了按我国规范设计的 RC框架结构的典型受力单元 (梁柱组合件 )的变形性能及恢复力特征。试件的主要研究参数为梁纵向钢筋配筋率、梁塑性铰区配箍率以及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在对试件总体变形及塑性铰区域和节点核芯区局部变形量测结果统计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塑性铰区域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粘结滑移以及节点区的剪切变形所产生的侧移在框架结构总侧移中所占的比例及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梁柱组合件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高温后混凝土变形特性及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吴波 马忠诚 欧进萍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49,共8页
本文通过对44个棱柱体试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及其变形指标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在经历不同高温(100℃-600℃)后应力一应变曲线各阶段的特点,并指出了高温后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与常温下混凝土的不同之处,最后建立了相应... 本文通过对44个棱柱体试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及其变形指标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在经历不同高温(100℃-600℃)后应力一应变曲线各阶段的特点,并指出了高温后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与常温下混凝土的不同之处,最后建立了相应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的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变形特性 本构关系 试验 混凝土结构
原文传递
加卸载条件下煤岩变形特性与渗透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4
6
作者 许江 李波波 +3 位作者 周婷 刘东 程立朝 曹偈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93-1498,共6页
以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试验系统,采用加轴压、卸围压的应力控制方式开展煤岩加卸载试验,分析加卸载条件下煤岩变形特性和渗透特征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卸载试验峰值强度明显低于常规... 以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试验系统,采用加轴压、卸围压的应力控制方式开展煤岩加卸载试验,分析加卸载条件下煤岩变形特性和渗透特征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卸载试验峰值强度明显低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峰值强度,在加卸载过程中,主应力差有一个明显增加趋势,卸载第2阶段速率越大,其曲线斜率也越大,但峰值强度越小,对应的径向应变ε3、体积应变εV增加速率也越快,而到峰值后破坏阶段,均呈下降趋势。②加卸载过程中,煤岩渗透率、应力差与应变关系可以分为3个阶段,初始压密和屈服阶段、屈服后阶段、破坏失稳阶段。试件达到峰值后瓦斯渗透率出现突然小幅度上升,持续一段时间后,渗透率出现急剧陡增趋势。③煤岩渗透率的变化与煤岩的变形损伤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渗透率随变形的增大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 变形特性 全应力应变 渗透率
下载PDF
三轴压缩煤岩强度及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杨永杰 宋扬 陈绍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机上对鲍店煤矿3煤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岩由于含有大量的微孔隙裂隙,在围压作用下,孔隙裂隙被压密闭合,弹性模量随之增大,但并非呈线性关系.在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煤样三轴... 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机上对鲍店煤矿3煤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岩由于含有大量的微孔隙裂隙,在围压作用下,孔隙裂隙被压密闭合,弹性模量随之增大,但并非呈线性关系.在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煤样三轴压缩强度与围压之间呈线性关系(不包括单轴压缩情况),在实验的围压范围内,煤岩破坏符合Coulomb强度准则,但由于煤样具有明显的非均质特性,其内部含有大量的随机裂隙等缺陷,且煤样黏聚力较低,煤样沿随机裂隙破裂偏离θ=45°+/2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试验 煤岩强度 变形特征 围压
下载PDF
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64
8
作者 付晓飞 吕延防 +1 位作者 付广 文慧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在正确分析逆掩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封闭机理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与逆掩断层相伴生的塑性岩石的变形特征、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断裂带填充物中泥质含量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物理模拟实验 ... 在正确分析逆掩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封闭机理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与逆掩断层相伴生的塑性岩石的变形特征、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断裂带填充物中泥质含量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物理模拟实验 ,并分析了岩石变形特征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建立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 ,提出了利用断裂带填充物质的性质、断面压力和膏泥岩变形特征评价断层封闭性方法。选择了库车坳陷克拉 3号构造进行了实例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掩断层 垂向封闭性 定量模拟实验 岩石变形 评价
下载PDF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66
9
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2 位作者 王俤剀 蔡德文 胡建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结合地质、监测、物探及施工资料,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和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变形不再主要由地质结构面的张开变形构成,由岩块破坏产生的变形所占比重增加。围岩的变形量级和松... 结合地质、监测、物探及施工资料,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和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变形不再主要由地质结构面的张开变形构成,由岩块破坏产生的变形所占比重增加。围岩的变形量级和松弛深度相对较大,边墙的主要松弛深度为12~15m,部分大于15m。围岩变形量级与松弛深度成正比,而松弛深度呈现出渐进扩展的趋势,因此变形的时效性应理解为围岩破坏的渐进扩展过程,与常规的流变概念存在差别。主厂房及主变室下游拱腰部位混凝土喷层鼓胀性裂缝是层状岩体在高应力条件下的卸荷劈裂和向临空面的屈曲破坏的结果,这种破坏导致下游拱脚部位位移测值的增大。主变室上游边墙混凝土喷层裂缝表现为张性开裂,主要原因是母线洞开挖后岩体应力集中导致的岩体压裂破坏。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洞室群开挖是否可采用"先墙后洞"的施工方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下厂房 高应力 低强度应力比 变形特征 裂缝机制 锦屏一级水电站
下载PDF
粗砂岩高温作用后力学效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10
作者 苏承东 郭文兵 李小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2-1170,共9页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高空隙度粗砂岩经历100℃~900℃高温后,波速、抗压强度、平均模量、变形模量以及极限应变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尽管试验结果离散较大,但仍具有明显的总体规律。当粗砂岩经历温度在100...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高空隙度粗砂岩经历100℃~900℃高温后,波速、抗压强度、平均模量、变形模量以及极限应变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尽管试验结果离散较大,但仍具有明显的总体规律。当粗砂岩经历温度在100℃以内时,波速变化不明显;超过100℃,波速随温度大致成线性降低。当试样经历温度100℃~500℃时,强度、平均模量有所增加,变形模量稍有降低;超过500℃以上,则强度、平均模量、变形模量有所减小,峰值变形增大。温度对试样的力学特性有两种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温度增高产生热熔变形可以使部分原生裂隙逐渐愈合,裂隙数量减少,密实程度提高,改善了矿物颗粒之间的接触状态,摩擦特性得以增强,试样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得以强化;另一方面,不同热膨胀率引起跨颗粒边界的热膨胀不协调引起结构热应力,试样内部产生微裂隙,同时胶结物刚度降低也会影响试样的变形,使试样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 粗砂岩 波速 强度特征 变形特征
下载PDF
隧道-滑坡体系类型和隧道变形模式研究 被引量:62
11
作者 吴红刚 吴道勇 +1 位作者 马惠民 张红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632-3642,共11页
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隧道时,常遇到隧道从滑坡体内及周边穿越的现象,这些隧道会因滑坡滑动而产生变形、开裂等病害。一直以来,由于将隧道开挖与滑坡蠕动分开考虑,未能很好地解释二者的相互作用。隧道与滑坡的空间位置关系控制病害的性... 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隧道时,常遇到隧道从滑坡体内及周边穿越的现象,这些隧道会因滑坡滑动而产生变形、开裂等病害。一直以来,由于将隧道开挖与滑坡蠕动分开考虑,未能很好地解释二者的相互作用。隧道与滑坡的空间位置关系控制病害的性质和规模,是决定隧道–滑坡体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主要因素。它确定隧道在滑坡体中的受力模式,而隧道受力是导致隧道变形的根本原因,因此隧道与滑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决定隧道受力机制和变形特征。根据隧道与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关系,将隧道–滑坡体系划分为平行、正交和斜交三大体系类型,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对不同的体系进行更细的划分,分析各类型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特征,得到隧道–滑坡体系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表明,不同体系其受力与变形有很大差别,总体上隧道–滑坡体系的相互作用随两者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滑坡体系 空间位置 受力机制 变形特征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大理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苏承东 李怀珍 +1 位作者 张盛 勾攀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3-950,共8页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细晶大理岩试样在应变速率2×10-5~5×10-3s-1范围内进行了6级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变速率对大理岩应力速率、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弱化模量、峰值应变、泊松比、积聚能、释放能...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细晶大理岩试样在应变速率2×10-5~5×10-3s-1范围内进行了6级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变速率对大理岩应力速率、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弱化模量、峰值应变、泊松比、积聚能、释放能以及破裂形式等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下单轴压缩过程均经历压密、弹性、屈服和破坏4个阶段。应力速率与应变速率的对数可以用指数形式描述;大理岩的峰值强度与应变速率呈正相关,可采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描述;大理岩的弹性模量、弱化模量和峰值应变受应变速率影响不大,泊松比与应变速率呈指数关系;试验过程中试样峰值前积聚能量、峰值后释放能量与应变率呈正相关,表明应变率越高微裂纹扩展越严重。在应变速率低于5×10-4s-1时,试样以剪切破坏为主,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试样破坏模式从局部剪切失稳破坏向全面剪胀失稳破坏转变,在高应变速率下更容易形成锥形破坏。研究结果能够对岩爆防治和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应变速率 大理岩 强度特征 变形特征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地段地面沉降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郭海朋 白晋斌 +7 位作者 张有全 王丽亚 石菊松 李文鹏 张作辰 王云龙 朱菊艳 王海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5-1127,共13页
华北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之一,地面沉降问题突出。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差异性显著和人类开采活动强烈,使得该地区地面沉降成因机理复杂。本文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监测地面沉降灾变过程,分析华北... 华北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之一,地面沉降问题突出。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差异性显著和人类开采活动强烈,使得该地区地面沉降成因机理复杂。本文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监测地面沉降灾变过程,分析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发展历史和现状。结合应力-应变图解法及土工实验研究地面沉降差异性特征及滞后变形成因机理。取得了以下关键认识:(1)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沉降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第四纪沉积凹陷,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特点。地面沉降空间发展部分受到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控制。在沧县隆起区,地面沉降也比较发育,主要原因是沧县隆起在第四纪时期构造运动相对不活跃,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存在与构造走向一致的3期古河道,该地区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并被大量开采。(2)地面沉降发生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历史密切相关,沉降主要压缩贡献层随地下水开采层位变化而变化。北京平原100 m以深地层对地面沉降贡献呈增加趋势。天津平原目前地面沉降的主要贡献层来自300 m以下地层。(3)气候干旱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同时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因而是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间接驱动因素。高层建筑荷载、基坑降排水、地热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4)地面沉降具有很强的滞后性,最大滞后时间可达25年。除了渗透固结成因以外,土体蠕变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更新世地层在不同荷载下,蠕变特征明显。沧县隆起晚更新世地层次固结可达到总变形28.3%。(5)土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变化模式对土层变形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埋深地层在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弹性、黏弹性、黏弹塑性)。浅部含水组呈现以弹性为主的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面沉降 变形特征 地下水位 滞后
下载PDF
一种新型让压管锚杆的变形特性及其支护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连传杰 徐卫亚 王志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242-247,共6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深埋软岩巷道支护的新型让压锚杆的主要结构特点,通过拉拔试验分析了这种具有特殊让压结构锚杆的变形特性,给出了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于巷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化以及锚固力与围岩变形的关系,分析了让压锚杆与围...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深埋软岩巷道支护的新型让压锚杆的主要结构特点,通过拉拔试验分析了这种具有特殊让压结构锚杆的变形特性,给出了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于巷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化以及锚固力与围岩变形的关系,分析了让压锚杆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协调性,深入探讨了让压锚杆的支护作用机理。最后,依据组合拱理论,给出了让压距离与支护强度间的关系,可为该新型锚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压锚杆 变形特性 巷道支护 围岩
下载PDF
高应力下原煤三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15
作者 刘泉声 刘恺德 +1 位作者 朱杰兵 卢兴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4,共11页
基于取自淮南矿区-780m标高B10煤层的原煤的试件,通过MTS815.04电液伺服试验系统进行高应力下原煤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煤岩的变形、强度、参数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偏应力一轴向应变曲线主要由弹性、屈服、峰后... 基于取自淮南矿区-780m标高B10煤层的原煤的试件,通过MTS815.04电液伺服试验系统进行高应力下原煤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煤岩的变形、强度、参数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偏应力一轴向应变曲线主要由弹性、屈服、峰后脆性破坏阶段或应变软化段构成。其中,弹性段明显较长,且围压越大,曲线越陡,弹性模量越大;屈服段则总体较短。(2)煤岩在单轴或低围压条件下,峰后脆性破坏特征明显;随着围压升高,峰后开始呈现延性特征,且围压越高,延性特征越明显。当围压达到50MPa时,峰后轴向应变几乎呈现塑性流动状态。(3)随着围压的增加,峰值轴向应变呈抛物线趋势增加,峰值侧向应变则呈线性增加趋势。(4)煤岩偏应力一体积应变曲线,在低围压条件下表现出扩容机制,且围压越低扩容特征越明显;在高围压下,从峰前越至峰后,则始终向右延展,呈现出不断收缩的状态;而峰值体应变随围压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式增加,收缩特征明显。(5)煤岩强度随围压增加呈线性趋势增加,且强度参数c,φ值分别为12.72MPa,24.12°。(6)煤样的破坏模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破断角大小为23°~35°,且随着围压的增加,以抛物线趋势增加。采用Mohr强度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应力 原煤 三轴压缩 变形特征 强度特征 破坏机制 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藕塘滑坡变形失稳机制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代贞伟 殷跃平 +3 位作者 魏云杰 吕韬 罗建华 姚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5,共12页
三峡库区藕塘滑坡是巨型顺层基岩古滑坡,滑坡面积1.78km2,体积约9.0×107m3,威胁39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场镇整体搬迁,同时对长江航道形成潜在堵塞隐患,是近年来三峡库区重大滑坡灾害之一。基于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勘... 三峡库区藕塘滑坡是巨型顺层基岩古滑坡,滑坡面积1.78km2,体积约9.0×107m3,威胁39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场镇整体搬迁,同时对长江航道形成潜在堵塞隐患,是近年来三峡库区重大滑坡灾害之一。基于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勘探,详细介绍了滑坡地质地貌及地质结构特征;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地质成因和环境成因两方面对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展开系统研究,并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对其变形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相关的结论主要包括:(1)该滑坡具有多级多期次滑动特征,主要表现为三级滑动,且空间形态具有视向倾斜滑动的特征;(2)特殊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因素是滑坡长期孕育形成的地质内因;(3)库水位周期性波动及集中降雨是诱发滑坡复活变形的环境外因,研究表明该滑坡变形与库水位下降及集中降雨的相关性显著;库水位下降导致坡体内外地下水落差形成指向坡外的渗透压力,促进滑坡体变形;集中降雨则增加滑坡体自重和下滑力,并使得大量的水富集于易滑软层,软化滑带土,促使滑坡蠕动变形加速;(4)三级滑坡体与西侧变形区在极端工况下存在欠稳定状态可能性,推断现阶段滑坡以局部失稳破坏形式为主。鉴于此,建议进一步加强监测,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藕塘滑坡 变形特征 失稳机制 稳定性预测
下载PDF
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直接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闫东明 林皋 +1 位作者 王哲 张勇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103,共7页
本文通过在MTS试验机上对两种强度混凝土在应变速率10-5~10-0.3s范围内进行动态单轴直接拉伸试验,系统、全面研究了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影响下的强度、变形特性以及耗能性能;对强度、峰值应力处应变、弹性模量分别给出了反映应变速率... 本文通过在MTS试验机上对两种强度混凝土在应变速率10-5~10-0.3s范围内进行动态单轴直接拉伸试验,系统、全面研究了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影响下的强度、变形特性以及耗能性能;对强度、峰值应力处应变、弹性模量分别给出了反映应变速率影响的经验公式;分析了泊松比、吸能能力与应变速率的关系;并对不同速率下混凝土的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由一组方程结合混凝土静态参数即可描述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特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变率 变形特性 吸能能力 全曲线
下载PDF
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深大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吴昌将 孙召花 +1 位作者 赖允瑾 包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45-253,共9页
结合前人对上海地区地下连续墙基坑实测分析的成果,以上海软土地区两个典型类似的深大基坑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基坑采用顺作法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基坑的变形性状以及对坑外建筑的影响,尤其是基坑浅层软土层厚度和开... 结合前人对上海地区地下连续墙基坑实测分析的成果,以上海软土地区两个典型类似的深大基坑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基坑采用顺作法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基坑的变形性状以及对坑外建筑的影响,尤其是基坑浅层软土层厚度和开挖面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墙侧向变形均呈'鼓肚子'抛物线形状。基坑变形主要产生在基坑开挖阶段,换撑产生的二次变形仅为开挖阶段的10%左右。挖深范围内的软土层厚度对地墙侧移影响较大;(2)软土地层的厚度不仅影响坑外地表沉降最大值与位置,而且对沉降发展速率及稳定时间均有较大影响,但基本不改变沉降凹槽型的分布形态;(3)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墙顶与坑内立柱均处于向上隆起状态,隆起量以'碟状'的形态从坑边至坑中不断增大,中间区域的相邻立柱隆起差异量不大,靠近基坑边的相邻立柱隆起差异量大,其差异界限在距离坑边约(1.0~1.5)H_e(H_e为开挖深度)处,软土地层厚度、基坑开挖面积大小对立柱隆沉的量值有较大影响;(4)基础形式与埋深、离基坑的距离对基坑开挖而引起坑外建筑沉降的影响程度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开挖 两墙合一 地下连续墙 变形性状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Ⅰ)——单轴受压性能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旭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8-603,共6页
对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及分析,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圆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结果表明,再... 对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及分析,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圆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和泊松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差别不大,但其他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峰值应变增加、弹性模量降低和脆性增加.进一步探讨了普通混凝土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间的关系对再生混凝土的适用性,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单轴受压性能 强度特征 变形特征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三轴卸荷力学特性与强度准则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赵国彦 戴兵 +1 位作者 董陇军 杨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21-3127,3149,共8页
基于3种不同应力路径下花岗岩三轴卸荷试验,研究了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和变形特征及其强度准则。试验结果表明,卸围压过程中,侧向应变与围压先呈线性后呈非线性关系,且其增长速率约为轴向应变增长速率的3-5倍,表现出明显的... 基于3种不同应力路径下花岗岩三轴卸荷试验,研究了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和变形特征及其强度准则。试验结果表明,卸围压过程中,侧向应变与围压先呈线性后呈非线性关系,且其增长速率约为轴向应变增长速率的3-5倍,表现出明显的侧向扩容,其扩容程度与卸载路径有关;从不同围压与体积应变曲线所围面积可以看出,卸荷前围压越大,卸荷释放的能量越大;变形模量随围压卸载而逐渐减小,且随初始围压增大,总体上呈负指数分布趋势,且同一种卸荷应力路径时,变形模量的减小量随初始围压增大有所增大,泊松比随围压降低而不断增大,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岩石破坏特征以剪切破坏为主;采用幂函数型摩尔强度准则很好反应了岩石的强度特征。研究结果对地下金属矿深部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应力路径 三轴卸荷试验 变形特征 强度准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