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被引量:81
1
作者 孙建奇 王会军 袁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利用1957~2004年全国181个气象台站观测逐日最高气温,分析了我国年平均极端高温事件(Ex-treme Hot Events,EHE)日数、强度、最早发生日期(EHE Onset Date,EHE-OD)和最迟发生日期(EHETermination Date,EHE-TD)的气候态及年代际变化的时... 利用1957~2004年全国181个气象台站观测逐日最高气温,分析了我国年平均极端高温事件(Ex-treme Hot Events,EHE)日数、强度、最早发生日期(EHE Onset Date,EHE-OD)和最迟发生日期(EHETermination Date,EHE-TD)的气候态及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气候态分析结果显示,EHE的主要高发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和新疆地区,其年际变率的较大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新疆地区相对较小。我国EHE在过去48年中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发生日数与强度变化一致,EHE-OD和EHE-TD的变化相类似。按照EHE的时空变化特征,可将我国分为南部、中部、北方东部和北方西部4个区。南部地区EHE的多发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和80年代,中部地区为60和90年代,北方地区为90年代。进而对造成这4个区域EHE发生异常的年际和年代际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型是一致的。对北方地区而言,影响因子主要是对流层中高层的位势高度异常;而影响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因子,除了其上空中高层的位势高度异常外,低层冷暖平流输送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这两个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该地EHE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事件 大气环流 年代际变化 位势高度 冷暖平流
下载PDF
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68
2
作者 赵平 周秀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8-556,共9页
利用我国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以及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在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偏冷和偏暖阶段,我国东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雨带南北移动的变化,并分析了与东部降水变化相关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我国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以及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在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偏冷和偏暖阶段,我国东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雨带南北移动的变化,并分析了与东部降水变化相关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20世纪60—70年代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处于一个相对偏冷时期,而80—90年代处于偏暖时期;在这样的变暖背景下,我国东部地区年总降水量呈现出“南涝北旱”异常特征,与冷位相比较,在暖位相阶段长江流域年总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华北地区降水量减少,其中长江流域降水的增加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增加引起的,3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增加也很重要,北方的降水减少主要是由从盛夏到初秋的降水减少引起的。平均而言,暖位相阶段我国南方强降水开始时间较早、结束较晚,持续时间较长,而北方强降水开始较晚,持续时间较短。从春末到夏季,冷位相时我国东部强降水带表现出从华南、经过长江流域向华北移动的特征,而在暖位相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从华南向华北移动的特征不明显。雨带的这种异常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有关,在暖位相时夏季东亚大陆低压比冷位相时弱,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使夏季东亚副热带地区的西南风减弱,梅雨锋加强,导致雨带滞留在长江流域,使长江流域降水增加、北方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降水持续时间 雨带移动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相联系的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年代际异常特征 被引量:54
3
作者 袁媛 李崇银 杨崧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55,共1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哈得来中心海温资料、中国700多站降水资料以及全球格点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异常的特征,并揭示了其所对应的欧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冬季风异常与ENSO事件的联系,以及ENSO暖/冷位相对其影...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哈得来中心海温资料、中国700多站降水资料以及全球格点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异常的特征,并揭示了其所对应的欧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冬季风异常与ENSO事件的联系,以及ENSO暖/冷位相对其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厄尔尼诺是导致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偏多的重要外强迫因子,并指出拉尼娜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0年之前的拉尼娜年冬季,东亚冬季风显著偏强,东亚大槽偏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中国南方受一致偏北风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多表现为冷干的气候特征。但1980年之后的拉尼娜年冬季,东亚大槽偏弱,印缅槽偏强,同时在菲律宾以西激发出异常气旋性环流,使得异常偏东风控制中国南方,有利于热带水汽输送增强,因此降水偏多。同时,1980年之后的拉尼娜事件还使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强偏北,中国南方处于急流人口区的右侧,通过二级环流使得中国南方上空的上升运动偏强,有利于降水偏多。因此,1980年之后的拉尼娜年冬季,中国南方易表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有时也容易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一步分析表明,1980年以后拉尼娜成熟期海温异常空间分布型的变化,以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导致拉尼娜对东业大气环流的影响在1980年之后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冬季降水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非对称性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北极海冰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型 被引量:30
4
作者 汪代维 杨修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利用 4 4a(195 1~ 1994年 )北极海冰密度逐月资料 ,分析提出了一种与北极冰自然季节变化相吻合的分季法 ,并根据这种分季法 ,使用EOF分解 ,揭示了北极各季海冰面积异常的特征空间型及其对应的时间变化尺度。结果表明 :(1)北极冰面积异... 利用 4 4a(195 1~ 1994年 )北极海冰密度逐月资料 ,分析提出了一种与北极冰自然季节变化相吻合的分季法 ,并根据这种分季法 ,使用EOF分解 ,揭示了北极各季海冰面积异常的特征空间型及其对应的时间变化尺度。结果表明 :(1)北极冰面积异常变化的关键区 ,冬季 (2~ 4月 )主要位于北大西洋一侧的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和戴维斯海峡以及北太平洋一侧的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 ,夏季 (8~ 10月 )则主要限于从喀拉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到波佛特海的纬向带状区域内 ,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是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变化的最重要区域 ;(2 )春 (5~ 7月 )、秋 (11月~次年 1月 )季各主要海区海冰面积异常基本呈同相变化 ,夏季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佛特海一带海冰面积异常和喀拉海呈反相变化 ,而冬季巴伦支海、格陵兰海海冰面积异常和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变化呈反相变化 ;(3)北极冰总面积过去 4 4a来确实经历了一种趋势性的减少 ,并且叠加在这种趋势变化之上的是年代尺度变化 ,其中春季 (5~ 7月 )海冰面积异常变化对年平均北极冰总面积异常变化作出了主要贡献 ;(4)位于北太平洋一侧极冰面积异常型基本具有半年的持续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巴伦支海 格陵兰 楚科奇海 异常 白令海 北大西洋 冬季 夏季 次年
下载PDF
1971-2010年东北三省平均地面风速变化 被引量:34
5
作者 金巍 任国玉 +1 位作者 曲岩 刘晓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8-653,共6页
利用1971-2010年逐月观测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年、季节和月平均地面风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年平均地面风速变化呈显著递减趋势,变化速率为-0.23 m.s-1.(10 a)-1,1971-2000年(前30 a)、1981-2010年(近30 a)和1991-2010年(... 利用1971-2010年逐月观测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年、季节和月平均地面风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年平均地面风速变化呈显著递减趋势,变化速率为-0.23 m.s-1.(10 a)-1,1971-2000年(前30 a)、1981-2010年(近30 a)和1991-2010年(近20 a)平均地面风速变化均呈显著递减趋势,线性变化速率分别达-0.25 m.s-1.(10 a)-1、-0.20 m.s-1.(10 a)-1和-0.17 m.s-1.(10 a)-1,均通过了0.001显著性检验;②近40 a东北三省各季和逐月平均地面风速变化趋势呈显著递减趋势,均通过了0.001显著性检验;春季递减速率最大,冬、秋季次之,夏季最小;③近40 a东北三省地面年平均风速的趋势变化除个别站点外,其他均呈现出比较一致的显著递减趋势,但最近20 a呈显著递减趋势的站点数在减少,递增趋势的站点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风速 气候变化 年代变异 东北三省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and Winter Rainfall over Southeast China and Its Decadal Variability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春 马浩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129-1141,共13页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winter rainfall over Southeast China (SC) is demonstrated based on instrumental and reanalysis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SO and ...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winter rainfall over Southeast China (SC) is demonstrated based on instrumental and reanalysis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SO and SC winter rainfall (ENSO-SC rainfall) are highly correlated and intimately coupled through an anomalous high pressure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In mature phase, El Nifio (La Nina) events can cause more (less) rainfall over SC in winter. Due to the persistence and spring barrier of ENSO, SC winter rainfall has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of about half a year ahead with ENSO as a predi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winter rainfall decadal variability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PREDICTABILITY
下载PDF
夏季低空越赤道气流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兵 郭品文 向渝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3,共8页
利用NCEP/NCAR风场和海温等资料,分析了东半球夏季低空各支越赤道气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东半球夏季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和ENSO循环密切相关,ElNino年夏季马斯克林高压减弱,导致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变弱,... 利用NCEP/NCAR风场和海温等资料,分析了东半球夏季低空各支越赤道气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东半球夏季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和ENSO循环密切相关,ElNino年夏季马斯克林高压减弱,导致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变弱,而澳大利亚高压加强, 105°E及其以东的越赤道气流明显加强,LaNina年则相反;夏季越赤道气流与ENSO的年际关系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与ENSO的关系在 20世纪 70年代末变弱,而 105°E及其以东的越赤道气流与ENSO的关系在 20世纪 60年代末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赤道气流 ENSO 年际关系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近30年渤海鱼类种群早期补充群体群聚特性和结构更替 被引量:27
8
作者 卞晓东 万瑞景 +2 位作者 金显仕 单秀娟 关丽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共15页
基于30余年渤海鱼卵、仔稚鱼历史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并结合产卵场补充调查,以1982~1983年周年逐月调查资料为本底,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30余年渤海鱼类种群早期补充群体群聚特性(物种多样性和关键种群)的季节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并掌握... 基于30余年渤海鱼卵、仔稚鱼历史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并结合产卵场补充调查,以1982~1983年周年逐月调查资料为本底,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30余年渤海鱼类种群早期补充群体群聚特性(物种多样性和关键种群)的季节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并掌握结构更替过程中优势种和重要种协同消长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渤海各调查季节(冬季除外)鱼卵、仔稚鱼种类数以及资源丰度指数呈先降后升变动趋势。当前鱼卵种类数仅为20世纪80年代1/2左右,资源丰度不足20世纪80年代的1/10;仔稚鱼种类数和资源丰度仅为20世纪80年代的3/4左右,但冬季仔稚鱼种类数和资源丰度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各调查时期相同季节鱼卵优势种变化不明显,但仔稚鱼优势种变化幅度超过鱼卵,底层重要经济种类早期补充群体优势度急剧下降;鱼卵和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在升温季节较高而在降温季节较低,调查期内各季主要呈现先降后升变动趋势。鱼类早期补充群体种类更替现象明显,近年来种类更替率呈现明显加快趋势。各调查时期相同季节各适温类型产卵亲体种数均呈现先降后升变动趋势,但各适温类型种数所占比例和全年综合各适温类型种数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各调查时期相同季节各主要栖所类型产卵亲体种类数也均呈现先降后升变动趋势,全年综合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种数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近30年在多重外来干扰作用下,渤海鱼类早期补充过程各个关键环节已随其栖息地(产卵场)生境要素发生不可逆变化或变迁。渤海鱼类种群早期补充群体群聚特性和结构更替是环境-捕捞胁迫下鱼类群落内多重生态位的交替失调和渔业资源结构性衰退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鱼卵仔稚鱼 早期补充 群聚特性 结构更替 年际变化
下载PDF
中国夏季降水与太平洋SSTA年代际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吴胜安 江志红 +1 位作者 刘志雄 穆松宁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利用1951~2001年逐月NCEP再分析高度场、风场资料,COADS海表温度资料及中国147个台站逐月降水资料,运用SVD分析、SVD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SSTA与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互关系,发现热带西太平洋是影响中国华南降水... 利用1951~2001年逐月NCEP再分析高度场、风场资料,COADS海表温度资料及中国147个台站逐月降水资料,运用SVD分析、SVD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SSTA与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互关系,发现热带西太平洋是影响中国华南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区,1950年代~1970年代后期,该海域SSTA为正,对应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偏多,而长江以北则偏少;1970年代以后反之;影响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两侧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区在中纬中部北太平洋,1970年代后期~1990年代前期,该海域SSTA为负,对应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其两侧降水偏少;影响中国东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区是低纬中太平洋,1970年代~1980年代前期,低纬中太平洋SSTA为负,与之对应,中国东北夏季降水偏少;1950年代~1960年代中期、1990年代前、中期则反之。进一步对太平洋SSTA年代际变化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了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太平洋SSTA
下载PDF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年代际变率及其突变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钟姗姗 何金海 刘宣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5-602,共8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滑动 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年代际变率特征。研究表明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在 1 980年前后从上至下 ,先后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 ,而且随深度不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空间突变模态 ,这四种模态的...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滑动 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年代际变率特征。研究表明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在 1 980年前后从上至下 ,先后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 ,而且随深度不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空间突变模态 ,这四种模态的形成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西南潜沉路径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北太平洋窗口区潜沉的年代际信号沿西南路径传播到副热带地区 ,在温跃层 1 60 m上下与西太平洋向东北传播的异常信号汇合。因此 ,北太平洋沿西南潜沉路径传播的年代际信号对 EN-SO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 ,而热带西南太平洋则可能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表层海洋 年代际变率 传播 突变 厄尔尼诺
下载PDF
年代际气候预测问题:科学前沿与挑战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天军 吴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未来10~30年气候状态的预测是当前国际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被包括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在内的国际科学计划列为核心内容。年代际气候预测已经从最早单纯关注未来10~30年的气候变化拓展为关注未来1~10年或者30年的逐... 未来10~30年气候状态的预测是当前国际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被包括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在内的国际科学计划列为核心内容。年代际气候预测已经从最早单纯关注未来10~30年的气候变化拓展为关注未来1~10年或者30年的逐年气候状态。国际上开始尝试基于年代际气候预测系统发布未来1年和5年平均的气候展望。针对年代际气候预测的科学前沿和挑战问题,从年代际气候可预报性的理论认知、当前国际上关于年代际气候预测的主要科学进展2个角度进行了总结,据此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对提升年代际气候预测技巧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 初始化 外强迫 耦合模式
原文传递
全球变暖减缓背景下欧亚秋冬温度变化特征和原因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迪 何金海 +2 位作者 祁莉 栾健 蔡波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4-542,共9页
采用气候序列变化趋势诊断和一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法,研究和讨论了2000—2012年和1976—1999年两种年代际背景下全球陆地不同区域的年平均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是对全球变暖减缓贡献最大的区域。且该地区在2000... 采用气候序列变化趋势诊断和一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法,研究和讨论了2000—2012年和1976—1999年两种年代际背景下全球陆地不同区域的年平均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是对全球变暖减缓贡献最大的区域。且该地区在2000年以来秋季年代际增温,而冬季年代际降温。从同期大气环流的配置来看,在对流层低层,秋季西伯利亚高气压年代际减弱,而冬季西伯利亚高气压年代际增强。在对流层中高层,秋季从西欧至东北亚为"高-低-高"的高度场异常分布,纬向环流加强,经向环流减弱,而冬季极地与贝加尔湖地区的高度场呈偶极型分布,东亚大槽加深,经向环流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超前一个季节的喀拉海附近的海冰与欧亚中高纬度秋冬两季温度的年代际变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夏季(秋季)海冰减少影响秋季(冬季)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另一方面,夏季(秋季)海冰减少,使得秋季(冬季)从北极至中高纬度大陆的对流层低层水汽含量增加(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减弱)导致秋季(冬季)增温(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全球变暖 秋冬季节温度 年代际差异
下载PDF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邱东晓 黄菲 杨宇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532,共8页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27.5℃的暖水体积或强度,并采用功率谱和小波...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27.5℃的暖水体积或强度,并采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均具有显著的准10a的周期振荡和1976~198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暖池由1976年前的“冷”暖池转变为1986年后的“热”暖池;暖池指数的季节循环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特征,特别是西太平洋暖池在异常暖年代其季节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暖池三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暖年代热带南印度洋暖水的向西向南扩张和西太平洋暖池东边界的向东及北边界的向北扩张,暖异常主要分布在60m以浅的上混合层中暖池的东边界区域,而其下面的温跃层内则为更强的异常降温,垂向上表现出上暖下冷的斜压模态结构,而温跃层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在不同暖池区则有不同的特点,表明东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可能由不同的机制引起,尚需进一步分析其海洋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池 年代际变化 印度洋 太平洋 三维结构
下载PDF
江苏秋季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蓬勃 姜爱军 +3 位作者 孙佳丽 姜有山 何鹏程 刘冬晴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12,共8页
利用1961—2010年江苏地级市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0年江苏秋季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从气候背景的影响方面探讨其形成变化的特点:少霾期,大气环流以及水汽输送特征都有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和稀释;而在调整期,气象条件有所调整,但不显著;在... 利用1961—2010年江苏地级市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0年江苏秋季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从气候背景的影响方面探讨其形成变化的特点:少霾期,大气环流以及水汽输送特征都有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和稀释;而在调整期,气象条件有所调整,但不显著;在显著上升期,气候背景场对霾的发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1961—2010年大气净化次数显著减少。海温与霾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当霾日数不断上升时,印度洋到南海海域的海温升高,引起低层风场的辐合,并通过类似于Hadley环流形式使得东亚同经度的中纬度地区低层辐散,利于水汽通道转换,进而有利于霾天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霾日数 年代际变化 环流变化 海温变化
下载PDF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益民 杨修群 +3 位作者 俞永强 赵珊珊 孙旭光 谭言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9,共12页
本文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主要年代际模... 本文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主要年代际模态的演变特征以及与ENSO的联系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成功模拟出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的年代际模态具有多时间尺度性,其中最显著的是周期约为10-20a左右的准20年振荡模态,该模态上层海洋热容量异常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大致沿副热带海洋涡旋做海盆尺度顺时针旋转的特征,相应的大气异常不仅与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太平洋-北美(PNA)遥相关型以及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关系;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对年际ENSO循环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但模拟的KOE区和阿拉斯加湾SST异常振幅比观测偏强,这与模式海冰偏多、高纬度SST偏冷的误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 年代际变率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ENSO
下载PDF
近30多年中国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孟琪 曾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3-486,共14页
利用1979~2011年中国东北地区119站气温观测数据,对东北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及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寒潮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频次及强度在20世纪80... 利用1979~2011年中国东北地区119站气温观测数据,对东北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及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寒潮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频次及强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均有明显年代际转折,即20世纪90年代寒潮频次减少而强度增加,21世纪初寒潮频次有所回升但强度减弱。北极新地岛地区海冰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寒潮活动年代际变化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新地岛附近海冰迅速减少,地表温度明显升高,而高纬海平面气压偏低,此处冷空气不易南下,同时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强度增加。21世纪初该区海冰减少趋势减缓,冷空气频次有所回升,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寒潮 中国东北 年代际变化 北极海冰
下载PDF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Possible Link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一汇 柳艳菊 +6 位作者 梁苏洁 马晓青 张颖娴 司东 梁萍 宋亚芳 张锦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5期693-713,共2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studies on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from three main perspectives. (1) The EAWM has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studies on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from three main perspectives. (1) The EAWM has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Winter temperature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variation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950s: a cold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950s to the early or mid 1980s), a warm period (from the early or mid 1980s to the early 2000s), and a hiatus period in recent 10 years (starting from 1998). The strength of the EAWM has also varied in three stages: a stronger winter monsoon period (1950 to 1986/87), a weaker period (1986/87 to 2004/05), and a strengthening period (from 2005). (2)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EAWM, the East Asia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winter temperature of China,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ld waves over China have all exhibited coherent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The upper-level zonal circulation was stronger, the mid-tropospheric trough over East Asia was deeper with stronger downdrafts behind the trough, and the Siberian high was stronger during the cold period than during the warm period. (3)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EAWM seem closely related to major modes of variability i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e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he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Arctic Oscillation and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were in negative (positive) phase, the EAWM was stronger (weaker), leading to colder (warmer) temperatures in China. In addition, the negative (positive) phase of the Atlantic multi decadal oscillation coincided with relatively cold (warm) temperatures and stronger (weaker) EAWMs. It is thus inferred that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the ocean may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long-term variability in the EAWM, although global warming may have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weakening the EAW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Arctic Oscillation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global climatechange
原文传递
Decad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活泼 孙建奇 范可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2年第3期289-303,共15页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the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HREs) during 1960-2009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REs experienced strong 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e pa...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the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HREs) during 1960-2009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REs experienced strong 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the decadal features varied across regions. More HRE days are observed in the 1960s, 1980s, and 1999s over Northeast China (NEC); in the 1960s, 1970s, and 1990s over North China (NC); in the early 1960s, 1980s, and 2000s over the Huaihe River basin (HR); in the 1970s 1990s over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YR); and in the 1970s and 1990s over South China (SC). These decadal changes of HRE days in eastern China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cadal variations of water content and stratification stability of the local atmosphere. The intensity of HREs in each sub-region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decadal variability. The HR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co-vary on the long-term trend, and show consistent variability over NEC, NC, and YR, but inconsistent variability over SC and H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nnual rainfall and HRE frequency as well as intensity indicates that the HRE frequency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total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eastern China, while the HRE intensity shows only relative weak con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rainfall events decadal variability eastern China atmosphere water content stratifica-tion stability
原文传递
Projection of glob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hanges in next 40 years: Uncertainties of climate models and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被引量:10
19
作者 FU CongBin QIAN Cheng WU ZhaoHu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1400-1406,共7页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f Climate Change (IPCC) concluded that the climate projection using climate models that took account of both human and natural factors provided credib...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f Climate Change (IPCC) concluded that the climate projection using climate models that took account of both human and natural factors provided credible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mismatches between the IPCC AR4 model ensembles and the observations, especially the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MDV), have cast shadows on the confidence of the model-based decadal projections of future cli mate. This paper reports an evaluation of many individual runs of AR4 models in the simulation of past global mean tempera ture. We find that most of the individual model runs fail to reproduce the MDV of past climate, which may have led to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projection of global warming for the next 40 years or so. Based on such an evaluation, we propose an al ternative approach, in which the MDV signal is taken into account, to project the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for the next 40 years and obtain that the global warming during 2011–2050 could be much smaller than the AR4 pro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dal prediction global warming multi-decadal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MIP3 multi-model
原文传递
华北水资源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书萍 祝从文 周秀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5-1016,共12页
本文利用1951~2011年期间中国台站资料、东亚地区的探空资料、NCEP/NCAR和ERA40等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水分平衡方程诊断探讨了华北地区过去60年中水资源和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华北地区... 本文利用1951~2011年期间中国台站资料、东亚地区的探空资料、NCEP/NCAR和ERA40等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水分平衡方程诊断探讨了华北地区过去60年中水资源和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华北地区69%的降水量被蒸发,可利用降水仅仅为降水量的31%。夏季可利用降水是华北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华北夏季可利用降水量在80年代初发生突变减少,进入21世纪初,伴随蒸发量的增加该地区可利用降水量进一步减少。西风带水汽与东亚夏季风水汽是华北可利用降水的主要来源。NCAR/NCEP和EAR40再分析资料的结果均显示贝加尔湖一带的位势高度偏低和西太平洋高压的偏强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增多。利用探空资料进一步证明,蒙古以及贝加尔湖地区的温度在对流层低层变暖和位势高度场的加强导致了过去几十年华北可利用降水量减少。由于贝加尔湖地区温度变化与全球变暖存在密切关联,监测该地区温度的变化对预测华北水资源和东亚夏季风的长期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水资源 可利用降水 年代际变化 全球变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