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是儒家著作吗——兼与李均明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6
1
作者 袁青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7,共7页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的整理者李均明认为《殷高宗问于三寿》是儒家著作,但他所举的例证却并非儒家所独有的思想,而是儒家和黄老学共同的思想。从《殷高宗问于三寿》关于"心"的论述来看,与儒家思想具有明显的不同,《殷高...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的整理者李均明认为《殷高宗问于三寿》是儒家著作,但他所举的例证却并非儒家所独有的思想,而是儒家和黄老学共同的思想。从《殷高宗问于三寿》关于"心"的论述来看,与儒家思想具有明显的不同,《殷高宗问于三寿》不可能是儒家著作。从《殷高宗问于三寿》相关字句来看,它也不太可能是成书于春秋末期之前而构成儒道共同的思想资源。《殷高宗问于三寿》中充满恐惧的情绪,这一点近于《老子》,而且《殷高宗问于三寿》具有从天道到人道、从养生到治国、因循等黄老学独特的思想特征,表明《殷高宗问于三寿》当是黄老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殷高宗问于三寿》 儒家 黄老 道家
下载PDF
道家以静养生与儒家以静养生辩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金龙 《体育研究与教育》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在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史上,不仅道家主张以静养生,而且儒家亦主张以静养生。通过对二家所言之静的比较,文章认为道家之静是指“无为无不为”之道,儒家之静是指“中庸”之道而言。达到静的方法,道家以采用后天返还先天的气功修炼为主,儒家... 在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史上,不仅道家主张以静养生,而且儒家亦主张以静养生。通过对二家所言之静的比较,文章认为道家之静是指“无为无不为”之道,儒家之静是指“中庸”之道而言。达到静的方法,道家以采用后天返还先天的气功修炼为主,儒家则主要采用节制守中的方法。做出上述辨别使人们对孔子“仁者寿”思想的提出有了新的理解,也对我国道儒二家以静养生的思想有了全面的把握。 山西大学体院,太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以静养生
下载PDF
严遵如何“以老释老”?——从《老子指归》的文辞、思维与意旨切入
3
作者 李芙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7,共8页
作为诠释《老子》的早期注本,严遵《老子指归》的目标并不在于析解字面文义,而是通达《老子》一书的核心意旨,并以此为门户对天地、阴阳、夫妇、父子、君臣和万物的关系等作出理论阐释。相较于其他《老子》注本,《老子指归》在诠释具体... 作为诠释《老子》的早期注本,严遵《老子指归》的目标并不在于析解字面文义,而是通达《老子》一书的核心意旨,并以此为门户对天地、阴阳、夫妇、父子、君臣和万物的关系等作出理论阐释。相较于其他《老子》注本,《老子指归》在诠释具体细节和保持哲学视野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这得益于严遵在铺陈文辞的同时保持了“以老释老”的诠释方式。具体而言,在文本层面上,《老子指归》在行文用语、句式、修辞等方面承袭了《老子》的文辞表达;在思维方式上,《老子指归》沿袭了《老子》类比和对反的理路;在义理层面上,《老子指归》对“道”“德”“自然”“无为”等核心概念与重要观念的阐释运用都力求契合《老子》要旨。通过“以老释老”,严遵既完成了对《老子》的注解诠释,又展现了其对天地万物和社会运行法则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严遵哲学 诠释 自然 无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 被引量:4
4
作者 邢东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通过对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大思想系统中关于理想社会构想的简要考察,说明中国传统中人们对于社会抱有各种各样的诉求与期望,而天下太平、生活安定、人间和睦、平等和谐是最基本的追求。这些理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 通过对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大思想系统中关于理想社会构想的简要考察,说明中国传统中人们对于社会抱有各种各样的诉求与期望,而天下太平、生活安定、人间和睦、平等和谐是最基本的追求。这些理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深深根植于民族心理之中,其中的许多构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普遍价值,对于我们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建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想 理想社会
原文传递
罗兰·巴尔特“中性”观与中国道家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文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0,共5页
中国道家思想在罗兰·巴尔特营建中性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巴尔特认为禅宗语言是一种中性语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表现了中性不可为的尴尬处境;无为而无不为实现了中性以退隐的姿态对抗西方文明的梦想。道家思想在巴尔特眼中只... 中国道家思想在罗兰·巴尔特营建中性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巴尔特认为禅宗语言是一种中性语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表现了中性不可为的尴尬处境;无为而无不为实现了中性以退隐的姿态对抗西方文明的梦想。道家思想在巴尔特眼中只是一个参照性的乌托邦,他将道家文化视为西方文化的对立面。同时,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巴尔特误解了道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 道家 聚合体 语言
下载PDF
Zhang Taiyan: Daoist Individualism and Political Reality
6
作者 Mabel Lee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3期346-366,共21页
Zhang Taiyan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hinkers in modem times. From the 1890s he began reading European works of philosophy, history, and thought as they became available in Japanese translation. He also began to a... Zhang Taiyan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hinkers in modem times. From the 1890s he began reading European works of philosophy, history, and thought as they became available in Japanese translation. He also began to assess this knowledge in the framework of his Chinese training and scholarship. Specializing in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y his early twenties he had distinguished himself through his philological research on ancient texts. Aware of his intellectual prowess, he had an uncompromising belief in the judgments of his subjective self. His notion of the self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ety was based on the Daoist philosophy of Laozi and Zhuangzi: An individual's actions are dictated by the self, not by any other person, or by the society, the nation, ideology, or religion; he saw himself as an individual, but also as being at one with society. Escalating foreign encroachments on Chines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the extrem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from the 1890s was for him a viscerally perceived experience. He therefore had no option but to engage in politics. However, his Daoist individualism made him unsuited to politics, and his liaisons with various agents of change inevitably failed. Nonetheless, his cogently argued essays calling for the expulsion of the Manchu ruler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ful outcome of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In the post-Manchu era, his opposition to a Western-style parliamentary system in favor of the appointment of the meritorious and worthy either created enemies or fell on deaf ears. His entry into politics had resulted in ignoble failure, and this has consigned him to historical obscurity until very recent tim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Zhang Taiyan as a rational human being acting in the context of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seeks to demonstrate how his thinking remains relev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meaningful human existence not just in China in his times, but also in the globalized world of to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ist individualism revolutionary propagandist early RepublicanChina
原文传递
先秦黄帝之学的产生和流传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笑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战国诸子争鸣之际,出现了"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的局面,"黄帝"成为诸子百家言论中炙手可热之人物。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黄帝之学"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出现的。先秦"黄帝之学&qu... 战国诸子争鸣之际,出现了"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的局面,"黄帝"成为诸子百家言论中炙手可热之人物。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黄帝之学"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出现的。先秦"黄帝之学"的渊源是上古时代的巫术活动,代表的是在战国社会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数术与方技知识技术。先秦战国中后期所流行的"黄帝言"背后,有着较为相似的著述内容和较为接近的思考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数术 天道 道家
下载PDF
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5,共9页
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和”。“和”既是庄子生态美学的本体精神,也是庄子生态美学的实践追求,庄子生态美学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以“和”为中心陶铸而成,庄子全部的生态审美活动也以“和”为根据系统展开。就自然生态来看,它... 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和”。“和”既是庄子生态美学的本体精神,也是庄子生态美学的实践追求,庄子生态美学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以“和”为中心陶铸而成,庄子全部的生态审美活动也以“和”为根据系统展开。就自然生态来看,它表现为物与物的和谐对接、平衡并生;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它表现为人与物的和谐适应、葆光互照;就“人”自身的生态来看,它表现为心灵与肉体的内外和谐、有序运动;就社会生态来看,它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相肯定、和谐发展。庄子毕生所追求的自然天成、自由天放、和谐并生的审美理想,在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和实践进程中得到了系统的贯彻,并由此体现了中华生态美学的本体方向和实践品格,闪烁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光照千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道家 生态美学 先秦思想 中国哲学
下载PDF
老庄道家治理之道新解 被引量:2
9
作者 涂可国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3期38-47,共10页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的重要形态,老庄道家集中阐释的治理之道,既是一种治道也是一种政道,充分彰显了自适自化、自在自为和无为无不为的特质。老庄道家治道思想彰显的治理对象既有物,也有事,还有人(民),并围绕治理对象深刻地...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的重要形态,老庄道家集中阐释的治理之道,既是一种治道也是一种政道,充分彰显了自适自化、自在自为和无为无不为的特质。老庄道家治道思想彰显的治理对象既有物,也有事,还有人(民),并围绕治理对象深刻地阐述了三大治道思想:一是无为而治、顺应民性、重视民生和凸显民化的治民之道;二是非儒家仁智治国、小国寡民、以道治国的治国之道;三是柔治天下、在宥天下和道治天下的天下治理之道。这三大治道思想既相对独立、特色各异,又彼此交叉、相互融通,不失为宝贵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于改善当代中国治理和全球治理当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道家 治理思想
下载PDF
试论汉代道家生态保护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宗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汉代道家十分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强调对水土资源与生物资源的保护,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汉代 道家 生态保护
下载PDF
试论汉代道家的生态和谐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宗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0,共4页
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道家和其他诸子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汉代道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和谐观,包括自然的和谐、人类自身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汉代道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天地、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和谐... 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道家和其他诸子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汉代道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和谐观,包括自然的和谐、人类自身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汉代道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天地、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和谐共存;人类作为万物之长,也应效仿天地自然,注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形成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六亲和睦的社会;天地自然是万物之母,人类应该努力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道家 生态和谐
下载PDF
“道生法”的社会学意义——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春宇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70,共16页
"道生法"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齐民社会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黄老道家和法家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将抽象的"道"落实到行政、经济、法律和军事等各种制度中的一次思想实践。它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社会的运作形态和治理... "道生法"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齐民社会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黄老道家和法家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将抽象的"道"落实到行政、经济、法律和军事等各种制度中的一次思想实践。它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社会的运作形态和治理理念,形成了与西方社会学不同的一种思路和话语,也因此为中国社会学贡献了一套完整而富启发性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理想。在中国从事社会学研究,除注重儒学思想之外,还应当正视道法家传统的得与失,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复杂性,进而生发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本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生法 社会学本土化 社会思想史 道家 法家
原文传递
道家贵生思想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52,共3页
道家注重养生,提出了"贵生"、"养生"、"卫生"等理念,以生命为重,轻于名利,淡泊寡欲,强调养生贵在养神,要从道顺德,自然无为。道家认为,死是不可避免的,圣人所要的是"终其寿,全其天",使身心舒适... 道家注重养生,提出了"贵生"、"养生"、"卫生"等理念,以生命为重,轻于名利,淡泊寡欲,强调养生贵在养神,要从道顺德,自然无为。道家认为,死是不可避免的,圣人所要的是"终其寿,全其天",使身心舒适,情欲有节,然后可以得寿。贵生思想对中国美术的描绘内容、意境追求、审美标准以及画家的创作态度、创作方法,尤其是文人画家的创作态度和方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道家的贵生、尊生和养生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生命的重视和肯定,对中国美术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贵生 中国美术
下载PDF
道家哲学视角下《小红帽》的教育寓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7,共8页
《小红帽》作为《格林童话》中的名篇,在产生的两百多年中不断地被阐释。传统的阐释无论是以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还是以心理学为出发点,视角都没有超出西方文化的局限。《格林童话》作为世界闻名的"教育之书",展示的显然... 《小红帽》作为《格林童话》中的名篇,在产生的两百多年中不断地被阐释。传统的阐释无论是以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还是以心理学为出发点,视角都没有超出西方文化的局限。《格林童话》作为世界闻名的"教育之书",展示的显然不仅是西方的而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成长观、价值观。为此,文章先指出西方学界代表性阐释的疏漏,再取影响西方童话阐释的道家哲学视角,从占有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出人格塑造过程中"正道"的教育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帽》 道家 占有 存在
下载PDF
忘我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15
作者 叶加德 毛华配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0-574,共5页
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阐明忘我的概念与结构,并编制了忘我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网络问卷的方式对607名被试进行忘我问卷的初测。接着,对357名被试施测正式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忘我问卷由3个因子构成;验证性因... 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阐明忘我的概念与结构,并编制了忘我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网络问卷的方式对607名被试进行忘我问卷的初测。接着,对357名被试施测正式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忘我问卷由3个因子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拟合良好(RMSEA=0.07,NFI=0.95,CFI=0.95,GFI=0.92,AGFI=0.89)。问卷总体一致性系数为0.89,3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4-0.88之间。问卷总体得分与效标问卷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0.51),与安适幸福感、正念觉知的得分呈正相关(分别为0.36、0.31)。忘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中作为测量问卷或评估工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忘我 共存认知 证悟
下载PDF
Murals of the Yongle Daoist Temple
16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Murals of the Yongle daoist Temple
下载PDF
《远游》所见王子之言考
17
作者 高勇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1-63,共3页
《远游》是一篇存异颇多的楚辞作品。本文以王子乔的成仙要诀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先秦道家著作和早期仙话分别进行比对,意在探究该要诀的思想特征并试图对由此所引发诸问题做以新的诠释。
关键词 远游 道家思想 战国时期 神意象 仙意象
下载PDF
《西游记》的“车迟国”情节与丹道
18
作者 〔美〕詹妮弗·欧德斯通-莫尔 孙文歌(译) 吴光正(校)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3期19-29,共11页
身心修炼是《西游记》中道教内容的重要主题,是理解取经真正追求的关键。与早期《西游记》版本相比,百回本《西游记》中的"车迟国"情节增加了丹道概念,围绕道教修炼,特别是河车修炼展开,各情节要素也与身心修炼的具体细节相对... 身心修炼是《西游记》中道教内容的重要主题,是理解取经真正追求的关键。与早期《西游记》版本相比,百回本《西游记》中的"车迟国"情节增加了丹道概念,围绕道教修炼,特别是河车修炼展开,各情节要素也与身心修炼的具体细节相对应,是一个通过性命双修获得长生不老和自我完善的寓言,再具体地说,是一个河车载物过脊关的寓言。这一寓言与明代丹道修炼盛行的历史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车 性命双修 内丹术 道教
下载PDF
晚清新教传教士对道教文化的诠释
19
作者 李新德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98-127,共30页
一、引言继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对中国道教进行初步的研究后,新教传教士在关注中国儒家思想与佛教的同时,也开启了对道家思想与道教的研究,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道教文化的体认走过一段漫长的过程。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虽然在他们的书信、... 一、引言继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对中国道教进行初步的研究后,新教传教士在关注中国儒家思想与佛教的同时,也开启了对道家思想与道教的研究,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道教文化的体认走过一段漫长的过程。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虽然在他们的书信、报告以及西文著述里提到中国的道教,如马礼逊(Robert Morrison)、郭实腊(Karl Gutzlaff)、麦都思(W.H.Medhurst)、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等,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作为一种宗教的道教之迷信与偶像崇拜的一面,他们几乎不谈《道德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ist CULTURE DAOISM missionaries China STUDIES
原文传递
A Review on Zheng Kai’s A Survey on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20
作者 DAI Yum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5期309-311,共3页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 hot poin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Professor Zheng Kai’s new book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 hot poin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Professor Zheng Kai’s new book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Laozi and Zhuangzi,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uang Laodao,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and Daoism.While speak highly of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the study in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I also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b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LAOZI ZHUANGZI Huanglao Zheng Ka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