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粒径特征及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秦岭 李占斌 +3 位作者 徐国策 张铁钢 黄萍萍 张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49,共6页
选取丹江鹦鹉沟流域78个不同土壤剖面,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和空间变异性以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粉粒含量百分比在45.41%~66.19%之间,粘粒... 选取丹江鹦鹉沟流域78个不同土壤剖面,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和空间变异性以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粉粒含量百分比在45.41%~66.19%之间,粘粒含量和极粗砂粒含量相对较低。(2)小流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不能用半方差模型和Kriging插值来模拟。表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受土壤侵蚀影响较大。(3)陡坡以下,土层较厚且质量较好的地块往往被用作农地,致使相同坡度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农地>林草地。(4)分形维数与不同粒级含量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分形维数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细砂粒、中粗砂粒和极粗砂粒含量呈线性负相关。(5)农地和草地0-10cm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随坡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坡度对林地的分形维数影响很小。(6)分形维数在4个土层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0-10cm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分形维数 小流域 丹江
下载PDF
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秀平 井维鑫 +4 位作者 王茜 李国保 王兰 李晓敏 郭瑞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0-1186,共7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丹河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Mn、Zn、Cu、Pb、Cd、Cr、Hg、As)的含量,同时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毒性效应、污染程度及潜在生...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丹河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Mn、Zn、Cu、Pb、Cd、Cr、Hg、As)的含量,同时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毒性效应、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中Mn、Zn、Cu、Pb、Cd、Cr、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5.1、18.78、8.46、6.49、2.85、60.6、0.047、14.22mg·kg-1。Cd、As和Cr的含量介于最低效应水平(LE-L)与严重效应水平(SE-L)之间。根据SQG,丹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可能会对河流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效应,而Pb、Cu、Zn则尚无毒性效应。除了As和Cr之外,其他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在沉积物中这些重金属的含量具有共同的变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工业排污是造成丹河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以山西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进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发现,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呈现由强至极强的生态风险,其中Cd生态风险最大,Hg、As次之。对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和多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分析显示,生态风险较大的样点是高平市、巴公河和水东。研究结果旨在得到单一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和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的评价结果,为丹河水系沉积物及水体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河 表层沉积物 生态风险 毒性效应 重金属
下载PDF
丹江流域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成玉婷 李鹏 +3 位作者 徐国策 李占斌 张铁钢 刘晓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133,共5页
沿丹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每5km采集水样,并在丹江上中下游小流域沿河采集水样的同时分别在沿岸选择林地、草地和农地,采集土壤样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ANOVA分析等方法研究丹江流域氢氧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流域大... 沿丹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每5km采集水样,并在丹江上中下游小流域沿河采集水样的同时分别在沿岸选择林地、草地和农地,采集土壤样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ANOVA分析等方法研究丹江流域氢氧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流域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变化呈现出高度效应,高程、温度和距离对丹江流域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影响较大;δD值与高程呈极显著水平负相关(P<0.01,n=25),而与水温呈极显著水平正相关(P<0.01,n=25),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蒸发分馏作用在较宽及流速小的河面更强烈;丹江干流水体中δD和δ18 O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0.98‰)^(-53.34‰)和(-9.12‰)^(-7.89‰),其平均值分别为-56.20‰和-8.29‰。随着采样点位置到丹江源头距离的增加,δD值逐渐增大,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0.0268x-59.435,拟合度R2为0.62;林地和草地0-10cm土壤水分的氢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农地大,农地0-10cm土壤水分的氢氧同位素值相对集中,ANOVA分析表明,丹江上中下游小流域0-10cm土壤水分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n=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 氢氧同位素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 丹江流域
下载PDF
汉丹江(陕西段)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蕾 关建玲 +3 位作者 姚志鹏 丁强 罗仪宁 程俊侠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基于2008—2012年陕西省境内汉江、丹江干流1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秩相关系数法等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丹江(陕西段)断面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水质总体为优;水质综... 基于2008—2012年陕西省境内汉江、丹江干流1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秩相关系数法等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丹江(陕西段)断面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水质总体为优;水质综合污染状况呈下降趋势,其中汉江下降趋势显著;水质综合污染状况空间差异和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城区段污染大于郊区,各行政区段河流下游污染大于上游。流域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和营养盐因子影响,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工业源占比不大且排放行业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丹江 陕西段 水质 变化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国策 李鹏 +2 位作者 成玉婷 靳宇蓉 王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共5页
基于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流失过程和壤中流产流特征,阐明不同土地利用对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的调控机理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坡面地表径流产流量表现为大雨强>中雨强>小雨强,套种小... 基于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流失过程和壤中流产流特征,阐明不同土地利用对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的调控机理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坡面地表径流产流量表现为大雨强>中雨强>小雨强,套种小区较玉米小区能平缓地表径流过程,且能够减小中小雨强下的地表径流量。玉米小区和裸地小区在小雨强下的坡面径流磷素浓度均值相对高于大中雨强下的径流磷素浓度均值,径流磷素浓度均值在小雨强时表现为裸地小区>玉米小区>套种小区,套种小区能降低小雨强下的径流磷素浓度。玉米小区和裸地小区的壤中流磷素浓度均值在小雨强时均大于大中雨强下的壤中流磷素浓度均值;在不同雨强下,地表径流中磷素的流失量远大于壤中流磷素的流失量。玉米小区和裸地小区的磷素流失总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减小而降低,在相同雨强下,玉米小区的磷素流失总量总体大于裸地小区的磷素流失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丹江 磷素 坡面 土石山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染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蕾 关建玲 +2 位作者 丁强 姚志鹏 解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85,共6页
基于2008-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所在的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水污染源排放特征及其源贡献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流域水污染源中生活源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源和工业源,垃圾处理源占比最小。近年来研究流域废水... 基于2008-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所在的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水污染源排放特征及其源贡献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流域水污染源中生活源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源和工业源,垃圾处理源占比最小。近年来研究流域废水、COD和NH3-N排放总量均呈增加趋势,其排放量增加主要来自生活源、农业源和垃圾处理源;工业源废水和COD排放量呈降低趋势,NH3-N排放量基本保持稳定。研究流域农业和工业污染源排放行业特征明显,污染物排放量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丹江 污染源 变化
原文传递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氮素随径流的迁移及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国策 李占斌 +3 位作者 李鹏 赵宾华 王琦 惠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45-652,共8页
计算小流域非点源氮素流失负荷,并以此开展丹江水源区水体污染源解析和控制研究。基于流域断面及小区监测试验,利用平均浓度法对鹦鹉沟流域氮素年均流失模数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水质中主要... 计算小流域非点源氮素流失负荷,并以此开展丹江水源区水体污染源解析和控制研究。基于流域断面及小区监测试验,利用平均浓度法对鹦鹉沟流域氮素年均流失模数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水质中主要是总氮质量浓度超标,且硝氮质量浓度均大于氨氮质量浓度;当坡耕地坡度大于25°时,氮素流失严重,水质极差;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对水质有很大影响,从断面1到把口站,硝氮质量浓度和总氮质量浓度增加较大;农地、草地和林地的总氮年均径流流失模数分别为0.36、0.22和0.09t/(a·km2);流域出口非点源污染物氨氮、硝氮和总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7,4.71和7.55mg/L,点源污染物氨氮、硝氮和总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20、2.12和4.08mg/L。总体来说,鹦鹉沟流域径流中总氮的流失模数为0.89t/(a·km2),总氮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需加强对坡耕地氮素流失和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总氮 丹江 平均浓度法 氮素流失模数
下载PDF
丹江河流枯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培 杨维鸽 李晓刚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丹江河水水化学特征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017年10月—2018年4月采集了丹江不同河段河水样品,研究枯水期河水中主要化学离子的质量浓度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丹江水体中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SO_(4)^(2... 丹江河水水化学特征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017年10月—2018年4月采集了丹江不同河段河水样品,研究枯水期河水中主要化学离子的质量浓度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丹江水体中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SO_(4)^(2-),各离子质量浓度与长江、汉江相似,唯有Mg^(2+)质量浓度高于长江、汉江水体;丹江水体表现出硝酸盐污染,且从上游到下游NO_(3)^(-)质量浓度在增加,表明人类活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在增强。丹江水离子主要来源为岩石风化,大气降水以及人类活动对丹江干流河水的水体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岩石风化 地表水 丹江 南水北调
下载PDF
丹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丽 赵培 周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08-111,116,共5页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是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明确丹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水平,采集、测定了沉积物中Cu、Pb、Cr、Zn、Cd重金属含量,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丹江河流沉积物重金...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是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明确丹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水平,采集、测定了沉积物中Cu、Pb、Cr、Zn、Cd重金属含量,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丹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Cu、Pb、Cr、Zn、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24、29.98、108.91、155.30、1.40 mg/kg,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表现为Cd>Zn>Cu>Cr>Pb,在多数采样点Pb元素表现为清洁,Cu、Cr、Zn元素为轻度污染,而Cd元素为污染强度最大。丹江流域沉积物中的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强弱顺序为Cd>Cu>Pb>Cr>Zn,在所有采样点中Cu、Pb、Cr、Zn元素均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Cd元素属于极强生态危害程度。丹江流域沉积物和水体要特别注重Cd元素的污染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丹江流域径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玉婷 徐国策 +3 位作者 李鹏 刘晓君 张铁钢 龙菲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研究丹江流域径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加强丹江流域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6月至7月,沿丹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采集25份水样,并在丹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典型小流域分别采集11,6和8个水样,分析丹江干流及典... 【目的】研究丹江流域径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加强丹江流域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6月至7月,沿丹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采集25份水样,并在丹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典型小流域分别采集11,6和8个水样,分析丹江干流及典型小流域中径流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丹江干流径流中电导率(EC)均值为0.45dS/m,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35,0.21,10.17和0.04mg/L,其中硝态氮(NO-3-N)变异系数为136%,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特征,其他指标均为中等变异。与干流径流相比,上游小流域和下游小流域水体中NH+4-N、NO-3-N、TN、TP质量浓度及EC总体偏低,而中游小流域水体总体偏高。【结论】丹江干流径流含微量盐水,TN质量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水标准,其他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除NH+4-N外,丹江流域水体其他养分自上游到下游均表现为逐渐富集,其中TP质量浓度在中游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流域 径流养分 小流域 空间变异
下载PDF
鲁北丹河下游洪水决口扇沉积岩芯粒度特征与沉积过程重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华勇 朱佳丽 +4 位作者 张虎才 袁俊英 张雅楠 张雯清 吴帅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82,共7页
洪水沉积物粒度是反演洪水特征及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识别古洪水沉积层的重要前提和依据。通过对山东北部丹河2018年洪水淹没区考察,取得21cm长无扰动沉积物短钻DH2,室内进行粒度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组分拟合,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DH2... 洪水沉积物粒度是反演洪水特征及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识别古洪水沉积层的重要前提和依据。通过对山东北部丹河2018年洪水淹没区考察,取得21cm长无扰动沉积物短钻DH2,室内进行粒度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组分拟合,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DH2钻孔粒度整体较细,以细粉砂为主;2)洪水决口扇沉积层与下伏土壤层相比,沉积物粒度整体变细,黏土和细粉砂含量略有增加,粗粉砂和砂含量大幅减少;3)分选系数和峰度均显示洪水沉积分选趋向良好,偏度指示颗粒物变细,水动力减弱,沉积环境稳定;4)决口扇沉积层粒度具有由细到粗三个组分,根据其含量变化特征,可将此次洪水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洪水初期强水动力快速输入阶段、中期持续性稳定输入阶段、末期准静水环境下沉积阶段。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洪水层沉积特征及水动力过程,也为识别地层中古洪水沉积提供了有力参考。同时揭示丹河下游地区河流地貌-水文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导致洪水水流不畅,滞流现象严重,对于开展河道整治和防洪减灾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河 决口扇沉积 粒度特征 组分拟合 沉积过程
原文传递
山东丹河2018年洪水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水文过程重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勇 赵楠 +5 位作者 杨艺萍 于正松 孙启发 吴帅虎 张曼 张虎才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通过研究现代洪水沉积特征,可重建洪水水文过程,识别泥沙侵蚀源区,既可为防洪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古洪水层判识建立参考。2018年8月中旬,山东省北部弥河、丹河流域受双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对洪水淹没区进行考察,在下游... 通过研究现代洪水沉积特征,可重建洪水水文过程,识别泥沙侵蚀源区,既可为防洪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古洪水层判识建立参考。2018年8月中旬,山东省北部弥河、丹河流域受双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对洪水淹没区进行考察,在下游洪水沉积物保存完好的地点获取21.0 cm长岩芯DH1,并进行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钻孔岩芯11.5~21.0 cm段为现代土壤层,上部为洪水堆积物,其中0~9.0 cm段是典型洪水粉砂层,粒度较粗,以中—粗粉砂为主,平均砂含量达到14.7%;9.0~11.5 cm段为洪水前期细粒沉积层。根据粒度敏感组分含量变化特征,可将此次洪水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洪水前期,水动力较弱,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滞流现象严重,沉积黏土层;洪水后期,流速显著加快,出现典型洪水粉砂沉积。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及孢粉丰度均与粒度负相关,表明弱水动力环境有利于其沉降并富集。土壤表层孢粉组合可较好指示研究区植被分布情况,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则更能反映流域内植被的整体状况,揭示河流洪水搬运孢粉的能力大于风力;洪水黏土层孢粉组合与研究区内植被分布状况的吻合度较高,明显有别于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特征,推测洪水前期水位上涨的主因是降水和本地地表径流汇入,因此泥沙和孢粉主要来自研究区内,后期上游客水涌入,带来更多山地植被孢粉信息。研究表明DH1钻孔孢粉组合特征对于传播过程和水动力大小具有良好响应,同时具备识别泥沙侵蚀源区的潜力。磁化率值主要反映成壤强度的大小,在洪水黏土层和粉砂层均表现为稳定的低值,且显著低于接触土壤层,因此可作为判识(古)洪水沉积的有效指标,但其区域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丹河 洪水沉积 水文过程 物源分析 粒度特征 孢粉 磁化率
下载PDF
丹江商州段径流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甜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2期149-154,共6页
指出了目前我国的水体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变得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水污染治理的相对落后,我国已经出现了水质型缺水。浊度一直以来是水环境以及水资源领域的常规观测项目。主要利用均生函数模拟河流浊度的变化趋势以及... 指出了目前我国的水体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变得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水污染治理的相对落后,我国已经出现了水质型缺水。浊度一直以来是水环境以及水资源领域的常规观测项目。主要利用均生函数模拟河流浊度的变化趋势以及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态势,寻求丹江河流浊度和TDS的变化规律。通过探讨丹江商州段水的浊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时间段内径流浊度和TDS的变化情况,总结出浊度和TDS的变化规律,为水污染如何控制治理提供依据,以及水体污染的治理,提供有关意见和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总溶解固体 丹江河流 均生函数 变化规律 趋势预测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黄土滑坡冻融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朱赛楠 殷跃平 +5 位作者 王文沛 魏云杰 邵海 黄喆 庄茂国 石爱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伊犁河谷地处中国天山山脉西段,属于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季节性冻融作用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强烈。本文以皮里青河"3.24"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详细调查、多期遥感影像动态比对、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黄土滑坡冻融失稳机理与滑坡运... 伊犁河谷地处中国天山山脉西段,属于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季节性冻融作用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强烈。本文以皮里青河"3.24"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详细调查、多期遥感影像动态比对、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黄土滑坡冻融失稳机理与滑坡运动特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滑坡失稳与水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地表水侵蚀作用,另一方面是地下水的冻融作用;(2)根据变形特征,将滑坡失稳过程分为坡脚侵蚀、冻结滞水和冻融循环破坏三个阶段,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大是滑坡冻融失稳的主要原因;(3)DAN-W数值模拟软件的Voellmy模型和Frictional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滑坡的运动堆积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滑坡历时12.8 s,最大运动速度17.7 m/s,平均堆积厚度4.9 m,运动距离139 m。本研究为伊犁河谷地区黄土冻融滑坡的早期识别与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黄土滑坡 冻融作用 dan-W 运动特征
下载PDF
试论蜑名变迁与蜑民族属 被引量:15
15
作者 詹坚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91,110,共11页
"蜑"是中国古代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它最初称"诞",不同历史时期,有"蜒"、"蛋"、"疍"等同音同义异体字。历史上名为"蜑"的族群有两支——长江流域蜑民和南方沿海地... "蜑"是中国古代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它最初称"诞",不同历史时期,有"蜒"、"蛋"、"疍"等同音同义异体字。历史上名为"蜑"的族群有两支——长江流域蜑民和南方沿海地区蜑民,前者是今天土家、瑶、苗等族先民,后者则是古越族后裔,两者没有血缘关系。"蜑"除专指上述两个区域的族群外,还用来泛指其他非汉人族群,与"蛮"的泛称同义。"蛮蜑"称呼甚为复杂,须依据他们所处区域及其族群特征,并通过语境来判断其所指代的族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蜑民 长江流域 南方沿海地区 族属
原文传递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土壤侵蚀和养分损失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国策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张铁钢 汤姗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0-167,296,共9页
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损失量的定量研究可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文在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支持下,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 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损失量的定量研究可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文在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支持下,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估算了丹江鹦鹉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损失量,并进行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140t/km2,侵蚀强度为中度。其中强度侵蚀以上的土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4.1%,侵蚀量为4573.0t,却占年侵蚀总量的84.8%,其主要是坡度较大的坡耕地,是流域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量差异较大,林地、草地和农地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509.7、1511.8和4606.5t/km2。林草地年侵蚀量较小,农地土壤侵蚀量占流域总侵蚀量的95.3%。坡度每增加5°,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模数增加量比坡长每增加5m的增加量要大1~2倍。研究区表土流失造成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损失量分别为3.81、3.52和101.45t,其中农地的养分损失量最为严重。流域泥沙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年均流失模数分别为1.01、0.75和38.43t/(km2a)。该研究可为水源区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治理以及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土地利用 水土保持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丹江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退耕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演替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星 李占斌 李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以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退耕地南坡和北坡不同退耕年限的自然恢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群落物种组成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和群落极点排序,对该区退耕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演替的阶段... 以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退耕地南坡和北坡不同退耕年限的自然恢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群落物种组成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和群落极点排序,对该区退耕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演替的阶段依次为:一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群落→灌草群落→乔灌草群落.形成多年生草本群落需2~5a,形成灌草群落需7~10a,形成乔灌草群落需30a以上.南坡和北坡不同类型退耕地的植被演替阶段相同,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差异.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南坡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北坡物种多样性指数呈先波动上升,而后在退耕30a时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汉江流域 退耕地 恢复 植被演替
原文传递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舒 李家科 郝改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43-249,共7页
为明确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文章运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和评价了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借助ArcGIS软件,绘制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7年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TN、TP、COD和N... 为明确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文章运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和评价了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借助ArcGIS软件,绘制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7年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TN、TP、COD和NH3-N的负荷量分别为52494.09、4171.29、166993.21、13068.10t,相应的等标污染负荷量为1.05×1011、4.17×1010、1.11×1010、2.61×1010 m3;农业化肥是对TN、COD和NH3-N等标污染负荷贡献最大的污染源,而畜禽养殖则对TP等标污染负荷贡献最大;各污染源在其空间负荷分布上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地市的等标污染负荷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理地控制农田化肥的施用、农业人口以及大牲畜的数量可以有效削减非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法 丹汉江流域
下载PDF
国家漕运与地方水利:明清豫北丹河下游地区的水利开发与水资源利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程森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7,共10页
明清丹河下游地区农业经济因九道堰水利工程的兴修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九道堰通过拦截丹河水分渠灌溉农田发挥其功能,但也产生了入卫河补济漕运的小丹河。为保障小丹河入卫济漕的最大水量就必须限制九道堰民渠的灌溉用水,这样丹河下游地... 明清丹河下游地区农业经济因九道堰水利工程的兴修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九道堰通过拦截丹河水分渠灌溉农田发挥其功能,但也产生了入卫河补济漕运的小丹河。为保障小丹河入卫济漕的最大水量就必须限制九道堰民渠的灌溉用水,这样丹河下游地方农业灌溉用水和国家漕运用水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最终产生了"官三民一"的用水规章。不过地方水利始终要让位于国家漕运,清中后期随着漕运用水形势的变化,"官三民一"之法也要随之调整,甚至一度得不到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运 地方水利 九道堰 小丹河
原文传递
陕西省丹江流域NDVI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军 贾春蓉 +1 位作者 李鹏 唐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3,共7页
植被覆盖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 250 m NDVI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丹江流域NDV... 植被覆盖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 250 m NDVI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丹江流域NDVI等级分布图和DEM图叠加,得到NDVI在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分布情况,并且与土地利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丹江流域NDVI平均值为0.84,表明流域植被覆盖较好。高植被覆盖分布于流域边缘高山区,东北和东南较集中;中植被覆盖分布于丹江流域河道两侧川塬区和低山区,西北和南部较集中;低植被覆盖位于丹江流域川道区,呈点和线状分布。2)不同海拔和坡度,植被覆盖面积呈单峰分布,平地的植被覆盖面积接近0;不同坡向植被覆盖面积差异不明显。3)除坡向外,不同海拔和坡度,高、中植被覆盖与耕地、林地和草地显著相关;不同地形因子下,低植被覆盖与建设用地和水域显著相关。丹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与人类活动范围呈逆向分布,说明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影响较大;优化土地利用,适当增加林地覆盖面积,有利于提高丹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流域 NDVI 地形因子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