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0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 被引量:132
1
作者 李雪铭 李婉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386,390,共5页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较为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别求出了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定量分析了13年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较为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别求出了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定量分析了13年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经济协调发展 定量分析 90年代以来 大连 城市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指数 模糊数学法 1990年 重要途径 经济系统 发展程度 主要对策 结合实际 协调度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潜力—限制性分析——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 被引量:113
2
作者 宗跃光 王蓉 +2 位作者 汪成刚 王红扬 张雷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7-1126,共10页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的特色是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在归纳GIS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单纯权重叠加法推广到加权的潜力—限制性分析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把评...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的特色是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在归纳GIS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单纯权重叠加法推广到加权的潜力—限制性分析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把评价要素分为生态潜力和生态限制性两大类,通过取大原则和成对明智比较法分别确定权重,从而更加科学确定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大连可做高强度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50.46km2,约占总面积的6.28%;可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835.97 km2,占总市域面积的13.56%;而不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适宜和中低适宜区)面积为10851.92km2,约占总市域面积的80.16%,即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范围应该控制在区域的20%土地利用类型中,另外80%的土地不适宜进行城市建设的开发。根据上述结果,全区规划分为优化建设区、重点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并提出用地分区发展管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主体功能区 城市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评价 潜力-限制性分析 大连
下载PDF
城市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07
3
作者 陈晓 李悦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4,共5页
城市交通和城市旅游之间互相拉动同时也互相限制,二者相互影响。实现二者高质量协调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城市交通和旅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研究对二者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文章以大连市为例,首次通过模糊... 城市交通和城市旅游之间互相拉动同时也互相限制,二者相互影响。实现二者高质量协调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城市交通和旅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研究对二者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文章以大连市为例,首次通过模糊数学建立评价体系,探究两系统间发展模式及其演变关系,为妥善处理交通和旅游的发展关系提供借鉴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旅游 协调度 大连
下载PDF
大连居民的城市宜居性评价 被引量:106
4
作者 谌丽 张文忠 李业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22-1032,共11页
以2006年大连市大规模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分析手段,从"居住安全性"、"生活方便性"、"居住舒适性"、"出行便利性"和"环境健康性"五大类指标出发,首先,对大连的城... 以2006年大连市大规模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分析手段,从"居住安全性"、"生活方便性"、"居住舒适性"、"出行便利性"和"环境健康性"五大类指标出发,首先,对大连的城市宜居性的综合水平和各要素进行了评价;其次,研究了宜居性评价结果与居民的收入、家庭构成、学历、年龄、性别等社会经济属性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按照居民的四类社会属性,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大连工薪阶层、年轻白领、低收入阶层和年轻打工族等四类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评价差异,其中,拥有高收入和高学历的工薪阶层和年轻白领对大连的宜居现状满意;低收入阶层和年轻打工族收入偏低,居住区主要位于市郊和老工业区等,对大连的宜居性评价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评价 个人属性 大连
下载PDF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85
5
作者 保继刚 龙江智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4-282,共9页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第二,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第三,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驱动力 驱动机制 需求结构 旅游目的地 可持续发展 外部环境 主导 转化问题 结论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雪铭 张春花 +1 位作者 张馨 申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以大连市为例 ,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 ,建立数学模型 ,对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现大连城市化水平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 ,城市化水平越高 ,城市人居环境越好 ,反之 ,城市化水平越低 ,人居环... 本文以大连市为例 ,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 ,建立数学模型 ,对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现大连城市化水平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 ,城市化水平越高 ,城市人居环境越好 ,反之 ,城市化水平越低 ,人居环境越差 ;并提出了大连城市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人居环境 大连市 可持续发展 环境指标
下载PDF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73
7
作者 李雪铭 姜斌 杨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通过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实地调查 ,运用Fuzzy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确定了城市...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通过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实地调查 ,运用Fuzzy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确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 ;根据评价结果 ,结合大连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大连
下载PDF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被引量:72
8
作者 李雪铭 李建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9-817,共9页
近年来,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开始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界逐渐兴起。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和认知地图调查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偏好分析,并运用均值比较检验及... 近年来,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开始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界逐渐兴起。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和认知地图调查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偏好分析,并运用均值比较检验及方差分析研究了年龄、性别、学历等属性对个人辨认照片数目及意象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受其功能、区位、使用者、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本体的影响;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人口集散地与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意象区域是以中部为主轴向东西两个方向辐射,并且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及风景旅游区;由于受到年龄、性别、学历的影响,个人的意象范围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大连市旅游规划及城市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城市意象 空间意象 微观空间 宏观空间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角下大连旅游专项规划探析 被引量:73
9
作者 樊文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带动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建设、美化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大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新机遇面前,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打...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带动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建设、美化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大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新机遇面前,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打破行政界线的框定,将1.3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发展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建立起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强制定"全域旅游"统筹的保障策略,保证下一层次区域旅游规划对整体发展理念、方向的贯彻落实,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进行推广,全面保障了规划的实施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规划 服务体系 产业体系 政策体系 大连
下载PDF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 被引量:61
10
作者 沈秦伟 韩增林 郭建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大连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大连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港口...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大连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大连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港口物流的两个衡量指标港口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港口吞吐量对经济增长和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经济增长和港口吞吐量的方差贡献率,经济增长对港口物流的方差贡献率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物流 城市经济 VAR模型 大连
下载PDF
大连市耕地变化及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汤姿 尹怀宁 +1 位作者 朱恒锋 于国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大连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非农建设用地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这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连市近2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与人文驱动要素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总体呈... 大连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非农建设用地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这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连市近2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与人文驱动要素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总体呈不断减少趋势,经济和社会因素、农业投入因素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变化与人文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大连市 人文驱动因子 经济发展 非农建设用地 耕地数量变化 驱动要素 社会因素 定量研究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大连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0
12
作者 汪成刚 宗跃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在ERDAS8.7支持下,对大连市域2004年TM(Thematic Mapper)影像进行了解译,提取河流、林地、耕地、建成区等有代表性的多因子图层;在Arc GIS 9.0支持下,通过1∶50000地形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高程等地形因子;同时将人口、经济等... 在ERDAS8.7支持下,对大连市域2004年TM(Thematic Mapper)影像进行了解译,提取河流、林地、耕地、建成区等有代表性的多因子图层;在Arc GIS 9.0支持下,通过1∶50000地形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高程等地形因子;同时将人口、经济等数据在Arc GIS 9.0平台下建立空间数据库,运用成对明智比较法确定权重,并通过Arc GIS 9.0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对大连市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用地(含建成区)占16.93%,适宜用地占17.01%,基本适宜用地占20.01%,不适宜用地占18.67%,不可用地占27.38%.结合评价结果对不同等级的用地类型进行提议,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用地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GIS技术 多因子叠加分析 生态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城市物流园区及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以大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37
13
作者 韩增林 李亚军 王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5-541,共7页
在分析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的物流空间节点体系的关系及其功能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分析了城市物流园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探讨了城市物流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最后,对大连市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及配送节点的布局规划加以论证。
关键词 物流园区 布局规划 大连市
下载PDF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被引量:38
14
作者 任学慧 林霞 +1 位作者 张海静 张文忠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3-692,共10页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能片区两个角度,进行了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空间评价,以期为大连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以位于市区政治经济商业中心的区域得分最高,西、北部市郊结合部排名最后,部分远郊区宜居性虽然较好,但各指标分值差异却很大。总体而言,大连城市宜居性在空间格局上体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差异程度变大的特性,该空间特征分析结论与行政区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城市 居住适宜性 空间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国泉 姜照华 薛宏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大连市2002年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通过盈亏平衡分析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比较分析,讨论了大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大连
下载PDF
大连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淑梅 韩全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323-330,共8页
大连地区外来植物计214种,除15种原产非洲和大洋洲外,其余均原产于美、亚、欧三洲.这些外来植物主要为栽培种,只有20种是野生的.本文将讨论这些外来植物在大连生存发展的原因及野生种进入大连的途径.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大连市 植物 栽培 南洋杉 松科
下载PDF
基于居民通勤行为的私家车对居住空间影响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雪铭 杜晶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3-1042,共10页
私家车的出现改变了交通结构,增强了空间可达性,从而影响居住空间的格局和规模。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居住—就业之间的通勤行为研究私家车对居住空间扩展的作用,通过居民的社会属性、通勤行为和心理偏好等信息,利用GIS技术进行模拟和分析... 私家车的出现改变了交通结构,增强了空间可达性,从而影响居住空间的格局和规模。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居住—就业之间的通勤行为研究私家车对居住空间扩展的作用,通过居民的社会属性、通勤行为和心理偏好等信息,利用GIS技术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购车情况与居住—就业空间分布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城市扩展区居住—就业的不均衡性,通勤不便是城市边缘区居民的主要问题,私家车增强了通勤的便利性,在距城市中心5km以外,私家车随居住空间的扩展而增多,并通过循环与累计效应使城市的整体规模扩大。同时,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在1990~2004年,影响居住空间扩展的诸多因子中,私家车的贡献率平均达到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家车 通勤 居住空间 交通 大连市
下载PDF
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 被引量:37
18
作者 关伟 王雪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90-1000,共11页
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进行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因子、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子... 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进行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因子、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子、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投资因子和人口因子等5个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大,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的作用其次,投资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人文因素 影响因子 大连市
原文传递
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生计转型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4-2413,共10页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一,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当地居民生计转型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对1992-2012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2-2012年,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实现了由传统&qu...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一,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当地居民生计转型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对1992-2012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2-2012年,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现代"市民"的生计转变,具体表现为:生计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从原来的以耕地、林地、海上养殖场等为主的自然资本依赖转为现在的以楼房、门面店、汽车等为主的物质资本依赖;生计策略上,从纯农业型转变为其他非农型;生计结果上,生计收入和支出整体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这种生计转型本质上是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调整的结果,而在此调整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计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当地居民居住空间被压缩,耕地等自然资产被用于商业开发;当地居民旅游型生计的缺失;当地居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造成生计结构贫困。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原有自然村落的空间分布,尽量避免拆迁;强化对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本身作为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构建多层次吸纳当地居民就业的岗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度假区 当地居民 生计转型 金石滩 大连
原文传递
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定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孙光圻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 ,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举措 ,从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含义、构成要素、应具备的条件、特点和功能定...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 ,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举措 ,从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含义、构成要素、应具备的条件、特点和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具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大连市 国际航运中心 交通运输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