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探区煤系地层生烃史类型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邹磊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勘探实践证实石炭—二叠系煤源岩是大港探区非常重要的烃源岩,该套烃源岩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具有多期次的生烃过程。结合区域构造及热演化地质背景和单井埋藏史,分析大港探区煤系地层的生烃热演化史类型以及有利生烃区... 勘探实践证实石炭—二叠系煤源岩是大港探区非常重要的烃源岩,该套烃源岩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具有多期次的生烃过程。结合区域构造及热演化地质背景和单井埋藏史,分析大港探区煤系地层的生烃热演化史类型以及有利生烃区的勘探潜力,认为大港探区上古生界具有4种生烃史类型,即持续深埋型、早抬晚埋型、间歇埋藏型和早埋晚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探区 煤系地层 热演化 生烃史
下载PDF
大港探区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 被引量:4
2
作者 滑双君 王书香 +2 位作者 李会慎 翟桂云 肖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根据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煤系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将该区烃源岩的沉积有机相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位沼泽有机相、浅沼森林有机相、深沼森林有机相和流水沼泽有机相,其中森林沼泽有机相是本区烃源岩的主要类型,流... 根据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煤系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将该区烃源岩的沉积有机相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位沼泽有机相、浅沼森林有机相、深沼森林有机相和流水沼泽有机相,其中森林沼泽有机相是本区烃源岩的主要类型,流水沼泽有机相壳质组含量最高、生烃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探区 煤系烃源岩 沉积有机相 煤相 有机岩石学 沉积学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沧县隆起大港探区煤层气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滑双君 李会慎 +2 位作者 翟桂云 王莉 肖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3-326,共4页
沧县隆起中南段的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层保存完整,分布广泛(埋深浅于2 000 m的面积近1500km^2),预测有利煤层气资源量3228×10~8m^3。依据与该区相邻的沧县隆起大城地区的煤层气开发实验已取得初步成功之事实,认为该隆起大港探区也... 沧县隆起中南段的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层保存完整,分布广泛(埋深浅于2 000 m的面积近1500km^2),预测有利煤层气资源量3228×10~8m^3。依据与该区相邻的沧县隆起大城地区的煤层气开发实验已取得初步成功之事实,认为该隆起大港探区也具有良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县隆起 大港探区 煤层气 勘探 资源量 含气饱和度 渗透性
下载PDF
应用NMR技术分析大港探区煤岩及显微组分生烃特性
4
作者 邹磊落 范迪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7期23-28,共6页
勘探实践证实石炭-二叠系煤岩是大港探区非常重要的烃源岩,其生烃组分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壳质组次之,比较容易获得相对富集的组分样品。壳质组中以小孢子体、角质体为主,树脂体次之,个别样品中可见树皮体。煤岩的有机组分组成复杂,而且... 勘探实践证实石炭-二叠系煤岩是大港探区非常重要的烃源岩,其生烃组分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壳质组次之,比较容易获得相对富集的组分样品。壳质组中以小孢子体、角质体为主,树脂体次之,个别样品中可见树皮体。煤岩的有机组分组成复杂,而且不同组分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差异较大。要想深入了解研究区煤岩的成烃机理,还应该从化学组成和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此,为了加深了解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煤岩中不同生烃组分化学结构、生烃性能差异,首次应用NMR技术定量评价大港探区煤及显微组分生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煤岩及显微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但其中基质镜质体以生气为主,树脂体以生油为主,角质体生油气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显微组分 核磁共振(NMR) 大港探区 生烃特性
下载PDF
污水降解聚合物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怀军 罗平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聚合物AT-420在大港港东油田新鲜回注污水中的溶液粘度很低,浓度4 g/L时仅为20 mPa.s,为放置20小时的该污水所配同浓度溶液粘度的1/6。AT-420污水溶液的粘度随污水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前80分钟增速很快,此后增速大大减小。用抗盐聚合... 聚合物AT-420在大港港东油田新鲜回注污水中的溶液粘度很低,浓度4 g/L时仅为20 mPa.s,为放置20小时的该污水所配同浓度溶液粘度的1/6。AT-420污水溶液的粘度随污水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前80分钟增速很快,此后增速大大减小。用抗盐聚合物(一种AM共聚物)所作的研究表明,引起溶液粘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在港西油田为Fe2+,在羊三木油田为Fe2+和H2S;聚合物盐水溶液粘度随Fe2++Fe3+加入量的变化,证实Fe2+是引起溶液粘度下降即引起聚合物降解的主要因素,配制聚合物溶液用的污水中Fe2+浓度宜低于0.2 mg/L。硫脲和硫代硫酸钠均可减轻污水溶液中聚合物的降解。在港东、港西、羊三木三个注聚站的污水储罐上安装了喷淋装置,使曝气污水中Fe2+浓度大大降低,但曝气污水和用曝气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储存12天后,Fe2+浓度又升高。建立了污水通气曝氧—过滤除三价铁化合物—除氧三段处理工艺,建成了包括前两段的处理装置,处理后现场污水中Fe2+浓度稳定地降至0.2 mg/L以下。图6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注污水 溶液配制 聚合物溶液 化学降解 二价铁离子 污水处理工艺 曝气处理 大港油田
下载PDF
用于高含水注聚采出液的KYYC系列破乳剂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伟福 史爱娜 +3 位作者 王海军 朱建华 刘显武 赵成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37,257,共4页
大港油田各注聚合物区采出液含水 >90 % ,游离水含油 >1.0× 10 4mg/L ,含水原油乳化严重 ,难破乳脱水。采用常规破乳剂处理羊三木采出液时 ,原油含水降至 0 .8%~ 1.2 % ,但脱出水含油高达 1.0× 10 4mg/L左右。通过对A... 大港油田各注聚合物区采出液含水 >90 % ,游离水含油 >1.0× 10 4mg/L ,含水原油乳化严重 ,难破乳脱水。采用常规破乳剂处理羊三木采出液时 ,原油含水降至 0 .8%~ 1.2 % ,但脱出水含油高达 1.0× 10 4mg/L左右。通过对AE型三嵌段聚醚的改进 ,在末端EO链段上接—OH基团 ,增加EO链段长度 ,增大聚醚分子量 ,得到了适用于羊三木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4 ,通过类似改进得到了适用于西二联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2。在羊三木中心站用KYYC 4替换原用破乳剂JN 0 1H ,在来液中加入 2 5mg/L ,使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大幅度下降 ,压滤、沉降后外排污水含油由 >4 0 0mg/L降至 <5 0mg/L ,一般为 2 0~ 35mg/L ;经热化学脱水、两次沉降的外输净化原油含水 <2 .0 %。在西二联 ,来液经脱气、沉降 ,分离出的污水经旋流器、过滤器处理后外排 ,含油高达 2 0 0mg/L ;在来液中加入KYYC 2 5 0mg/L后 ,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均显著下降 ,沉降罐出口略高于 2 0 0mg/L ,旋流器出口~ 85mg/L ,过滤后外排水含油 2 0~ 30mg/L。图 2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污水除油剂 水溶性破乳剂 三嵌段聚醚 高含水采出液 聚合物驱油藏 原油脱水 大港油田
下载PDF
自生热压裂液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程运甫 李延美 +1 位作者 何志勇 宋友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4-27,共4页
根据化学反应放热原理,以NaNO_2和NH_4Cl为生热剂,研制了自生热植物胶压裂液。本文报导自生热压裂液的生热产气原理及影响生热速度的因素,介绍了自生热压裂液的基本性能及现场应用情况。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自生热压裂液具有明... 根据化学反应放热原理,以NaNO_2和NH_4Cl为生热剂,研制了自生热植物胶压裂液。本文报导自生热压裂液的生热产气原理及影响生热速度的因素,介绍了自生热压裂液的基本性能及现场应用情况。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自生热压裂液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适用于高凝稠油油藏的压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氯化铵 植物胶 压裂液 自生热压裂液
下载PDF
影响本源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因素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庆贤 张忠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基于大港港西和孔店两试验区油藏地质和开发状况,讨论了影响本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6项主要因素。①油藏温度:港西油田(45℃)从注入混气营养液到见效的时间明显短于孔店油田(60℃),适宜本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的温度应为30~55℃。②... 基于大港港西和孔店两试验区油藏地质和开发状况,讨论了影响本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6项主要因素。①油藏温度:港西油田(45℃)从注入混气营养液到见效的时间明显短于孔店油田(60℃),适宜本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的温度应为30~55℃。②油藏潜力即油藏中有益茵落数量:给出了注水井返排液和油井产出液中有益茼(HOB.TGB,ZB,MGB)数量下限和有害茼(SRB)数量上限,现场数据表明港西潜力大于孔店,驱油效果也好于孔店。③激活体系:在接近极端条件的油藏,仪补充氮源和磷源是不够的,在长期注水油藏还需补充碳源如轻质油。④注入工艺:保证有充足的空气(氧)与营养液一起注入。施工次数增加时。激活强度应相应提高。⑤油井排液量:在使用电潜泵的孔店油田以120m^3/d为限,相当于水驱速度〈2m/d。⑥流体性质:矿化度应〈50g/L。原油含蜡量应〉5%,在原油含蜡量低的孔店油田,营养液中补充碳源后驱油效果改善。图2表3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本源微生物 激活体系 注入工艺 驱油效果 影响因素 大港油田
下载PDF
新型油井水泥早强促凝剂DZEOS 被引量:4
9
作者 廖久明 赵立营 +3 位作者 胡世军 吴燕 樊松林 王小月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7,共6页
大港油田固井施工中广泛使用氯化钙作早强促凝剂。针对氯化钙的缺点,研制了由多种组分组成的新型油井水泥早强促凝剂DZEOS。本文报道DZEOS的组成、研制、早强促凝性能、水泥浆性能、与大港油田常用降滤失剂WO1的配伍性... 大港油田固井施工中广泛使用氯化钙作早强促凝剂。针对氯化钙的缺点,研制了由多种组分组成的新型油井水泥早强促凝剂DZEOS。本文报道DZEOS的组成、研制、早强促凝性能、水泥浆性能、与大港油田常用降滤失剂WO1的配伍性,介绍了在4口井固井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强促凝剂 油井 水泥外加剂 固井 DZEOS
下载PDF
无机盐抑制页岩分散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正松 李健鹰 +1 位作者 龙万成 宗瑞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3-286,299,共5页
采用CST和膨胀试验方法研究了单种无机盐和二元混合无机盐对大港油田泥页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K ̄+、Na ̄+和Ca ̄(2+)抑制泥页岩分散的能力大小顺序与离子当量浓度有关,Ca(2+)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与K... 采用CST和膨胀试验方法研究了单种无机盐和二元混合无机盐对大港油田泥页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K ̄+、Na ̄+和Ca ̄(2+)抑制泥页岩分散的能力大小顺序与离子当量浓度有关,Ca(2+)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与K ̄+、Na ̄+的不同。对某一泥页岩,恒定当量浓度的二元混合盐溶液在离子配比合理时,其抑制能力强于(至少等同于)单种无机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分散 无机盐 大港油田 页岩 钻井泥浆 防塌
下载PDF
水质对聚合物溶液拉伸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道山 王鑫强 崔丹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299,319,共5页
报道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区块回注污水水质定量分析结果。该污水矿化度高(20236 mg/L),钙镁离子、硫离子S2-、铁离子含量高,SRB、TGB菌含量高,且含大量酚、酸、醇、酮类有机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的Fe2+、S2-、苯酚引起常规H... 报道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区块回注污水水质定量分析结果。该污水矿化度高(20236 mg/L),钙镁离子、硫离子S2-、铁离子含量高,SRB、TGB菌含量高,且含大量酚、酸、醇、酮类有机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的Fe2+、S2-、苯酚引起常规HPAM聚合物模拟污水溶液黏度显著降低。介绍了HAAKE CaBER1型拉伸流变仪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浓度1500 mg/L的三种驱油用聚合物水溶液25℃时的拉伸流变性,得到了溶液拉伸丝条中点直径Dm id与拉伸时间t关系曲线和表观拉伸黏度ηapp与拉伸应变ε关系曲线,其中ε=ln(D0/Dm id)。当配液用水为蒸馏水时,拉伸代号10203的功能型聚合物(支链含具一定活性的高位阻基团)溶液形成的丝条中点直径缓慢减小,断裂时间长,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变增大而快速增大,表现出很高的弹性;拉伸常规聚合物(代号63026)和抗盐聚合物KY-2溶液形成的丝条迅速变细并断裂,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变增大小幅增大,表明溶液弹性低,KY-2溶液的弹性更低;聚合物10203的模拟污水溶液的拉伸流变性显著变差,注入污水溶液的拉伸流变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流变性 拉伸黏度 聚合物水溶液 溶液弹性 驱油聚合物 回注污水 大港油田
下载PDF
延迟交联无机硼水基冻胶高温压裂液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延美 何志勇 宋友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6,共4页
用普通粉状压裂用植物胶制成了延迟溶胀、在港胀过程逐渐释放光机硼交联剂的压裂液稠化剂。用这延迟溶胀稠化剂、普通植物胶稠化剂及pH调节剂、温度稳定剂等添加剂配制的压裂液,交联时间延迟不少于5-6man,可泵性好,耐温性能大幅度... 用普通粉状压裂用植物胶制成了延迟溶胀、在港胀过程逐渐释放光机硼交联剂的压裂液稠化剂。用这延迟溶胀稠化剂、普通植物胶稠化剂及pH调节剂、温度稳定剂等添加剂配制的压裂液,交联时间延迟不少于5-6man,可泵性好,耐温性能大幅度提高,在150℃、170_s(-1)条件下剪切100min,粘度仍在100mPa·s以上。该压裂液已成功地使用于井温138-155℃的油井压裂施工.增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延迟交联 延迟溶胀稠化剂 高温井压裂
下载PDF
激活地层微生物引起的地下生态系统和地层流体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庆贤 王羽 +2 位作者 王小林 李辉 王金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在大港孔店稠油油田,将混气营养物(含氮含磷化合物)从11口注水井注入油藏,激活本源微生物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在不同时间取注水井返排水(返排量8m3和25m3,来自近井地带浅部和深部)和4口油井产出水(来自深1200m、温度60℃的储层),测定水... 在大港孔店稠油油田,将混气营养物(含氮含磷化合物)从11口注水井注入油藏,激活本源微生物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在不同时间取注水井返排水(返排量8m3和25m3,来自近井地带浅部和深部)和4口油井产出水(来自深1200m、温度60℃的储层),测定水样中菌数、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浓度,还测定了产出的油、气、水组成特点。好氧的烃氧化菌及厌氧的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返排水和产出水中的数量显著增加,增加1~4个数量级不等。硫酸盐还原速率在8m3和25m3返排水中分别增加168倍和2209倍,在产出水中除1口井外增加1 4~15倍。产甲烷速率在返排水和产出水中增加14~772倍。乙酸根、甲酸根浓度在产出水中分别增加1 5~40倍和3 0~31倍,在8m3和25m3返排水中乙酸根分别增加1 3、7 0倍,甲酸根分别增加1 7、21倍。HCO-3浓度普遍增加14%~40%。返排水中H2S浓度随返排量增大而减小。油井产出的天然气量增加,一些井产出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增加2%~5%。产出的原油粘度、密度、含蜡、含胶质沥青质量均有所下降。本次激活地层菌试验尽管激活剂注入量较少,从初步结果看是成功的。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态系统 微生物 激活 地层 体变 层流 硫酸盐还原菌 含磷化合物 油气采收率 油井产出水 稠油油田 近井地带 代谢产物 代谢速率 组成特点 产甲烷菌 烃氧化菌 还原速率 O3浓度 甲烷含量 原油粘度 沥青质量 注水井 乙酸根
下载PDF
大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郭莉 王延斌 +3 位作者 刘伟新 张春雷 刘卫林 刘天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0,共6页
对大港油田高孔高渗和中孔中渗2种类型油藏进行注水前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后发现,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高孔高渗油藏粘土矿物和胶结物含量减少,溶蚀孔隙增多,整体表现出储层孔喉增大、物性变好的趋势;而中孔中渗油藏大部分储层呈... 对大港油田高孔高渗和中孔中渗2种类型油藏进行注水前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后发现,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高孔高渗油藏粘土矿物和胶结物含量减少,溶蚀孔隙增多,整体表现出储层孔喉增大、物性变好的趋势;而中孔中渗油藏大部分储层呈现喉道堵塞、孔喉减小、物性变差的趋势。2类油藏注水开发后,微观和宏观非均质性都有所增强,储层润湿性向强亲水方向转化,原油性质也表现出变差的趋势。该项研究对高含水油藏的后期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油藏参数变化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大港油田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被引量:35
15
作者 于学敏 苏俊青 王振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的千米桥潜山在 1 998年勘探中获重大突破 ,于奥陶系钻获高产油气流。该潜山为一古残丘背斜山 ,奥陶系上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缺失石炭 二叠系、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 ,遭受风化淋滤时间长 ,碳酸盐岩目的层...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的千米桥潜山在 1 998年勘探中获重大突破 ,于奥陶系钻获高产油气流。该潜山为一古残丘背斜山 ,奥陶系上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缺失石炭 二叠系、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 ,遭受风化淋滤时间长 ,碳酸盐岩目的层中孔、缝、洞均较发育 ,油气分布在距奥陶系顶部 2 0 0m以内的风化壳储集层中 ,油源对比证实 ,油气主要来自板桥凹陷沙河街组。据目前综合分析 ,该潜山油气藏类型为受风化壳控制的带较大油环的高饱和凝析气藏。图 4参 3 (梁大新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质特征 油气勘探 千米桥潜山
下载PDF
污水配制聚合物驱油体系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于洪江 刘祥 +1 位作者 史俊 周建英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四区污水体系,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量不大于1000m g·L- 1,助剂(AU)加量不大于300m g·L- 1的条件下以及实验用污水的组成(矿化度为6000m g·L- 1)确定后,利用准三...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四区污水体系,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量不大于1000m g·L- 1,助剂(AU)加量不大于300m g·L- 1的条件下以及实验用污水的组成(矿化度为6000m g·L- 1)确定后,利用准三组分相图,选定实验范围及实验点.在选定的实验点,考察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浓度、pH值、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及性质、助剂、油田常用化学剂等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并初步试验了改性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受溶液pH 值、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及性质影响较大,受助剂和油田常用化学剂影响较小,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溶液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驱油剂 污水 大港油田 驱油体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深井井壁稳定问题 被引量:14
17
作者 路继臣 唐卫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67-970,共4页
指出了大港油田深井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井壁失稳的 3种主要形式 :坍塌、缩径、破裂 ,从岩石力学和物理化学两个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 ,结合现场总结出了由地应力因素引起油气井壁失稳常用的 4种控制技术和由钻井液化学因... 指出了大港油田深井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井壁失稳的 3种主要形式 :坍塌、缩径、破裂 ,从岩石力学和物理化学两个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 ,结合现场总结出了由地应力因素引起油气井壁失稳常用的 4种控制技术和由钻井液化学因素引起油气井壁失稳最常用的几种防塌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深井 井壁稳定 地应力 钻井液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构造油气藏成藏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姜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华坳陷板桥构造带。1998年钻于该构造的板深7井在奥陶系试油,获凝析油143.36t/d、气275309m3/d,这一成果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印支期—早燕山期的挤压逆冲使石炭-二叠系遭受剥蚀,奥陶...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华坳陷板桥构造带。1998年钻于该构造的板深7井在奥陶系试油,获凝析油143.36t/d、气275309m3/d,这一成果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印支期—早燕山期的挤压逆冲使石炭-二叠系遭受剥蚀,奥陶系长期风化淋滤大量形成晶间溶孔,挤压逆冲还使奥陶系形成大量裂缝。晶间溶孔与裂缝的有机配合形成了有利的储集条件,这是形成千米桥潜山奥陶系油气藏的重要因素。千米桥潜山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板桥凹陷沙三3段烃源岩。沙三3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成烃条件,并在沙一段沉积末期开始向千米桥潜山排烃。千米桥潜山圈闭形成时间早(印支期—燕山末期),上覆中生界、沙三段泥岩盖层厚度可达1300m,第三纪的构造断裂活动对潜山构造影响很小,有利于潜山油气藏的保存。图5(姜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构造 油气藏 成藏分析 油气勘探 华北油田
下载PDF
原油水洗作用与高凝固点原油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徐志明 王廷栋 +1 位作者 姜平 邓荣敬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6-561,共6页
高凝固点原油在油藏开采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高凝固点原油的成因,对于开采过程中降低高凝固点原油的工艺措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取自大港油田的高凝固点原油样品从轻烃、全烃、饱和烃色质、芳烃色质等方面进行测试分析... 高凝固点原油在油藏开采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高凝固点原油的成因,对于开采过程中降低高凝固点原油的工艺措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取自大港油田的高凝固点原油样品从轻烃、全烃、饱和烃色质、芳烃色质等方面进行测试分析,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综合判断,认为该区的高凝固点原油的成因与原油在运移过程中遭受的水洗作用有关,轻烃尤其是苯和甲苯等轻芳烃的散失是造成原油具有高凝固点的重要原因。还对水洗作用对一些常用的原油轻烃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洗作用 高凝固点原油 轻烃 大港油田 成因
下载PDF
大港油田官104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香云 吴胜和 王绍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46-1454,共9页
利用研究区测井二次解释的成果,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和在生产中的反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总结储层非均质性形成的控制因素.针对大港油田官104断块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单层突进严重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储... 利用研究区测井二次解释的成果,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和在生产中的反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总结储层非均质性形成的控制因素.针对大港油田官104断块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单层突进严重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储层层间非均质性.通过对研究区的分析可知,地层旋回性、沉积微相和隔层的分布是主要的储层非均质控制因素.并且隔层和沉积相的分布规律受沉积旋回的控制.因此,层间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变化造成的A/S值的变化,A/S值小非均质性弱,A/S值大非均质性强.应用产液、吸水剖面资料验证储层非均质性,并提出下一步挖潜和措施的方向,指导油田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 大港油田 基准面旋回 隔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