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宋于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6月因下肢静脉曲张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6月因下肢静脉曲张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剥脱术,观察组采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 h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麻木感、皮下瘀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年内复发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4.09%(P<0.05)。结论 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下肢静脉曲张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DSA实时导向结合iGuide路径引导及Dyna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穿刺肺结节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鑫 柳林 +2 位作者 朱坤 万泰虎 荆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DSA实时导向结合iGuide路径引导及Dyna CT三维重建技术经皮穿刺肺结节的活检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DSA实时监测结合iGuide路径引导及Dyna CT三维重建技术确定穿刺点及确定穿刺针与肺结节空间关系,采用18G活检针(美国COOK公... 目的探讨DSA实时导向结合iGuide路径引导及Dyna CT三维重建技术经皮穿刺肺结节的活检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DSA实时监测结合iGuide路径引导及Dyna CT三维重建技术确定穿刺点及确定穿刺针与肺结节空间关系,采用18G活检针(美国COOK公司)摄取组织。所有穿刺组织作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部分加作免疫组化检查。全部病例的诊断经手术或病理得到证实。结果本组46例病灶,其中鳞状细胞癌10例,腺癌22例,小细胞癌3例,炎性假瘤3例,干酪样坏死3例,肝转移瘤、间皮瘤、非小细胞肿瘤各1例,肺纤维组织增生及坏死、玻变增生的纤维组织各1例。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5.7%(44/46)。术后患者发生气胸3例,占6.5%(3/46);痰中带血5例,少量咯血1例,占13.0%(6/46),未发生血胸、感染等情况。结论 DSA实时导向结合iGuide路径引导及Dyna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穿刺肺内结节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于肺内小结也有较满意的检出率,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 经皮穿刺 肺结节 iguide路径引导 Dyna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蒋晓东 余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 devices,CVAPD)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2013...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 devices,CVAPD)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CVAPP的94例患者病例资料。植入过程中CVAPD的头端位置均定位于第6-8后肋之间,并记录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患者从植入CVAPD开始随访,直至取港或死亡。结果所有病例在DSA引导下均顺利植入静脉CVAP,成功率100%。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90例,颈内静脉穿刺4例,取出CVAPD24例,无并发死亡病例。结论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CVAPD是一种可靠、安全、准确的方法,可用于恶性肿瘤需要静脉化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dsa引导 静脉穿刺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力军 唐向阳 袁良津 《安徽医学》 2012年第8期990-992,共3页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组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良率61.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优良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1,P<0.01),治疗组术后中期的临床疗效随访,总有效率仍为96.8%,2例复发,占6.5%,经第2次射频热凝术治疗完全止痛。结论 DSA机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dsa机引导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临床观察
5
作者 宋聚才 叶茂林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4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DSA引导针刀组,24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刀组,24例),2组均每周治疗1次,2次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DSA引导针刀组,24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刀组,24例),2组均每周治疗1次,2次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 h、1周、4周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总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h、1周、4周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可改善症状,远期效果良好,优于传统针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针刀疗法 dsa引导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全身麻醉下DSA引导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作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方颖 郑明贵 刘小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2453-2455,共3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全身麻醉下DSA引导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作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5日至2023年4月30日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全身麻醉下DSA引导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作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5日至2023年4月30日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2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出院时,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组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全身麻醉DSA引导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影响积极,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缓解其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全身麻醉 心理 睡眠质量 疼痛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晓绘 陈付强 +1 位作者 于洋 孙明洁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随机...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单纯射频组和联合富血小板组,每组30例。单纯射频组为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联合富血小板组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术。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后1、3、7 d以及1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红外热成像图(ITI)皮损区域与相应健侧皮肤区域的平均温差(△T℃),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VAS评分、PSQI评分、△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联合富血小板组优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QI评分与△T℃联合富血小板组与单纯射频组比较治疗后1、3、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富血小板组明显低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注射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较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富血小板血浆 红外热成像 dsa引导
原文传递
考虑多冗余通孔插入的DSA引导槽分配
8
作者 李兴权 曾艺玲 朱文兴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4-43,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嵌段共聚物定向自组装(DSA)有望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通孔层制造.同时,冗余通孔插入被认为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步骤.为了获得更好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本文同时考虑在布线后阶段考虑多冗余通孔插入的DSA引导槽分配.... 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嵌段共聚物定向自组装(DSA)有望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通孔层制造.同时,冗余通孔插入被认为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步骤.为了获得更好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本文同时考虑在布线后阶段考虑多冗余通孔插入的DSA引导槽分配.首先,通过分析引导槽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积木块的解表达方式.然后,遵循紧凑的解表达方式,本文为版图构造冲突图,然后将问题描述成整数线性规划.为了更好的平衡解的质量和运行时间,本文将整数线性规划松弛成一个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搜索的优化迭代算法来求解无约束非线性规划.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的解表达方式的有效性和提出的算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SI通孔层 多冗余通孔插入 dsa引导槽分配 整数线性规划 线搜索优化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