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DRG神经元P2X_3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林志刚 蒋诗超 +2 位作者 程艳彬 宋朋飞 房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75-2479,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DRG神经元P2X_3受体的影响,探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应的外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推拿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推拿组均将"L"形不锈... 目的:观察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DRG神经元P2X_3受体的影响,探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应的外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推拿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推拿组均将"L"形不锈钢柱插入椎间孔对DRG造成恒定压迫,假手术组除不将"L"形不锈钢柱插入椎间孔外,其余造模步骤同模型组。推拿组在造模后第4天开始推拿手法治疗,其余组均不做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大鼠机械反应阈值(PWT)、缩爪反应潜伏期(PWL),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DRG神经元P2X_3受体含量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后PWT、PWL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造模后PWT、PWL均显著降低(P<0.001),推拿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RG神经元P2X_3受体含量明显升高(P<0.001),推拿治疗后P2X_3受体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有镇痛作用;推拿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DRG神经元P2X_3受体的水平进而发挥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drg神经元 P2X3受体
下载PDF
SO_2衍生物对大鼠神经元和心肌细胞几种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孟紫强 聂爱芳 +2 位作者 桑楠 杜正清 魏彩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为了阐明大气污染物SO2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SO2衍生物(NaHSO3和Na2SO3,分子比为1∶3)对大鼠海马、背根节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上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显示:(1)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 为了阐明大气污染物SO2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SO2衍生物(NaHSO3和Na2SO3,分子比为1∶3)对大鼠海马、背根节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上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显示:(1)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钠电流,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但可使钠电流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另外,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瞬间外向钾电流(IA)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不影响IA的激活过程,使IK的激活过程向负电压方向移动,促进IK的激活过程,而使IA的失活曲线向正电压方向移动,延迟IA的失活过程.(2)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大鼠背根节神经元钠电流(TTX-S钠电流和TTX-R钠电流),可使两种钠电流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对失活的影响大于对激活的影响,即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SO2衍生物显著增大背根节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TOCs)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不影响TOCs的激活过程,但可使IK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促进IK的激活.另外,还可使TOCs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即延迟TOCs的失活.(3)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使ICa,L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对失活的影响大于对激活的影响;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心肌细胞钠电流,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但可使钠电流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使Ito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促进Ito的激活过程,但可使Ito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Ito的失活过程;此外,SO2衍生物还可显著增大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但不影响其反转电位.结果表明,SO2衍生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活动而对中枢神经、传导神经以及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离子通道 海马神经元 背根节神经元 心肌细胞
下载PDF
血竭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素 刘向明 +1 位作者 尹世金 梅之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竭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法 ,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观察血竭对钠通道电流幅值的影响 .结果 :血竭剂量依赖地抑制单个 DRG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 ,高... 目的 :研究血竭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法 ,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观察血竭对钠通道电流幅值的影响 .结果 :血竭剂量依赖地抑制单个 DRG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 ,高剂量的血竭抑制作用不可逆 .结论 :血竭对背根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这种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背根神经节 全细胞膜片钳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 镇痛作用
下载PDF
一种原代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隋峰 杜新亮 +6 位作者 张畅斌 赵保胜 杨娜 李兰芳 郭淑英 霍海如 姜廷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1-973,共3页
目的建立并提供一种可供客观衡量和评价实验研究结果的稳定、高效的体外原代神经细胞的培养模型。方法采用神经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Neurobasal作为培养介质,用喜树碱纯化DRG神经元培养体系,通过对背根神经节分离、细胞培养以及纯... 目的建立并提供一种可供客观衡量和评价实验研究结果的稳定、高效的体外原代神经细胞的培养模型。方法采用神经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Neurobasal作为培养介质,用喜树碱纯化DRG神经元培养体系,通过对背根神经节分离、细胞培养以及纯化等多个环节和步骤的比较研究,确定了DRG神经元原代培养和纯化的最佳条件和步骤。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获得具有良好活性的高纯度原代DRG神经元(>98%)。结论该培养体系稳定可靠、适用于生物学和药理学等相关的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原代培养 喜树碱 活度 纯度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背根神经元伤害性传入 被引量:5
5
作者 谭智勇 吉永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伤害性传入涉及到多层面复杂的神经递质与其相关靶受体的分子参与和调控。本文侧重结合DRG神经元中钠电流的表达分布规律 ,简要地论及了电压门控钠通道与DRG神经元伤害性感觉传入及其调制的一些关系。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通道 背根神经元 伤害性感觉传入
下载PDF
微小RNAs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家彦 朱明媚 汤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在神经发育、再生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许多miRNAs会发生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负向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与... 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在神经发育、再生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许多miRNAs会发生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负向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本文就miRNAs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微小RNA 施万细胞 drg神经元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受损背根节A类神经元的阈下膜电位振荡 被引量:4
7
作者 邢俊玲 胡三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研究慢性压迫大鼠背根神经节 (dorsalrootganglion ,DRG)神经元阈下膜电位振荡 (sub thresholdmembranepotentialoscillation ,SMPO)的特征及其与异位自发放电的关系。方法 :采用在体DRG神经元细胞内记录。结果 :在慢性压迫的 6 ... 目的 :研究慢性压迫大鼠背根神经节 (dorsalrootganglion ,DRG)神经元阈下膜电位振荡 (sub thresholdmembranepotentialoscillation ,SMPO)的特征及其与异位自发放电的关系。方法 :采用在体DRG神经元细胞内记录。结果 :在慢性压迫的 6 5 0例DRG神经元 ,93例A类神经元出现具有特定频率及幅值的SMPO。对其进行研究发现 ,异位自发放电起始于SMPO的上升相 ,SMPO的规则、梭形及不规则形式分别决定了异位自发放电的周期 /整数倍、阵发及不规则放电模式。有SMPO的神经元 ,其兴奋性高于没有SMPO的神经元。此外 ,低浓度河豚毒可以阻断SMPO的产生 ,进而消除异位自发放电。结论 :阈下膜电位振荡是产生异位自发放电的基础 ,反映了初级感觉神经元超兴奋的基本电生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背根节A类神经元 阈下膜电位振荡 drg SMPO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Peripheral mechanisms of chronic pain 被引量:3
8
作者 Qin Zheng Xintong Dong +1 位作者 Dustin P.Green Xinzhong Dong 《Medical Review》 2022年第3期251-270,共20页
Acutely,pain serves to protect us from potentially harmful stimuli,however damage to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can cause maladaptive changes in neurons leading to chronic pain.Although acute pain is fairly well control... Acutely,pain serves to protect us from potentially harmful stimuli,however damage to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can cause maladaptive changes in neurons leading to chronic pain.Although acute pain is fairly well controlled,chronic pain remains difficult to treat.Chronic pain is primarily a neuropathic condition,but studies examin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chronic pain are now looking beyond afferent nerve lesions and exploring new receptor targets,immune cells,and the rol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n contributing chronic pain conditions.The studies outlined in this review reveal how chronic pain is not only confined to alterations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presents findings on new treatment targets and for this debilitating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ain drg neurons GLIA immune cells peripheral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GSK-3β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傅文 农小连 +1 位作者 刘可鹏 蓝雨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871-1875,共5页
目的:探讨GSK-3β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C组)、衣霉素组(TM组)、衣霉素+GSK-3β抑制剂A014418组(TM+A组)、GSK-3β抑制剂A014418组(A组)。采用2μg/mL... 目的:探讨GSK-3β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C组)、衣霉素组(TM组)、衣霉素+GSK-3β抑制剂A014418组(TM+A组)、GSK-3β抑制剂A014418组(A组)。采用2μg/mL TM孵育24 h构建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C组不加入药物,TM组、TM+A组培养基中TM浓度为2μg/mL,TM+A组、A组培养基中A014418浓度为10μmol/L。用CCK-8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DRG神经元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DRG神经元细胞GSK-3βmRNA、内质网分子伴侣BIP mRNA及细胞凋亡相关Bax、Bcl-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DRG神经元细胞GSK-3β、p-GSK-3β、BIP及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TM组、TM+A组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均P<0.05),BIP、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P <0.05),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p-GSK-3β蛋白表达下调,p-GSK-3β/GSK-3β的比值降低(均P<0.05);与C组比较,TM组GSK-3βmRNA表达上调(P<0.05),TM+A组、A组GSK-3βmRNA表达下调(均P<0.05);与TM组比较,TM+A组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 <0.05),Bax、BIP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pGSK-3β蛋白表达上调,p-GSK-3β/GSK-3β的比值升高(均P<0.05)。结论:抑制GSK-3β磷酸化,可以减轻由TM诱导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3Β 内质网应激 大鼠drg神经元细胞 衣霉素
下载PDF
Axon regeneration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epigenetic mechanisms 被引量:1
10
作者 Bor Luen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0-15,共6页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s known to be beneficial for cognitive improvement.In many animal models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brain injury,EE has also demonstrated neuroprotective benefit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s known to be beneficial for cognitive improvement.In many animal models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brain injury,EE has also demonstrated neuroprotective benefit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in improving recovery after stroke 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The exact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these phenomena has been unclear.Recent findings have now indicated that neuronal activity elicited by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nduces Ca2+influx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results in lasting enhancement of CREB-binding protein-mediated histone acetylation.This,in turn,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pro-regeneration genes and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This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neuronal activity elicited by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mediated pathway is one of several epigenetic mechanisms which modulate axon regeneration upon injury that has recently come to light.The other prominent mechanisms,albeit not yet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include DNA methylation/demethylation and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of transcripts.In this brief review,I highlight recent work that has shed light on the epigenetic basis of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based axon regeneration,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 and pathways involved.I further speculate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in conjunction with the other epigenetic mechanisms,that could be harness to promote axon regeneration upo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ON regeneration CREB-binding protein DNA methylation/demethylation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neurons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epigenetics histone acetylation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PTEN
下载PDF
大鼠慢性背根节压迫诱致DRG大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和Ih电流显著上调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柔刚 韩克威 +2 位作者 黄萌 吴霜 罗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CCD模型模拟的腰背痛诱致的DRG大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压迫腰膨大L4/L5 DRG的CCD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腰背痛的触诱发痛表现。制备整节L4/L5 DRG标本,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去极化电流... 目的:探讨大鼠CCD模型模拟的腰背痛诱致的DRG大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压迫腰膨大L4/L5 DRG的CCD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腰背痛的触诱发痛表现。制备整节L4/L5 DRG标本,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去极化电流刺激诱致的DRG大型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结果:对直径>50μm的健康的DRG大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给予去极化方波电流刺激可以诱致CCD模型大鼠DRG大神经元呈现兴奋性增强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相同刺激强度的电流注射在CCD模型DRG大神经元上诱致的动作电位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元。同样的细胞放电增强也见于给予细胞斜波电流刺激。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分析显示CCD模型大鼠上DRG大神经元的I_h电流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结论:CCD模型可以诱致DRG大神经元呈现超兴奋状态,该兴奋性增强的状态主要由I_h电流增强来介导,为认识神经损伤诱致的病理性痛觉敏化尤其是触诱发痛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慢性压迫 drg神经元 触诱发痛 神经病理性痛 大鼠
下载PDF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在皮肤源性瘙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亦心 唐慧 +3 位作者 王朵勤 沈燕芸 朱奕锜 徐金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Mrgprs)是一类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特异性分布于外周感觉神经元和肥大细胞,在瘙痒、疼痛等躯体感觉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Mrgprs)是一类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特异性分布于外周感觉神经元和肥大细胞,在瘙痒、疼痛等躯体感觉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能成为抗瘙痒药物开发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Mrgprs的分类、分布、在皮肤源性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gprs 皮肤源性瘙痒 组胺非依赖性 脊髓背根神经元
下载PDF
福尔马林致痛上调大鼠DRG神经元SP与NMDA受体的表达
13
作者 王凌 李丽 +2 位作者 张忠双 马克涛 司军强 《农垦医学》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DRG神经元膜SP受体与NMDA受体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疼痛中的作用。方法: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及福尔马林致痛(F)组,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DRG神经元膜SP受体与NMDA受体的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 目的:观察DRG神经元膜SP受体与NMDA受体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疼痛中的作用。方法: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及福尔马林致痛(F)组,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DRG神经元膜SP受体与NMDA受体的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组大鼠DRG神经元膜均有SP受体与NMDA受体共存。F组大鼠DRG神经元膜SP(NK1)的表达高于NS组,OD值分别为99.37±19.69(n=8)、60.10±21.65(n=8),P<0.05;F组大鼠DRG神经元膜NMDA(NR1)阳性产物的表达高于NS组,OD值分别为89.17±30.05(n=8)、56.31±13.75(n=8),P<0.05。结论:大鼠DRG神经元膜SP受体与NMDA受体有共存,福尔马林致痛大鼠DRG神经元SP受体与NMDA受体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 SP NMDA 共聚焦显微镜 drg神经元
下载PDF
二次分层离心纯化成年大鼠背根节神经元的方法
14
作者 赵久红 董栩 +6 位作者 张显芳 张海英 谭晓红 张全鹏 黄奕弟 马志健 易西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长时程的有效获得高度纯化成年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将SD大鼠的DRG剥膜、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分层离心去除大部分非神经元细胞后接种于多聚... 目的:建立一种长时程的有效获得高度纯化成年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将SD大鼠的DRG剥膜、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分层离心去除大部分非神经元细胞后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盖玻片上;培养1 d后,胰酶消化再次制成细胞悬液,BSA二次分层离心,再次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盖玻片上。BSA二次分层离心后的神经元为实验一(T1组)、单次离心的神经元为实验组二(T2组)、未经离心处理的神经元为对照组(C组)。各组除离心次数外,其余各方法相同。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上述各组培养神经元,结合βtubulinⅢ免疫荧光组化染色及MTT分析检测神经元纯化效果及细胞活力。结果:培养3 d后,T1组神经元比例达88.43±6.13%,较T2组、C组显著增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结果显示与T2组、C组比较,T1组神经元的相对活力略微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次纯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成年大鼠DRG神经元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神经元培养 BSA 离心 纯化 大鼠
下载PDF
CCK-8可对抗μ-阿片受体介导的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钙通道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乃江 徐涛 +4 位作者 李重庆 许畅 于英心 康华光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CCK-8在脊髓水平可对抗μ-阿片受体介导的抗伤害性作用,但其作用位,点及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以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为标本,用全细胞膜片钳(whole-cellpatch-clamp)方法记录钙通道电... CCK-8在脊髓水平可对抗μ-阿片受体介导的抗伤害性作用,但其作用位,点及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以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为标本,用全细胞膜片钳(whole-cellpatch-clamp)方法记录钙通道电流,观察分析特异性μ-受体激动剂羟甲芬太尼(OMF)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的作用,以及在同一细胞上CCK-8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OMF可明显抑制钙通道电流,其抑制作用可被μ-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或CCK-8所翻转,而CCK-8的作用又可被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所对抗。结果提示:CCK-8可在同一细胞上经CCK-B受体对抗阿片效应。CCK-8本身对钙通道电流并无增强效应,相反它可引起抑制作用。关于CCK-8如何对抗μ-受体介导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芬太尼 CCK-8 背根节神经元 钙通道
下载PDF
皮质酮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钙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
16
作者 何立铭 张春光 +1 位作者 周专 徐涛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14-517,546,共5页
探讨了皮质酮 (Corticosterone)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 (DRG神经元 )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的快速作用及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结果显示三种浓度的皮质酮 ,10 7mol/L ,10 9mol/L ,10 12 mol/L均可以在 3~... 探讨了皮质酮 (Corticosterone)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 (DRG神经元 )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的快速作用及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结果显示三种浓度的皮质酮 ,10 7mol/L ,10 9mol/L ,10 12 mol/L均可以在 3~ 5s的时间内 ,快速抑制DRG神经元上的电压敏感钙通道电流 ,其平均抑制的程度分别为4 8% ,37%和 2 5 %。且这种快速抑制作用在吹药 15s后可以达到最大 ,停药 2 0s后钙电流基本恢复为原来的大小。在外液中加入 5 0 0nmol/L的PKC抑制剂BIS之后 ,皮质酮的对钙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被阻断 ,提示这一作用可能与PKC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大鼠 背根神经节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 PKC 全细胞膜片钳
下载PDF
氯苯甲嗪减轻顺铂导致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损伤
17
作者 宋思远 徐先林 +2 位作者 丁宪波 陆红玲 卓铭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研究氯苯甲嗪(Meclizine)对顺铂(DDP)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昆明小鼠脊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原代培养,24 h后使用NF200、γH_2AX和Polκ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照组(Control)、顺铂损伤组(20μmol/L DDP... 目的研究氯苯甲嗪(Meclizine)对顺铂(DDP)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昆明小鼠脊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原代培养,24 h后使用NF200、γH_2AX和Polκ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照组(Control)、顺铂损伤组(20μmol/L DDP)和氯苯甲嗪预处理组(5μmol/L Meclizine+20μmol/L DDP)的细胞形态和DNA损伤程度;用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三个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顺铂损伤组神经元神经丝明显缩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并且被γH2AX标记的DNA损伤位点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表明其存在较严重损伤,通过荧光染色亦观察到细胞核内负责DNA修复的聚合酶Polκ的水平上升。与顺铂损伤组相比,氯苯甲嗪预处理组的神经细胞神经丝长度较长,DNA损伤位点荧光强度较弱(P<0.05),且Polκ荧光强度同样较弱(P<0.05)。与对照组相比,顺铂损伤组细胞出现较明显的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而氯苯甲嗪预处理组未见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较顺铂损伤组低(P<0.05),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顺铂会影响DRG神经元生长,促进DRG神经元凋亡,而氯苯甲嗪预处理可以减轻由顺铂造成的DRG细胞损伤,也可降低由顺铂导致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氯苯甲嗪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损伤
下载PDF
GDNF对缺气损伤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的作用
18
作者 王春婷 杨浩 +3 位作者 孟晋宏 吴玉梅 李静雯 鞠躬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43-45,共3页
运用体外缺气损伤的细胞模型 ,研究GDNF对损伤的新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 DRG)是否有保护作用。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用 N1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 DRG神经元 2 4h后 ,加入含 2 0 μg/m L GDNF的无血清培养液 ,然后液体石蜡封闭培养液 ,继... 运用体外缺气损伤的细胞模型 ,研究GDNF对损伤的新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 DRG)是否有保护作用。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用 N1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 DRG神经元 2 4h后 ,加入含 2 0 μg/m L GDNF的无血清培养液 ,然后液体石蜡封闭培养液 ,继续培养 4,8,1 2 ,2 4h,分别做 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 OD值 ,台盼蓝染色记数 ,细胞总蛋白测定以及形态学观察突起生长状况。结果表明 :1封闭 1 2 h后 ,GDNF组的 DRG细胞存活数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 ( * * P <0 .0 1 ) ,其余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缺气损伤 8h和 1 2 h后 ,GDNF组的 DRG细胞总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 * * P <0 .0 1 ,* P <0 .0 5) ,其余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2各时间点 DRG细胞活性及突起长度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缺气损伤一定时间后 ,GDNF对新生大鼠 DRG细胞的存活数及细胞总蛋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而对细胞活性及突起的生长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缺气损伤 体外培养 新生儿大鼠 背根节神经元 作用 神经细胞培养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platinum-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urrent perspective 被引量:3
19
作者 Andrijana Lazić Jelena Popović +2 位作者 Tatjana Paunesku Gayle EWoloschak Milena Stevanović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623-1630,共8页
Cancer i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that is often successfully addressed by therapy, with cancer survivors increasing in numbers and living longer world around. Although new cancer treatment options are continuously exp... Cancer i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that is often successfully addressed by therapy, with cancer survivors increasing in numbers and living longer world around. Although new cancer treatment options are continuously explored,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agents remain in use due to their efficiency and availability. Unfortunately, all cancer therapies affect normal tissues as well as cancer, and more than 40 specific side effects of platinum based drugs documented so far decr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survivors.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a frequent side effects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gents. This cluster of complications is often so debilitating that patients occasionally have to discontinue the therapy. Sensory neurons of dorsal root ganglia are at the core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mptoms. In these postmitotic cells, DNA damage caused by platinum chemotherapy interferes with normal functioning. Accumulation of DNA-platinum adducts correlates with neurotoxic sev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sensation of pain. While biochemistry of DNA-platinum adducts is the same in all cell types, molecular mechanisms affected by DNA-platinum adducts are different in cancer cells and non-dividing cells. This review aims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platinum associated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s a medical problem that has remained unexplained for decades. We emphasize the complexity of this condition both from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al point of view and focus on recent findings about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 systems. Finally, we summarize current perspectives about clinical approache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 DNA-Pt adducts dorsal root ganglia drg model systems molecular mechanisms NEUROTOXIC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Pt sensory neurons treatment side effects
下载PDF
高氯酸镱对大鼠背根神经元细胞毒性及膜上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正清 李卓玉 +1 位作者 杨频 武文杰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6-1544,共9页
研究了高氯酸镱(Yb(ClO4)3)诱导大鼠背根神经(DRG)元凋亡、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对膜上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急性分离大鼠DRG细胞,用不同浓度的Yb(ClO4)3处理DRG细胞24和96h,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内钙... 研究了高氯酸镱(Yb(ClO4)3)诱导大鼠背根神经(DRG)元凋亡、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对膜上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急性分离大鼠DRG细胞,用不同浓度的Yb(ClO4)3处理DRG细胞24和96h,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Yb(ClO4)3对细胞膜上不同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0,1000μmol/L Yb(ClO4)3处理DRG神经元24h,细胞基本不表现凋亡;处理96h,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P<0.05~0.01),尤其是1000μmol/L Yb(ClO4)3,凋亡率达到了(55.23±3.76)%(P<0.01).经Yb(ClO4)3孵育的DRG神经元胞内的Ca2+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大;Yb(ClO4)3抑制背根神经节纤维和神经元突起的生长.Yb(ClO4)3抑制DRG神经元膜上的钾电流,胞内和胞外的Yb(ClO4)3作用钾通道的部位不同.细胞外液中的Yb(ClO4)3不同程度地阻断了瞬间外向钾电流IA,对延迟整流钾电流几乎没影响;往电极内液中加入同样浓度的Yb(ClO4)3对IA影响很小,却特异性地阻断了延迟整流钾电流IK.10μmol/L Yb(ClO4)3使IA的激活和失活过程都显著右移,延长了瞬间外向钾电流达到峰值的时间和快速失活时间常数,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细胞 镱离子 凋亡 钙离子浓度 钾电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