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BR在国内的工程应用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77
1
作者 吴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31,共10页
典型的MBBR工艺系统包括悬浮载体、拦截筛网、流化系统(曝气、搅拌推流等),整个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填料的流化与拦截。国内MBBR典型工程应用具有强化脱氮除磷、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受低温等极端水质、可持续升级、... 典型的MBBR工艺系统包括悬浮载体、拦截筛网、流化系统(曝气、搅拌推流等),整个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填料的流化与拦截。国内MBBR典型工程应用具有强化脱氮除磷、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受低温等极端水质、可持续升级、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MBBR采用镶嵌式改造,曝气方式灵活,项目实施周期短,运行管理方便,广泛应用于市政和工业废水处理,应用时不受规模限制。悬浮载体生物膜具有生物选择功能,水力剪切、DO与微生物量及菌落变化密切相关;泥膜复合MBBR工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脱氮除磷泥龄的矛盾,突破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好氧、非好氧池容比例限制。MBBR改造形成了多条技术路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方式,强化生物脱氮除磷。MBBR的多种池型,包括循环流动池型、微动力混合池型、完全混合池型等,满足绝大多数项目改造需求。MBBR微生物选择性以及工艺镶嵌的特点,让MBBR可作为新技术的载体和工程化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泥膜复合工艺 硝化螺旋菌 脱氮除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菌 厌氧氨氧化
原文传递
C/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郭海娟 马放 沈耀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在厌氧 缺氧 (A2 )SBR反应器中考察了C 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C N比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很大 ,控制C N比实际上就是控制了系统中反硝化菌和反硝化除磷菌 (DPB)这两类菌的优势生长 .要想获得理想的反硝化除... 在厌氧 缺氧 (A2 )SBR反应器中考察了C 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C N比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很大 ,控制C N比实际上就是控制了系统中反硝化菌和反硝化除磷菌 (DPB)这两类菌的优势生长 .要想获得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 ,应尽可能使外碳源和硝酸盐不在同一时间内共存 ,否则需调整二者的比例才能获得氮、磷的完全去除 .本试验条件下 ,当MLSS约为 3g·L- 1 、SRT约为 14d ,若进水中耗氧有机物 (以COD计 )、NO- 3 N和可溶性P的质量比约为 2 5 0∶60∶8,系统的运行效果达最佳 ,去除N、P所需的耗氧有机物 (以COD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化学需氧量 反硝化除磷技术 SBR反应器 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相昆 张杰 +3 位作者 黄荣新 马力 鲍林林 姜安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对接触氧化、SBR、A/O、A2/O和双污泥系统的活性污泥做了好氧吸磷和缺氧吸磷的静态烧杯试验,单独考察了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以不同碳源为底物和在缺氧条件下以NO3-为电子受体的释/吸磷特性...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对接触氧化、SBR、A/O、A2/O和双污泥系统的活性污泥做了好氧吸磷和缺氧吸磷的静态烧杯试验,单独考察了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以不同碳源为底物和在缺氧条件下以NO3-为电子受体的释/吸磷特性。结果表明,SBR、A2/O、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好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有很好的吸磷效果,其中双污泥系统污泥的缺氧吸磷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大。而且在缺氧条件下,当NO3-充足时其浓度对吸磷效果影响不大,吸磷速率为7.52 mgPO43--P/(gMLVSS.h),反硝化速率为9.74 mgNOx--N/(gMLVSS.h)。在厌氧条件下,以蔗糖为碳源的释磷量最小,释磷速率亦最低,而以CH3COONa为碳源的释磷量和释磷速率均最大,释磷速率为4.2 mgPO43--P/(gMLVS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dpb 电子受体 碳源
下载PDF
新型高效反硝化除磷工艺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晓莲 李金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3,62,共4页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简述了反硝化除磷工艺所具有的优点及其代谢途径 ,提出了两种典型的反硝化除磷工艺 ,并介绍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硝化菌 污泥龄 聚磷菌 反硝化除磷菌 dpb PAO 污水处理
下载PDF
MB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量增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路晖 辛涛 +1 位作者 吴迪 张晶晶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采用MBBR对某污水厂扩容2×10~4m^3/d,改造后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2×10~4m^3/d;改造时,保持厌缺氧区不变,好氧区采用两级MBBR、微动力混合池型,强化系统抗冲击能力;好氧区投加SPR-3型填料;同时将二沉池改建为高效沉淀池,新增转鼓... 采用MBBR对某污水厂扩容2×10~4m^3/d,改造后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2×10~4m^3/d;改造时,保持厌缺氧区不变,好氧区采用两级MBBR、微动力混合池型,强化系统抗冲击能力;好氧区投加SPR-3型填料;同时将二沉池改建为高效沉淀池,新增转鼓过滤。改造后水量提升20%,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优化运行后可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水质;生化池出水TN均值为10. 40 mg/L,TN去除率为83. 50%,好氧段可去除TN 6~10 mg/L;生化池出水TP为0. 43 mg/L,TP去除率为93%,缺氧段发生显著的TP去除现象,在高效沉淀池投加铁盐絮凝剂后,出水TP可降到0. 30 mg/L以下;系统内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及反硝化除磷菌(DPB)的出现,实现了碳源限制下的同步强化脱氮除磷,未投加碳源情况下TN和TP稳定达标,通过SND途径去除TN贡献率为13. 20%,通过DPB途径去除TP贡献率为88%,实现了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工艺 扩容 反硝化除磷菌 同步硝化反硝化
原文传递
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认识误区的剖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郝晓地 张向平 曹亚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结合国际上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研发和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基于成熟的生物除磷生化代谢机理,指出反硝化除磷菌(DP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一些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的聚磷菌(PAOs),无... 结合国际上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研发和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基于成熟的生物除磷生化代谢机理,指出反硝化除磷菌(DP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一些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的聚磷菌(PAOs),无需特殊培养;对于市政污水,EBPR工艺中出现的聚糖原菌(GAOs)一般不会成为聚磷菌(PAOs/DPB)的竞争者而严重影响系统的除磷功能。针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认识误区,指出污泥龄(SRT)是设计的关键参数,在最不利细菌生长的冬季,控制SRT>12 d即可使EBPR保持较好的硝化与脱氮除磷效果;在污水生物处理除磷工艺选择上,"厌氧池+氧化沟"只是污水处理升级而演变出的一种被动型工艺,并非最佳的EBPR工艺选择;此外倒置A2/O工艺由于忽略了聚磷菌所需的进水碳源及DPB的作用,并不一定能改进EBPR的生物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反硝化除磷茵 聚糖原菌 污泥停留时间 氧化沟 倒置A^2/0工艺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莲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马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针对传统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污水处理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脱氮除磷领域开发的若干新工艺,为水处理工艺选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脱氮技术 除磷技术 水处理工艺 dpb 反硝化 微生物
下载PDF
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竞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郭春艳 王淑莹 +2 位作者 李夕耀 袁志国 彭永臻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5,共9页
目前,强化生物除磷工艺(EBPR)以其经济有效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该工艺关键在于聚磷菌的富集。然而已经发现,有一类细菌—聚糖菌(GAOs)能够和聚磷菌(PAOs)竞争,导致除磷效果恶化。关于PAOs-GAOs的竞争,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其结论有趋同也有矛... 目前,强化生物除磷工艺(EBPR)以其经济有效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该工艺关键在于聚磷菌的富集。然而已经发现,有一类细菌—聚糖菌(GAOs)能够和聚磷菌(PAOs)竞争,导致除磷效果恶化。关于PAOs-GAOs的竞争,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其结论有趋同也有矛盾,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讨论。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报道,阐述了聚磷菌与聚糖菌的竞争影响因素,其中碳磷比、碳源种类、温度、pH值是关键因素,而污泥龄、溶解氧以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于PAOs和GAOs的竞争也起一定的作用。此外,在EBPR系统中,缺氧条件下,存在反硝化聚磷菌(DPB)和反硝化聚糖菌(DGAO)也会对聚磷菌富集和系统除磷产生影响。最后对EBPR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聚糖菌 竞争 反硝化聚磷菌 反硝化聚糖菌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anoxic phosphors removal in sequence batch reactor 被引量:18
9
作者 WANG Ya-yi PAN Mian-li +2 位作者 YAN Min PENG Yong-zhen WANG Shu-y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76-782,共7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were investigated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DPB) sludge. The lab-scale experi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were investigated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DPB) sludge. The lab-scale experiments were accomplished under conditions of various nitrite concentrations (5.5, 9.5, and 15 mg/L) and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1844, 3231, and 6730 mg/L). The results obtained confirmed that nitrite, MLSS, and pH were key factors,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in the biological phosphorous removal process. The nitrites were able to successfully act as electron acceptors for phosphorous uptake at a limited concentration between 5.5 and 9.5 mg/L. The denitrification and dephosphorous were inhibited when the nitrite concentration reached 15 mg/L. This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nitrite would not inhibit phosphorus uptake before it exceeded a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It was assumed that an increase of MLSS concentration from 1844 mg/L to 6730 mg/L led to the increase of denitrification and anoxic P-uptake rate. On the contrary, the average P-uptake/N denitrifying reduced from 2.10 to 1.57 mg PO4^3--P/mg NO3^--N. Therefore,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increasing MLSS of the DEPHANOX system might shorten the reaction time of phosphorus release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However, excessive MLSS might reduce the specific denitrifying rate. Meanwhile, a rapid pH increase occur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noxic conditions as a result of denitrification and anoxic phosphate uptake. Anaerobic P release rate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pH. Moreover, when pH exceeded a relatively high value of 8.0, the dissolved P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in the liquid phase, because of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ed that pH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below 8.0 to avoi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if the biological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apability is to be studied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NITRITE MLSS pH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dpb anaerobic-anoxic processes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谭朴泉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89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本文介绍DPB 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我国有无此病尚待研究.
关键词 支气管炎 dpb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晓春 于润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23-624,共2页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usepanbrochiolitis,DPB)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独立疾患,1963年日本Takizawa教授首先描述了其临床及X线的表现,1969年山中、本间最先...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usepanbrochiolitis,DPB)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独立疾患,1963年日本Takizawa教授首先描述了其临床及X线的表现,1969年山中、本间最先依据病理组织学特点提出DPB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弥漫性 dpb
原文传递
低C/N条件下MUCT工艺的反硝化除磷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军 王晓玲 +1 位作者 吴相会 吴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78-2483,共6页
以C/N较低的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研究和分析了MUCT工艺缺氧区的反硝化除磷特性.结果表明,①缺氧区1因为COD浓度相对较高,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优先被传统反硝化菌利用,不能作为DPB的电子受体,所以主要发生释磷反应;②缺氧区2内DPB利用... 以C/N较低的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研究和分析了MUCT工艺缺氧区的反硝化除磷特性.结果表明,①缺氧区1因为COD浓度相对较高,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优先被传统反硝化菌利用,不能作为DPB的电子受体,所以主要发生释磷反应;②缺氧区2内DPB利用厌氧段贮存大量PHB为碳源,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且吸磷量逐日提高,从最初的0.93 mg/L增加至18 mg/L,缺氧吸磷率最终稳定在40%左右;③缺氧区3内,由于硝酸盐氮和COD浓度过低,进行无效释磷反应过程,释磷量在0.27~3 mg/L之间;④系统对COD、TN、TP的去除率较高,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在10 mg/L和0.9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T工艺 反硝化除磷 dpb 缺氧吸磷量 好氧吸磷量
下载PDF
红霉素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录因子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志义 邹朝霞 +3 位作者 刘启才 李冰 钟南山 冉丕鑫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激活蛋白1 核因子ΚB 红霉素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转录因子 AP-1 细支气管炎 dpb 活性 EM
原文传递
新型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南琪 吴永志 王秀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传统的脱氮除磷联合工艺,往往因为除磷、脱氮两方面固有的矛盾性使处理出水的氮、磷含量不能同时达标.反硝化除磷新理论的提出,及以此为理论指导的连续流H ITNP双污泥工艺的设计开发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提供了新对策.利用人工合成污... 传统的脱氮除磷联合工艺,往往因为除磷、脱氮两方面固有的矛盾性使处理出水的氮、磷含量不能同时达标.反硝化除磷新理论的提出,及以此为理论指导的连续流H ITNP双污泥工艺的设计开发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提供了新对策.利用人工合成污水,对新开发的H ITNP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C/TN、C/TP、MLSS、SRT、DO和pH值等运行参数对工艺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运行参数,该工艺对NH3—N、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6%,84%,90%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脱氮除磷 双泥系统 PHB dpb
下载PDF
废水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晓明 杨健 王萍 《福建环境》 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
介绍与评述了两种生物除磷机理和基于这两种机理的除磷工艺 ,并研究了从废水处理中回收磷的新动向 。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除磷 回收 水体富营养化 PAO dpb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曾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支气管扩张症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慢性气道炎症 5年生存率 临床研究 抗菌作用 dpb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相微乳液形成和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京诚 刘树海 +2 位作者 石硕 李于佐 江汉卿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控和澳代癸基吡啶复配时,中相微乳液形成和特性,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盐度和正丁醇浓度对中相激乳液形成、相态和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寻找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不同...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控和澳代癸基吡啶复配时,中相微乳液形成和特性,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盐度和正丁醇浓度对中相激乳液形成、相态和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寻找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中相激乳液的一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相微乳液 相平衡 界面 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
下载PDF
生物除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蕾 宋志文 +1 位作者 温少鹏 李凌云 《四川环境》 2007年第3期94-98,126,共6页
本文阐述了生物除磷过程中PAOs和DPB代谢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在EBPR系统及其他生物除磷系统中分离到的除磷微生物的种类、习性、特征等,并对今后相关重点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生物除磷 EBPR 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菌 微藻类
下载PDF
SBR的反硝化吸磷脱氮现象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宁 罗固源 +1 位作者 吉芳英 许晓毅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16,30,共4页
通过改变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SBR(A/ O/ A/ O)的运行参数 ,对其缺氧段进行研究 ,发现 :进入缺氧段的聚磷菌体内的 PHB是否充足 ,是缺氧吸磷现象是否明显的关键。在 SBR的缺氧段也存在反硝化吸磷现象 ,此反应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可... 通过改变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SBR(A/ O/ A/ O)的运行参数 ,对其缺氧段进行研究 ,发现 :进入缺氧段的聚磷菌体内的 PHB是否充足 ,是缺氧吸磷现象是否明显的关键。在 SBR的缺氧段也存在反硝化吸磷现象 ,此反应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可利用 NO3- 作为电子受体 ,进行缺氧反硝化吸磷的反硝化聚磷菌 (D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缺氧吸磷 dpb SBR
下载PDF
Operation of three parallel AN/AO processes to enrich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for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6
20
作者 XIA Si-qing LIU Hong-b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33-438,共6页
Three parallel anaerobic-anoxic/anaerobic-aerobic (AN/AO) processes were developed to enrich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 (DPB) for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parallel AN/A... Three parallel anaerobic-anoxic/anaerobic-aerobic (AN/AO) processes were developed to enrich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 (DPB) for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parallel AN/AO process consists of an AN (anaerobic-anoxic) process and an AO (anaerobic-aerobic) process. In the AO process, the common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was dominate, while in the AN process, DPB was dominate, The volume of anaerobic zone(Vana):anoxie zone(Vano) : aerobic zone (Vaer) for the parallel AN/AO process is 1:1:1 in contrast with a Vana:Vaer and Vano:Vaer of 1:2 and 1:4 for a traditional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process (BNR). Process 3 excels in the 3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COD, TN and TP removal. For 4 month operation, the ef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of process 3 did not exceed 60 mg/L; the effluent TN concentration of process 3 was lower than 15 mg/L; and the effluent TP concentration of process 3 was lower than 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AN/AO proces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dpb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biological nutrientremoval (BN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