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细胞周期G_2/M期进程相关的H2AX磷酸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涂文志 尚增甫 +5 位作者 李兵 刘晓丹 王豫 徐勤枝 让蔚清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9-345,共7页
γH2AX焦点(foci)被普遍当做DNA双链断裂(DSB)损伤的分子标志物.为探讨细胞周期进程相关的H2AX磷酸化规律特征,采用胸腺嘧啶双阻滞结合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的后续处理,将HeLa细胞同步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γH2AX焦点(foci)被普遍当做DNA双链断裂(DSB)损伤的分子标志物.为探讨细胞周期进程相关的H2AX磷酸化规律特征,采用胸腺嘧啶双阻滞结合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的后续处理,将HeLa细胞同步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观察γH2AX表达和γH2AX焦点的形成.结果显示,细胞进入G2/M期和有丝分裂过程中,γH2AX水平显著增加;在无DNA DSB发生的情况下,部分M期细胞中也存在大量的γH2AX焦点.随着细胞完成有丝分裂从M期退出再进入G1期,γH2AX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这种γH2AX表达变化特征与G2/M期密切关联的PLK1和Cyclin B1的表达规律相类似.在4 Gy大剂量照射下,HeLa细胞于照后8到12 h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γH2AX焦点数在照后1 h达高峰,随后降低,照后8 h又上升,出现了第2个峰值.与之不同的是,在1 Gy低剂量照射下,细胞的G2/M期阻滞微弱,γH2AX焦点数在照后0.5 h最高,随后下降,且无反弹,符合DNA DSB的修复动力学特征.因此,将γH2AX当做DNA DSB分子标志物时,还需要考虑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γH2AX适合作为1 Gy以下照射的DNA双链断裂损伤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H2AX 细胞周期 G2/M阻滞 dna双链断裂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Ku8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严珊珊 刘莉 +3 位作者 刘志刚 宋立兵 曾木圣 夏云飞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年第1期49-52,113,共5页
目的:探讨Ku8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3例鼻咽癌石蜡标本中DNA-PK的三个亚基Ku80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结果:Ku80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过表达率为44%。Ku80表达强弱与患... 目的:探讨Ku8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3例鼻咽癌石蜡标本中DNA-PK的三个亚基Ku80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结果:Ku80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过表达率为44%。Ku80表达强弱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无显著相关(P>0.05),与TNM分期、N分期、M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u80过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Ku80对总生存率的影响有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意义(P=0.141)。结论:Ku80在大部分鼻咽癌组织中的均有表达;Ku80与鼻咽癌的转移行为有关;初步研究未发现Ku80表达与鼻咽癌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有必要扩大样本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KU80 dna双链断裂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DNA-PKcs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严珊珊 刘莉 +3 位作者 刘志刚 曾木圣 宋立兵 夏云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9-9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而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性末端连接(DNA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是DSB的两条重要修复途径。DNA-PK催化亚单位(ca... 背景与目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而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性末端连接(DNA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是DSB的两条重要修复途径。DNA-PK催化亚单位(catalytic subunit of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是NHEJ途径的主要修复蛋白之一,在DSB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鼻咽癌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3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3例鼻咽癌患者中,DNA-PKcs的过表达率为36.8%。卡方检验显示,DNA-PKcs表达强弱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及N分期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T分期、M分期均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NA-PKcs过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54.6%vs.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及DNA-PKcs表达水平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DNA-PKcs在大部分鼻咽癌组织中均有表达,DNA-PKcs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dna—PKcs dna双链断裂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BRCA1与DSB修复路径取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晓丹 刘江琴 李莉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BRCA1参与DNA末端切除、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染色体修饰等来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正确的DNA双链断裂(DSBs)修复,如同源重组修复(HDR)和经典的非同源末端连接(C-NHEJ);而抑...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BRCA1参与DNA末端切除、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染色体修饰等来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正确的DNA双链断裂(DSBs)修复,如同源重组修复(HDR)和经典的非同源末端连接(C-NHEJ);而抑制错误性的DSB修复,如单链退火修复(SSA)和非经典的末端连接(A-EJ);其机制是通过与某些DNA修复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来引导DSB修复.目前,BRCA1在DSB修复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BRCA1在DSB各修复通路中是如何发挥其引导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易感基因1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DNA双链断裂修复路径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有湘 周克元 李莉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4-611,共8页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对细胞生存是致命的.细胞内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重组修复(HDR)、单链退火修复(SSA)和微同源序列末端连接(MMEJ)等通路可竞争性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在肿瘤细胞DNA中制造难以修复的基因损伤,...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对细胞生存是致命的.细胞内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重组修复(HDR)、单链退火修复(SSA)和微同源序列末端连接(MMEJ)等通路可竞争性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在肿瘤细胞DNA中制造难以修复的基因损伤,诱导肿瘤细胞周期中止、坏死和凋亡是临床放、化疗的主要策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DSBs修复能力,增强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研究显示,HDACi抑制了肿瘤细胞中具有正确修复倾向的HDR和经典NHEJ通路,具有错误修复倾向的SSA和MMEJ路径也可能牵涉其中.目前,HDACi作用于DSBs修复通路的分子机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肿瘤治疗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RNF8/RNF168信号通路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振华 聂永芳 +1 位作者 朱建 庄婷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8-623,共6页
细胞内DNA会受部分外界因素(如紫外辐射,电离辐射和化学毒素)和内部因素(如复制错误)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包括DNA双链断裂、DNA错配和DNA交链等。DNA损伤发生后,损伤部位会被一些蛋白识别,进而招募一系列蛋白至损伤部位,形成一个修复系统... 细胞内DNA会受部分外界因素(如紫外辐射,电离辐射和化学毒素)和内部因素(如复制错误)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包括DNA双链断裂、DNA错配和DNA交链等。DNA损伤发生后,损伤部位会被一些蛋白识别,进而招募一系列蛋白至损伤部位,形成一个修复系统。DNA双链断裂是最严重的一种DNA损伤,错误修复往往导致疾病的发生。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后,细胞启动RNF8/RNF168信号通路进行修复。RNF8和RNF168是这条通路的枢纽蛋白;53BP和BRCA1是关键的效应蛋白,决定着DSB修复的方式;组蛋白泛素化、磷酸化和甲基化等翻译后修饰是这条通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染色质重塑、泛素化酶/去泛素化酶平衡和蛋白稳定性是这条通路的主要调节方式。本综述对RNF8/RNF168信号通路进行了梳理总结,希望其能对相关研究者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应答 dna双链断裂 RNF8 RNF168 53BP BRCA1 组蛋白 泛素化
原文传递
Schiff碱稀土金属配合物对辐射导致肿瘤细胞DNA损伤及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倪瑾 孟祥顺 +5 位作者 蔡建明 李雨 闵锐 杨平 吴秋业 孔德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的 Schiff碱具有抗瘤抑菌活性 ,其抗癌作用与其对肿瘤细胞DNA的破坏有关。方法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GE)的方法 ,观察了某种Schiff碱稀土金属化合物对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及修复的影响。结果 该化合物能够增加辐射导致的DNA双链... 的 Schiff碱具有抗瘤抑菌活性 ,其抗癌作用与其对肿瘤细胞DNA的破坏有关。方法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GE)的方法 ,观察了某种Schiff碱稀土金属化合物对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及修复的影响。结果 该化合物能够增加辐射导致的DNA双链断裂的生成 ,并抑制其修复。结论 Schiff碱稀土金属配合物能提高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抗癌作用 肿瘤细胞 修复 放射增敏
原文传递
α粒子照射诱发DNA双链断裂修复及其在染色质中的分布
8
作者 张亚平 张旭霞 +4 位作者 王晶 暴一众 李佳颖 殷丽娜 陈红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 探索α粒子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链断裂(DSB)的修复特点及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为其作为α核素内照射鉴定指标和生物剂量估算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4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0.5 Gyα粒子和γ射线照射,采用免疫荧光技... 目的 探索α粒子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链断裂(DSB)的修复特点及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为其作为α核素内照射鉴定指标和生物剂量估算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4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0.5 Gyα粒子和γ射线照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照射后10 min~48 h DSB分子标志物γH2AX焦点、同源重组(HR)修复蛋白Rad51焦点的形成及其消除过程,以及它们在染色质中的分布.结果 与未照射时相比,人淋巴细胞经0.5 Gyα粒子照射后10 min ~2 h,可见明显的线性γH2AX焦点径迹形成(t=ll.12、14.40、16.56,P<0.05),至照后6h基本消失;而γH2AX焦点形成数在α粒子照射后30 min达到最大值(t=51.72,P<0.05),6h内快速下降(t=29.83,P<0.05),至照后24 ~ 48 h残留焦点数约为16%;照后10 min,约27%的γH2AX焦点位于DAPI亮染的异染色质区,可能降低了其修复效率.而0.5 Gyγ射线照射后10 min ~48 h,未见线性γH2AX焦点径迹形成,随机、散在分布的γH2AX焦点均位于DAPI淡染的常染色质区,焦点形成数与残留数均显著低于α粒子照射诱发的焦点数.修复蛋白Rad51焦点在α粒子和γ射线照射后30min ~2 h有升高趋势,但与本底值无明显差异,且与γH2AX焦点的共定位仅占3% ~8%.结论 α粒子照射诱发入外周血淋巴细胞线性γH2AX焦点径迹形成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α粒子内照射的生物指标,其在照射后稳定存在一定时间的特性,为其作为生物剂量估算指标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粒子 dna双链断裂修复 染色质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