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液化特性及滑坡启动成因探讨
被引量:
5
1
作者
裴向军
朱凌
+4 位作者
崔圣华
张晓超
梁玉飞
高会会
张子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5-1096,共12页
大光包滑坡是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剪滑破坏发生在斜坡先期构造层间错动带内,该带主要由糜棱化、角砾化的构造碎裂物质组成,且具有显著地下水赋存与运移特征。为探讨强震过程地下水参与下该错动带动力学行为及对大光包...
大光包滑坡是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剪滑破坏发生在斜坡先期构造层间错动带内,该带主要由糜棱化、角砾化的构造碎裂物质组成,且具有显著地下水赋存与运移特征。为探讨强震过程地下水参与下该错动带动力学行为及对大光包滑坡启动的可能影响,取错动带材料,室内开展系列饱水静三轴、单向和双向动三轴试验,分析该材料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强的潜在液化能力;单向和双向动载作用下材料均能液化,但双向振动液化速率更快,且动强度比单向降低约20%;双向振动下材料液化速率随循环偏应力和径向循环应力增大而加快,相位差180o比0o液化速率更快。研究表明,对于产状倾斜(N2°W/NE/30°)的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双向动三轴试验动力条件可能更接近实际应力状态;强震过程,该错动带液化可能是大光包滑坡突然启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光包滑坡
动三轴试验
滑带液化
滑坡启动
层间错动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团块缺陷结构对岩石静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崔圣华
裴向军
+2 位作者
黄润秋
孟祥瑞
朱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7,共10页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法和PFC^(2D)程序构建含团块缺陷结构的岩石数值模型试样,指定试样中部1 cm半径范围为团块缺陷,通过0.1倍、1倍和10倍关系改变团块细观力学参数,构建A、B和C三种数值试样类别,分别进行三轴压缩和三轴疲劳试验。通过试...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法和PFC^(2D)程序构建含团块缺陷结构的岩石数值模型试样,指定试样中部1 cm半径范围为团块缺陷,通过0.1倍、1倍和10倍关系改变团块细观力学参数,构建A、B和C三种数值试样类别,分别进行三轴压缩和三轴疲劳试验。通过试样破坏特征、强度特征、团块及周边应力、应变率特征分析缺陷岩石静、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压缩和疲劳荷载下A类试样在团块左右方向应力集中,而上下方向(包括团块内部)为低应力区;C类试样与之相反,B类试样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无论压缩或疲劳荷载,A类试样团块应变率高于四周,C类试样与之相反,B类试样无明显应变率差异化。研究成果揭示:1)岩石内部团块状缺陷结构无论其材料强度高低均劣化岩石抗压强度;2)静动荷载加载过程中含团块缺陷岩石内部表现出应力场不均匀性和应变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离散元法
岩石三轴
疲劳试验
大光包滑坡
应变率
非协调变形
非均质岩体
缺陷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震过程滑带超间隙水压力效应研究: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崔圣华
裴向军
+1 位作者
黄润秋
朱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39,共18页
大光包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滑带地质背景为埋深400 m的饱水层间构造破碎带。为研究强震过程该带间隙水压力(孔隙和裂隙水压力)响应特征,设计夹饱水软弱层地质体单元模型,并开展系列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振动过程软弱层...
大光包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滑带地质背景为埋深400 m的饱水层间构造破碎带。为研究强震过程该带间隙水压力(孔隙和裂隙水压力)响应特征,设计夹饱水软弱层地质体单元模型,并开展系列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振动过程软弱层超间隙水压力显著大于上下硬层,且具有瞬态生成和逐渐累积特性,进一步揭示依赖模型非协调变形的"振动冲压-拉张"和"振动剪切"是瞬态超间隙水压力成因、依赖软弱层非协调变形的动力损伤是超间隙水压力累积成因,从而建立了垂直和水平振动耦合作用下包含间隙水压力系数r_w和间隙水压力作用的有效面积系数h的地震滑坡滑带有效应力模型。对于大光包滑坡,滑带h估测范围为0.7~0.9,当r_w为0.73~1.04时滑带抗剪强度可降为0;振动台试验表明,汶川强震过程大光包滑坡区地震动参数可使r_w达到这一水平。最后,提出大光包滑坡启动的"强震作用-层间错动带控滑-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扩容-超间隙水压力激发-滑坡启动"演化过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大光包滑坡
启动机制
非协调变形
超孔隙水压力
汶川地震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液化特性及滑坡启动成因探讨
被引量:
5
1
作者
裴向军
朱凌
崔圣华
张晓超
梁玉飞
高会会
张子东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5-109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C15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572302)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No.41521002)~~
文摘
大光包滑坡是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剪滑破坏发生在斜坡先期构造层间错动带内,该带主要由糜棱化、角砾化的构造碎裂物质组成,且具有显著地下水赋存与运移特征。为探讨强震过程地下水参与下该错动带动力学行为及对大光包滑坡启动的可能影响,取错动带材料,室内开展系列饱水静三轴、单向和双向动三轴试验,分析该材料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强的潜在液化能力;单向和双向动载作用下材料均能液化,但双向振动液化速率更快,且动强度比单向降低约20%;双向振动下材料液化速率随循环偏应力和径向循环应力增大而加快,相位差180o比0o液化速率更快。研究表明,对于产状倾斜(N2°W/NE/30°)的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双向动三轴试验动力条件可能更接近实际应力状态;强震过程,该错动带液化可能是大光包滑坡突然启动原因。
关键词
大光包滑坡
动三轴试验
滑带液化
滑坡启动
层间错动带
Keywords
dgb
landslide
cyclic
triaxial
test
liquefaction
within
the
sliding
zone
landslide
start-up
interlayer
dislocation
zone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块缺陷结构对岩石静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崔圣华
裴向军
黄润秋
孟祥瑞
朱凌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302)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1521002)
文摘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法和PFC^(2D)程序构建含团块缺陷结构的岩石数值模型试样,指定试样中部1 cm半径范围为团块缺陷,通过0.1倍、1倍和10倍关系改变团块细观力学参数,构建A、B和C三种数值试样类别,分别进行三轴压缩和三轴疲劳试验。通过试样破坏特征、强度特征、团块及周边应力、应变率特征分析缺陷岩石静、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压缩和疲劳荷载下A类试样在团块左右方向应力集中,而上下方向(包括团块内部)为低应力区;C类试样与之相反,B类试样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无论压缩或疲劳荷载,A类试样团块应变率高于四周,C类试样与之相反,B类试样无明显应变率差异化。研究成果揭示:1)岩石内部团块状缺陷结构无论其材料强度高低均劣化岩石抗压强度;2)静动荷载加载过程中含团块缺陷岩石内部表现出应力场不均匀性和应变差异性。
关键词
颗粒流离散元法
岩石三轴
疲劳试验
大光包滑坡
应变率
非协调变形
非均质岩体
缺陷结构
Keywords
particle
flow
discrete
element
model
rock
triaxial
test
fatigue
test
dgb
landslide
strain
ratio
non-compatible
deformation
heterogeneous
rock
block
mass
defect
structure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震过程滑带超间隙水压力效应研究: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崔圣华
裴向军
黄润秋
朱凌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39,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07254,41931296)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21002)。
文摘
大光包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滑带地质背景为埋深400 m的饱水层间构造破碎带。为研究强震过程该带间隙水压力(孔隙和裂隙水压力)响应特征,设计夹饱水软弱层地质体单元模型,并开展系列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振动过程软弱层超间隙水压力显著大于上下硬层,且具有瞬态生成和逐渐累积特性,进一步揭示依赖模型非协调变形的"振动冲压-拉张"和"振动剪切"是瞬态超间隙水压力成因、依赖软弱层非协调变形的动力损伤是超间隙水压力累积成因,从而建立了垂直和水平振动耦合作用下包含间隙水压力系数r_w和间隙水压力作用的有效面积系数h的地震滑坡滑带有效应力模型。对于大光包滑坡,滑带h估测范围为0.7~0.9,当r_w为0.73~1.04时滑带抗剪强度可降为0;振动台试验表明,汶川强震过程大光包滑坡区地震动参数可使r_w达到这一水平。最后,提出大光包滑坡启动的"强震作用-层间错动带控滑-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扩容-超间隙水压力激发-滑坡启动"演化过程机制。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大光包滑坡
启动机制
非协调变形
超孔隙水压力
汶川地震
Keywords
slope
engineering
Daguangbao(
dgb
)
landslide
initiation
mechanism
uncoordinated
deformation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Wenchuan
earthquake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液化特性及滑坡启动成因探讨
裴向军
朱凌
崔圣华
张晓超
梁玉飞
高会会
张子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团块缺陷结构对岩石静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崔圣华
裴向军
黄润秋
孟祥瑞
朱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强震过程滑带超间隙水压力效应研究: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
崔圣华
裴向军
黄润秋
朱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