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烯和丁烷自由基阳离子的分子结构和超精细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亚军 黄明宝 郑世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用密度函数理论B3LYP方法和 6 31G(d ,p) ,6 311G(d ,p)及 6 311+G(d ,p)基组 ,分别对 1 C4 H+ 8,2 C4 H+ 8和C4 H+ 10 进行了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 .预言 1 C4 H+ 8具有非平面构型 ,与以往报道的从头算和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结果不... 用密度函数理论B3LYP方法和 6 31G(d ,p) ,6 311G(d ,p)及 6 311+G(d ,p)基组 ,分别对 1 C4 H+ 8,2 C4 H+ 8和C4 H+ 10 进行了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 .预言 1 C4 H+ 8具有非平面构型 ,与以往报道的从头算和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结果不同 .在各自由基阳离子的B3LYP构型上 ,进行了B3LYP、MP2及MRSDCI方法的超精细偶合常数计算 ,得到了比以往更好的结果 ,特别是MP2 / /B3LYP计算值是至今与实验值符合得最好的理论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自由基阳离子 丁烷自由基阳离子 密度函数理论 超精细结构 分子结构
下载PDF
Pd(Cu)在MgO(100)表面吸附CO和O_2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兰 王艳 陈光巨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8-1036,共9页
采用固体镶嵌势能模型和DFT/B3LYP方法研究了在Pd/MgO和Cu/MgO表面吸附CO和O2分子的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完美MgO(100)表面Pd原子对CO和O2的吸附能分别为206.5和84.8kJ/mol,因此可知Pd原子更容易吸附CO分子;而当Pd原子附着于有氧缺... 采用固体镶嵌势能模型和DFT/B3LYP方法研究了在Pd/MgO和Cu/MgO表面吸附CO和O2分子的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完美MgO(100)表面Pd原子对CO和O2的吸附能分别为206.5和84.8kJ/mol,因此可知Pd原子更容易吸附CO分子;而当Pd原子附着于有氧缺陷的MgO表面时,它对两种分子的吸附都非常弱.相反,附着于MgO表面的Cu原子对O2分子的吸附更为有利,其吸附能在140~155kJ/mol之间.研究结果还表明,对于双分子吸附体系,即CO+CO,CO+O2,O2+O2体系,双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可减小完美MgO表面上Pd原子与被吸附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吸附能减少了46~96kJ/mol.而对于在MgO表面上的Cu原子,只有O2+O2体系使吸附能减少了大约50~7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b3lyp 团簇镶嵌模型 Pd(Cu)/MgO表面 缺陷 CO/O2吸附
下载PDF
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钯催化剂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许晶 戴柏青 《化学工程师》 CAS 2005年第11期21-23,共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选择金属钯(111)晶面上的单个Pd原子作为催化剂活化中心,对丙烯在金属钯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反应物、过渡态、产物的几何构型和反应势垒,并通过振动分...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选择金属钯(111)晶面上的单个Pd原子作为催化剂活化中心,对丙烯在金属钯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反应物、过渡态、产物的几何构型和反应势垒,并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对过渡态加以确认,完整地给出了反应沿极小能量途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活化势垒太高,反应很难进行,所以单个钯原子不具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PD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DFT/b3ly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