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铕-樟脑酸-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1 位作者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9-802,共4页
实验合成了稀土铕 樟脑酸 1,10 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 HNMR、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 (CA) 3·2H2 O ,Eu2 (CA) 3(phen) 2 (CA :樟脑酸根 ,phen :1,10 菲咯啉 ) ,另外 ,又合成了铕、... 实验合成了稀土铕 樟脑酸 1,10 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 HNMR、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 (CA) 3·2H2 O ,Eu2 (CA) 3(phen) 2 (CA :樟脑酸根 ,phen :1,10 菲咯啉 ) ,另外 ,又合成了铕、镧混配的上述配合物 ,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确定最佳激发波长为 310nm ,最强荧光波长为6 12nm ,即在 310nm光的激发下 ,发射光谱显示Eu3+ 的特征发射光谱 ,产生 7条谱带 ,分别是 5D0 7F0 (5 79nm) ,5D0 7F1 (5 94nm) ,5D0 7F2 (6 12 ,6 2 0nm) ,5D0 7F3(6 5 0nm) ,5D0 7F4 (6 89,6 97nm) ,其中7F2 和7F4能级发生了分裂。对荧光强度的研究表明 ,镧的掺入并没有降低铕的荧光强度 ,说明镧对铕的荧光发射有增强作用 ,但发射峰的位置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1 10-菲咯啉配合物 合成 发光性质
下载PDF
樟脑酸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献力 闵方倩 +4 位作者 段文贵 李芳耀 刘陆智 岑波 雷福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8,共9页
以樟脑酸为原料,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将取代苯磺酰氯与乙二胺反应得到N-芳磺酰基乙二胺,再与樟脑酸酐反应,合成得到11个新型樟脑酸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樟脑酸基苯磺酰胺(4a)、樟脑酸基对甲基苯磺酰胺(4b)、樟脑酸基间甲... 以樟脑酸为原料,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将取代苯磺酰氯与乙二胺反应得到N-芳磺酰基乙二胺,再与樟脑酸酐反应,合成得到11个新型樟脑酸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樟脑酸基苯磺酰胺(4a)、樟脑酸基对甲基苯磺酰胺(4b)、樟脑酸基间甲基苯磺酰胺(4c)、樟脑酸基对甲氧基苯磺酰胺(4d)、樟脑酸基间甲氧基苯磺酰胺(4e)、樟脑酸基对氟苯磺酰胺(4f)、樟脑酸基邻氟苯磺酰胺(4g)、樟脑酸基对氯苯磺酰胺(4h)、樟脑酸基间氯苯磺酰胺(4i)、樟脑酸基对溴苯磺酰胺(4j)和樟脑酸基间溴苯磺酰胺(4k)。目标产物的适宜合成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80℃,n(樟脑酸酐)∶n(N-芳磺酰基乙二胺)为1∶1.2。利用FT-IR、1H NMR、13C NMR和ESI-MS等多种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 mg/L质量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a和4e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达94.8%,化合物4h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达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磺酰胺 合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樟脑酸基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万里 马献力 +3 位作者 周小群 李芳耀 辛懋 蒋彩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9,共9页
以樟脑酸为原料,先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再与水合肼酰化制备N-氨基樟脑酰亚胺,然后分别与多氟取代苯甲醛、噻吩甲醛和呋喃甲醛缩合得到12个新型的樟脑酸基酰腙化合物4a^4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13CN... 以樟脑酸为原料,先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再与水合肼酰化制备N-氨基樟脑酰亚胺,然后分别与多氟取代苯甲醛、噻吩甲醛和呋喃甲醛缩合得到12个新型的樟脑酸基酰腙化合物4a^4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以及电喷雾-质谱(ESI-MS)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抑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50mg/L时,5-二氟苯基樟脑酸基酰腙(4i)、2-三氟甲基苯基樟脑酸基酰腙(4a)和2,3-二氟苯基樟脑酸基酰腙(4d)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0.6%、85.4%和82.2%。除草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100mg/L时,3-三氟甲基苯基樟脑酸基酰腙(4b)、3,4-二氟苯基樟脑酸基酰腙(4h)和3-噻吩基樟脑酸基酰腙(4k)对油菜胚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4.7%、95.6%和80.6%。其中化合物4i综合效果最好,50mg/L时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90.6%(活性级别为A级),100mg/L时对油菜胚根的生长抑制率75.6%(活性级别为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酰腙 合成 抑菌活性 除草活性
下载PDF
铽-樟脑酸-α,α′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斯琴 王喜贵 +2 位作者 吴红英 李霞 娜米拉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7-659,666,共4页
合成了稀土铽-α,α′联吡啶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dipy)2(CA:樟脑酸根,dipy:α,α′联吡啶),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铽、钇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最... 合成了稀土铽-α,α′联吡啶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dipy)2(CA:樟脑酸根,dipy:α,α′联吡啶),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铽、钇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最佳波长为313 nm,即在313.0 nm光的激发下,测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发射光谱图显示了Tb3+离子的特征光谱,产生四条谱线,分别是5D4-7F6(490.0 nm),5D4-7F5(544.0 nm),5D4-7F4(584.0 nm),5D4-7F3(620.0nm),最强峰为544 nm处Tb3+离子绿色荧光发射峰。对四种配合物荧光发射峰强度变化的研究表明,钇的掺入并没有降低铽离子的荧光强度,说明不发光稀土离子钇对铽离子的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α α′-联吡啶 荧光性质
下载PDF
Solvothermal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Thermal Stability and Quantum Chemistry of Dinuclear Trialkyltin Complexes Constructed by Camphoric Acid 被引量:2
5
作者 庾江喜 邝代治 +3 位作者 冯泳兰 朱小明 蒋伍玖 张复兴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521-1526,共6页
Two dinuclear organotin complexes C8H14(CO2SnCy3)2(1)(Cy = cyclohexyl group) and C8H14[CO2Sn(CH2CMe2Ph)3]2(2)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s of camphoric acid with tricyclohexyltin hydroxide and bis[tri(... Two dinuclear organotin complexes C8H14(CO2SnCy3)2(1)(Cy = cyclohexyl group) and C8H14[CO2Sn(CH2CMe2Ph)3]2(2)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s of camphoric acid with tricyclohexyltin hydroxide and bis[tri(2-methyl-2-phenyl)propyltin] oxide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a, elemental analyses, and H NMR spectra. The crystal of 1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83478(19), b = 1.52707(18), c = 1.9849(2) nm, β = 122.515(7)°, Z = 4, V = 4.6896(9) nm^3, Dc = 1.324 g/cm^3, μ(MoKα) = 1.103 mm^-1, F(000) = 1952, R = 0.0697 and wR = 0.2040. In addition, thermal stability and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of 1 we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lkyltin complex camphoric acid solvothermal synthesis structure quantum chemistry
下载PDF
An 8-Connected Chiral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nstructed from Naturally Camphoric Acid:Crystal Structure,Vibrational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scopy and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Effect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晓强 吴涛 樊增禄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736-1744,共9页
A chiral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ased on enantiopure camphoric acid (D-H2cam), [Nd3(D-cam)8(H2O)4Cl]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al analysis, elemen... A chiral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ased on enantiopure camphoric acid (D-H2cam), [Nd3(D-cam)8(H2O)4Cl]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al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 IR, thermal gravimetric,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Crystal data for the title compound are as follows: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a = 13.8287(7), b = 14.0715(7), c = 25.7403(12) A^°, V = 5008.8(4) A^°3, Mr = 1333.08, Z = 4, F(000) = 2644, Dc = 1.768 g/cm^3, μ(MoKα) = 3.189 mm^-1, the final R = 0.0351 and wR = 0.0814 (I 〉 2σ(I)). Compound 1 displays an 8-connected bcu topology 3D framework and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stabilize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 The vibrational circular dichroism (VCD) spectrum and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effect of compound 1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soli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chiral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camphoric acid 8-connected VCD spectrum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effect
下载PDF
新型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万 苏胜群 +2 位作者 宋术岩 宋学志 张洪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在水热条件下,分别用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o(Ⅱ)与混合手性羧酸和含氮配体反应,合成了2个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D-cam)(H2mbdpz)]n[M=Zn(1),Co(2);D-H2cam=D-(+)-樟脑酸;H2mbdpz=4,4'-亚甲基二(3,5-二甲基吡唑)].通过单晶X射... 在水热条件下,分别用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o(Ⅱ)与混合手性羧酸和含氮配体反应,合成了2个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D-cam)(H2mbdpz)]n[M=Zn(1),Co(2);D-H2cam=D-(+)-樟脑酸;H2mbdpz=4,4'-亚甲基二(3,5-二甲基吡唑)].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及荧光分析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是异质同晶的手性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具有单节点三连接的ThSi2型网络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D-(+)-樟脑酸 手性 荧光性质
下载PDF
樟脑酸基双酰肼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献力 李芳耀 +3 位作者 段文贵 林桂汕 陈乃源 马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6-1430,共5页
以樟脑酸为原料,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再与芳酰肼发生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0个樟脑酸基双酰肼化合物Ⅲa~Ⅲj。初步探索了合成条件,并利用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 mg/L质... 以樟脑酸为原料,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再与芳酰肼发生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0个樟脑酸基双酰肼化合物Ⅲa~Ⅲj。初步探索了合成条件,并利用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 mg/L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樟脑酸基烟酰肼Ⅲh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高达96.3%,优于阳性对照嘧菌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双酰肼 抑菌活性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One New 3D Zinc-organic Framework Based on D-(+)-camphoric Acid and Bis(4-pyridylmethyl)piperazine
9
作者 DU Xi-Gang LIU Shu-Hua +1 位作者 LIU Ji-Chun ZHANG Ju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885-1889,共5页
A new polymer [Zn2(cam)2(bpmp)]n 1 (H2cam = D-(+)-camphoric acid, bpmp = bis(4-pyridylmethyl)piperazine) was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 A new polymer [Zn2(cam)2(bpmp)]n 1 (H2cam = D-(+)-camphoric acid, bpmp = bis(4-pyridylmethyl)piperazine) was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2.305(9), b = 12.945(9), c = 13.619(10) A, β = 116.833(8)°, V= 1936(2)A3, Z = 4, Mr = 397.76, Dc= 1.365 Mg/m3,μ = 1.292 mm-1, F(000) = 832, the final R = 0.0578 and wR = 0.1678 for 2838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The compound presents a three-dimensional (3D) network extended by homochiral 2D layer and bpmp ligands. From the topology point of view, the structure could be described as a 3D 6-connected mab net with (44.610.8) topology. In addi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e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roperties of 1 a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camphoric acid bis(4-pyridylmethyl)piperazine
下载PDF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nganese(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Camphoric Acid and 1,10-Phenanthroline
10
作者 HOUYing SHIZhan YANGMing LIGuang-hua FENGShou-hua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6-410,共5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Mn(H_2O)(CA)(Phen)·H_2O(CA=camphoric acid, Phen=1,10-phenanthroline),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ix-coordinated {...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Mn(H_2O)(CA)(Phen)·H_2O(CA=camphoric acid, Phen=1,10-phenanthroline),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ix-coordinated {Mn(Ⅱ)} atoms are linked with carboxyl groups from camphoric acid ligands to form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chains. These chains are packed by means of hydrogen bonding and π-π stacking, 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or Mn(H_2O)(CA)(Phen)·H_2O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amphoric acid 1 10-Phenanroline Magnetic property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铽-樟脑酸-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斯琴 王喜贵 +2 位作者 吴红英 李霞 娜米拉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6,199,共4页
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phen)2(CA:樟脑酸根,phen:1,10-菲咯啉)。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并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镧掺杂铽的... 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phen)2(CA:樟脑酸根,phen:1,10-菲咯啉)。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并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镧掺杂铽的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和钇掺杂铽的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最佳激发波长分别为344.03、29.0 nm;分别以最佳激发波长测定了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均产生了4条谱带,分别归属Tb3+离子5D4→7F6(490.0 nm)5、D4→7F5(545.0nm)5、D4→7F4(584.0 nm)5、D4→7F3(619.0 nm)能级跃迁。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变化的研究表明,不发光稀土镧和钇的掺入增强了铽的荧光强度,说明不发光稀土离子镧和钇对铕的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并且镧的敏化作用强于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樟脑酸 1 10-菲咯啉 荧光性质
下载PDF
樟脑酸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献力 刘陆智 +3 位作者 段文贵 石贤春 李芳耀 华忠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7,共9页
以樟脑酸和氨乙基取代苯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10个新型的樟脑酸基硫脲类化合物(5a-5j)。利用FT-IR、1H NMR、13C NMR、LC-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化合物5a-5j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以樟脑酸和氨乙基取代苯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10个新型的樟脑酸基硫脲类化合物(5a-5j)。利用FT-IR、1H NMR、13C NMR、LC-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化合物5a-5j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樟脑酸基邻甲氧基苯基硫脲5c(R=o-CH3O)和樟脑酸基间甲氧基苯基硫脲5d(R=m-CH3O)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抑制率达86.9%,化合物樟脑酸基间甲氧基苯基硫脲5d、樟脑酸基间甲基苯基硫脲5g(R=m-CH3)和樟脑酸基对溴苯基硫脲5i(R=p-Br)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抑制率达86.1%。此外,化合物5i还对花生褐斑病毒(Cercospora arachidicola)具有最好的抑制率(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硫脲 合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甲醇-水混合溶剂中樟脑酸质子化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元成 董晓宁 +1 位作者 史建军 马得侃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
报道了用精密pH电位法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对樟脑酸(H2L)质子化常数的测定(25℃,I=0.10mol/LKNO3),讨论了溶剂极性对质子化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醇含量XM(%,V/V)30 ̄70的范围内,混合溶剂中甲醇含量对樟脑酸质子化常数(pKi)的影响呈... 报道了用精密pH电位法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对樟脑酸(H2L)质子化常数的测定(25℃,I=0.10mol/LKNO3),讨论了溶剂极性对质子化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醇含量XM(%,V/V)30 ̄70的范围内,混合溶剂中甲醇含量对樟脑酸质子化常数(pKi)的影响呈线性关系:pK1=0.269+0.0241×XM,pK2=4.404+0.0316×XM,实验数据处理用程序Hyperquad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质子化常数 PH电位法
下载PDF
一个二维同手性双苯并咪唑基樟脑酸钴(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滨秋 阚晓敏 +1 位作者 李小蕙 张巨文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Co(NO3)2·6H2O与D-樟脑酸(D-H2cam)和4,4'-双(苯并咪唑-1-亚甲基)联苯(bbmmb)在水热条件下反应提供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o(D-cam)(bbmmb)]·H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 Co(NO3)2·6H2O与D-樟脑酸(D-H2cam)和4,4'-双(苯并咪唑-1-亚甲基)联苯(bbmmb)在水热条件下反应提供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o(D-cam)(bbmmb)]·H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对配位聚合物1进行表征.结构分析揭示配位聚合物1结晶于正交空间群P212121,a=9.8786(9)A^°,b=17.5620(18)A^°,c=19.4752(19)A^°,α=90°,β=90°,γ=90°,V=3378.7(6)A^°3,Z=4,R1=0.0575,wR2=0.1097.配位聚合物1具有一个二维同手性层结构.bbmmb的柔韧性对配位聚合物1的同手性结构有重要影响.配位聚合物1的荧光性质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手性配位聚合物 樟脑酸 双苯并咪唑
下载PDF
新型单螺旋手性樟脑酸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军安 王甜 +1 位作者 石红柳 徐国海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3-56,共4页
通过六水合硝酸镍,D-樟脑酸和三乙醇胺在甲醇溶剂中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手性镍樟脑酸配合物即[Ni(teaH_(3))](D-cam).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结晶于P2_(1)2_(1)2_(1)空间群,为一维右手单螺旋链状结构,其螺旋周期为7.62&... 通过六水合硝酸镍,D-樟脑酸和三乙醇胺在甲醇溶剂中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手性镍樟脑酸配合物即[Ni(teaH_(3))](D-cam).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结晶于P2_(1)2_(1)2_(1)空间群,为一维右手单螺旋链状结构,其螺旋周期为7.62Å.化合物的最小不对称单元包含一个单核金属Ni离子、一个未脱质子的三乙醇胺分子和一个D-樟脑酸根离子.化合物1的分子简式为C_(16)H_(29)NO_(7)Ni.同时,还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最后圆二色谱(CD谱)进一步表明其纯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D-樟脑酸 正交晶系 单螺旋链
下载PDF
镧、钇掺杂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斯琴 王喜贵 吴红英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8-711,共4页
实验合成了单核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和La、Y掺杂异核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通过配位滴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测试,确定其组成为RE2(CA)3(phen)2(RE为Eu、La和Y;CA为樟脑酸;phen为1,10-菲咯啉);通过三维荧光... 实验合成了单核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和La、Y掺杂异核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通过配位滴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测试,确定其组成为RE2(CA)3(phen)2(RE为Eu、La和Y;CA为樟脑酸;phen为1,10-菲咯啉);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图确定其最佳激发波长为330.0 nm,即在330.0 nm激发光下的发射光谱图中均显示出Eu3+离子5D0→7F0(579nm),5D0→7F1(594 nm)和5D0→7F2(612 nm)等三条特征谱线,其中5D0→7F2(612 nm)为最强跃迁峰。荧光强度变化研究表明,适量镧和钇离子的掺杂并没有降低铕离子的荧光强度,说明镧和钇对铕离子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1 10-菲咯啉 荧光性质
下载PDF
樟脑酸酰化壳聚糖的微波合成及性能表征
17
作者 刘振明 杨艳忠 +2 位作者 李静宇 谢磊 杨盛春 《化工科技》 CAS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以壳聚糖和樟脑酸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樟脑酸酰化壳聚糖,通过红外(FT-IR)、核磁(1 H-NMR)、X-射线衍射(XRD)和热失重(TG)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樟脑酸通过酰胺键与壳聚糖结合,X... 以壳聚糖和樟脑酸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樟脑酸酰化壳聚糖,通过红外(FT-IR)、核磁(1 H-NMR)、X-射线衍射(XRD)和热失重(TG)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樟脑酸通过酰胺键与壳聚糖结合,X-射线结果表明樟脑酸酰化壳聚糖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TG分析表明其热稳定性好于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樟脑酸 热稳定性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以D-樟脑酸与1,4-二(咪唑-1-基)丁烷为配体构筑的两个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磁性(英文)
18
作者 韩敏敏 陈晓 +3 位作者 蒋战果 李瑞琴 程建文 冯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57-2164,共8页
水热合成了2个以D-樟脑酸(D-H2cam)与1,4-二(咪唑-1-基)丁烷(1,4-bimb)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Co(D-cam)(1,4-bimb)]n·4nH2O(1)和[Ni(D-cam)(1,4-bimb)]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分析,热重,和磁性分析对其结... 水热合成了2个以D-樟脑酸(D-H2cam)与1,4-二(咪唑-1-基)丁烷(1,4-bimb)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Co(D-cam)(1,4-bimb)]n·4nH2O(1)和[Ni(D-cam)(1,4-bimb)]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分析,热重,和磁性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这两个聚合物的磁性。结构分析表明,1为P2空间群,其链状结构由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二维结构;2为Pna21空间群,呈四重穿插的dia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D-樟脑酸 1 4-二(咪唑-1-基)丁烷 热重 磁性
下载PDF
(1R,3S)-樟脑酸制备(1S,3R)-樟脑酸酐过程中构型翻转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惠芬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5-39,共5页
(1S,3R)-樟脑酸酐由(1R,3S)-樟脑酸制得并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比旋光度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通过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对该化合物中两个手性碳原子同时发生构型翻转进行了讨论。(1S,3R)-樟脑酸酐的晶体学数据:正交晶系,... (1S,3R)-樟脑酸酐由(1R,3S)-樟脑酸制得并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比旋光度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通过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对该化合物中两个手性碳原子同时发生构型翻转进行了讨论。(1S,3R)-樟脑酸酐的晶体学数据: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a=0 64872(15)nm,b=1 1190(3)nm,c=1 3010(3)nm,V=0 9444(4)nm3,Z=4,Dc=1 282Mg·m-3,Rint=0 0555,S=1 001,I>2σ(I)data:R1=0 0454,wR2=0 0927,alldata:R1=0 0588,wR2=0 0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R 3S)-樟脑酸 制备 (1S 3R)-樟脑酸酐 构型翻转 手性碳原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樟脑酸桥连一维链状钴配位聚合物{Co(phen)(H_2O)[C_8H_(14)(COO)_2]}_n·(CH_3OH)_n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志锋 邝代治 +1 位作者 张复兴 王剑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近年来,由有机羧酸分子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经自组装而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这类聚合物不仅具有复杂多样的拓扑结构。而且在许多领域如材料、药物、分子电化学、分子识别和分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中也表... 近年来,由有机羧酸分子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经自组装而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这类聚合物不仅具有复杂多样的拓扑结构。而且在许多领域如材料、药物、分子电化学、分子识别和分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中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设计和组装具有一维、二维和三维有序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已成为超分子化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樟脑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