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ro-Gly构象限制性模块拟肽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卫平 张鹏云 刘茵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设计了C-端和N-端二肽模块,通过液相合成法经DIC-HOBt缩合、混合酸酐缩合及脱保护等反应高效合成了含有构象限制性模块D-Pro-Gly内核、N-末端为伯胺、且能形成稳定β-转角结构的四肽系列化合物——H-Leu-D-Pro-Gly-Leu-OH,H-Leu-D-Pro-G... 设计了C-端和N-端二肽模块,通过液相合成法经DIC-HOBt缩合、混合酸酐缩合及脱保护等反应高效合成了含有构象限制性模块D-Pro-Gly内核、N-末端为伯胺、且能形成稳定β-转角结构的四肽系列化合物——H-Leu-D-Pro-Gly-Leu-OH,H-Leu-D-Pro-Gly-Val-OH和H-Leu-D-Pro-Gly-Val-OH,总收率分别为49.02%,40.13%和50.8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ESI-MS和HR-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端二肽模块 N-端二肽模块 D-pro-gly β-转角 全合成
下载PDF
海洋真菌Nigrospora sphaerica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起辉 田黎 +3 位作者 闫政清 刘思 张忠山 裴月湖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Nigrospora sphaerica菌丝体中的化学成分,以期得到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真菌Nigrospo—Fasphae...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Nigrospora sphaerica菌丝体中的化学成分,以期得到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真菌Nigrospo—Fasphaerica的菌丝体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5,7,22E-三烯-3卢-醇(1),胆甾醇(2),吡咯并哌嗪.2,5-二酮[环(脯-甘)二肽](3),3-甲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环(脯-丙)二肽](4),3-苄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环(脯-苯丙)二肽](5),3-苄基-哌嗪-2,5-二酮[环(甘-苯丙)二肽](6),5-羟甲基糠醛(7),亮氨酸(8),3,6-二甲基-哌嗪-2,5-二酮[环(丙-丙)二肽](9),腺嘌呤(10),尿嘧啶核苷(11)。结论化合物1,3~7和11为首次从海洋真菌Nigrospora sphaerica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球状黑孢子菌 吡咯并哌嗪-2 5-二酮[环(脯-甘)二肤] 3-甲基-吡咯并哌嗪-2 5-二酮[环(脯-丙)二肽] 3-苄基-吡咯并哌嗪-2 5-二酮[环(脯-苯丙)二肽]
原文传递
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增强小鼠免疫力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高学 高鸿涛 +2 位作者 付维法 崔婧 袁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864,共7页
本文的目的是对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增强小鼠免疫力的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免疫增强作用测定。在生物活性追踪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柱分离和葡聚糖凝胶柱纯化,对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增强小鼠免疫力的活性成分... 本文的目的是对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增强小鼠免疫力的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免疫增强作用测定。在生物活性追踪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柱分离和葡聚糖凝胶柱纯化,对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增强小鼠免疫力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了具有较强免疫增强作用的化合物(标记为M),并对化合物M进行了波谱测定,确定化合物M为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7H10O2N2)。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通过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了SOD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白细胞杀菌活性3个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在第14天时,SOD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达到了最高值,且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在第21天时,白细胞杀菌活性达到了最高值,且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表明,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的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能够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 免疫增强剂 蕈状芽孢杆菌 分离纯化 鉴定
原文传递
含有甘氨酸和L-脯氨酸多肽的转角结构研究
4
作者 张勇 孙艳美 +1 位作者 原现瑞 杨毅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71-476,共6页
肽链转角结构的形成与其结构中分子内氢键的存在有着直接关系,可通过检测肽链中分子内氢键的存在情况对肽链转角结构进行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具有转角结构的肽类化合物,以甘氨酸、L-脯氨酸为原料,叔丁氧羰基和苯胺为封端基团,在HBTU,HAT... 肽链转角结构的形成与其结构中分子内氢键的存在有着直接关系,可通过检测肽链中分子内氢键的存在情况对肽链转角结构进行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具有转角结构的肽类化合物,以甘氨酸、L-脯氨酸为原料,叔丁氧羰基和苯胺为封端基团,在HBTU,HATU缩合剂的作用下制备了2种三肽和3种四肽。通过^1H NMR,IR及MS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核磁共振等梯度变温氢谱实验对合成的多肽分子内氢键进行检测,用^1H-^1H NOE对形成的分子内氢键的羰基位置进行推测。实验表明:在合成的5种多肽中,有3种多肽形成了分子内氢键,2种未形成。在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多肽中都有-Gly-L-Pro-Gly-片段,而只有-L-Pro-Gly-或-Gly-L-Pro-片段的多肽未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羰基位置为与苯胺氮氢相连的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氮氢位置为与叔丁氧羰基相连的氮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化学 转角结构 分子内氢键 核磁共振光谱 -gly-L-pro-gly-片段 多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