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苯乳酸的乳酸菌分离筛选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兴峰 江波 +2 位作者 潘蓓蕾 沐万孟 张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苯乳酸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在112株筛选菌株中,获得1株苯乳酸高产菌株SK007。研究了苯丙氨酸对苯乳酸合成的影响,即增加苯丙氨酸的浓度可以提高苯乳酸产量,苯丙氨酸是苯乳酸合... 通过对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苯乳酸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在112株筛选菌株中,获得1株苯乳酸高产菌株SK007。研究了苯丙氨酸对苯乳酸合成的影响,即增加苯丙氨酸的浓度可以提高苯乳酸产量,苯丙氨酸是苯乳酸合成的前体。高产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为Lactobacillus sp.,Gen-Bank接受号为DQ53452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乳酸菌 菌株筛选 16S RDNA 苯丙氨酸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血清中的芳香族氨基酸 被引量:22
2
作者 文江平 唐爱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法分离测定了血清中的芳香族氨基酸。采用的色谱柱为WatersNova PakC18柱(4μm,150mm×3 9mmi d ),流动相为乙腈 水(体积比为6∶94,pH3 4)溶液,流速为1 0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血清标本经5%(体积分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法分离测定了血清中的芳香族氨基酸。采用的色谱柱为WatersNova PakC18柱(4μm,150mm×3 9mmi d ),流动相为乙腈 水(体积比为6∶94,pH3 4)溶液,流速为1 0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血清标本经5%(体积分数)高氯酸溶液去除蛋白质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10min内完成测定。探讨了流动相的pH及其有机相的比例、蛋白质沉淀剂以及检测波长等因素对分离度和灵敏度的影响。考察了其他10余种氨基酸、多巴胺类等物质对目标组分检测的干扰。该方法的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芳香族氨基酸测定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回收率等均满足临床检验的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样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明训 陈西贵 +3 位作者 李文杰 周长山 周洪亮 杨池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样法检测过程中 ,可能影响促甲状腺素 (TSH)及苯丙氨酸 (phe)测定结果的因素 ,以建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观察采血时间等因素对酶免疫标记法(BA ELISA)和细菌抑制法结果的影响 ,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样法检测过程中 ,可能影响促甲状腺素 (TSH)及苯丙氨酸 (phe)测定结果的因素 ,以建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观察采血时间等因素对酶免疫标记法(BA ELISA)和细菌抑制法结果的影响 ,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新生儿筛查试验影响因素众多 ,TSH测定 :72h后采血结果稳定 ,季节间TSH水平有差异 ,应选择不同的适宜的筛查临界值 ;滤纸血样自然干燥易于洗脱 ;于干血样 1/ 4处取样结果近于靶值 ;BA ELISA洗脱 4~ 5h效果较好。phe测定 :72h后采血可减少假阳性 ;制板温度以 5 5~ 6 0℃为宜 ,加血样间距不宜过密。结论 采血时间、临界值、血片处理等因素影响筛查结果 ,选择最佳实验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促甲状腺素 苯丙氨酸
原文传递
甘蓝型黑籽和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泽差异研究Ⅰ.花色素、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叶小利 李加纳 +1 位作者 唐章林 谌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8,共5页
甘蓝型油菜种皮的花色素、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苯丙氨酸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 ,黑籽种皮的花色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高于黄籽 ,但黄籽种皮的游离苯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黑籽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花色素、苯丙氨酸... 甘蓝型油菜种皮的花色素、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苯丙氨酸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 ,黑籽种皮的花色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高于黄籽 ,但黄籽种皮的游离苯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黑籽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花色素、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解氨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黑籽的花色素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呈正相关 ,与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呈负相关 ,说明油菜黑籽与黄籽种皮的颜色差异与花色素含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发育 花色素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解氨酶 黑籽 黄籽 种皮 色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直接测定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永波 饶斌 覃兰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利用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紫外吸收这一特征 ,选用 2 3 0 nm、2 1 0 nm和 2 78nm的检测波长 ,在 7min内分别检测了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三种氨基酸在 0 .0 1~ 1 .0 μmol/ ml浓度范围内呈显著的直线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均... 利用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紫外吸收这一特征 ,选用 2 3 0 nm、2 1 0 nm和 2 78nm的检测波长 ,在 7min内分别检测了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三种氨基酸在 0 .0 1~ 1 .0 μmol/ ml浓度范围内呈显著的直线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均在 0 .9998以上。该方法不需衍生 ,直接测定 ,灵敏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于氨基酸注射液中低含量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准确检测 ,以及该三种氨基酸原料药纯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测定 HPLC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原料药
下载PDF
雷公藤致大鼠肾毒性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常立娟 李佐静 +3 位作者 李清 隋振宇 李晓 毕开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9-94,共6页
目的:联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复合型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FLC-MS/MS)及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雷公藤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和肾毒性作用机制,寻找与肾毒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和代谢通路。方法:利用试剂盒法... 目的:联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复合型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FLC-MS/MS)及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雷公藤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和肾毒性作用机制,寻找与肾毒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和代谢通路。方法:利用试剂盒法测定给药14 d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切片。血清样本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UFLC-MS/MS分析测定,正离子一级全扫描模式,经主成分分析法和主成分判别分析法处理数据。结果:与空白组大鼠相比,雷公藤乙醇提取物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切片明显病变,表明造模成功。血清中二甲基甘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溶血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和甘油二酯等9种代谢物有显著性差异,鉴定为雷公藤致肾毒性的生物标记物。结论:雷公藤对肾脏的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等有关,为雷公藤类药物临床毒性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代谢组学 肾毒性 主成分分析法 二甲基甘氨酸 苯丙氨酸 溶血卵磷脂
原文传递
全国2009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切值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钟堃 王治国 +2 位作者 王薇 李少男 白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982-984,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检验项目切值情况,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问卷调查收集2009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筛查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单位的结果,包括实验室编码、单位名称、所在地区、两个质... 【目的】了解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检验项目切值情况,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问卷调查收集2009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筛查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单位的结果,包括实验室编码、单位名称、所在地区、两个质量评价项目(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的切值、所用方法、仪器、试剂和校准物。分析不同地区和方法学原理对两个项目切值大小的影响。【结果】发放问卷167家,包括了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筛查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所有单位。收到15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95.2%和95.6%。参加研究的机构数量最多的3个省份分别是广东(20家)、辽宁(14家)和山东(14家)。苯丙氨酸的切值分析有三种方法学原理:荧光分析法,占73.0%(111/152),最大和最小切值分别为4.0 mg/dL和1.7 mg/dL;细菌抑制法,占14.5%(22/152),最大和最小切值分别为4.0 mg/dL和1.9 mg/dL;定量酶法,占11.8%(18/152),最大和最小切值分别为2.8 mg/dL和2.0 mg/dL;其他方法1家,占0.7%(1/152)。促甲状腺素的切值分析有三种方法学原理: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占63.2%(96/152),最大和最小切值分别为20.0μU/mL和4.9μU/mL;酶免疫荧光分析法,占14.5%(22/152)最大和最小切值分别为12.0μU/mL和8.5μU/mL;酶联免疫吸附法,占21.0%(32/152)最大和最小切值分别为15.0μU/mL和4.6μU/mL;其他方法2家,占1.3%(2/152)。对于苯丙氨酸的测量,定量酶法是切值差别最小的方法;对于促甲状腺素的测量,三种方法切值的平均值基本相同,酶免疫荧光分析法的切值差别最小。【结论】对于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方法内切值差异较大,而方法间差异较小,建议对现有不同方法的切值进行确认或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苯丙氨酸 促甲状腺素 切值
原文传递
导数荧光-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注射液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 被引量:16
8
作者 丁亚平 苏庆德 吴庆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214,共3页
本文用偏最小二乘 (PLS)法对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混合体系的导数荧光光谱进行解析 ,提出了同时测定三种氨基酸的计算分析方法。以pH 7 4的磷酸缓冲溶液为介质 ,以 2 16 6nm为激发波长 ,对复合氨基酸注射液进行三组分同时测定 ,相... 本文用偏最小二乘 (PLS)法对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混合体系的导数荧光光谱进行解析 ,提出了同时测定三种氨基酸的计算分析方法。以pH 7 4的磷酸缓冲溶液为介质 ,以 2 16 6nm为激发波长 ,对复合氨基酸注射液进行三组分同时测定 ,相对误差均在± 7 2 %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导数荧光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复合氨基酸注射液 药物分析
下载PDF
我国2015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指标切值的调查 被引量:22
9
作者 章晓燕 王薇 +4 位作者 赵海建 何法霖 钟堃 袁帅 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检验指标的切值情况,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提供建议。方法调取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全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指标苯丙氨酸(Phe)、促甲状腺激素(TS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 目的调查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检验指标的切值情况,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提供建议。方法调取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全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指标苯丙氨酸(Phe)、促甲状腺激素(TS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17-羟孕酮(17-OHP)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中切值相关信息,包括实验室编码、单位名称、所在地区、指标切值、切值来源、方法学原理、仪器、试剂和校准品。分析不同地区、方法学原理和切值来源对4个指标切值大小的影响。结果220家实验室中,切值来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3项依次为:试剂厂家说明书(48.2%-69.8%)、实验室自行确定(27.7%~35.2%)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0.0%-20.0%)。参加研究的机构数量最多的3个省份分别为广东(25家)、山东(17家)和江苏(16家)。对切值情况调查显示:Phe切值分布在1.60~5.00mg/dL;TSH切值分布在4.82-18.00mlU/L;G6PD切值在2.00~10.00U/gHb;17-0HP切值在23.20~60.00nmol/L范围内。对于Phe指标,各来源组和方法组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TSH指标,各来源组间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方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G6PD和17-OHP指标,不同来源和方法组的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各个检验指标切值较为一致,有个别实验室切值差异较大,建议各实验室对现有不同方法的切值进行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切值 苯丙氨酸 促甲状腺激素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17羟孕酮
下载PDF
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中硫酸根离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顾怡冰 马邕文 +2 位作者 万金泉 王艳 关泽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0-1007,共8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类水滑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利用XRD、FT-IR、SEM和EDS元素分析对类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时间、p H值和共存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类水滑石复合材料是锌铝硝酸根...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类水滑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利用XRD、FT-IR、SEM和EDS元素分析对类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时间、p H值和共存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类水滑石复合材料是锌铝硝酸根类水滑石和锌铝苯丙氨酸类水滑石的复合材料;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对硫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到52.75 mg·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最好,说明吸附速率是由化学吸附控制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对硫酸根离子的吸附是多层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在常温下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吸附硫酸根离子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静电引力作用以及物理吸附的途径来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水滑石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去除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苯丙氨酸 硫酸根离子 吸附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苯丙氨酸及苯丙酮酸对Lactobacillus sp.SK007合成苯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兴峰 江波 +2 位作者 潘蓓蕾 沐万孟 张涛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2-1206,共5页
从自然发酵泡菜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SK007,研究了Lactobacillus sp.SK007利用苯丙氨酸合成苯乳酸的过程,结果发现,在MRS培养基中最高可产生0.55mmol/L苯乳酸,苯丙氨酸剩余94%,但检测不到中间产物苯丙酮酸,这表明... 从自然发酵泡菜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SK007,研究了Lactobacillus sp.SK007利用苯丙氨酸合成苯乳酸的过程,结果发现,在MRS培养基中最高可产生0.55mmol/L苯乳酸,苯丙氨酸剩余94%,但检测不到中间产物苯丙酮酸,这表明苯丙氨酸的转氨反应是苯乳酸合成的限速步骤.用苯丙酮酸代替苯丙氨酸作为底物可有效突破这一瓶颈,进一步优化了Lactobacillus sp.SK007利用苯丙酮酸合成苯乳酸的发酵条件.当苯丙酮酸为18.3mmol/L,30℃静置培养24h,苯乳酸产量可达10.25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 生物合成 乳杆菌
下载PDF
光照对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振国 侯凤莲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在自然光照下玉米叶片内PAL活性呈周期性变化,光一方面可以启动和激活PAL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PALI的合成,使PAL活性达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在连续光照下,光对PAL活性也同样具有双重影响,使PAL活性产生2... 在自然光照下玉米叶片内PAL活性呈周期性变化,光一方面可以启动和激活PAL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PALI的合成,使PAL活性达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在连续光照下,光对PAL活性也同样具有双重影响,使PAL活性产生24h循环节奏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苯丙氨酸解氨酶 苯丙氨酸 玉米
下载PDF
DL-苯丙氨酸的酶法拆分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仕国 俞一军 许文松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9,共6页
 利用氨基酰化酶能立体专一地水解氨基酰化物的特点,选择性地水解N-乙酰-L-苯丙氨酸得到L-苯丙氨酸,经分离后再水解N-乙酰-D-苯丙氨酸得到D-苯丙氨酸。研究中分别考察了pH值、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和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在优选条件...  利用氨基酰化酶能立体专一地水解氨基酰化物的特点,选择性地水解N-乙酰-L-苯丙氨酸得到L-苯丙氨酸,经分离后再水解N-乙酰-D-苯丙氨酸得到D-苯丙氨酸。研究中分别考察了pH值、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和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在优选条件下(底物浓度为0.1mol·L-1,pH7.0,温度37℃,酶用量为w(酶)/w(底物)=1∶41.4,加入浓度为1×10-3mol/L的Co2+,将N-乙酰-D-苯丙氨酸用有机溶剂结晶和盐酸水解10h)得到光学纯度OP=98.8%的L-苯丙氨酸,收率70.3%;OP=96%的D-苯丙氨酸,收率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苯丙氨酸 酶法拆分技术 氨基酰化酶 钴离子 浓度 纯度 收率 手性异构体 氨基酸 药物
下载PDF
外源氨基酸对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武雪萍 刘国顺 +2 位作者 朱凯 彭飒 郭桥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在营养液中添加氨基酸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氨基酸处理均比对照明显促进了烤烟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强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了根系活力。外源谷氨酸、天门冬... 通过水培试验在营养液中添加氨基酸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氨基酸处理均比对照明显促进了烤烟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强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了根系活力。外源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都可以增加烟叶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处理效果最明显,其次是天门冬氨酸处理,再次是苯丙氨酸处理。同时3种氨基酸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单株烤烟烟叶氨基酸累积量,其增加量为天门冬氨酸处理>谷氨酸处理>苯丙氨酸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氨基酸 烟叶 氨基酸含量 生长 叶绿素 硝酸还原酶 蔗糖转化酶
下载PDF
Polyphenol Oxidase, Peroxidase and PhenylalanineAmmonium Lyase Induced in Postharvest Peach Fruitsby Inoculation with Pichia membranefaciensor Rhizopus stolonifer 被引量:13
15
作者 QIN Guo-zheng, TIAN Shi-ping, LIU Hai-bo and XU Yong(Key Laboratory of Pho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Physi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370-1375,共6页
Rhizopus rot of peach fruit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Pichia membranefacien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peroxidase (POD)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 (PAL) activities induced by inoculation with P. mem... Rhizopus rot of peach fruit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Pichia membranefacien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peroxidase (POD)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 (PAL) activities induced by inoculation with P. membrane faciens or R. stolonifer were studied in postharvest peach fruits. The activities of PPO and PAL in peach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being inoculated with P. membrane faciens + R. stolonifer by 24 h, the activitie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ected with R. stolonifer alone, activity of PPO and PAL could also increased, but the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P. membrane faciens+ R. stolonifer. However, fruits inoculaed with P. membrane-faciens + R. stolonifer or R. stolonifer alone did not stimulated POD activ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ctivation of these defense enzymes is involved in the action of P. membrane faciens against R. stoloni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ch fruits Polyphenol oxidase PEROXIDASE 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 Pichia membranefaciens Rhizopus stolonifer
下载PDF
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的57例苯丙酮尿症患儿智力发育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段建华 张玉敏 +1 位作者 秦金莉 裘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68-369,共2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10年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并确诊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智力发育做出现状调查,并就起始治疗时间,治疗浓度等与智力发育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PKU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早期治疗对患儿疾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10年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并确诊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智力发育做出现状调查,并就起始治疗时间,治疗浓度等与智力发育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PKU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早期治疗对患儿疾病预后的影响,以便完善治疗方案.[方法]北京市1996年1月~2005年1月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儿57名,选用Gesell智力测查法评估患儿智力发育情况.[结果]90%以上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并确诊的早期开始治疗的PKU患儿智力达到正常水平.生后3个月内即开始治疗对智力发育水平无影响.确诊时Phe血浓度高低与预后无直接关系.治疗过程中Phe控制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苯丙酮尿症的治疗宜在患儿生后3个月内开始,严格控制Phe血浓度是改变疾病结局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 Gesell智力测查
下载PDF
Changes of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 and its synthesis-associated genes expression in Xuehua pear fruit during development 被引量:14
17
作者 HE Jin-gang CHENG Yu-dou +2 位作者 GUAN Jun-feng GE Wen-ya ZHAO Z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71-477,共7页
According to synthetic pathway of plant chlorogenic acid (CGA),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enes encoding enzym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CGA synthesis were studied in normally developed Xuehua pear fruit. The stud... According to synthetic pathway of plant chlorogenic acid (CGA),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enes encoding enzym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CGA synthesis were studied in normally developed Xuehua pear fruit.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CGA content in peel and flesh of Xuehua pear decreased as fruit development progressed, with a higher level in peel.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bPAL 1, PbPAL2, PbC3H, PbC4H, Pb4CL 1, Pb4CL2, Pb4CL6, PbHC T1 and PbHC T3 genes decreased in fruit,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CGA content. That indicated that these genes might be key genes for influencing fruit CGA synthesis in Xuehua pear. However, Pb4CL7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variation of CGA content, hence, it may not be a key gene involved in CGA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mate 4-hydroxylase gene hydroxy cinnamoyl CoA shikimate/quinic acid hydroxycinnamoyl transferasegene p-coumarate 3'-hydroxylase gene 4-hydroxycinnamoyl-CoA ligase gene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gene Xuehua pear
下载PDF
Arogenate Dehydratase Isoform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被引量:14
18
作者 Qingbo Chen Cong Man +3 位作者 Danning Li Huijuan Tan Ye Xie Jirong Huang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609-1619,共11页
Anthocyanins, a group of L-phenylalanine (Phe)-derived flavonoi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play impor- tant roles in plant stress resistance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insects. Although the anthocyanin bi... Anthocyanins, a group of L-phenylalanine (Phe)-derived flavonoi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play impor- tant roles in plant stress resistance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insects. Although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and its regulatory mechanism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e level of Phe supply affects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s of arogenate dehydratases (ADTs), the key enzymes that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of arogenate into Phe, in sucrose-induc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six ADT isoforms function redundantly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but have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s. ADT2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followed by ADT1 and ADT3, and ADT4-ADT6. We found that anthocyanin conten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Phe and sucrose-induced ADT transcripts in seedlings. Consistently, addition of Phe to the medium could dramatically increase anthocyanin content in the wild-type plants and rescue the phenotype of the adtl adt3 double mutant regarding the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Moreover, transgenic plants overexpressing ADT4, which appears to be less sensitive to Phe than overexpression ofADT2, hyperaccumulate Phe and produce elevated level of antho- cyanins.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vel of Phe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factor for sus- taining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ylalanine metabolic flux ADT ANTHOCYANIN Arabidopsis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清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被引量:14
19
作者 洪敏 唐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测定血清苯丙氨酸 (Phe)和酪氨酸 (Tyr)含量。方法 :血清标本经高氯酸溶液去蛋白质后 ,不需要荧光衍生 ,取上清液 2 0 μl直接进样 ,用HypersilC8色谱柱 (6 .0mm× 30 0mm ,10 μm)分离 ,流动相为乙...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测定血清苯丙氨酸 (Phe)和酪氨酸 (Tyr)含量。方法 :血清标本经高氯酸溶液去蛋白质后 ,不需要荧光衍生 ,取上清液 2 0 μl直接进样 ,用HypersilC8色谱柱 (6 .0mm× 30 0mm ,10 μm)分离 ,流动相为乙腈 水 (体积比 10 :90 ) ,流速 1.0ml/min ,在激发光波长 2 10nm ,发射光波长 30 3nm的条件下定量测定Phe和Tyr。结果 :Phe线性范围为 12 .2 12 2 0 .0 μmol/L ,最低检测限为 3μmol/L ,批内变异系数 (CV)为4 .0 7% ,批间CV为 7.17% ,平均回收率 10 2 .5 % ;Tyr线性范围为 5 .5~ 5 5 0 .0 μmol/L ,最低检测限为 0 .8μmol/L ,批内CV为2 .99% ,批间CV为 5 .2 3% ,平均回收率 10 2 .2 %。色氨酸、5 羟色胺、5 羟吲哚乙酸等物质不干扰实验。整个分析过程可在 30min内完成 ;测定结果与HPLC 紫外法比较 ,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HPLC 荧光法能同时测定血清Phe和Tyr浓度 ,且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血清学测定 苯丙氨酸 酪氨酸 精密度 回收率
下载PDF
苯丙氨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永辉 刘云 徐琪寿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代谢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系统分析代谢途径,设计合理的遗传修饰策略从而优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对代谢工程及其在氨基酸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比较了苯丙氨酸的几种合成途径,重点综述了苯丙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 代谢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系统分析代谢途径,设计合理的遗传修饰策略从而优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对代谢工程及其在氨基酸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比较了苯丙氨酸的几种合成途径,重点综述了苯丙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相关酶及其调控方式、代谢流和转运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对苯丙氨酸生产策略的优化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生物合成 研究进展 代谢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