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寐丹通过线粒体介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光璟 徐波 +1 位作者 黄攀攀 王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安寐丹通过线粒体介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寐丹低、中、高剂量(4.86,9.72,19.44 g·kg^-1·d^-1)组和艾司唑仑组(0.1 mg·kg^-1·d^-1)... 目的:探讨安寐丹通过线粒体介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寐丹低、中、高剂量(4.86,9.72,19.44 g·kg^-1·d^-1)组和艾司唑仑组(0.1 mg·kg^-1·d^-1),每组8只。通过自制睡眠剥夺箱进行持续性睡眠剥夺14 d。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海马区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及Bcl-2,Bax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延长,初次到达平台时间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时间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及mRNA水平下降,Bax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结构破坏,嵴断裂,肿胀变形;Cyt-C,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寐丹低、中、高剂量组明显改善SD大鼠空间探索和定位航行水平(P<0.05,P<0.01),Bcl-2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Bax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线粒体损伤改善,水肿减轻;Cyt-C,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安寐丹能够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水平,其作用与线粒体介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降低Cyt-C,Caspase-3等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寐丹 睡眠剥夺 细胞凋亡 学习记忆 细胞色素c(cyt-c)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原文传递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凋亡相关蛋白Cyt-C、Caspase-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谷婷 王鑫 +6 位作者 杨欢 折雪妮 陈坤黄寓 吴涛 杨琪 杨强 王瑞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9-75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凋亡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治疗TBI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 目的:观察电针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凋亡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治疗TBI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27只)和电针组(27只)。模型组及电针组再按干预3、7、14 d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9只,并采用改良式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颅骨、钻孔,不行自由落体打击。于造模后1 d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百会""水沟"及患侧"内关""足三里",断续波,频率2 Hz,每天1次,每次10 min,分别干预3、7、14 d。分别于干预3、7、1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 NSS)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HE染色法和尼氏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TUNEL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Cyt-C、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干预3、7、14d时m NS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干预3、7、14d时mNSS评分均降低(P<0.05)。干预3d时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脑损伤区域均可见组织坏死,核破碎、固缩及明显空泡,尼氏体减少、分布松散;干预7、14d时模型组及电针组均可见新生结缔组织填充和正常细胞,尼氏体增加,且电针组整体修复情况、尼氏体数量优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干预3、7、14 d时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干预3、7、14 d时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干预3、7、14 d时损伤脑组织Cyt-C、Caspase-9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干预3、7、14 d时损伤脑组织Cyt-C、Caspase-9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TB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电针 神经功能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cyt-c)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缓解热刺激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佳 刘孝云 +4 位作者 孙启慧 刘衍梁 司甜甜 杨勇 容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2-4357,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热刺激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MCM)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热刺激诱导MCM凋亡模型。首先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检测Res对MCM存活率的影响;然后采用Annexin V-FITC/7-AAD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Res给药组对MC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热刺激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MCM)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热刺激诱导MCM凋亡模型。首先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检测Res对MCM存活率的影响;然后采用Annexin V-FITC/7-AAD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Res给药组对MCM凋亡率的影响。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初步确证MCM凋亡依赖于线粒体凋亡途径。利用全自动荧光酶标仪检测荧光探针(Ac-LEHD)2-R110标记的Caspase-9相对表达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探针TF2-DEVD-FMK标记的Caspase-3/7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OXⅣ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含量、比色法测定Cyt-C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es高剂量及中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各组均可显著改善线粒体膜电位(P<0.01),Res高剂量及低剂量组Cyt-C释放量显著降低(P<0.05,P<0.01),Res各组均可显著降低Caspase-9活性(P<0.01),R es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a s p a s e-3/7活性(P<0.01),B c l-2/B ax比值显著升高(P<0.01,P<0.05),Res干预后Cyt-C氧化酶活性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s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缓解热刺激诱导的MCM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热刺激 心肌细胞 线粒体 机制 凋亡 细胞色素c cASPASE家族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环孢菌素A处理对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品质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秀利 王琳琳 +4 位作者 韩玲 余群力 殷元虎 韩广星 朱跃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2,共8页
为研究环孢菌素A(Cs A)对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品质及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以4种不同浓度(0.10、0.20、0.25及0.30 mol/L)环孢菌素A处理的牛肉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成熟时间点12、24、48、96和144 h测定处理组及对照组肉样在成熟过程... 为研究环孢菌素A(Cs A)对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品质及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以4种不同浓度(0.10、0.20、0.25及0.30 mol/L)环孢菌素A处理的牛肉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成熟时间点12、24、48、96和144 h测定处理组及对照组肉样在成熟过程中的pH值、肉色、保水性、嫩度等品质评价指标及胞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含量、细胞凋亡酶-9,3(Caspase-9、3)活性等细胞凋亡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牛肉宰后成熟72 h内,处理组L*值和a*值均高于对照组,b*值低于对照组;宰后48 h内,处理组pH值、蒸煮损失及剪切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处理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均低于对照组;在宰后48 h内,处理组胞浆Cyt-c含量高于对照组;在宰后24 h内,处理组Caspase-9活性低于对照组,且宰后48 h变化与之相反;两组Caspase-3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且宰后48 h,处理组Caspase-3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研究表明,Cs A处理对宰后肌肉品质有较大影响,且各品质指标的变化均呈浓度依赖趋势变化,同时Cs A可能抑制宰后肌肉细胞凋亡的发生进而影响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牛肉 品质变化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H9c2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忠秀 陆定艳 +4 位作者 杨畅 何彬 李勇军 王永林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77-1282,1288,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细胞体外实验,探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GI)的抗细胞凋亡途径。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SGI可能的作用靶点,并运用DAVID数据库(DAVID)平台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细胞体外实验,探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GI)的抗细胞凋亡途径。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SGI可能的作用靶点,并运用DAVID数据库(DAVID)平台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预测SGI抗凋亡机制;体外培养H9c2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Con组)、模型组(H_(2)O_(2)组)和SGI低、中、高浓度组,Con组加入完全培养基,H_(2)O_(2)组用300μmol/L H_(2)O_(2)处理0.5 h,SGI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用100、200、400μmol/L SGI预处理6 h后,用300μmol/L H_(2)O_(2)处理0.5 h;利用H_(2)O_(2)建立H9c2细胞凋亡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SGI的12个成分涉及142个靶点,KEGG通路富集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GO功能分析主要富集在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其生物过程与线粒体膜电位的调控有关;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H_(2)O_(2)组比较,SGI低、中、高浓度组均显著增加H_(2)O_(2)诱导H9c2细胞中的MMP(P<0.001),并显著降低Cyt-c的释放(P<0.001)。结论SGI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拮抗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H9c2细胞 网络药理学 线粒体途径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三叶青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瘤体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倪克锋 丁志山 +4 位作者 黄挺 蒋福升 林胜友 吴良村 黄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叶青总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瘤体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小鼠肝癌H-22细胞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造膜,观察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荷瘤小鼠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定量RT-PCR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 [目的]观察三叶青总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瘤体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小鼠肝癌H-22细胞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造膜,观察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荷瘤小鼠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定量RT-PCR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Fasp-3、CytC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4.28%、32.56%和29.24%;皮下移植瘤Fasp-3、CytC mRNA的表达低剂量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三叶青黄酮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这一作用与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促凋亡基因Fasp-3、CytC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黄酮 肿瘤 细胞色素c 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Upconversion nano-photosensitizer targeting into mitochondria for cancer apoptosis induction and cyt c fluorescence monitoring 被引量:8
7
作者 Yanyan Liu Jiawen Zhang +7 位作者 Changjing Zuo Zhen Zhang Dalong Ni Chen Zhang Jing Wang Hui Zhang Zhenwei Yao Wenbo B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3257-3266,共10页
Disruption of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itoROS) plays a major role in cancer cell apoptosis. Here, we designed a core/shell-structured mitochondriatargeting upconversion-based nano-photosensitizer (TP... Disruption of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itoROS) plays a major role in cancer cell apoptosis. Here, we designed a core/shell-structured mitochondriatargeting upconversion-based nano-photosensitizer (TPP-UC(PS)) with a lanthanidedop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 (UCNP) core coated by a photosensitizer (PS)-incorporated dense silica shell. Following irradiation with external nearinfrared laser (NIR), TPP-UC(PS) in mitochondria caused serious mitochondrial matrix swelling for the activated upconversion-based photodynamic therapy (UC-PDT),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cytochrome c (cyt c) was amplified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ed mitoROS. Specifically, this heme-containing cyt c could be monitored by varying TPP-UC(PS)'s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signal (UCL), which may facilitate the in situ detection of cyt c for apoptosis research. As a proof of concept, our designed TPP-UC(PS) may provide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controlling cancer cell apoptosis under NIR stimulation and for studying apoptosis using the dynamic UCL, which is influenced by local cyt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chondrial reactiveoxygen species (mitoROS) upconversion-based photodynamic therapy(PDT) cytochrome c cyt c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电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谷婷 王瑞辉 +4 位作者 吴涛 王东 杨强 杨琪 张容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1-85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TBI的脑神经功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8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模型+电针组(TBI+EA组)、阻断+模型+电针组(LY294002+TBI+EA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TBI的脑神经功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8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模型+电针组(TBI+EA组)、阻断+模型+电针组(LY294002+TBI+EA组),每组22只。采用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备左侧TBI大鼠模型。于建模后24 h,TBI+EA组、LY294002+TBI+EA组大鼠采用电针干预,针刺"百会"留针10 min,点刺"水沟"20 s,右侧"内关""足三里"连接电针,予断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1 mA,留针10 min,每天1次,连续干预3 d。干预3 d后,TUNEL法检测左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侧脑皮质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干预3 d后,与Sham组比较,TBI组左侧脑皮质损伤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数增加(P<0.01),Bax、Cyt-C、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P<0.01),p-Akt/Akt、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TBI组比较,TBI+EA组大鼠左侧脑皮质损伤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Bax、Cyt-C、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P<0.01),p-Akt/Akt、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LY294002+TBI+EA组比较,TBI+EA组大鼠左侧损伤区域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Bax、Caspase-9、Cyt-C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p-Akt/Akt、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电针可明显减轻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电针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艳 王德生 +1 位作者 戚基平 苏志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后 Bax、Bcl- 2、细胞色素 C(Cyt C)和 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揭示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 L onga法制备永久性大鼠 MCAO模型。低温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贴敷式局部亚低温 (33℃ )治疗 2 h。... 目的 研究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后 Bax、Bcl- 2、细胞色素 C(Cyt C)和 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揭示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 L onga法制备永久性大鼠 MCAO模型。低温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贴敷式局部亚低温 (33℃ )治疗 2 h。在缺血后 2 h、6 h、12 h、2 4 h、3d、1w和 2 w取脑 ,进行 HE染色 ,并采用 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 Bax、Bcl- 2、Cyt C和 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后 2 h,脑梗死病灶周围区即出现 Bax、Bcl- 2、Cyt C和caspase- 3免疫阳性细胞 ,在缺血 2 4 h达到高峰 ,之后开始逐渐减低 ,但在 2 w时仍可见少量免疫阳性细胞。 Bax、CytC和 caspase- 3在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均有表达 ,而 Bcl- 2主要表达于脑梗死周围区。与常温组相比 ,低温组 Bcl- 2表达显著增加 ,而 Bax、Cyt C和 caspase- 3显著减低。低温组 Bax/ Bcl- 2比值在 2 4 h达到最低。结论 亚低温能促进 Bcl-2表达 ,抑制 Bax、Cyt C和 caspase- 3表达 ,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关。亚低温可降低 Bax/ Bcl- 2比值 ,减少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Bcl-2 局部亚低温 缺血 表达 神经元凋亡 大鼠 免疫阳性细胞 蛋白质合成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脂质体对细胞色素C结构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昌英 李敏 +1 位作者 付静 李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细胞色素C(CytC)在脂质体环境中分子内基团微环境的变化,推测分子的空间构象。结果表明:CytC结合到脂质体上引起分子内基团重新组装和排布,氨基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体现在荧光光谱上,酪氨酸和色氨酸的...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细胞色素C(CytC)在脂质体环境中分子内基团微环境的变化,推测分子的空间构象。结果表明:CytC结合到脂质体上引起分子内基团重新组装和排布,氨基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体现在荧光光谱上,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光活性增强,色氨酸在水溶液中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得到抑制,此过程不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在脂质体环境中,尿素引起的CytC解聚变性效应得到明显抑制,脂质体与尿素在促进CytC分子内氨基酸残基发光上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 细胞色素c 脂质体 尿素 空间构象
下载PDF
野生型p53诱导细胞凋亡在海水淹溺型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庆晴 罗颖 +6 位作者 李聪聪 薄丽艳 刘伟 徐敦全 陈向军 李燕燕 金发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I0003,共6页
目的观察野生型p53(wtp53)基因在海水淹溺型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参与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及海水2、4、8h组,每组8只。三个海水处理组大鼠气管内注入4mL/kg海水,分别作用2... 目的观察野生型p53(wtp53)基因在海水淹溺型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参与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及海水2、4、8h组,每组8只。三个海水处理组大鼠气管内注入4mL/kg海水,分别作用2h、4h和8h;对照组除不吸入海水外,其余处理同海水淹溺组。于各时间点放血处死大鼠,测肺湿/干质量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RT—PCR检测叭p53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分析wtp53和Cyt—C及活化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海水组W/D比值升高(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0.01),肺组织wtp53及Cyt—C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wtp53和Cyt—C及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随时间增加明显上调(P〈0.01,P〈0.05)。结论海水诱发大鼠淹溺型肺损伤和肺组织细胞凋亡,野生型p53、Cyt—C和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增加,野生型p53在海水淹溺肺损伤细胞凋亡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淹溺 急性肺损伤 凋亡 野生型r63(wtp53) 细胞色素c(cytc)
下载PDF
三维有序结构的金掺杂纳米TiO_2修饰电极用于H_2O_2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尉洁净 胡越 +2 位作者 彭心声 朱丽丽 杜江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1-406,共6页
在ITO玻璃表面构建了三维有序多孔结构的金掺杂纳米Ti O2薄膜(3DOM GTD/ITO),同时制备了一种细胞色素c(Cyt c)酶生物传感器(Cyt c/3DOM GTD/ITO)。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光谱实验表... 在ITO玻璃表面构建了三维有序多孔结构的金掺杂纳米Ti O2薄膜(3DOM GTD/ITO),同时制备了一种细胞色素c(Cyt c)酶生物传感器(Cyt c/3DOM GTD/ITO)。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光谱实验表明吸附在GTD上的Cyt c能够保持其生物活性,二级结构未被破坏。同时研究了Cyt c在3DOM GTD/ITO修饰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及对H2O2的电催化行为。结果显示,Cyt c在3DOM GTD/ITO修饰电极上有显著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线性关系,说明该电极过程是表面电化学控制过程。Cyt c/3DOM GTD/ITO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线性范围为3.0×10^-7-1.70×10^-5mol/L,检出限为3.6×10^-8mol/L(S/N=3),响应时间为5 s,且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序多孔结构 细胞色素c 直接电化学 过氧化氢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在微-液/液界面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13
作者 静平 张美芹 +4 位作者 胡虎 谢书宝 詹东平 朱志伟 邵元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81-485,共5页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 c)在玻璃微米管尖端处形成的微-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选用四丁基铵四苯硼(TBAT-PB)、四丁基铵四氯代苯硼(TBATPBCl)以及四丁基铵四氟代苯硼(TBATPBF)三种不同的有机相支...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 c)在玻璃微米管尖端处形成的微-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选用四丁基铵四苯硼(TBAT-PB)、四丁基铵四氯代苯硼(TBATPBCl)以及四丁基铵四氟代苯硼(TBATPBF)三种不同的有机相支持电解质来研究Cyt c在W/DCE界面上的反应。在电势窗较窄的含TBATPB体系中只能够观察到吸附过程;在电势窗较宽的含TBATPBCl和TBATPBF的体系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吸附与离子转移过程。当Cyt c浓度较低时,两种过程都可以观察到;当Cyt c浓度较高时,主要是吸附。文中对这些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L/L界面 细胞色素c(cyt c) 吸附 离子转移
下载PDF
积雪草酸对大鼠离体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防护作用
14
作者 赵华龙 毛涵 +2 位作者 刘佳 薛菲 汤新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86-289,295,共5页
为考察积雪草酸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建立Cd^(2+)诱发的大鼠离体肝细胞线粒体高通透性转运(MPT)模型,将线粒体分为对照、积雪草酸(AA)低、中、高剂量(25、50、100μmol/L)、钌红(RR)5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 为考察积雪草酸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建立Cd^(2+)诱发的大鼠离体肝细胞线粒体高通透性转运(MPT)模型,将线粒体分为对照、积雪草酸(AA)低、中、高剂量(25、50、100μmol/L)、钌红(RR)5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肿胀度,用荧光探针罗丹明(Rh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用荧光染料fura-2/AM测定线粒体游离钙释放,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结果表明,正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中加入10μmol/L Cd^(2+)即可引起明显的线粒体肿胀、膜电位耗散以及游离钙的释放,并诱发线粒体内Cyt c和AIF的释放,而25、50、100μmol/L AA预处理能明显抑制上述过程,100μmol/L AA对Cd^(2+)诱导的线粒体肿胀、膜电位耗散、游离钙释放以及线粒体Cyt c和AIF的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49.5%、41.9%、47.9%、62.2%和66.3%,表明AA能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MPT过程,对抗Cd^(2+)引起的线粒体损伤,发挥其肝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肝细胞线粒体 线粒体高通透性转运 细胞色素c 凋亡诱导因子
下载PDF
青光安颗粒剂对高眼压大鼠及谷氨酸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时健 王紫艳 +3 位作者 刘倩宏 陈立浩 吴凯 姚小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07-2512,共6页
目的:观察青光安颗粒剂对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凋亡及其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RGC-5凋亡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青光安组。采用巩膜上静脉烧灼的方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后测量各组... 目的:观察青光安颗粒剂对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凋亡及其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RGC-5凋亡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青光安组。采用巩膜上静脉烧灼的方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后测量各组眼压,3个月后成模,取各组大鼠视网膜行TUNEL法检测RGCs凋亡情况。取RGC-5分为5组:空白血清组(A组)、谷氨酸模型组(B组)、青光安含药血清组(C组)、3-MA阻断剂组(D组)以及青光安含药血清+3-MA组(E组)。通过细胞培养后,除A组以外,其余组均中加入谷氨酸模拟青光眼损伤视神经。采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ELISA检测细胞外培养液LD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yt C、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凋亡变化。结果:TUNEL检测显示模型组视网膜各层形态均发生改变,视网膜全层厚度减少,神经节细胞个数明显减少;青光安组少量凋亡细胞存在于RGCs。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A组比较,E组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A组比较,Cyt C、Caspase-3在其他4组中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和E组中Cyt C、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ELISA检测显示,与A组比较,C组和E组中LDH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青光安能够通过减少LDH的释放,减少RGC-5受损程度,并抑制Cyt C的释放从而抑制Caspase-3的激活,逆转了由谷氨酸诱导RGC-5细胞所致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安颗粒剂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 乳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 胱天蛋白酶3 青光眼 细胞凋亡 谷氯酸
原文传递
深低温停循环后大鼠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闭情况研究
16
作者 帅永孝 刘嘉 张力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深低温停循环大鼠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闭情况的研究,从亚细胞水平探讨深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方法取成年SD大鼠33只,3只作为供血动物,剩余30只随机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n=10)、常温停循环组(n=10)、正常对照组(n=10)... 目的通过对深低温停循环大鼠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闭情况的研究,从亚细胞水平探讨深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方法取成年SD大鼠33只,3只作为供血动物,剩余30只随机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n=10)、常温停循环组(n=10)、正常对照组(n=10)。采用闭胸式体外插管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其后采用断头取脑法迅速取出大鼠双侧海马组织,提取线粒体后应用蛋白印记法测量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C)研究MPTP的开闭情况。结果常温停循环组的MPTP较正常对照组、深低温停循环组的开放明显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的MPTP开放较深低温停循环组的开放少(P<0.05)。结论缺血缺氧可导致MPTP开放;深低温可抑制MPTP开放,保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 脑保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蛇苔细胞色素C(Cyt C)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
17
作者 边春象 李劲涛 +1 位作者 彭正松 阮期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2-436,共5页
通过核酸序列比对,在蛇苔cDNA文库中获得细胞色素C(Cyt C)基因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从同源性、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亚细胞位点、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04~44... 通过核酸序列比对,在蛇苔cDNA文库中获得细胞色素C(Cyt C)基因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从同源性、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亚细胞位点、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04~442bp),推测编码蛋白为112个氨基酸,与向日葵、荞麦、玉米等Cyt C存在着较高的保守性(相似性分别为84%、85%和84%),同属于细胞色素C超家族;蛇苔Cyt C蛋白的分子量为11998.7Da,不含信号肽,成熟的Cyt C起始于Ala2,其活性位点为Cys23、Cys26、His27和Met89;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预测表明Ala2存在乙酰化修饰,Lys81和Lys95分别进行三甲基赖氨酸修饰。这些特点与其他植物Cyt C保持一致,表明该基因为蛇苔cyt c基因,在进化上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蛇苔 序列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Cyt C调节细胞凋亡途径探讨安寐丹改善老年睡眠剥夺模型致认知损伤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张军路 孙康 +2 位作者 吴艺璇 王平 谢光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安寐丹(AMD)对老年睡眠剥夺模型的认知功能及细胞色素C(Cyt C)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影响。方法:60只老年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高、中、低剂量组(26.26、13.13、6.565 g·kg^(-1)·d^(-1))和褪... 目的:探讨安寐丹(AMD)对老年睡眠剥夺模型的认知功能及细胞色素C(Cyt C)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影响。方法:60只老年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高、中、低剂量组(26.26、13.13、6.565 g·kg^(-1)·d^(-1))和褪黑素组(1.3 mg·kg^(-1)·d^(-1)),每组10只。通过自制睡眠剥夺箱进行连续性睡眠剥夺4周。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Cyt C、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yt C、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海马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上平台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活动时间和路程显著减少(P<0.01),线粒体结构损坏,嵴消失或断裂,肿胀变形;Cyt C、Caspase-3、Caspase-9、Bax、VDAC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BDNF、TFAM、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寐丹高、中、低剂量组改善老年睡眠剥夺模型小鼠空间探索和定位航行水平(P<0.05,P<0.01);缓解线粒体损伤,增加尼氏小体数量;Cyt C、Caspase-3、Caspase-9、Bax、VDAC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BDNF、TFAM、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安寐丹能够改善老年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其作用可能与降低Cyt C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寐丹 老年睡眠剥夺 细胞凋亡 线粒体 细胞色素c(cytc)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