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对人胃癌细胞MNK-45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杜洋 邵淑丽 +3 位作者 焦凯贺 刘祥露 冯元 张伟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MNK-45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MNK-45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对照组为未加入白花蛇舌草的MNK-45细胞,3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40μg/ml白花蛇舌...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MNK-45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MNK-45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对照组为未加入白花蛇舌草的MNK-45细胞,3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40μg/ml白花蛇舌草的MNK-45细胞,各组在5%的CO2培养箱中孵育48 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qRT-PCR检测Cytochrome C(Cyt c)、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ytochrome C(Cyt c)、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终浓度为20、30、40μg/ml的各白花蛇舌草处理组,其MNK-45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降低(P<0.01),Cyt c、caspase3和caspase9的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蛋白表达也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40μg/ml的白花蛇舌草处理组的表现最佳。结论:在终浓度为20~40μg/ml的范围内,白花蛇舌草能够降低人胃癌MNK-4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并可上调Cyt c、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线粒体膜电位 人胃癌MNK-45细胞 细胞色素c cASPASE3 cASPASE9
下载PDF
肝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及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蕾 于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586-589,共4页
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自由基产生、衰老、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凋亡发生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使得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呼吸链电子传递... 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自由基产生、衰老、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凋亡发生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使得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呼吸链电子传递障碍,细胞ATP合成障碍,生成大量活性氧簇,线粒体发生水肿,线粒体外膜破裂,膜间隙释放大量促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Bcl-2家族对线粒体的功能有调控作用,介导细胞色素C的释放,Caspase酶原的激活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梗阻性黄疸、肝癌、毒素和药物介导的肝损伤等疾病中都伴随着肝细胞凋亡的发生,目前保肝药物对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保护机制主要体现在稳定线粒体膜功能,减轻氧化损伤等方面,针对临床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凋亡 胞色素c cASPASE BcL-2家族
原文传递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心肌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英 郭世杰 +1 位作者 韩军 周文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4-847,854,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心肌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制备HIE经典模型。分为HIE组和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E后1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心肌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制备HIE经典模型。分为HIE组和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E后1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取心脏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HIE组24小时Caspase-3出现阳性细胞表达增多,48小时达高峰,24小时~7天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C组(P〈0.05)。HIE组24小时Cyt C出现较多的阳性细胞表达,72小时达高峰,至7天时仍高于NC组(P〈0.05)。HIE组12小时心肌阳性凋亡细胞开始增多,72小时达高峰,12~72小时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高于NC组(P〈0.05)。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与凋亡细胞数二者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结论:HIE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增加,提示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cyt c 凋亡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 大鼠 心肌细胞
下载PDF
游泳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导大鼠精子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宁川 胡玉龙 +2 位作者 陈小燕 李铃 陈婧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高脂膳食对雄性SD大鼠精子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游泳运动对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高脂饲料组(HF组)、游泳运动组(CE组)和高脂运动组(HE组),每组8只。C组和CE组喂以普通饲料,H... 目的:研究长期高脂膳食对雄性SD大鼠精子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游泳运动对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高脂饲料组(HF组)、游泳运动组(CE组)和高脂运动组(HE组),每组8只。C组和CE组喂以普通饲料,HF组和HE组喂以高脂饲料;CE组和HE组进行为期10周无负重游泳运动。10周后测定实验大鼠体重、体长和睾脂重,并计算Lee's指数;腹主动脉取血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检测精子凋亡率及睾丸组织caspase-3和Cyt c的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1)长期高脂膳食大鼠体重、睾脂、Lee's指数均显著或明显升高;而10周游泳运动后明显下降。2)与C组相比,HF组大鼠精子凋亡率和睾丸组织中caspase-3含量显著升高、血清MDA的含量、睾丸组织Cyt c含量及caspase-3和Cyt c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与HF组相比,HE组大鼠精子凋亡率、血清MDA的含量、睾丸组织Cyt c含量明显降低,睾丸组织caspase-3含量显著降低,血清SOD的活性明显增加。结论:长期高脂膳食可诱导大鼠精子凋亡率明显上升,其凋亡机制可能与机体氧自由基增加及caspase-3、Cyt c增多有关;游泳运动可改善高脂诱发的精子凋亡,其改善原因可能是因为激活自由基代谢及caspase-3、Cyt c减少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精子 细胞凋亡 高脂膳食 cyt c caspase-3 MDA SOD
原文传递
大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及CytC、Smac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阿莉 张海男 林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促凋亡作用及对CytC和Smac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大黄素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促凋亡作用及对CytC和Smac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大黄素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 PCR)检测Cyt C和Smac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大黄素处理后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大黄素处理后的细胞Cyt C和Smac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促进线粒体促凋亡因子Cyt C和Smac mRNA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并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及内质网通路等多条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肝癌细胞 凋亡 cyt c SMAc 实验研究
下载PDF
siRNA细胞色素c基因静默对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红 刘学秋 +2 位作者 梅元武 张小乔 郑丽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8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S/RE)后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凋亡的机制及抑制细胞色素c(Cytc)表达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乳鼠脑皮质神经元,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用流... 目的探讨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S/RE)后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凋亡的机制及抑制细胞色素c(Cytc)表达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乳鼠脑皮质神经元,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标检测调亡率及活性Caspase-3,-7,-9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aspase-12、GRP78、Bcl-2、Cyt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D乳鼠皮质神经元可纯化体外培养;空转染组神经元模拟缺血6h再灌注24h及48h(IS6h/RE24h、48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7.95%、22.62%;Cytc基因静默后凋亡率分别降至10.26%、9.37%,空转染组与转染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转染组神经元模拟缺血再灌注后GRP78、Cytc、活性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均增加,Bcl-2表达减少;siRNACytc基因静默后神经元Bcl-2表达增加,GRP78、活性caspase-12、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转染组和转染组均未检测到caspase-7表达。结论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后脑皮质神经元发生凋亡,线粒体、内质网应激参与了神经元凋亡;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对内质网应激凋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cASPASES Bcl-2细胞色素c
原文传递
运动性疲劳与线粒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是ATP的主要来源。合成ATP的动力是线粒体内膜内外的H浓度差,由于H+的跨膜转运与电子的传递相偶联,因而还原当量的多少,细胞色素C的外溢,构成电子传递链的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均影响到电子的传递;线粒体膜的通透...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是ATP的主要来源。合成ATP的动力是线粒体内膜内外的H浓度差,由于H+的跨膜转运与电子的传递相偶联,因而还原当量的多少,细胞色素C的外溢,构成电子传递链的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均影响到电子的传递;线粒体膜的通透性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到膜内外H+的浓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BcL-2 BAX
下载PDF
细胞色素C与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根林 《江苏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色素C(Cyt c)从植物线粒体内向胞浆的释放与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PCD)关系密切。与动物PCD过程相似,植物线粒体内Cyt c的释放通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或直接通过线粒体外膜的孔蛋白——电位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进行... 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色素C(Cyt c)从植物线粒体内向胞浆的释放与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PCD)关系密切。与动物PCD过程相似,植物线粒体内Cyt c的释放通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或直接通过线粒体外膜的孔蛋白——电位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进行。活性氧(ROS)诱导MPTP的形成,释放Cyt c,导致呼吸电子传递链阻断,ATP合成解偶联,产生ROS,ROS反过来再刺激Cyt c的释放;细胞浆内高水平的Ca2+会触发MPTP的形成以及Cytc的释放。作为植物PCD的早期事件,Cyt c的释放激活了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的信号级联放大途径,最后产生以核小体DNA长度为基数的DNA片段。在植物中,已经鉴定了几个具有与动物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相同序列的植物基因产物;Cyt c的释放对PCD的激活作为细胞凋亡的古老机制,从多细胞生物的单细胞祖先继承并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细胞编程性死亡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电位依赖型阴离子通道 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级联 放大途径
下载PDF
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线粒体介导腓肠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文弢 王震 +2 位作者 翁锡全 黄丽英 徐国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线粒体介导腓肠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饲养至18月龄后通过8周抗阻训练干预,分别以无负重,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运动,坡度为35°,跑速15 m/min,...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线粒体介导腓肠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饲养至18月龄后通过8周抗阻训练干预,分别以无负重,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运动,坡度为35°,跑速15 m/min,隔天1次。8周末检测腓肠肌ROS、Cyt c和Bcl-2 mRNA表达,并与安静组比较。结果:8周抗阻训练使衰老大鼠腓肠肌ROS、Cyt c减少,Bcl-2mRNA表达增加,其中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两组大鼠ROS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两组大鼠腓肠肌Bcl-2 mRNA表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无负重,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3组大鼠腓肠肌Cyt c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训练能下调衰老过程中大鼠腓肠肌ROS、Cyt c,促进Bcl-2 mRNA的表达,起到改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从而预防、延迟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衰老 腓肠肌 BcL2 mRNA ROS cyt c
下载PDF
MPP^+对PC12细胞中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镇肝熄风汤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耿玉涛 李佳鸣 +5 位作者 王刚 邹德佳 李成冲 李强 徐浩 牛英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4-1836,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对PC12细胞细胞色素C(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30min后,加... 目的:研究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对PC12细胞细胞色素C(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30min后,加入250μmol/L MPP+共孵育24h。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C12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PC12细胞细胞浆中Cyt c浓度变化。结果:MPP+诱导24h,PC12细胞中caspase-3mRNA表达明显增多,细胞浆中Cyt c浓度也明显升高,而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PP+诱导的caspase-3mRNA表达增多和细胞浆中Cyt c浓度升高。结论:MPP+诱导PC12细胞caspase-3mRNA表达和Cyt c浓度的增加,镇肝熄风汤其增加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脑脊液药理学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下载PDF
Cyt C和Caspase 3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云 刘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Cyt C和Caspase 3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中的表达,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STZ溶液,对照... 目的研究Cyt C和Caspase 3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中的表达,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STZ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每4周监测大鼠血糖并用裂隙灯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情况,12周末取大鼠晶状体前囊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LEC中Cyt C和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12周末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为(24.04±2.40)mmol·L-1,对照组为(5.13±0.37)mmol·L-1。裂隙灯观察显示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大鼠晶状体出现混浊,而对照组大鼠晶状体均透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LEC中Cyt C和Caspase 3表达呈阳性,而对照组则为阴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胞浆内Cyt C含量(0.928 0±0.029 7)大幅度上升,远高于对照组(0.525 0±0.025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大鼠线粒体内Cyt C含量(0.510 5±0.026 4)则大幅度下降,远低于对照组(0.846 0±0.033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LEC中Caspase 3的表达量(0.906 0±0.027 6)明显高于对照组(0.430 5±0.025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LEC中Cyt C由线粒体释放入胞浆且Caspase 3表达量增加,高血糖可能通过刺激LEC释放Cyt C和激活Caspase 3,诱导LEC凋亡从而形成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cyt c cASPASE 3
下载PDF
大鼠脑液压冲击伤后细胞色素C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伟杰 张夔鸣 +3 位作者 杜显刚 幸宇 陈诗文 廖志钢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为法医学上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模型。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质、海马等部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C ,CytC)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大鼠... 目的 为法医学上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模型。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质、海马等部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C ,CytC)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内CytC有微量表达 ,伤后 15分钟表达开始增强 ,伤后 3小时达高峰 ,1天后开始减弱 ,7天后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CytC表达的规律性可望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液压冲击伤 细胞色素c 实验 诊断
原文传递
通精灵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yt C、caspase-9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冰 崔云 +5 位作者 杜宝昕 郑军状 李培轮 刘擎 任国庆 方腾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通精灵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睾丸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与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半胱氨酸蛋白酶-9(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9,caspase-9)表达的关系。[方法]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通精灵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睾丸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与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半胱氨酸蛋白酶-9(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9,caspase-9)表达的关系。[方法]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精灵低、中、高剂量组及左卡尼汀组。采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法联合"夹尾激怒法"建立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中医肝气郁结证候复合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通精灵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6、3.2、6.4g·m L-1通精灵生药水煎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左卡尼汀组则予0.021g·mL-1左卡尼汀口服液灌胃,以上各组灌胃体积均为1mL/100g体质量,1次/d,持续8周。以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结构;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Cyt C、caspase-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中睾丸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而通精灵各剂量组及左卡尼汀组中睾丸的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改善。模型组中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精灵中、高剂量组及左卡尼汀剂量组中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Western blot提示,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Cyt C、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通精灵中、高剂量组及左卡尼汀组中Cyt C、caspase-9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中Cyt C、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左卡尼汀组(P<0.05,P<0.01)。[结论]通精灵可以有效改善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损伤,降低Cyt C和caspase-9的表达,从而调控生精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通精灵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能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精灵 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 生精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cASPASE-9
下载PDF
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体内外抗乳腺癌MCF-7作用评价
14
作者 赵音旭 邓思琦 +6 位作者 郭晓珊 洪鲜 李刚 王玉春 李清漪 卜明 王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2729-2739,共11页
目的合成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衍生物,并进行其体内外抗乳腺癌MCF-7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酯化、酰化和成盐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5 nm下测定羽扇豆醇和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的水溶性;以羽扇豆醇-3-吡啶... 目的合成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衍生物,并进行其体内外抗乳腺癌MCF-7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酯化、酰化和成盐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5 nm下测定羽扇豆醇和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的水溶性;以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0、1.25、2.5、5、10、20、40μmol/L作用乳腺癌MCF-7细胞24、48、72 h,使用MTT法对其细胞增殖抑制能力进行测定;采用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7、14、28μmol/L)作用MCF-7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同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中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变化。通过构建4T1小鼠荷瘤模型,设置对照组和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20、40 mg/kg)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在体内抑制乳腺癌的活性。结果合成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ESI-MS确证。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相对羽扇豆醇水溶性显著提高;MTT提示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显著的抑制能力(P<0.01、0.001),且抑制率呈浓度、时间相关趋势;流式细胞术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能够有效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能够显著上调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Bax、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7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0.001);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显著,并未引起明显毒性。结论成盐后的羽扇豆醇-3-吡啶季铵盐水溶性明显增加,并显著提高了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本研究拓展了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醇 季铵盐衍生物 溶解度 乳腺癌 线粒体 B细胞淋巴瘤2 细胞色素c
原文传递
Puma基因对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慧敏 张宇雯 刘兴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4,27,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puma基因表达对HeLa细胞的作用以及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是否参与了凋亡过程。方法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RT-PCT鉴定表达效果;AO/EB染色检测puma基因的促凋亡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发... 目的研究外源性puma基因表达对HeLa细胞的作用以及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是否参与了凋亡过程。方法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RT-PCT鉴定表达效果;AO/EB染色检测puma基因的促凋亡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发生后线粒体中Cyt c和AIF位置是否发生迁移。结果脂质体介导下成功实现了外源性puma基因在HeLa细胞中高表达,AO/EB染色显示转染puma基因后HeLa细胞出现了一系列凋亡形态学改变,这种变化转染48h比24h时更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uma基因表达后HeLa细胞的线粒体膜间隙蛋白Cyt c、AIF向胞浆迁移,迁移的蛋白量在转染48h比24h更明显。结论Puma基因表达有促进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且Cyt c和AIF参与puma基因促进HeLa细胞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A 细胞凋亡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硫酸锌对镉染毒至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詹杰 柳承希 +2 位作者 李延龙 魏树和 张静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硫酸锌对镉染毒至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硫酸锌组,分别以空白血清、Cdcl2血清、Cdcl2及硫酸锌血清培养48h,收集培养液,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 目的研究硫酸锌对镉染毒至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硫酸锌组,分别以空白血清、Cdcl2血清、Cdcl2及硫酸锌血清培养48h,收集培养液,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及细胞色素C(CytC)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镉染毒内皮细胞损伤后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ICAM-1和CytC含量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同时补充硫酸锌处理后NO值增加,sICAM-1和CytC含量下降,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达到保护内皮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硫酸锌 镉损伤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因子 细胞色素c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凋亡体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玮莹 彭建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由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ATP/dATP、凋亡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以及procaspase-9(caspase-9的前体)构成的约700 kDa、具有很强的caspase酶激活活性的大分子蛋白复合物——凋亡体(apopt... 由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ATP/dATP、凋亡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以及procaspase-9(caspase-9的前体)构成的约700 kDa、具有很强的caspase酶激活活性的大分子蛋白复合物——凋亡体(apoptosome),在哺乳动物线粒体凋亡途径和胚胎发育中至关重要。描述了凋亡体上各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中凋亡体的形成及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凋亡体 凋亡酶激活因子-1 细胞色素c cASPASE-9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色素C的作用及光诱导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洪玉 郭相金 +2 位作者 唐乾 刘艳伟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294,共8页
通过UV-Vis吸收光谱、普通荧光和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 通过UV-Vis吸收光谱、普通荧光和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CHAPS)对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相互作用及光诱导Cyt c还原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能够与Cyt c相互作用,进而影响Cyt c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的表达。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OT与Cyt c发生直接相互作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TAB与Cyt c不发生作用或作用很小;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HAPS是通过静电作用与Cyt c发生相互作用,作用强度很弱,远远低于AOT与Cyt c之间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改变Cyt c中Tyr和Trp残基微环境。AOT浓度达到1.25×10^(-3)mol·L^(-1)时Cyt c变性。并且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抑制光诱导细胞色素C的还原,且抑制能力DTAB>CHAPS>A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光诱导
下载PDF
低氧运动干预对大鼠心肌细胞自噬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福刁 林文弢 黄丽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常压低氧(13.6%氧含量)运动对大鼠心肌核转录因子NF-κB、Cyt c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和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别测大鼠心肌NF-κB、Cyt c和B... 目的:探讨常压低氧(13.6%氧含量)运动对大鼠心肌核转录因子NF-κB、Cyt c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和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别测大鼠心肌NF-κB、Cyt c和Beclin1的含量。结果:通过运动训练、低氧适应或者是低氧运动适应,都能使NF-κB和Beclin1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HC和HiLo较为显著,Cyt c变化不明显,提示运动训练、低氧适应或者低氧运动适应都能诱导自噬的发生。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低氧训练中产生的低氧适应机制可能是低氧刺激后细胞内产生ROS,ROS激活了NF-κB信号通路,使得Beclinl与NF-κB活性增高;通过长期的运动与低氧适应,可能ROS降低有效抑制NF-κB信号通路,使Beclinl和NF-κB产生了适应性变化,Cyt c从线粒体释放较少,提示细胞凋亡率减少,从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运动 自噬 BEcLIN1 核因子ΚB cytc
下载PDF
氯化镧影响大鼠海马ATP含量、COX IV及Cyt c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慧 孙文昌 +4 位作者 洪云婷 张彦强 王剑波 蔡原 杨敬华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氯化镧对大鼠海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 osphate,ATP)含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4(Cytochrome c oxidase IV,COX IV)活性、COX IV蛋白、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镧损害学习记忆... 目的探究氯化镧对大鼠海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 osphate,ATP)含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4(Cytochrome c oxidase IV,COX IV)活性、COX IV蛋白、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镧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32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染镧组,在孕哺期各组分别饮用蒸馏水、0.125%、0.25%和0.5%的LaCl3溶液。仔鼠通过吸吮母乳染镧,哺乳期结束后进行跳台实验,取子代大鼠海马进行ATP含量和COX IV活性测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组织中COX IV蛋白、线粒体及胞浆内Cyt c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和高剂量染镧组子代大鼠在跳台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中ATP含量和COX IV活性降低,COX IV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和高剂量染镧组子代大鼠海马线粒体内Cyt c蛋白水平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和高剂量染镧组胞浆内Cyt c蛋白水平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镧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海马ATP含量、COX IV活性、COX IV蛋白水平下降及线粒体内Cyt c蛋白释放到胞浆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海马 ATP cOX IV cyt 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