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犯行为的正犯化: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 被引量:61
1
作者 陈兴良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58,共15页
共犯行为的正犯化是在正犯与共犯区分的基础上,在立法上将共犯行为规定为正犯,从而限缩共犯范围、扩张正犯范围的一种立法现象。在网络犯罪成为占据较大比重的特定情况下,正犯与共犯的关系从以往的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因而对传统的共... 共犯行为的正犯化是在正犯与共犯区分的基础上,在立法上将共犯行为规定为正犯,从而限缩共犯范围、扩张正犯范围的一种立法现象。在网络犯罪成为占据较大比重的特定情况下,正犯与共犯的关系从以往的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因而对传统的共犯对于正犯的从属性关系带来某种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共犯行为脱离正犯的制约,使之成为独立犯罪的立法例大有增加的趋势。共犯行为正犯化可以分为组织行为的正犯化、教唆行为的正犯化与帮助行为的正犯化等三种类型,其中,在网络犯罪的立法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例如我国刑法第287条之二规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就是一个典型的立法例。本文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例,对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的正犯化进行了深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行为正犯化 网络犯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原文传递
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研究——兼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 被引量:53
2
作者 皮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7,共9页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具有网络化、集中在经济领域等主要特征,原有网络犯罪刑法规定不能满足遏制网络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具有网络化、集中在经济领域等主要特征,原有网络犯罪刑法规定不能满足遏制网络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对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体系有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2004年7月1日生效的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对完善我国网络犯罪立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该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立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七) 网络犯罪 立法疏漏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网络犯罪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56
3
作者 欧阳本祺 王倩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三种网络犯罪,旨在规范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净化网络空间。在法律适用中,应合理界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来源与内容;应将第287条之一中的"违法犯罪"解释为"犯罪";应以行为人对于他人...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三种网络犯罪,旨在规范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净化网络空间。在法律适用中,应合理界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来源与内容;应将第287条之一中的"违法犯罪"解释为"犯罪";应以行为人对于他人犯罪是否具有认识来界定中立帮助行为与帮助犯之间的区别。同时,应明确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体是狭义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主体是广义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仅限于实际知道与有理由知道,而不包括"应知"。为此,就要清理同新增网络犯罪条款存在冲突的相关司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实行行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 明知 司法解释
原文传递
网络语境中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批判解读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华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体现,而不是量刑规则。不论是从合法权限还是理论解读的角度,司法解释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都应予以否定。帮助行为正犯化与中立帮助行为理论并不矛盾,其思想基础也不在... 《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体现,而不是量刑规则。不论是从合法权限还是理论解读的角度,司法解释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都应予以否定。帮助行为正犯化与中立帮助行为理论并不矛盾,其思想基础也不在于罪刑均衡,而是严密刑事法网和轻缓刑罚处罚的双重考量。《刑法》第287条之二中的帮助行为对实际正犯行为仍然具有部分的事实从属性,且由于该行为的业务性特征及法条表述的开放性,应当对该罪采取目的性限缩解释的基本立场。在类型性限定的基础上,应以法益侵害为指导原则、客观归责为解释工具对该罪构成要件进行实质判断,通过立法扩张司法限缩的模式平衡网络空间中的自由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帮助行为正犯化 量刑规则 中立帮助 限缩解释
原文传递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网络语境——兼及对犯罪参与理论的省思 被引量:43
5
作者 刘仁文 杨学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3-130,共8页
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较传统犯罪的帮助行为出现了异化,依据传统共犯理论难以实现对网络帮助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及其较高独立性的充分评价,司法解释层面与立法层面均创制了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归责模式。帮助行为正犯化与犯罪参与理论密... 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较传统犯罪的帮助行为出现了异化,依据传统共犯理论难以实现对网络帮助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及其较高独立性的充分评价,司法解释层面与立法层面均创制了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归责模式。帮助行为正犯化与犯罪参与理论密切相关,实质客观说为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创制提供了契机,但实质客观说与我国双层区分制抵牾,对我国共犯立法双层区分制的准确理解与坚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行为正犯化 网络犯罪 犯罪参与 实质客观说 双层区分制
原文传递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扩张趋势与实质限缩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艳红 《中国法律评论》 2023年第3期58-72,共15页
网络犯罪的口袋化趋势近几年愈演愈烈,如何从网络犯罪构成要件的适用上实现形式入罪和实质出罪,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鉴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高发态势,对该罪的限缩研究,对于遏制网络犯罪的口袋化趋势无疑具有示范效应... 网络犯罪的口袋化趋势近几年愈演愈烈,如何从网络犯罪构成要件的适用上实现形式入罪和实质出罪,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鉴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高发态势,对该罪的限缩研究,对于遏制网络犯罪的口袋化趋势无疑具有示范效应。当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构成要件的司法适用扩张趋势明显,必须予以实质出罪限缩。在主观明知上,司法机关倾向于将主观明知等同于“应当知道”“也许知道”,宜将其限定为“明确知道”以限缩本罪适用范围;在客观帮助行为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行为的边界与对象也呈扩张趋势,宜将其限定为对正犯的帮助,且帮助对象应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之人,从而对客观帮助行为进行实质限缩;在定罪情节上,需在司法实务中对情节严重进行综合认定,细化认定方式保证其适用相当性,并通过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构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实质出罪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实质出罪 主观明知 帮助行为
原文传递
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机制的困境与前景——以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为视角 被引量:37
7
作者 胡健生 黄志雄 《国际法研究》 2016年第6期21-34,共14页
2004年生效的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是迄今为止打击网络犯罪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法律文书。《公约》不仅是其成员国打击网络犯罪适用的首要法律依据,而且为中国在内的很多非成员国的国内立法所借鉴,还推动了其他区域性国际法... 2004年生效的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是迄今为止打击网络犯罪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法律文书。《公约》不仅是其成员国打击网络犯罪适用的首要法律依据,而且为中国在内的很多非成员国的国内立法所借鉴,还推动了其他区域性国际法机制的快速发展。但当前全球层面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法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以《公约》为代表的区域性国际法机制,亦因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发展成为全球适用的法律标准。因此,制定新的综合性的全球法律文书势在必行。当前,美欧等西方国家与中国、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围绕推广欧洲委员会《公约》和制定新公约展开激烈博弈。本文将结合上述形势,对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机制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并就中国参与构建相关机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欧洲委员会 《网络犯罪公约》 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机制 综合性全球法律文书
原文传递
网络恐怖活动犯罪与中国法律应对——基于100个随机案例的分析和思考 被引量:39
8
作者 于志刚 郭旨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0,共10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恐怖活动犯罪快速地进入了网络空间,网络恐怖活动犯罪不仅成为传统恐怖活动的"扩音器",而且成为新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生成平台,影响和危害都日益巨大。对于近年来利用网络空间实施或者生成的100个案例的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恐怖活动犯罪快速地进入了网络空间,网络恐怖活动犯罪不仅成为传统恐怖活动的"扩音器",而且成为新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生成平台,影响和危害都日益巨大。对于近年来利用网络空间实施或者生成的100个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整体状态、发展趋势、行为类型,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了中国法律应对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系列困境。为此,需要在平台机制、罪名体系、犯罪形态、普遍管辖四个方面构建体系化的法律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 网络犯罪 刑事政策 网络案例
下载PDF
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 被引量:38
9
作者 于志刚 郭旨龙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犯罪定量标准体系在信息时代日渐滞后,难以适用于网络空间和网络犯罪。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定量标准在"点"上有所探索,但是在"面"上整体滞后,缺乏成体系的犯罪定量标准体系...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犯罪定量标准体系在信息时代日渐滞后,难以适用于网络空间和网络犯罪。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定量标准在"点"上有所探索,但是在"面"上整体滞后,缺乏成体系的犯罪定量标准体系,根本无法对于信息时代不断增长和变异的新型犯罪进行公正、高效的定量评价。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整体创建遭遇着惯性阻碍,表现在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体系的单一化倾向与数量化倾向。对于网络犯罪创建体系化的犯罪定量标准是当务之急;而创新全新定量标准体系的整体发展路径,是在采用复合化方案与情节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定量标准 定罪量刑 犯罪情节 立案标准
原文传递
缔结和参加网络犯罪国际公约的中国立场 被引量:35
10
作者 于志刚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08,共18页
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世界各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歧巨大。欧洲《网络犯罪公约》不符合目前网络犯罪的趋势,也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新的国际性公约。中国应当... 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世界各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歧巨大。欧洲《网络犯罪公约》不符合目前网络犯罪的趋势,也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新的国际性公约。中国应当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网络利益的需求,确立缔结和参加网络犯罪国际公约的"底线原则"与"力推主张",努力输出中国规则,并将"网络主权"作为参加网络安全国际事务的最核心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 国际公约 中国立场 网络主权
原文传递
论网络犯罪跨境数据取证中的执法管辖权 被引量:32
11
作者 裴炜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45,共16页
网络犯罪的急剧增加、传统犯罪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融合深刻转变了犯罪治理的运行场域,跨境数据取证已经成为打击犯罪的新常态,但其因受到执法管辖权的强地域限制而难以有效开展。此时惯性地扩张立法管辖权不仅无助于提升跨境取证效率... 网络犯罪的急剧增加、传统犯罪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融合深刻转变了犯罪治理的运行场域,跨境数据取证已经成为打击犯罪的新常态,但其因受到执法管辖权的强地域限制而难以有效开展。此时惯性地扩张立法管辖权不仅无助于提升跨境取证效率,也可能模糊跨境数据取证制度建构的重点,甚至严重阻碍打击犯罪的实践运行。基于此,有必要清晰界分立法管辖权与执法管辖权,在后者的理论框架下探索传统刑事司法协助机制以外的跨境数据取证新路径。从执法管辖权的地域性出发,新路径需要建立在国内法与国际法双重正当性基础之上,依据比例原则进行分层分类分场景设计。在具体取证路径上,对于当前国内外普遍探索的直接跨境取证与藉由第三方协助的间接跨境取证两种措施而言,均需要以化解执法管辖权的地域性限制作为逻辑起点,针对直接取证引入善意原则,针对间接取证着力化解合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跨境数据取证 执法管辖权 善意原则 合规困境
原文传递
三网融合视野下刑事立法的调整方向 被引量:32
12
作者 于志刚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2,共8页
三网融合的趋势引发了"三屏合一"。网络与屏幕的融合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新的犯罪类型的出现,犯罪模式由"一对一"向"一对多"的转变,也给传统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司法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网融合的趋势引发了"三屏合一"。网络与屏幕的融合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新的犯罪类型的出现,犯罪模式由"一对一"向"一对多"的转变,也给传统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司法带来极大的挑战。采用传统的思路对于刑法规范的扩张解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传统犯罪的整体异化更需从刑事立法层面上进行积极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计算机犯罪 网络犯罪 扩张解释 三屏合一
原文传递
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体系性评价与反思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华伟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140,共13页
我国《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经历了不断拓展的三个发展阶段,体现出了回应性扩张、预防性前置、概括开放性的特点。虽然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积极回应实践难题,整体上契合网络刑事治理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诸多值得反思之处。网络犯罪体... 我国《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经历了不断拓展的三个发展阶段,体现出了回应性扩张、预防性前置、概括开放性的特点。虽然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积极回应实践难题,整体上契合网络刑事治理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诸多值得反思之处。网络犯罪体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法益属性,兼具公共性、秩序性与个体性的多重特征,将其置于《刑法》第6章第1节之下并不恰当。现有网络犯罪罪名体系存在刑法保护范围不周延、罪名之间相互交叉重合的现象。近年来的网络犯罪立法并没有对明确性原则给予充分重视,引发了正当性危机和司法适用争议。面对上述问题,在法教义学的努力之外,应当从宏观层面重构网络犯罪罪名篇章结构、严密刑事保护法网,在微观层面理顺罪名关系、细化罪状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立法特征 立法结构 罪名体系 体系反思
原文传递
三代网络环境下网络犯罪的时代演变及其立法展望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怀胜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01,共8页
受三代网络环境中应用功能重心的变化,网络安全风险先后经历了技术性风险、内容性风险以及多重复合风险这三个发展阶段。网络犯罪的指向从最初的技术性侵害,发展到后来的利益性侵害,直到过渡到目前的现实关系侵害。犯罪指向的变化引起... 受三代网络环境中应用功能重心的变化,网络安全风险先后经历了技术性风险、内容性风险以及多重复合风险这三个发展阶段。网络犯罪的指向从最初的技术性侵害,发展到后来的利益性侵害,直到过渡到目前的现实关系侵害。犯罪指向的变化引起不同阶段网络安全法律的策略转换,基于今后网络的发展趋势,网络安全的法律保护必须统筹"个体利益"、"抽象秩序"与"宏观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复合型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保护 网络安全立法
原文传递
从回应式到前瞻式:网络犯罪刑法立法思路的应然转向——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立法规定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肃之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164,共10页
网络社会的跨时空互动性、去中心化特征导致网络犯罪的再构。传统的回应式的刑法立法思路在规制网络犯罪的过程中面临困境,难以适应网络犯罪法益的变迁、行为主体和范围的扩展、犯罪结构的变化,应当从回应式立法转向前瞻式立法。《刑法... 网络社会的跨时空互动性、去中心化特征导致网络犯罪的再构。传统的回应式的刑法立法思路在规制网络犯罪的过程中面临困境,难以适应网络犯罪法益的变迁、行为主体和范围的扩展、犯罪结构的变化,应当从回应式立法转向前瞻式立法。《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既有前瞻式立法的探索,也有沿用回应式立法思路之处。在全面转向前瞻式立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立法技术和为司法解释预留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再构 前瞻式立法 《刑法修正案﹙九﹚》
原文传递
元宇宙空间犯罪刑法规制的新思路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宪权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元宇宙空间具有不同于现实空间和其他虚拟空间的特征。元宇宙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新的刑事风险。在元宇宙技术初级发展阶段,元宇宙空间可能出现诈骗类、集资类、传销类犯罪以及数据犯罪。在元宇宙技术高级发展阶段,元宇宙空间可能出... 元宇宙空间具有不同于现实空间和其他虚拟空间的特征。元宇宙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新的刑事风险。在元宇宙技术初级发展阶段,元宇宙空间可能出现诈骗类、集资类、传销类犯罪以及数据犯罪。在元宇宙技术高级发展阶段,元宇宙空间可能出现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元宇宙空间犯罪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网络犯罪、人工智能犯罪等犯罪类型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值得专门研究而绝对不是“学术遐想”并引发“新一轮学术泡沫”。元宇宙空间犯罪可能对部分法益原有形态和内容、传统犯罪行为方式等造成冲击。对于以元宇宙空间为名义实施的犯罪按照一般犯罪进行认定即可。但对于可能造成理论冲击的元宇宙空间犯罪而言,应在尊重立法原意的前提下适当运用客观解释原理进行相关犯罪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空间 网络犯罪 法益形态 犯罪行为方式 刑事风险
原文传递
行为与罪责:基于网络技术的几点适应性考量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守芬 方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88,共10页
基于网络技术给人类经验已经或将要带来的深刻变化,本文对于犯罪论体系中的行为理论、过失责任理论以及责任的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若干适应性考量。强调网络虚拟行为的"社会重要性";认为应当通过增加结果避免义务对网络技术下... 基于网络技术给人类经验已经或将要带来的深刻变化,本文对于犯罪论体系中的行为理论、过失责任理论以及责任的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若干适应性考量。强调网络虚拟行为的"社会重要性";认为应当通过增加结果避免义务对网络技术下过失责任适当扩张;并以著名的雅虎案为例,论述了网络技术下期待可能性之为技术可能性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犯罪论 行为理论 过失责任理论 适应性 网络虚拟行为 技术可能性 网络犯罪 社会行为论
原文传递
网络时代刑法理念转型:从积极预防走向消极预防 被引量:25
18
作者 夏伟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71,共13页
积极刑法观是网络犯罪治理的主流刑法观。在积极刑法观指导下,刑法通过扩容旧罪与增设新罪来增添“新法益”与规制“新行为”,搭建起网络犯罪的预防体系。积极刑法观具有本能的入罪倾向,单向度地强调积极预防容易激发网络犯罪的扩张性,... 积极刑法观是网络犯罪治理的主流刑法观。在积极刑法观指导下,刑法通过扩容旧罪与增设新罪来增添“新法益”与规制“新行为”,搭建起网络犯罪的预防体系。积极刑法观具有本能的入罪倾向,单向度地强调积极预防容易激发网络犯罪的扩张性,导致刑法被迫与前置法脱钩,并以扩大解释助长司法犯罪化,造成刑法功能异化。消极刑法观与积极刑法观并非完全对立,两者具有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应当在预防性网络犯罪中合理嵌入消极刑法观的限制刑罚权思想。在立法配置上,应当暂停增设新类型的网络犯罪,将前置法的义务性规范与违法排除规则嵌入犯罪评价,以重塑刑法与前置法关系。在司法适用上,应当慎用入罪扩大解释,对网络犯罪中的争议事实进行司法限缩,以畅通网络犯罪的出罪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积极刑法观 消极刑法观 预防性犯罪化 出罪路径
原文传递
网络犯罪计量对象海量化的刑事规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平寿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9,共16页
我国司法解释性文件根据具体网络犯罪的性质不同,将犯罪对象、危害行为、损害后果、参与人员等计量对象的数量纳入定罪量刑的考量因素。司法实践中这种计量对象的海量化出现使网络犯罪的事实认定与刑事处理饱受困扰,海量化对象使得传统... 我国司法解释性文件根据具体网络犯罪的性质不同,将犯罪对象、危害行为、损害后果、参与人员等计量对象的数量纳入定罪量刑的考量因素。司法实践中这种计量对象的海量化出现使网络犯罪的事实认定与刑事处理饱受困扰,海量化对象使得传统刑事印证证明模式面临挑战,计量异议的反驳困难导致控辩举证不能,定罪量刑标准极易突破而造成刑事处罚扩大化和重刑化,计量事实认定如何确立合理规则存在难题。基于网络犯罪计量对象海量化给司法实践造成的现实困境,应立于秩序维护和人权保障的双重角度,结合刑事法律规定和既有实践经验,在证明方法、证明标准、刑罚适用、入罪条件等方面构建对其处理的适用规则,具体包括,以证明方式的概括印证取代计量对象的具体印证,将计量事实的绝对优势证明独立于普遍性最高证明,以量刑上的从轻处罚弥补事实上的不利认定,从法定刑升格的单一数量标准转向数量与情节的并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计量对象 印证证明模式 事实认定 量刑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化”转型中的规范结构透视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源粒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8,共12页
面对网络攻击复杂化、网端结构变化的现实,经典计算机刑法规范的"网络化"转型不可避免,其中信息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的现实问题是关注重点。现有刑法规范中的计算机犯罪条文,从规范要素和要素间结构分析,可分为法益模式、行为... 面对网络攻击复杂化、网端结构变化的现实,经典计算机刑法规范的"网络化"转型不可避免,其中信息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的现实问题是关注重点。现有刑法规范中的计算机犯罪条文,从规范要素和要素间结构分析,可分为法益模式、行为模式、行为对象模式、法益与行为对象混合模式四种,在规范"网络化"转型中应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确定相对最优模式。但在这四种既有模式中已经可以看出规范结构上的不清晰,这形成了计算机犯罪"网络化"的障碍。具体解决路径是补充规范数据视角、补充网络运行安全内容。解决路径落实到规范设置上,采用行为模式作为基本模式可以结合数据视角进行扩展,形成单独数据犯罪规范,以满足网络数据层面的信息安全保护需求;从网络运行层面的刑法规范及其体系化上看,可从行为模式或者法益与行为混合模式入手,经过调整和补充形成内在体系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刑法 网络刑法 信息安全 网络运行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